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1 顺丰为员工提供专属公寓,除了壕,还打什么算盘?

顺丰为员工提供专属公寓,除了壕,还打什么算盘?

最近,顺丰这家做人低调、做事高调的公司又搞了个新闻:在北京建立起了第一个员工之家,丰喔。只要是点部一线员工,经过申请,都可入住。从流出的员工宿舍照片可以看出,丰喔环境整洁,生活设施配备到位,还提供保洁、保安等管家式服务。一时间,顺丰又成为了“别人家的公司”,羡煞了无数快递基层从业人员。

去年北京着了两场大火,政府开始地毯式清理出租公寓,快递企业的场地也受到了大面积的波及。联系到这些背景,北京顺丰能够为员工解决住宿问题,就更难能可贵了。可以看出,面对北京限制公租房、场地难找房租贵的情形,顺丰在背后做了不少的工作。

不仅仅是顺丰,还有一家快递企业,在员工住宿方面也花了大力气,它就是京东。去年6月,京东官方宣布,在新建的宿迁客户服务中心的大楼里,单独为员工设计了精装修的公寓。总计20层的大楼,宿舍就占了15层,700多间公寓可以让1300多名京东员工居住。

顺丰为员工提供专属公寓,除了壕,还打什么算盘?

从宿舍的内部陈设来看,京东的员工宿舍装饰更为精致;但从获益人群来看,顺丰已经在北京、哈尔滨、杭州等多地为员工解决住宿问题,受众面比京东更广。

那么,这就引申出来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顺丰和京东如此看重员工住宿问题,仅仅是因为这两家公司土豪,或者是因为直营体系,财大气粗吗?双壹认为非也,在员工身上加大投入,本质上是舍小钱、赚大钱。

从战略高度上来看,顺丰和京东的举措,是为了“人”,核心目的是吸引人、留住人。最近两三年,每年快递行业都在上演着史上最难招聘年,这个问题在双11、618等电商大促以及春节前后格外明显。人难招、人难留问题,无论对于加盟体制还是直营体制,都是头疼之事。员工配备不到位,末端的收派、快件的转运无法保证,小则影响网点服务质量,大则因为罚款导致网点瘫痪,甚至影响全网的稳定性。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双壹认为在员工住宿上进行投入,是明智之举。表面上来看,网点虽然付出的人均几百到一两千不等的显性住宿费用,但可以避免很多无形的成本损失。例如说减少因快件收派不到位产生的巨额罚款、降低招聘成本和管理成本、避免因老员工离职导致的客户流失。加盟制网点老板看到了看得见的钱,却并未精打细算隐形的成本,最终做出了为员工提供住宿太贵的结论。

从今年的行业局势来看,有两点决定着网点的生死,或者说影响着相比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其一是谁能找到场地,其二便是谁能解决人员问题。帮助员工解决住宿问题,能够产生四点好处:

1、增加招人吸引力

快递员、客服等基层人员,多是背井离乡出来打工的。这些人来到陌生的城市,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住的问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他们又很难租到性价比高的房间。谁能够解决住宿问题,谁就在一波又一波的抢人大战中占有优势,增加自身招人的吸引力。

2、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快递员每天下班后,能够得到很好的休息,不用在回家的路上折腾上一个多小时,第二天的工作心情和效率都会更好。尤其是在酷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住的好更能够让业务员恢复体力,第二天打起精神。他们经常在外面跑来跑去,休息不好,也容易出交通事故。

3、抬高员工离职门槛

员工想离职找新的工作,都要顾虑我这一段时间住在哪里,下一家单位能不能解决住宿问题。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员工离职的门槛。跳槽需要费更大的心力,而留下来起码还有地方可住。

4、提升品牌美誉度

每次快递企业做出为员工着想的事情,都会吸引同行和媒体的目光。过去的例子有顺丰上市为每个员工发红包、京东为内部员工开设幼儿园、各家快递大佬探望恶性事件中被打员工等。这既是企业人性化的体现,也是在一点一滴树立自身的品牌美誉度。与上市公司相关联的一个词叫“企业社会责任”,在这一项上做的好的公司,往往更能受到资本的青睐。

当然,现在也有不少网点为员工提供了宿舍,在这里格外强调的是,宿舍环境的整洁至关重要。双壹在各种培训场合均提到了环境的重要性,它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团队氛围、网点服务、客户对网点印象等等。

总之,观一叶而知秋,顺丰这样的企业在“人”上面做的文章越来越多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者,得人心者得天下,希望各位网点老板参透其中道理,从而为取得竞争的胜利增加一个重量级的筹码。

顺丰为员工提供专属公寓,除了壕,还打什么算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