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8 “北上深杭”?人們出走上海,上海都淪為了“環杭州城市”?

人口流動下的機遇

大概從2016年開始,深圳和杭州便成為了一線和二線的熱點話題城市,尤其是杭州,一度上升至“擠出廣州的一線位置”,昔日杭州被稱為上海的後花園,今日竟有人調侃上海都淪為了“環杭州城市”。

且不談真假虛實,單從這種噱頭就證明了杭州在網友心目中的形象地位。

那麼這一切殊榮又來自何處呢?

“北上深杭”?人們出走上海,上海都淪為了“環杭州城市”?

當然宜居環境、高速經濟和第三產業等都是原因,但更重要的其實是狂飆的人口數量。

數據表明,2017年杭州市常駐人口達到946.8萬,比上一年增加了28萬,接近兩倍的淨增長創歷史新高。單2017年的人才淨流入率在所有城市中位居榜首。

飆升的人口讓杭州在上輪房價大漲後永遠定格在了一個新的高度,房地產熱度遠超了蘇州、南京、上海等其他長三角城市。即使在17年國家嚴控樓市不斷加碼的態勢下,對房價的影響也被大量湧入的人口沖淡了。

除了深圳和杭州,2017年熱點城市的淨流入人口數給大家整理了出來。(數據為常駐人口數,數據來源於城市統計局)

“北上深杭”?人們出走上海,上海都淪為了“環杭州城市”?

“北上深杭”?人們出走上海,上海都淪為了“環杭州城市”?

看完2017年「淨流入人口量城市排行」你肯定會感到比較驚訝。

首先是四大一線城市的兩極分化,深廣領跑,而上海北京人口淨流入為負數,深圳以60多萬的成績跑贏全盤,實力可見一斑。

而對於北京和上海在2017年人口淨流入為負數是很好解釋的。

首先城市是有上限承載力的,馬爾薩斯在人口論裡也講過,現代城市的人口發展得利於人口的聚集,但是,一旦城市人口發展到一定程度,則物極必反。

而目前的北京和上海已經遠遠超出了承載力,大城市病已經極度困擾政府和老百姓。關注城市規劃的朋友們可能知道,北京在2016年的時候召開過一次“疏解非首都功能”的會議,而2017年正是其疏解政策施行的第一年。

“北上深杭”?人們出走上海,上海都淪為了“環杭州城市”?

“北上深杭”?人們出走上海,上海都淪為了“環杭州城市”?

從圖中可以看出,北京疏解的人群去向基本向南,也從另一面反映了東北人口的外流加劇。

上海疏解人群去向主要以江浙為主,加固了長三角兄弟經濟圈地位。

而疏解這一舉措正好也為內陸二線城市的崛起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釋。

“北上深杭”?人們出走上海,上海都淪為了“環杭州城市”?

1.人口淨流入量這個指標不是唯一影響房價的標準,而是指標背後所帶來的城市造富能力。所以,判斷一個城市房價是否具有上漲動力用人口淨流入來衡量並不會有太大偏差。

2.有粉絲留言說,徐州是三四線城市,但一直以來房價都在上漲,符合情理嗎?

其實,中國的確有一批三四線城市沒什麼名聲,但一直以來都在默默耕耘自己的“事業”,在所在區域扎穩腳跟,不斷提升人口吸引力,造成周邊人口的不斷湧入,成為一方的人口“匯聚中心”,類似的城市還有河南的南陽,浙江的溫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