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美国为什么一边寻求与俄罗斯举行首脑峰会,一边还要实施新的制裁?

冲击时评


这已经是特朗普政府今年以来第三次宣布对俄的经济制裁措施了。特朗普此举对内是为了应对“通俄门”调查的压力和中期选举,对外则是为了在和普京会谈前施加压力。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在国际事务中喜欢漫天要价再坐地收钱,打个巴掌再给个枣,不过对普京可能作用不大。


特朗普政府今年出台对俄制裁措施的时机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3月16日,美国宣布实施对俄罗斯的今年第一轮制裁措施:对5家机构和19个个人给予制裁俄罗斯政府机构的部分雇员也在制裁范围内,将禁止这些个人和机构进入美国并冻结其在美资产,包括号称“普京的大厨”的波罗金。一方面,是为了对俄罗斯大选带来干扰;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应对“通俄门”调查的压力:当时民主党和共和党各自公布了自己的“通俄门”调查备忘录,开启互撕模式,而独立检察官米勒去年就要求采取这些制裁措施了,宣布对俄制裁措施与解雇国务卿蒂勒森一起可以缓解特朗普的政治压力。但仅过了四天,特朗普就开始送了个枣:在普京当选后向他电话表示祝贺,并发出了访美的邀请。


今年4月6日,美国又宣布了近年第二轮的对俄制裁措施:包括7名俄罗斯商业领导人及其拥有或控制的12家企业、17名俄罗斯高级官员、一家俄罗斯国有武器进出口企业及其下属银行。4月6日的制裁是目前制裁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当时的背景是,美俄在叙利亚的对抗升级,美国准备军事打击叙利亚;普京大选后正在准备组阁名单,此时美国抛出一份依据所谓“克里姆林宫名单”制定的制裁名单,就是想以所谓的“反腐”名义对普京核心圈的人士给予打击,干扰普京组阁。然而过了不久,特朗普再送了个枣: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邀请俄罗斯驻美大使访问白宫并举行会谈,这是美俄双方高级官员年内的第一次正式会晤,商量美俄首脑会晤等问题。


此次美国政府出台对俄新的制裁措施前,特朗普刚刚和盟友在七国首脑会议上不欢而散,向普京发出重返G8的邀请吧,却又被俄罗斯和欧洲双双打脸:一个不care,一个拒绝!对外,从小心思来说,被拒绝的特朗普借此小小报复一下;从大战略来讲,还是为了给俄罗斯施加更大的压力,为特普会增加美国的筹码。对内,也是为了减轻与普京会晤而面临的国内政治压力,表明特朗普政府在“俄罗斯干涉美国大选”这一问题上没有让步。


美俄关系是美国需要处理的重要外交关系之一,特朗普有两个选择:一是在中期选举后,如果共和党大胜,自己的党内地位和国内地位稳固后,再来实质性地改善两国关系;二是在“通俄门”调查结束前,通过改善美俄关系来打消国内的疑虑,为中期选举造势。以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来看,还是要先提高价格,然后再慢慢还价,此次制裁就是抬价的措施之一。


云霄飞翼


6月11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俄罗斯5个实体和3名个人实行新的制裁措施,理由是他们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服务,对美国及盟友实施网络攻击。美国这次制裁的规模很小,但是y因为正赶在特朗普邀请普京举行维也纳峰会的当口,时间异常敏感。特朗普对俄罗斯采取边打边谈的措施,再次证明国家领导人之间的所谓的好感、赞赏都是虚无缥缈的,只有利益才是最真实的。特朗普这一连串眼花缭乱、似乎前后矛盾的行动,无非是为美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惯用套路只为博取最大利益

在谈判前向竞争对手施加压力,可能是特朗普经商时养成的习惯,现在也成为特朗普从政的惯用套路。在6月8号七国集团峰会前一周,特朗普宣布取消对即将一起开会的欧洲国家、日本、加拿大等传统盟友的钢铝关税豁免期,使得整个G7峰会的焦点围绕着美国预设的经贸问题展开,此前欧洲国家关心的伊核问题几乎没有声音。中兴制裁案也是相同的套路。

这次对待普京也不例外,特朗普前脚刚刚宣布邀请普京举行峰会,话音未落就对俄罗斯实行新的制裁措施,目的无外乎要显示美国在美俄关系中的主导作用,为接下来的谈判增加筹码、争取主动权。

