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蘇州經濟總量很不錯卻仍然是普通地級市,你怎麼看?

東野洛


如果出現第二個類似於蘇州,經濟總量也排在全國十強的地級市,那蘇州的地位就有可能提高。根據全國十強入圍城市來看,共有四個直轄市、一個計劃單列市、四個副省級城市、一個地級市。

這意味著蘇州代表的不僅是江蘇和長三角,而且全國地級市。既是榜樣也是招牌,表現出地級市也可以成為佼佼者的排名姿態。蘇州本可以成為江蘇省與南京平級的雙核城市,但是從長遠考慮若以經濟發展的好壞作為城市等級的篩選,顯然缺乏社會和諧發展觀。

此舉更是時刻為各優勢城市,如副省級城市、經濟實力一流的地級市敲響警鐘。

告誡這些城市不要因為這幾年發展的好了,就想升“副省級城市”和“直轄”。

有蘇州在地級市的位置上,哪些城市有資格說自己具備“升格”潛力?蘇州的成功是一項偉大的社會進步,是全國城市都可以借鑑的典範,也是促進這些“副省級城市”加快發展的勞模!

有蘇州地級市在十強榜單,十三個副省級城市是否應該大力開發自己,要樹立決心超過才行,這才符合定位。

因此,我說蘇州堪稱“警鐘”!


看鑑襄陽


蘇州是個經濟大市也是個人口大市,區位優勢好,經濟發達人民富裕,已經成為一座現代化的工業城市,境內交通發達路網密集,是臺資企業和跨國企業最愛投資的城市,但蘇州至今還是個普通地級市,這和他經濟強市的地位是嚴重不符的,就這個問題我也說說我的觀點。



一:蘇州周邊大城市林立,蘇州周邊的副省級城市其實並不多,總共就3個,省內的南京雖然經濟實力不如蘇州,但政治地位比蘇州高,早在民國時期南京就位列全國十大城市之一,所以南京是副省級城市是毫無異議的,而浙江的杭州,寧波兩座城市也是副省級,杭州是浙江的省會,杭州開埠很早 ,在歷史上就具有政治,經濟的雙重地位,成為副省級城市也不意外,至於寧波為何也是副省級城市(還是計劃單列市),我實在找不出理由來。

二:副省級城市與計劃單列市數量稀少,全國目前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和5個計劃單列市,而整個中國地級城市共有294座,能成為副省級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的簡直是鳳毛麟角,所以蘇州並不是寂寞的,全國還有很多省會城市和經濟發達的其他城市跟蘇州一樣都是普通地級市城市。

三:蘇州未來有能力成為副省級城市,在全國前十大城市中,除了北京,上海,重慶,天津是直轄市之外其他5座城市都是副省級城市或計劃單列市,只有蘇州是普通地級市,蘇州的人口,經濟規模都已經達到特大城市級別卻還是普通地級市,身份迷之尷尬。按照蘇州現在的整體實力和輻射力影響力是可以成為副省級城市的。



最後還是想問一問蘇州的朋友:1000多萬人口的蘇州,為何至今還沒有自己的機場?


大國布衣


2017年的江蘇省各市GDP已經出爐,蘇州市繼續領先全省,超過南京 5000億,超無錫6000多億。一個普通地級市GDP總量遠超省會城市確實全國不多見。目前江蘇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也就是計劃單列市是南京市。南京的政治地位不用多解釋了,曾經六朝古都,明朝初期的首都,後期南京為陪都,清朝為兩江總督駐地。民國曾經的首都。建國後江蘇省的省會。

蘇州的情況與南京不同。蘇州自古繁華,明代這裡相當富有,曾經孕育出資本主義的萌芽。但蘇州沒有做過都城,只是在民國短暫時期做過江蘇省省會。可以說政治地位一直不高。民國時期和建國初期由於無錫近現代民族工業發展迅速,無錫的經濟總量是超過蘇州的。1980年代後以蘇州為代表的鄉鎮企業發展迅猛,逐漸蘇州經濟快速崛起,1990年代後蘇州又憑藉吸引外商投資額大的優勢很快發展快速,曾經達到或接近了深圳的水平。

不過蘇州目前發展遇到很大瓶頸。這個瓶頸是多方面的。政治地位不高,得到的政策性優勢有限。蘇州自建國後一直一般地級市。為何經濟總量大卻改善不了政治地位?我分析如下:

