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白禮西:以「中華第一藥」撬動海外市場

講好中藥故事 傳好中華文明

系列報道(一)

在繼承和發揚中醫藥民族瑰寶這一偉大寶庫的歷程中,中醫藥企業扮演著重要角色。

為了弘揚中醫藥文化,挖掘中醫藥企業和產品故事,由中國新聞網和醫藥導報社開展的《講好中藥故事 傳好中華文明》系列報道活動日前走進太極集團,聯合光明網、環球網、《中國日報》多家媒體走進太極集團的生產一線、零售門店,共同探秘這家大型醫藥集團在中醫藥領域立足國內、走向海外的宏大藍圖。

白禮西:以「中華第一藥」撬動海外市場

太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白禮西談及中醫藥走向世界信心滿滿

白禮西:以「中華第一藥」撬動海外市場

《講好中藥故事 傳好中華文明》系列報道媒體記者合影

藿香正氣液「闖」海外

「中醫藥是中國競爭力最強的行業之一,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談及國內中醫藥產業的發展,太極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白禮西滔滔不絕,他極大地肯定了中醫藥發展在國家經濟和民生消費方面的重要地位。

白禮西表示:「中醫藥是提升我們國家軟實力最重要的一個領域,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手段。」

談及太極在講好中藥故事、開拓海外市場方面的實踐,不能不提到太極集團的藿香正氣液。太極集團以藿香正氣液為「精品」開路,在深耕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佈局海外。

白禮西:以「中華第一藥」撬動海外市場

藿香正氣液受到海外消費者的歡迎

據瞭解,藿香正氣液目前已完成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家及中國香港、澳門的合法銷售手續,並已啟動南亞和中東市場的准入工作,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已有銷售。「2018 年我們將完成東盟及南亞十五國市場進入,我們準備用 10 年時間,把太極藿香正氣液外銷 100 個左右的國家和地區,到 2027 年,藿香正氣液海內外市場銷售額突破 200 億元,其中海外市場銷售規模有望達到 100 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藥』,同時帶動太極急支糖漿、通天口服液、太極烏髮露等至少 20 個品種走向海外。」

苦練內功 傳承中醫藥精髓

太極集團的中醫藥產品名品輩出,藿香正氣液、天膠、補腎益壽膠囊、急支糖漿、小金片、六味地黃丸、通天口服液……這些產品幾乎是家喻戶曉。

藿香正氣液有序營銷獲「2017 年中國醫藥十大營銷案例第一名」。太極天膠是中國首個用「DNA 技術」檢查驢皮原料真偽,也是目前唯一能做到驢皮溯源的阿膠產品。

具有 110 年曆史的太極集團重慶桐君閣藥廠榮獲「中華老字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殊榮,桐君閣丸劑製作技藝是丸劑製作技藝中全國惟一受保護的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迄今在太極集團旗下的桐君閣大藥房、太極大藥房、重慶西部醫藥商城等諸多門店還保持著古老的「前廳看病,後堂抓藥」的中醫坐堂醫診療模式。

白禮西:以「中華第一藥」撬動海外市場

桐君閣大藥房百年老店慶餘堂的中藥師正在抓藥

在桐君閣大藥房百年老店慶餘堂堅持坐診近 30 年的國醫大師段亞亭說:「我對慶餘堂有很深的感情,他們非常重視中醫藥傳承。太極集團在中醫藥傳承和創新方面也有很多創舉。藿香正氣液百萬例真實世界研究,我也是參與者、見證者。我相信將來藿香正氣液等產品走向海外,能取得非常好的成績。」

白禮西:以「中華第一藥」撬動海外市場

媒體記者與國醫大師段亞亭合影

百萬例真實世界研究 構建大數據營銷平臺

在打造中成藥大數據平臺方面,2017 年 8 月,太極集團藿香正氣液百萬例真實世界研究項目正式啟動,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中成藥品種真實世界研究。通過這一項目,將徹底研究藿香正氣液究竟對多少病有效、對哪些人有效、有多好的療效等,進一步對該產品治療的優勢病種構成、療效優勢和作用特點進行充分挖掘和整理。

為什麼要做這個項目?白禮西告訴記者,雖然中醫藥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快,不過這個過程中仍存在不少問題。比如缺乏藥品應用的大數據參考。

例如,印度尼西亞天一藥業董事長 victor 就指出,從印度尼西亞有關藥品監管准入的角度來講,中醫中藥相對於泰國、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還是受限制,體現在國家行政管制和產品的註冊都要嚴格按西醫體系來要求。

為了跨越中醫藥走向海外的屏障,太極集團在進入海外市場時不斷進行著創新。以藿香正氣液為例,白禮西坦言,在向海外推廣過程中,海外市場和監管機構需要的不光是幾個病例樣本,他們更需要一個大數據參考,為他們提供一個真實詳盡的數據樣本,證實藥品的安全和有效。

白禮西:以「中華第一藥」撬動海外市場

據悉,太極集團預計於今年十月份向全球發佈百萬例真實世界研究成果,對於研究成果的發佈,一方面可以科學評價藿香正氣液的療效和安全性,同時給外國人提供真實數據樣本。在白禮西看來,這些真實案例的數據收集更大的價值就是搭建一個社會化的營銷平臺。平臺上的數據可供醫生、患者公開瀏覽,同時還可以在上面發佈數據,這一舉措無疑是太極集團的又一項創新。

經典名方是「傳家寶」

白禮西說,文化就是軟實力,就是話語權。中醫藥走出去,不是一家企業能完成的,需要整個行業抱團發力。未來,講好中藥故事,傳好中華文明更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支持和參與。

如何把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中醫藥」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白禮西認為弘揚好中醫藥文化至少應做好三點:一是大力開展中醫藥文化科普。中醫藥文化科普宣傳要向規範化、常態化、專業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二是保護、發揚經典名方。流傳至今的經典名方是現代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傳家寶」。三是打造現代化、智能化、數字化中醫藥企業,要通過工藝和設備革新,實現生產上的自動化、智慧化,中藥生產也可向工業 4.0 方向邁進。

白禮西呼籲,現在是中醫藥發展的大好時機,一定要有民族文化的自信,民族科學的自信,把中醫藥打造成又一艘走向海外的航母,讓中醫藥為全世界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