面对特朗普的这种揩油举动,普京还不好当即发作。毕竟这种制裁措施虽然很打脸,但是并不算狠,直接翻脸取消首脑峰会会显得俄罗斯斤斤计较,很不大气。普京只能咽下这口气,再找其他领域进行报复,而按照特朗普的惯用套路,越是临近会谈,越会搞这种小动作,以达到施加压力的目的。

特朗普还要应对通俄门调查的压力

在美国国内通俄门调查尚未结束的背景下,特朗普邀请普京在今年夏天举行首脑峰会已经展现了很强的政治勇气。邀请发出后不久,再又美国财政部宣布新的制裁措施,也是为了对冲美国国内因为举行美俄峰会可能给特朗普带来的额外压力。特朗普这种边打边谈的举动,也是想表现自己在处理美俄关系时的“公正”、“透明”的立场,对俄罗斯需要和谈就要义无反顾的和谈,需要制裁就要不受干扰的制裁。

美俄关系极其复杂,不可能一夕改变

俄罗斯与美国作为全球的两个大国,尤其是还曾经在全球争霸几十年,利益纠葛极其复杂。从短期看,美俄双方就有叙利亚问题、伊朗问题、乌克兰问题、俄罗斯输欧天然气管道问题以及美国对俄制裁问题等诸多问题需要谈判解决。而且这些问题现在还纠结在一起,如同一团乱麻,短期之内想理清楚都十分困难。

特朗普与普京的维也纳峰会,只是两位拳手在一个回合激烈拼杀后的试探性接触。对美俄两国政府而言,如果能够缓和紧张的双边关系;对美国国内,能够缓和因为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及通俄门调查而高涨的反俄情绪,这次会谈的目的就达到了。至于美国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恐怕要等到美国中期选举之后,双方更深入的博弈和交锋。


冲击时评


这体现了美俄的尴尬关系:美国不想与俄罗斯为敌,也不想和俄罗斯有的太近。美国现在对于俄罗斯是恩威并施,一方面想疏远俄罗斯,一方面又想把它控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说直白点,美国是想要驯服俄罗斯。



多变的特朗普

特朗普对于普京的态度很纠结,如果真的要用一个词来比喻,我觉得相爱相杀很贴切。双方的关系很有趣,特朗普是在通俄门的怀疑中上台的,他曾力排众议的和普京通话,还在公共场合赞普京;他对普京又是残忍的,驱逐外交官、加大制裁力度,特朗普时期的反俄力度远远超过了克里米亚危机爆发时奥巴马政府的反制力度。



不断示好的普京

普京对于特朗普的态度也是有趣,对于特朗普的制裁,他尽量在维护国家尊严的前提下进行反击;当特朗普表现出缓和态势时,普京也会积极的回应,就像这一次G7邀请,普京在并没有把话说死,就好像当年被踢出G8的国家不是俄罗斯一样。



复杂的美俄关系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造成的。就特朗普来说,他想要和普京合作,但是迫于“通俄门”、冷战、国会反对等现实因素又限制着他靠近俄罗斯。他应该是不想放弃和普京合作的机会,不想和普京闹僵,才会是不是得给俄罗斯糖果。国会的压力、团队的劝说又让特朗普不得不挥出大棒。



普京当年当然想通过美国寻找突破北约包围的危险局面,但是和俄罗斯政治向西看一样,对美关系也处于热脸贴冷屁股的局面。美国的议员们非常的敌视俄罗斯,冷战的历史、强大的军事让美国不得不遏制住俄罗斯的复兴。

正是因为他们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使得美俄关系反复无常。


局猫财经


对俄罗斯实施制裁,是美国在斗俄罗斯,因为俄罗斯是一个与美国在全球进行战略博弈的国家。之所以同时还寻求与俄罗斯举行首脑峰会,是因为美国不想使这种斗走向破局。

而俄罗斯对于美国这种无赖战术,也是无可奈何的。一方面要寻求反制美国,但是直接的反制手段不多;另一方面同样也得寻求与美国进行首脑会晤,通过对话与谈判来化解分歧。

但美国这样做并不是没有战略风险的,很显然,俄罗斯会越来越被美国彻底推出去,转而寻求与美国的其他战略竞争对手的深度合作,这对美国来讲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特朗普对此其实似乎是有所察觉的,他认为应该邀请俄罗斯重返G8,因为“得让俄罗斯坐在谈判桌前”。但是这种观点,不受美国内部建制派的认可,也不受英国等不少西方阵营国家的认可。顶着“通俄门”嫌疑的特朗普,在对俄政策问题上,其实挺难展开手脚的。这也导致了美国目前的对俄举措,出现了如此颇为自相矛盾的局面。


