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6月6日,中央追逃办再次发布部分外逃人员有关线索的公告。

50名涉嫌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的外逃人员照片、证件信息以及居住地点被公布,同时公布举报网址。

这是中央追逃办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也是自成立以来第二次向国内国际社会通报涉嫌职务犯罪和经济犯罪的部分外逃人员有关线索。

2015年,我国启动针对外逃腐败分子的“天网”行动,并发布了针对100名重大腐败案件涉案人的红色通缉令。

2017年4月,中央追逃办首次发布《关于部分外逃人员藏匿线索的公告》,引发强烈震动。截至目前,首次公告中的22名“百名红通”人员已有6名回国投案自首。

近年来,中国不断加大追逃追赃力度,海外追逃追赃被舆论称为中国反腐的第二战场。

根据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的数据,截至2018年4月底,中国通过“天网行动”先后从90多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4141人,其中国家工作人员825人,“百名红通”人员52人,追回赃款近百亿元人民币。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评论文章称,剩余外逃人员90%以上藏身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不少外逃人员外逃时间长,甚至还取得了当地合法身份。

公开曝光是挤压外逃人员生存空间的利器。相比于上一次公布22名未归案“百名红通”人员藏匿线索,本次公告在数量、信息上再升级。

这次曝光有关线索的50名外逃人员,不少人级别高、影响大,其中“百名红通”人员32名。公告精准定位、精确制导, 50名外逃人员大多附上了“目前可能居住地”,甚至标注了其目前可能居住的社区、街道。

公告涉及湖北的两名“百名红通”人员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徐进,男,中国居民身份证号码420107196504280030,武汉市发改委原主任,涉嫌滥用职权、受贿罪。2011年5月19日外逃至美国,外逃所持证照:G41800603。目前可能居住地: LONG HILL DR. SHORT HILLS, NJ, USA。

刘芳,女,中国居民身份证号码210102196503045628,武汉市发改委原主任徐进妻子,涉嫌受贿罪。2011年5月19日外逃至美国,外逃所持证照:G4281702。目前可能居住地: LONG HILL DR. SHORT HILLS, NJ, USA。

2015年4月22日,我国集中公布“百名红通人员”名单中,涉及湖北的有6人。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徐进无疑是这6人中最惹人注目的在逃嫌犯,他和其妻子也是6人中仅剩的未回国归案的两人。

今年53岁的徐进,28岁即担任共青团武汉市委副书记,31岁即担任武昌区政府副区长,45岁升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

其更为被广泛关注的是:2010年4月,他从武汉市发改委主任任上主动“辞职下海”,当时被称为“武汉市有史以来辞职的最高级别官员”。

公开资料显示,徐进,1965年4月出生,湖北黄梅人,经济学硕士学位。1993年起任共青团武汉市委副书记、党组成员,武汉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1996年,徐进升任武昌区政府副区长。此后曾历任黄陂区委副书记、代区长、区长。2009年6月,徐进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

一年后的2010年4月,徐进在一片惊讶声中主动辞去公职。当时的政府人事任免说明情况中称,徐进“由于家庭原因,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等实际问题”提出辞职。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据当时的《时代周报》报道,徐进辞职后加盟中钢集团,任麾下一合资子公司总经理,年薪50万元。

“红色通缉令”发布的信息显示,徐进于2011年5月外逃。其涉嫌罪名为受贿与滥用职权。

湖北此前有4名“百名红通人员”归案

2017年2月10日,“百名红通人员”第67号、原上海市黄石航运部原财务工作人员王诚建回国自首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王诚建,女,1953年11月出生,上海市黄石航运部原财务工作人员,涉嫌共同贪污犯罪,2005年5月逃往美国。

2016年9月22日,“百名红通人员”第65号、原武汉市城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拆迁协调部部长蒋谦主动从加拿大回国投案自首。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蒋谦投案自首 (湖北日报 梅涛 摄)

原武汉市排水发展有限公司拆迁协调部部长蒋谦,2011年出逃前,曾伙同其同事疯狂套取拆迁补偿款。

2013年12月,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公开披露了蒋谦在“南太子湖拆迁工程”中的犯罪行径。

2012年年初,汉阳区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接到武汉市人民检察院交办的举报线索,反映在南太子湖拆迁工程中有人弄虚作假,骗取拆迁补偿。经侦查,“被拆迁厂房”的所有者——一个所谓“环湖公司”的负责人即为蒋谦。而在征地拆迁前,该公司在该区域内根本没有任何建筑物,只有一片鱼塘。

蒋谦曾任武汉城市排水公司拆迁协调部部长,与他一起合伙套取补偿款的征地项目负责人赵志勇,是其同事。

检方查明,2007年5月,排水公司拆迁协调部原部长蒋某得知赵志勇正在负责南太子湖拆迁,便拿着捡来的两张身份证注册了“环湖公司”,并以公司名义租用了太子湖公司即将被征用的土地。随后,他们虚构了厂房等建筑物,共同骗取拆迁补偿款600余万元。

