04.05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独具匠心的创作,吃苦耐劳的珠宝设计精神,让既有中西方民族文化传统的结合,又能凸显中国现代时尚风格的珠宝,如群星璀璨般,把珠宝的创新式设计提高到艺术的境界,这是我们从业者们不懈的追求和理想。


追求珠宝设计个性化的任务,迫在眉睫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现代关于珠宝设计的艺术,在原创力缺乏的市场中,同质化情况可以说极为严重。比如国内很多珠宝企业的产品外形、设计、工艺等方面都非常相似,这样其实很难满足消费者日益个性化的需求。也因此,作为有过外国留学经验的珠宝设计师于展弘,正在着重致力于加强中国设计师对现代艺术中有关个性化的诠释。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在国外留学期间,课余于展弘进行了大量的珠宝设计实验。“中式情怀”看似是很虚无的概念,但经过强烈的西方珠宝学习的时尚洗礼,以及思考如何将西方珠宝体系中的亮点,延展至中国的传统珠宝,可以说,中国风与时尚风碰撞的念头正在涌现。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珠宝大师于展弘浅谈珠宝设计精神

于展弘在一次访谈中就曾说到:“独具匠心的创作,吃苦耐劳的珠宝设计精神,让既有中西方民族文化传统的结合,又能凸显中国现代时尚风格的珠宝,如群星璀璨般,把珠宝的创新式设计提高到艺术的境界,这是我们从业者们不懈的追求和理想。”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所以对于处在新时代的珠宝设计师,将不仅是单纯的反复使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而是要重新找到适合,也是时尚具有个性的中国珠宝的特有打开方式。自然一方面,是要尝试塑造出,更符合我们本国人的设计以及喜欢的语言。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另一方面,则是珠宝设计的实用性,应该从用户的需求角度来考虑。并且,

设计彰显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也肯定不是全部目的,其中还应该做到不断的创新,将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珠宝作品变得更具国际化。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对年轻珠宝设计师的忠告与期望

作为曾经担任年轻珠宝设计师和相关珠宝设计专业的导师,于展弘需要经常前往不同的城市,虽然有很多的讲座邀约,但增加与年轻学生的交流才是他更为看重的。不得不说,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显现的频率是惊人的。

就好比很多学生自己设计的作品,大多都很难在技术上实操。的确,年轻人会有很多天马行空的点子,这是好事情。但他们对珠宝加工工艺的不熟悉,会直接体现在他们未来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求职上,毕竟社会不像课堂,没有第二次机会。

也因此,国内很多开设珠宝设计专业的学校,应该更加重视加工工艺的基础学习,然后才能是设计的实践课程,本末倒置往往是最可怕的,也是很多年轻设计师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问题。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当然,于展弘也承认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年轻一代的接受能力要比过去任何一代都更加成熟,毕竟每天他们可以轻易接触到大量的信息。于是,于展弘年轻时需要做的工作是有关珠宝信息的积累,而现在则是积累后的挑选。

千万不要陷入唯西方论的怪圈!这是于展弘最中肯的建议。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源于不管时代如何发展,脚踏实地都是最重要的。作为在校学生,或者是刚步入珠宝设计师这个行业的新人,是有大量时间去以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当下生存环境的。所以不要着急,也不用一定强调西方的就是好的,或者中方的就是好的这样类似的观点,一定要学会辩证的同时,把握好自己未来的从业方向,以及只属于自己的特点。


下期预告:玩转!红毯上的这些珠宝大牌

东西方珠宝观大碰撞,于展弘的建议

电影节通过和珠宝品牌合作,完美解决了筹办经费的问题,而参加电影节的各位明星也因此在电影节期间获得珠宝品牌提供的珍贵珠宝,何乐而不为呢?所以总的说来,“珠宝+电影节”的模式绝对是一件对三方都互利互惠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