建章君


关于这个问题,我谈几点看法,请大家修正。


第一,这是特朗普矛盾的表现。特朗普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一方面,希望破除美国国内的重重障碍,与俄罗斯交好;另一方面,迫于美国国内的压力,不得不对俄罗斯进行一轮又一轮制裁。如果特朗普是个果敢的人,美俄关系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刚上台时特朗普对“亲俄”有种种顾虑,上台一年多了,总统瘾也过足了,一直想“亲俄”,为啥不敢“亲俄”?


第二,这是特朗普无奈的表现。虽然特朗普是美国总统,但美国的事情,并不全是特朗普说了算;有些事情,特朗说了还不算;甚至有些事情,特朗普说不说都要算,比如,制裁俄罗斯的法案,不管特朗普是否签署都要算数。这是特朗普的无奈,也是美国政治的悲哀。


第三,这是特朗普鲁莽的表现。特朗普上台以来,奉行“美国第一”“美国优先”。不管是谁,哪怕是铁杆盟友,也要征收钢铝关税。为此,特朗普遭到盟友围攻,在七国集团峰会上遭到其他六国“群殴”。对待盟友如此,对待“死对头”俄罗斯更要如此。


第四,这是特朗普无耻的表现。有网友说,知道有无耻之人,不知道有特朗普如此无耻之人。特朗普与普京见了两次面,不仅没让美俄关系改善,反而让美俄关系下降到了冷战以来的历史低谷,即使第三次见了普京又能怎样?既要想见普京,又要对俄罗斯进行制裁,见了普京该有多么尴尬?特朗普邀请俄罗斯重返G8,先是遭到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打脸;随后普京表示,俄罗斯从未离开G8,并期待与特朗普会面——对于俄罗斯先打一拳,又给颗糖吃,特朗普不知所措。特朗普可以无耻,俄罗斯也可以以治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无论特朗普如何折腾,美俄关系也只有更差、没有最差。即使有所改善,也好不到哪儿去。只是可怜特朗普,在美俄关系上动了不少心思,但美俄关系依然步入低谷。这是特朗普的无能,还是美国的悲哀?


毛开云


普京说自己,当初很傻很天真!

普京总统在第四个任期的时候,接受了英国BBC采访,询问了他20年总统生涯的感受,普京说:最开始的时候,我把总统职位当作神圣使命和职责,中规中矩的照章办事,遵守每一个国家名义签署的协议,遵循每一个总统名义的声明,我觉得这样就可以进入角色了。不过,很快我的西方同事们就开始给我上了一课,他们可以信誓旦旦的说萨达姆有生化武器,言之凿凿的到本国国会作证(布莱尔和小布什),然后高举人类的尊严和正义及法治开始发动对一个人口过亿的国家的战争。最后,显而易见,他们拿不出证据证明萨达姆生化武器,可能布莱尔和小布什一起买了一包洗衣粉到联合国说是萨达姆的生化武器吧!



伊拉克超过100万的新生婴儿受到美国人在海湾战争投放伊拉克生化武器的辐射变成了畸形儿(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世卫组织的调查报告),超过2000万难民流离失所,古老的巴比伦文明再次被开化的野蛮人劫掠一空(伦敦博物馆和华盛顿图书馆及巴黎博物馆等增加了两河文明的藏品。)美国人则更加精打细算,美军在前面屠杀伊拉克军队,美国医学院的学生和军医在后面摘除人体器官(西方媒体报道,真实性需要联合国调查验证,不过真实情况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资本控制国家,利润泯灭信仰的西方,一切皆有可能。)

普京接着总结:我欣赏铁面人戏剧,在政治面具后的人性需要反思,我们的工作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不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尊严和信仰自由的保护吗?政治家不是卫道士,但也绝不能沦为基督山伯爵,不明红与黑的布道战争与和平,我宁愿守护着百年孤独,让人民学会老人与海的奋斗精神,向荒原中的杰克伦敦一样热爱生命。



特朗普说,反正吹牛不用纳税!