2016年7月15日,“百名红通人员”第34号、原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郭廖武到案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郭廖武投案自首(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张祎鑫 摄)

郭廖武,男,1966年4月出生,曾任武汉钢铁集团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涉嫌受贿犯罪,2010年8月逃往澳大利亚。

2016年7月13日,“百名红通人员”第64号、中国民航湖北省管理局财务处原副处长朱海平到案。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朱海平投案自首 (湖北日报 杨平 摄)

朱海平,男,1963年9月出生,深圳玉威实业公司总经理,曾任中国民航湖北省管理局财务处副处长,涉嫌诈骗犯罪,1998年6月逃往美国。

外逃的日子不好过

外逃人员在国外过着怎样的日子?又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归国自首。中央纪委监委网站曾讲述了追逃追赃过程中的一些细节。

17年不敢写自己的中文名

“百名红通人员”张丽萍,外逃前曾任上海倍福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1999年8月逃往泰国,后长期藏匿于秘鲁。2016年3月,上海市追逃办锁定张丽萍的藏匿行踪后,派出工作组赴秘鲁,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开展劝返工作。

“这双鞋蛮好看的嘛。”第一次在秘鲁见面,张丽萍脚上的上海绣花鞋引起了工作组人员的注意。话音刚落,张丽萍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这是我妈妈去年托人带来的,但是现在父母都没了。外逃了17年,张丽萍既不能对双亲尽孝,也无法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父母去世、儿子婚礼,她都不敢回来,逢年过节只能形单影只。

工作组人员连续多日向张丽萍讲述国内国际反腐败的大势,展示近年来我国追逃追赃取得的成绩,向其详细解说宽严相济的政策,在法律事实面前,迫于各方压力,最终张丽萍决定回国投案。签署自愿认罪书、写下中文名字的刹那,张丽萍又哭了。

她说,在秘鲁的17年,从来没有用过自己的中文名,生怕别人发现踪迹,只能隐姓埋名。

2016年3月27日,按照中央追逃办的统一部署,在我外交部、公安部和驻秘鲁使馆全力配合下,潜逃境外17年的“百名红通人员”第63号张丽萍被成功劝返回国。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32次交锋实现“人赃并获”

2016年11月12日,“百名红通人员”第5号嫌犯闫永明从新西兰回国投案。追回他也是一波三折。从最初的不认罪不回国投案,到不认罪但愿意缴纳赃款,再到最后实现“人赃俱获、罪罚兼备”的目标,背后是追逃人员的32次交锋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闫永明逃到新西兰后,吉林警方重新梳理闫永明案,固化证据链,向新西兰警方移交相关犯罪证据以及法律文书等资料,并就引渡追赃等问题进行证据交换和协商。新西兰方面根据我方提供的证据材料,依法查扣、冻结闫永明相关资产近3500万新西兰币(约合1.7亿人民币),并以涉嫌洗钱罪对其提起诉讼,有效挤压了其在新西兰的生存空间,闫永明内心开始惶恐不安。

2016年,在中央追逃办的直接指挥下,经中国和新西兰警方密切配合,对闫永明的劝返工作拉开序幕。拒不配合工作,拒绝认罪、拒绝退还赃款、拒绝回国……闫永明初期对专案组的抵触情绪十分强烈,对回国投案自首的宽大政策完全听不进去。

工作组经过认真研究,确定了摆事实讲法律,坚决打消其侥幸心理的策略。依据前期侦查结果,亮出一系列铁证,使其心理防线开始瓦解。之后,专案组乘势而上,耐心细致向其讲解回国投案自首、主动退缴赃款的宽大政策,有理有据地为其分析拒绝配合的严重后果。在中新两国联合执法的强大压力下,经过32次正面交锋,终于使闫永明认识到回国投案、退缴赃款是最好的选择。

2016年11月12日,随着从新西兰飞来的航班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潜逃海外15年的闫永明结束了逃亡生涯。闫永明归案再次表明,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避罪天堂”。

当年辞去武汉市发改委主任的徐进再上追逃榜,他可能住在美国……

中央外逃办系列信息的发布,无疑是对这些外逃人员撒下了“天罗地网”,彰显了违纪违法必将受到严惩的坚定决心。

对外逃人员而言,国际司法合作与打击犯罪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悬在头顶。不论身处何地,都应该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正如“百名红通人员”落网第一人、原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上海证券营业部总经理戴学民在忏悔录里所写道的:“我也有回国过完下半生的梦想,所以决心回来,不管结果怎样,我也必须回来。”

对于每一个仍在外逃的嫌疑人而言,他们终难逃脱法律的制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