我們國家的大城市地位有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普通地級市幾種。其中省會城市未必一定是計劃單列市,比如福建省省會福州市為普通地級市,而廈門市卻是計劃單列市。這些計劃單列市並非看經濟總量的。比如大連市,青島市,寧波市,廈門市等。這些城市GDP都比蘇州低。之所以把這些地方劃入計劃單列市與這些城市的地緣政治地位有很大關係。一般都是沿海開放城市,而且很多是清代就開放的通商口岸。而且這些城市有一定輻射力。

下面分析下蘇州市有哪些劣勢不利於提高城市政治地位:

1.蘇州的靠近上海,這是蘇州經濟發展的很大優勢,卻也是無法提高政治地位的劣勢。上海的輻射能力太強,讓緊靠上海的蘇州輻射力無處施展。

2.蘇州不緊靠海港,張家港離蘇州市太遠,而且不是海港。


東野洛


蘇州之所以為普通地級市,主要是兩大原因:一是周邊高級別城市林立,如上海、南京、杭州、寧波等市都是省級城市或副省級城市,且距離蘇州都非常近。第二是蘇州市轄區經濟水平相比較之下並不是十分凸出。

其中,第二個原因是蘇州依然還是地級市的主要原因。或者說,它才是真正的根本原因。

蘇州整個地級市的經濟總量的確很高,總量在大陸城市中排名第七。只是,蘇州的經濟總量是整個地級蘇州市的總量。在進行經濟排名的時候,可以將整個地級市的總量用來排名,這是我國的慣例。放在國際上排名,也是這樣操作的。

但是,有一個誤區,在評估一個城市的影響力或者城市地位的時候,是不能按照整個地級市的區域來排名的。什麼意思呢,比如蘇州,蘇州作為區劃,可以指整個地級蘇州市。但是作為城市,只有蘇州的市轄區範圍才能被認可為是蘇州這個城市。城市和市,雖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是並不能劃等號。因而從城市方面來講,蘇州下轄的市轄區都可以是蘇州城,而代管的崑山、張家港等市卻不能被算為蘇州城,他們是另外單獨的城市。

而蘇州這個城市,其下轄的各市轄區經濟規模之和,在整個地級蘇州市內部,卻並沒有壓倒性優勢。換句話說,蘇州主城區,或者蘇州市轄區,在地級蘇州市內部並沒有絕對影響力。

國內其他的大城市,無論北京上海廣州,還是成都武漢南京,甚至是寧波青島廈門,他們的市轄區的發展水平和經濟規模,都是處於絕對的壓倒優勢的。這也是這幾個城市的城市地位較強的主要原因。

蘇州的城市格局和無錫很像,無錫市的市轄區在整個無錫地級市內部也並沒有壓倒性優勢,但是無錫市轄區經濟規模在本地級中的比例高於蘇州,這一點無錫反而比蘇州略好。

蘇州如果要增強城市地位,擴大影響力。那麼有兩條路線,要麼市轄區各區高速發展,取得壓倒性優勢;要麼撤市設區,仿吳縣、吳江例,將崑山、張家港、常熟、太倉等市其中一二或全數撤為自己的市轄區。不然,蘇州和其他普通地級市一樣,並沒有什麼不同。


蘇綻


關於蘇州市綜合經濟規模已超過南京等有關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但至今仍未能享受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地位待遇等類似問題的討論,已多次見到。這也反映了蘇州市部分市民及熱心網友對此問題的關注與心態。

我們知道,各個城市在所在省、市和國家中的城市職能分工與權限的賦予,考慮的不僅僅是城市經濟規模因素,更多地是考慮城市所在的經濟地理的戰略位置與政治、軍事、社會發展條件對國家發展戰略需要等因素。如副省級城市暨計劃單列市的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市,這些城市的經濟地理位置都是分別處在中國南海、臺海、東海、黃海、渤海等重要戰略位置和軍事重地,國家政治軍事戰略需要、祖國統一與國家安全的需要、以城市圈發展整體帶動中國南北沿海城市和中國東西部區域均衡協調發展的政治職能需要,決定了國家賦予這些城市為副省級暨計劃單列市的政治地位及責任。這些城市確實也很好地履行了相關職責。如這五個計劃單列市暨副省級城市自1997年起聯合幫扶貴州省各地區發展,選派幹部和提供脫貧致富項目扶持資金,至今已二十多年。此外,如寧波市還選派幹部提供脫貧致富項目資金,對口幫扶新疆和田、阿克蘇,西藏那曲、重慶萬州、吉林延邊等地區發展。蘇州市憑藉其所處長江經濟帶下游廣闊的平原、發達的交通設施與物流客流網絡、江南優美的環境和鄰近上海大都市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中取得了快速發展,城市經濟規模躍居全國城市前列,成為同類城市特別是長三角城市學習的典範。但經濟規模實力強的城市不應去走去爭城市政治地位高低的老路。這在中國城市發展歷史與政治社會治理中有許多經驗與教訓可資借鑑。蘇州城市發展更應韜光養晦,上善若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更好的發展成果與民生福祉,著力幫助蘇北乃至更多地區的百姓共同富裕和均衡發展,才是實實在在的初心目標。


