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廣州流溪河畔賽龍舟 看完龍舟再看水

每至端午,流溪河白雲區流域總是熱鬧非凡,坐落在流溪河周邊的村落藉著端午走親戚賽龍舟,300年來從不間斷。年年歲歲龍舟似,但細心的扒手和村民們卻發現,龍舟劃過的流溪河水似乎愈發清澈了。這流溪河水怎會“無端”變好?原來是有一群人在背後為治水狠下重拳,讓流溪河重煥生機。

三百年來划龍舟今年吃上流溪魚

每年農曆五月初一,白雲區鴉崗村民都會乘坐龍舟,順著流溪河來到中游的蚌湖地區走親戚,這一走便有300多年的歷史。

今年也不例外,鴉崗村派出了兩條可容納80人的傳統龍舟與兩條容納20餘人的標準龍舟,並排系在採砂船尾,順著流溪河一路逆流而上前往蚌湖地區清河村,羊城晚報記者便與龍舟隊員們一道登上採砂船,從船上四處遠眺,遂覺流溪河河床頗寬,可容納數條採砂船並排航行,水流清澈,船隻駛過激起層層雪白浪花。

船行近兩小時,成功抵達清河村,站立船頭遠遠便能聽到從橋上、岸邊四處燃放的鞭炮聲,龍舟鼓聲也漸漸接近愈發響亮了起來,一艘、兩艘、三艘……七艘龍舟代表蚌湖地區的七條村莊,向採砂船疾疾駛來,扒仔划槳、舵手起鼓,還有專人在龍舟船上放鞭炮,“噼裡啪啦”聽得鴉崗扒仔興奮難耐,趕緊將龍舟與砂船的繩索解開,兩條龍舟如魚入水,與一年未見的七兄弟,在流溪河上自由競渡。

流溪河岸兩邊,擠滿了附近村民,甚至有人專程從花都趕來,僅為看龍舟賽、吃龍舟飯。蚌湖媳婦姜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她老公和公公都代表蚌湖去扒龍舟,她則負責烹飪中午的龍舟飯,龍舟飯除必要的鹹菜、辣椒、燒肉外,往往還配有從流溪河垂釣的河魚,“現在河裡的魚好吃,前幾年河水汙染,魚都有股怪味道,釣上來的魚沒有一個人敢吃。”

河水汙染村民愁龍舟賽事迫停辦

姜女士的話可不是危言聳聽,流溪河曾被譽為廣州的母親河,90年代,流溪河是廣州最好的飲用水源地,西部江村水廠、西村水廠都從流溪河取水,兩廠生產的自來水佔當時全市自來水生產量的一半以上。

然而到了2008年,因為流溪河水域汙染嚴重,廣州開始用西江水源替換了流溪河在內的西部水源,母親河成了附近村民心口的痛。鴉崗村的扒手老鄧,對此印象頗深,“附近工業區汙水偷排至與流溪河相連的小河涌,小河涌被汙水染得什麼顏色都有,紅色、黑色、黃色等等,真是五顏六色!”

不僅是工業汙水,流溪河兩岸的農家樂也製造不少汙水。農家樂餐廳往往為了“食材新鮮”,在河邊隨便搭個棚就飼養活雞、活鴨,不少農家樂飯店距離河水僅約30米距離。這些緊鄰流溪河的農家樂往往環保、排汙等手續不完備,餐飲汙水與飼養廢水直接排到就近坑渠,最後匯入流溪河。

“再不治水,流溪河將成為下一個石井河。”當時不少仁人志士為流溪河治理振臂呼喊。他們口中的石井河是流溪河白雲段重要支流之一,按照功能區水質目標要求,石井河水質應達到Ⅲ類,但在2014年石井河被評為劣V類,河中水生物族群消失,魚蝦基本絕跡。據過往媒體報道石井河道曾經漂浮著許多生活垃圾,兩岸親水階梯佈滿厚厚的汙泥,塑料袋、一次性飯盒等垃圾隨處可見,釋放出刺鼻氣味,附近村民直言,“這麼臭的水,反正我肯定不會下去賽龍舟。”與鴉崗、蚌湖同樣有百年賽龍舟傳統的石井片區,更有多年因河水汙染被迫停止了龍舟賽事。

