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鞍山地區及其周邊的抗日武裝

鞍山地區及其周邊的抗日武裝 鞍山史志辦 遼寧記憶 今天

九一八事變後,在海城、岫巖、臺安縣及其周邊地區,有幾支使敵人聞風喪膽、為人民擁護愛戴的英雄武裝。他們的英雄業績至今仍在民間流傳。

一、鄧鐵梅領導的東北民眾自衛軍

1931年10月下旬,在鳳城縣四區小湯溝的顧家堡子(今岫巖縣朝陽鄉境內),成立東北民眾自衛軍,鄧自任總司令。同年12月,在尖山窯(今大營子)建立根據地,人員增到1500餘眾,編4個大隊,其中一個為大刀隊,聘山東武術教師訓練砍殺功夫。12月26日夜,鄧鐵梅率東北民眾自衛軍夜襲鳳凰城,在遼東打響抗日的第一槍。1932年3月,鄧鐵梅部被東北民眾抗日救國會編為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第二十八路軍(仍習慣稱為自衛軍)。鄧鐵梅重視自衛軍的政治工作。他任命曾任中共滿洲省委常委的鄒大鵬為政治部主任,並採納鄒的建議,在自衛軍中建立政治教育工作制度,鼓勵戰士堅定抗日的決心和信心。並提出“抗日救國,保民第一”的政治口號。到8月份,鄧鐵梅領導的自衛軍已發展到1.5萬餘人,成為東北抗日武裝中的一支勁旅。從1932年底到1934年初,鄧鐵梅先後反擊日軍4次重兵“討伐”,揭露和粉碎了敵人“招撫”陰謀,給敵人以沉重的打擊。後來,在部隊大量減員,活動地域逐漸縮小,敵軍較強的情況下,1934年1月,鄧鐵梅將自衛軍改編成若干小隊,開展游擊戰,使日軍在幾次“討伐”中,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1935年8月1日,中共中央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中,讚揚鄧鐵梅是“為救國而捐軀的民族英雄”。

鞍山地區及其周邊的抗日武裝

二、劉景文反正後領導的抗日救國軍第五十六路軍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岫巖縣第一任偽縣長兼公安局長劉景文,於1932年9月15日,在偽縣公署東側老爺廟門前召開大會,宣佈起義,成立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第五十六路軍,後被改編為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二軍團第十四路軍。這支民眾武裝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在岫巖人民抗日鬥爭的史冊上譜寫了光輝的篇章。第五十六路軍建制為9個旅,號稱萬人。原公安大隊和新建的自衛大隊3000多人,編為第一、第二旅和騎兵營、炮兵營、警衛營、手槍隊,是該部的基本隊伍。收編的綠林隊和民團,授以旅、團番號,多在原地進行抗日鬥爭,與劉保持著鬆散的聯繫。為迎擊日本侵略軍,劉景文帶領官兵投入緊張的練兵活動,全縣各族各界人民也積極籌糧籌草,支持劉景文的抗日義舉。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第五十六路軍成立後,歷經上百次的大小戰鬥,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軍。

鞍山地區及其周邊的抗日武裝

三、苗可秀領導的少年鐵血軍

1934年初,活躍在遼南“三角地帶”(岫巖、鳳城、莊河接壤的“三角地帶”)的抗日義勇軍鄧鐵梅、劉景文部,因日軍反覆“清剿”,被迫化整為零,在危急關頭,又一支抗日武裝揭竿而起,它就是奮戰在敵後達5年之久的少年鐵血軍。它是從鄧鐵梅部義勇軍分化出來、由苗可秀組建起來的一支抗日隊伍。1932年春,苗可秀與趙同等人受救國會的派遣返回東北,參加鄧鐵梅部義勇軍的抗日武裝,苗可秀擔任總參議兼軍官學校教育長。1933年3月中旬,苗可秀與鄧部學生大隊的骨幹分子趙同、趙偉、劉壯飛、白承潤、劉天福等人,決定組建一支秘密的別動隊,由劉壯飛、白承潤任正副隊長。在此基礎上,於1934年2月1日,在岫巖哨子河南三道虎嶺成立了“中國少年鐵血軍”,表示要以“黑鐵赤血精神”進行抗日救國鬥爭。這支武裝初建時僅百餘人,到鼎盛時期的1936年10月,發展到4000餘人。苗可秀開始被推為“少年鐵血軍”的總司令,趙同任參謀長,全軍編3個大隊,大隊下設中隊和分隊。1935年2月,大隊改編為聯隊。與此同時,苗可秀還創立了一個秘密團體——“中國少年鐵血團”(以下簡稱少年團)。其宗旨是“用黑鐵赤血精神,採用全民革命的手段,復興東北,再造中國”。少年團以中小學教員和有文化水平的青年為主要發展對象,到1936年末發展到370人,其中具有中學以上文化程度的佔70%,少年團通過團員向群眾做抗日救國宣傳,蒐集敵軍情報,支持和配合少年鐵血軍的活動。“少年鐵血軍”在敵後艱苦奮戰5年之久,戰績累累,無數優秀兒女血灑疆場,為祖國和人民獻出寶貴生命。他們浴血鬥爭,給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擊,牽制敵人兵力,遲滯了日本侵華戰爭的步伐,極大地鼓舞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抗日救國熱情,為抗日義勇軍史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鞍山地區及其周邊的抗日武裝

四、“老北風”領導的遼南義勇軍第三路軍

“老北風”領導的東北抗日義勇軍,是遼南義勇軍中成立較早、隊伍較大、屢建戰功、威震敵膽的一支抗日隊伍。“老北風”,名張海天,原名張賀年,“老北風”是他的綽號。他生於1888年,原為盤山縣沙嶺二區九臺子(今屬臺安縣高力房鄉)人。1929年獨立成綹,發展成為二三百人的大股匪幫。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軍入侵,“老北風”決心把綠林隊伍變為抗日軍。1931年10月,他同大兒子張秉林及3個弟弟乘事變後地方混亂之機,把隊伍拉到沙嶺一帶,打起抗日救國軍的旗號。10月中旬,他聯合項青山、蔡寶山、蓋凌香等,一舉殲滅了偽軍總司令凌印清匪幫和日本顧問。“老北風”等抗日救國軍的壯舉,受到在北平的張學良將軍的讚賞和獎勵,省警務處長黃顯聲委任“老北風”為東北民眾抗日第二路軍司令,後為第二路軍副司令;隊伍發展到3000~4000人。1932年5月,在東北救國會聯絡員紀亭榭、楊文龍等的幫助下,“老北風”對所部進行了整編。7000餘人,共編成1個警備隊、10個大隊、42箇中隊,126個小隊。6月1日,“老北風”部被編為東北民眾抗日救國軍(1932年9月改稱東北抗日義勇軍)第二軍區(9月改稱軍團)所轄的第三路軍,“老北風”為司令。整編後的第三路軍,加強了宣傳教育,嚴格了軍紀,戰鬥力更加提高,在田莊臺、牛莊、營口、高力房、騰鰲堡、海城等地作戰數十次,給日本侵略軍以沉重的打擊。

鞍山地區及其周邊的抗日武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