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 美联储加息背后的政策考量

点击标题下「中国城乡金融报」可快速关注

美联储加息背后的政策考量

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2点,美联储公布6月利率决议,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25个基点至1.75%~2.00%之间,实施年内的第二次加息。

此次加息是2015年12月开启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进行的第七次加息。美联储6月利率决议同时表示,美联储仍将保持宽松货币政策立场。

美联储官员预测,2018年将加息四次(下半年仍将加息两次),2019年将加息3次,将联邦基金利率升至3%~3.25%的水平。政策声明显示,就业市场持续收紧,家庭支出增速提升,经济活动保持强劲增长(此前描述为稳健增长)。

在世界经济低迷、金融市场动荡的当今,美联储为什么如此坚定地实施持续加息?

笔者以为,原因有三:

◆一是美国通胀有加剧之势,CPI已超过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5月美国CPI为2.8%,连续9个月在2%之上,同时5月份的核心通胀率为2.2%,连续三个月突破2%,实现物价稳定是美联储加息的重要动因;

◆二是美国失业率创下1970年以来的新低,充分就业目标已经实现。数据显示,5月份美国失业率为3.8%,创下近半个世纪以来的新低,也低于经济学家界定的4%的充分就业水平,工资水平保持较快增长,表明美国就业市场已经有过热迹象;

◆三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即将接近3%的增长目标。今年一季度美国GDP同比增长2.82%,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上行,加之经济先行指标PMI也已长期处于扩张区域,因此,美国经济借减税的作用将保持较快增长。

美国加息对新兴市场国家已经产生冲击,正加速新兴市场资本的外流和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贬值。数据显示,5月新兴市场资本外流金额达123亿美元,直接从资本市场流失60亿美元。从地区构成看,亚洲资金外流80亿美元,南非和中东资金流出约43亿美元。在汇率影响方面,俄罗斯卢布、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巴西雷亚尔、菲律宾比索等货币兑美元汇率出现大幅贬值,并使这些国家金融市场陷入动荡。为应对资本外流,新兴市场国家纷纷大幅加息,但反过来又对实体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害。

美元升息对人民币汇率和中国金融市场带来一定影响,但影响相对有限。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更多受美元指数的影响,而不是受制于单一货币币值。自2017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近10%,但在目前美元加息和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的背景下,人民币兑美元有贬值的压力。不过由于中国资本项目不自由兑换,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像俄罗斯卢布、阿根廷比索那样的大幅贬值。

同时,中国外汇储备保持稳定,金融市场运行平稳,没有出现资本外流和市场动荡。5月份我国外汇储备为3.1万亿美元,与上月基本持平,未出现大量的资本外流,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上证指数稳稳站于3000点之上,虽然升幅有限,但上市公司市盈率已处于历史低位,尤其是银行股的市盈率跌至6倍左右的价值投资区间,未来不会出现剧烈动荡。尽管信用债市场出现一些违约现象,但整体违约率在0.6%左右的较低水平,债券价格保持稳定。

笔者以为,应对美元加息,中国保持政策独立性即可,货币和监管政策回归中性,无需跟随美元被动升息。

美元作为世界最重要的储备货币,其基准利率变化值得世界关注。但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币政策一直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因此,美元加息并不能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直接影响。当前,中国货币市场利率SHIBOR(一年期)为4.40%,远高于美国2%的联邦基金利率,企业贷款利率已升至较高水平(6%左右),对制造业利润形成了较严重的挤压,经济增速正在放缓。中国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适当放松监管政策,并坚定推行降准替代MLF(中期借贷便利)的策略,降低金融机构的资本成本,从而真正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此外,中国需理性实施“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战略。中国股市是投资者的伤心地,尤其是与房地产投资相比,更是相形见绌。上证指数目前仅为3000点,大约是11年前6124点的一半。股指停滞不前的根本原因是过快的扩容和投资者利益保护不足。目前中国正吸引在海外上市的科技公司“独角兽”回归A股,由于这些公司股票在海外已录得较大涨幅,市盈率相对较高,回归A股后对本来已经有限的资金形成虹吸效应,不利于股市的长期繁荣,而且这些“独角兽”本身并不缺少资金,建议放慢引进此类公司回归,保护投资者信心与利益,实现股市的稳健成长。

作者系对外经贸大学研究员,供职于中国民生银行

文章刊于《中国城乡金融报》6月15日A2版

编辑:农银报业新媒体中心 李静 李彦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