近期,加拿大的七国峰会吵得不可开交,美国总统特朗普谴责盟友们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和对本国的关税壁垒及输出过剩的钢铁到美国,总之美国一定要加税的,同时特朗普说要请普京归位,世界需要俄罗斯,大家或许可以一起聊聊中东问题,谈谈伊朗核协议,交换意见对于巴黎气候公约,总之普京不重新被邀请到八国集团谈判桌前,一切都是白费力气!

普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被西方伙伴拒绝,但是俄罗斯从来没有收回伸出手的友谊之手,莫斯科欢迎西方伙伴。不过,众所周知,市场份额和市场购买力,协商机制及保障来看,俄罗斯更喜欢G20和上合组织,在那里俄罗斯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特朗普从亿万富豪转身为世界最有权力的人之一,他做房地产开发阶段面对形形色色的政客,他也许喜欢与他们进行权力寻租交易,在那间纸牌屋里,大家可以放心的玩权力游戏,至于个人道德底线和信仰价值都显得一文不值,西方对俄罗斯的恐惧和警惕是一个好筹码,让俄罗斯加入可以让自己赢得先手,至于制裁俄罗斯,这件事还是要抓紧,因为每一个俄罗斯心里都住着一个鞑靼人,那可是上帝之鞭(蒙古成吉思汗西征,征服罗斯族建立汗国,后来不断融合形成近代俄罗斯公国。)



最后,英国特雷梅纱有一句经典语录可以说出政治家的悲哀:当我坚定信念,打算孤注一掷脱离欧盟的时候,媒体报道评价我,那个女人想伪装成铁娘子在世,欺世盗名!当我感动选民支持,流着泪拥抱选民的时候,媒体报道评价我说:那个可耻的女人用卑微的眼泪妄图赢得人民纯洁无暇的心。总之,特朗普做的一切都是双面人的行为,一个巴掌打在对手脸上,另一只手紧紧握住他的手表达友谊,如果没有坚定信念和超人毅力及无与伦比的心理素质不要尝试成为一名政客,你或许会精神分裂。

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

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

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唐俊龙55398571


特朗普与普京的会面,估计还需要好久,甚至在特朗普下台之前,两个人都无法真正坐在一起。这是英武前天写的文章里面的一句话,结果有网友不乐意,尤其是几个“小贩子”,各种辱骂,实在无法忍受,删除了评论。

特朗普矛盾啊:作为本人非常想跟普京会晤,但是作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慢慢地“走上正道”,明白当前根本无法对俄罗斯“放下屠刀”!

1.从去年开出对俄罗斯的各种惩罚尤其是制裁名单尤其是今年的克里姆林宫名单,就决定了美俄已经进入“新冷战”,这种趋势是无法急刹车的!尤其是,对于特朗普来说,为了能够实现“美国优先”,就必须明确的树立一个大的攻击目标,大到足够“团结”所有的盟友一起攻击:比如“断交俄罗斯外交官的群殴”!

2.只是,现在因为特朗普“下刀子”太快,连以色列内塔尼亚胡都有点儿“害怕有隐患”,虽然知道不会有什么结果,依然出访欧洲三国。除了寻求支持退出伊核协议,更重要的是保持“沟通”,万一特朗普在中期选举中败北,就成了“瘸腿”总统,很多决议就不要指望通过美国国会,而美国是否会想“美国伟大总统达朗普一样”,支持迁馆到耶路撒冷?

3.特朗普的前后矛盾,表明美国现在“有求于俄罗斯”,但长远依然是围堵限制俄罗斯为战略目标。

之所以邀请俄罗斯重返G7,昨天英武分析了:其实特朗普心里清楚——普京是不会这个时候返回G7的,毕竟克里米亚地位问题无法解决,如果都同意俄罗斯重返G7,是不是接下来应该要放弃鼓励乌克兰加入北约?如果跟俄罗斯达成协议了,北约还有存在的理由吗?

同理,在叙利亚的美军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前提是,如果库尔德人武装倒向俄罗斯,跟叙政府军合作,要组建叙利亚联合政府?

这就是美国最焦虑的地方:如果库尔德人武装倒向了俄罗斯,那么美国还能够在叙利亚存在吗?

所以,大家就看到美国对土耳其让步,共管曼比季!

基于以上分析,美国及特朗普的矛盾,自然就可以理解了!

还是那句话:无论你特朗普如何闹事儿,普京现在就两件事情——世界杯和叙利亚战局!