踐行唯實


我有靠譜回答😃

①蘇州尷尬地位就是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中地位的表現。各地經濟都要搞活,但能不能成為中心要看政治地位。蘇州經濟主要靠民營和合資(外資),這能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嗎?懂點理論的都能理解。

②中心城市要有輻射、帶動、影響力,蘇州輻射上海顯然不可能,無錫、常州也不需要她帶動影響,而要想輻射、帶動、影響長江以北江蘇其它地區更是鞭長莫及。

③蘇州經濟強大主要是她的一幫縣級市特厲害,太倉、崑山、張家港、常熟,吳江(現改為吳江區),五縣市均是全國十強縣,這些縣級市,放在中西部地區,都可以媲美地級市甚至省會城市業績。但經濟強大隻能說蘇州自身抓住了發展機遇,指導全省,各地又有各地的具體實際,比如提了若干年“江南模式”,推行到長江以北,幾無成效,徐州、淮安、連雲港不僅地理位置相去甚遠,而且整個社會文化也有天壤之別,春秋戰國時期屬於不同國家。

不能成為一個區域內的政治中心,其影響力終究有限。


布衣吳新建


這一二年,頭條上蘇州天天吹。江蘇同樣在天天吹,小小成績就成天吹超這個壓那個,其實蘇州就是東莞的翻版,不過人家東莞是背一縣之力做到現在,蘇州靠一群縣級市撐起自已,當年蘇州到東莞搶臺商大家都知道,一個靠臺商撐起來的地區不會長時間好下去,除非有自己的支柱產業。蘇州有什麼??臺商是那裡人工低就往那裡搬的。現在蘇州這工資漲了,不久臺商亦會走,等著吧,蘇州現狀廣東珠三角二十多年就已經歷過,現在蘇州走的是珠三以前走過的路,一句話,不要再認這認那,不要再吹啦,埋頭創業吧蘇州人,不然,離死那天不遠啦!!!


滄海一片雲


我認為設定為地級市還是副省級城市的因素不僅僅看GDp總量是多少來衡量的,是由各類因素綜合衡量的。我國目前有的地級市GDP總量已經超過了副省級城市甚至超過了某個建制省或自治區的經濟總量也是有的,你說這樣的地級市就立馬要晉升為副省級城市或者作為省級行政區劃建制嗎,這顯然是不可能不現實的。反之,由於某個省或某個自治區因為GDp總量不及有的地級市就要把它降為副省級甚至地級行政區劃建制嗎,所以說不要因為某個地級市經濟總量高了一點就覺得其經濟總量與行政級別不相稱了,一定要晉升了。我們國家目前不僅有地級市GDP總量超過有的副省級城市甚至超過某個省或自自區經濟總量的,還有某些縣級市GDp總重超過地級城市的,難道都要以它的GDp總量來提升它的行政區劃級別嗎。


老解178540963


蘇州是普通地級市不假,但是它的gdp卻是全國第七的存在。


目前我國的城市行政級別分為,直轄市,副省級城市,計劃單列市,地級市,縣級市。

中國現有15座副省級市: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其中深圳、大連、青島、廈門、寧波是計劃單列市,其它都是省會城市。

蘇州是普通地級市但是它的gdp超越了除廣州外所有的省會城市,其實城市級別的高低與經濟的發展沒有必然的關係。城市的特殊級別只是證明在特殊的年代國家對城市發展的規劃需要與城市發展的肯定,目前來說,長三角城市群城市密佈,蘇州是gdp排名第二的城市遠超南京和杭州,但是距離上海太近,所以國家會維護上海的地位而降低蘇州的競爭力。


記錄record


蘇州2017年度工業產值3.6萬億全國第一,上海3.3萬億全國第二;2017年度GDP1.73萬億全國第七;每年蘇州有3000萬以上空港旅客,全國第八的空港物流,江蘇第一的快遞;蘇州有1060萬常住人口,卻沒有基礎設施的機場,去浦東機場來回需要8小時,蘇州杭州沒有火車,繞道上海100年;蘇州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因為沒有機場只能做蘇州一日遊;蘇州目前由於沒有機場交通運輸成本負擔加大,好多企業開始撤離蘇州,蘇州需要一個國際機場給蘇州添磚加瓦,蘇州需要蘇嘉杭高鐵,把兩個天堂聯繫的更加緊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