保護廣州母親河從上至下在行動

對於流溪河的生態保護,廣州市政府不可謂不重視。出臺多部流溪河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專項整治行動更是進行了幾十次。2013年12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廣州市流溪河流域保護條例》,以地方法規的形式對流溪河實施全流域專門保護。2015年10月,廣州在全市河涌整治的背景下公佈51條河涌“河長”名單,作為唯一一條廣州市內河,流溪河市級層面的“河長”由時任市長陳建華本人擔任。

政府高層的重視,讓流溪河流域整治頗有成效。在鴉崗、蚌湖賽龍舟這天,人和鎮組織辦工作人員朱文開著車帶著記者,沿流溪河蚌湖段綠道,近距離觀察治水後的流溪河。午後的流溪河在陽光照耀下,緩慢流淌折射點點波光,河兩岸綠植茂盛鬱鬱蔥蔥,“這幾天暴雨,流溪河河水混了泥漿稍微渾濁黃了點,你要早幾天來看,可清了。”

朱文還指著河邊多處空地對記者道:“這幾處空地,以前都搭有農家樂,這幾年嚴抓把流域一公里範圍內的農家樂都拆了。”

2015年流溪河兩岸不僅開了多家農家樂,還有許多飼養雞鴨的養殖場,人和鎮治水辦工作人員沒少和它們鬥智鬥勇,養殖場多頑固,清拆後常會死灰復燃,工作人員黃永超便告訴記者,去年一年人和鎮便清拆50戶,不少更是同一家遭多次清拆。

要想整治流溪河,除了幹流外,許多匯入流溪河的小河涌也不得放鬆。芳石村書記曹振明便是小河涌芳石坑的河長,“以前看芳石坑你會覺得有點黑,現在再看裡面都有小魚了!”曹振明還告訴記者,為了整治小河涌,每條小河涌都有河長作為第一責任人管理整治,人和鎮還專門成立了“河涌突擊隊”,對村內汙染嚴重小河涌進行整治兜底。黃永超便說:“突擊隊有十幾人,村裡完不成河涌整治,突擊隊就下去村幫忙,去年一年河涌整治經費便超過300萬元。”

流溪整治有成效魚兒躍船划槳歡

隨著流溪河水域整治,河水裡的魚兒數量越來越多,附近不少村民紛紛找出自家已蒙塵的釣竿,前往流溪河垂釣。

龍舟扒手們也頗感魚兒增多,今年鴉崗村龍舟前往蚌湖“探親”,一條河魚一躍而起跳入龍舟,大家連聲讚歎“好意頭”多少年方一遇。對於扒手中的“00後”而言,他們更是許久沒見流溪河裡的魚兒這樣多。

據鴉崗龍舟船老大波哥介紹,每年端午龍舟隊員都需要提前二十多天集訓,地點便在村莊河涌或是流溪幹流,扒龍舟免不了要下水,然而他們個個都怕極了下水,身體在河中稍一浸泡便渾身瘙癢。但在今年,扒手們紛紛放心入水,休息時常將下半身全部浸入河水中。

除了扒手外,周邊村民也感覺到了河水水質的變化。

“咦,今年龍舟賽前怎麼沒有人撈水浮蓮?”有村民發起了這樣的疑問,一位女村民告訴記者,以往流溪河河面上總會有連綿成片的水浮蓮,沒有人打撈龍舟甚至劃不起來,“你看今年,河面的水生植物是不是少了很多?”

面對水質漸好的流溪河,有老村民不禁許起了願望,“希望幾年後的流溪河可以像五十年前我小時候見到的那樣,捉蝦摸魚清澈見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