英武


特朗普的笑脸还没有向普京展现出来,美国的巴掌却打到了俄罗斯的身上。如此不协调的现象,透露出特朗普只是向俄罗斯表示友好的善意,并不是真心调整俄美两国的战略关系。2018年3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欲与普京在华盛顿举行首脑峰会,随着英双间谍中毒案件、英美法轰炸叙利亚事件等国际事务的干扰而没能举行。在6月8号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G7会谈,特朗普在会前用了一分钟呼吁让俄罗斯重回G8会谈,并让克里米亚事件去问奥巴马,而不是特朗普,这些言论让国际社会大为吃惊。难道美俄之间的战略治衡关系由此转暖了吗?答案是否的。大国的治衡战略绝不允许军事强国的崛起,所以美国会死死地踩住俄罗斯,绝不让俄罗斯翻身。

那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什么要散发出对俄罗斯的善意?一是要为美俄首脑峰会造势;二是美国接二连三的退出国际协议,“美国优先”不再考虑盟友的利益,甚至要损害盟友的利益,使美国与其盟友产生了巨大的裂痕,美国欲举行美俄首脑峰会主要是试探俄罗斯的态度;三是美国想转变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将会遇到多强(美国的盟友)的联合反击,美国也面临巨大的风险,俄罗斯普京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普京入局联合多强,美国将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果普京坐壁上观,美国将有余力收拾不听话的多强。6月11日美国财政部宣布对俄罗斯5实体3个人实施制裁,不过是美国反俄治俄的政策延续,并没有改变。特朗普只是散发出要与普京会谈的善意,并没有要改变美国反俄治俄的政策。


山合水


美国在2017年通过《以制裁反击美国敌人法案》制定后,不断加大对俄制裁力度。今年1月、4月、6月分别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制裁中包括实体和个人,普京身边的高官和寡头甚至普京的女婿基里尔沙马洛夫都无幸免。


美国对俄制裁理由不是单一的。美俄在全球范围都有矛盾,包括克里米亚问题、中东问题、乌克兰东部危机、叙利亚问题、所谓干扰美国选举试图颠覆西方民主、进行恶意网络攻击等。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曾表示“尽管美国寻求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但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俄罗斯表明它准备采取实际行动解决美方的关切,其中包括干涉美国国内事务等问题。”

特朗普通俄门调查面临套牌阶段,必须划清界限表明清白。随着通俄门调查的持续深入,特朗普身边多人都已接受调查。美国特别检察官穆勒的调查已近尾声,到了必须直接问询特朗普的阶段。这关乎特朗普执政前景、两党政治博弈以及美俄关系。所以特朗普迫于压力为自证清白,再次加大了对俄罗斯的制裁。


美俄这对宿敌间存在很多结构性矛盾,两国关系不可能短时间内改变。美国政客们已经格式化了思维模式,反俄是一种政治正确。把俄罗斯当做主要假想敌看待,做为美国的最大竞争对手和障碍。美国还会继续在政治上打压,在经济上制裁,在外交上孤立,军事上利用北约逐步包围俄罗斯东西两侧。这些是美国既定政策,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目标。

特朗普的一贯作风恐吓、施压、反复,为之后的双普会抢占更多的有利筹码。特朗普自上台以来的多次谈判,都是利用制裁、施压、恐吓、狮子大开口来达到利益最大化。这次也不例外,大棒在前糖果在后,只要听话妥协那就一切好说。我认为双普会几率很大,所以特朗普会边打边拉为对话的主动权做铺垫。

特朗普表明抑制俄罗斯的态度,敲山震虎警告欧洲不要和俄罗斯走的过近。G7峰会不欢而散,美欧矛盾公开化,欧洲出现了很多解除俄罗斯制裁缓解关系的呼声。美国这次制裁就是表明态度,对俄罗斯的制裁不会停,警告欧洲各国不要越过红线。

这次制裁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制裁的这些实体和个人在经贸上同美国实际没有太多的瓜葛和联系。制裁只是美国的一种姿态,表明打压俄罗斯的路线不会变,美国将继续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军事围堵。关注留言,查看更多!




制裁俄罗斯是美国教条的建制派官僚政客顽固坚持反俄立场的政策惯性,一时难以停下来,而打算与俄改善关系的是美国特朗普总统的团队。美国对俄关系尚处在建制派与特朗普改革派激烈的斗争中,一时很难达成一致,即使特朗普与普京实现首脑会谈也只是和与朝鲜领导人的首脑会谈一样,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实质性进展依然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