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002年CBA总决赛,姚明场均41.2分+21个篮板夺冠,为何FMVP不是他?

笑了没


姚明的数据很耀眼但是还有一个人的数据可以比肩,就是对面对手的刘玉栋,战神刘玉栋在这一年的总决赛上他交出了场均41.5分6.2个篮板和2.8次助攻的数据,而最后还是将FMVP的奖杯给了他。



我觉得这样做是不正确,虽然刘玉栋这年做了手术而且队伍的实力不强单靠个人将其拉扯到决赛,这个时候姚明简直就是在国内鲜有对手可以说已经提前预定了总冠军,即使刘玉栋再有超凡的战力也无法阻止。

但是在真刀真枪较量的地方却讲起了人情,篮协为了表彰刘玉栋的突出表现把fmvp的奖杯给了他,虽然老刘这个赛季很困难但是在数据不相上下的时候居然出于人情的考虑这就实在不妥当甚至是坏了风气。


这就是CBA为何不能够职业化的原因,一群不懂篮球的人搞篮球,到处都是再讲人情世故要讲关系,在竞技体育面前胜负是第一其余是第二才是真谛,请不要把友谊第一胜负第二放到竞技体育上。

在今年的总决赛上库里还是遗憾错失了fmvp,从数据上说还是输给了杜兰特一点点这就是竞技体育,总不能说反正都是勇士的上一年杜兰特有了这次就给库里或者说对面的詹姆斯带队打得很艰难不如给了他,这都是对球员的一种侮辱。


亚斯嘉的羊皮书


2001至2002赛季,也是姚明在cba的最后一个赛季,在这一年的总决赛上再次面对八一队,姚明场均砍下了41.2分和21个篮板,另外还有3次助攻和2.5个抢断3.2次盖帽!

这数据听着都有些恐怖,国内的赛场几乎都是被姚明支配。

最终,这一年的总决赛,姚明带领的上海队三比一战胜八一成功夺冠。但是非常遗憾的是,颁发总决赛的最有价值球员时,奖杯却没有给到姚明,而是给了失败的一方刘玉栋的手中。

后来也有人总结了为什么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没有给他姚明,因为对面的刘玉栋实在是同样太伟大了!

拥有战神之称的刘玉栋,在面对着王治郅离开cba后,他一个人艰难的带领着球队前行,并成功地杀入到总决赛,会师姚明。

虽然球队实力不济,但是刘玉栋并没有放弃,在这一年的总决赛上他交出了场均41.5分6.2个篮板和2.8次助攻的数据。在场均得分上还超过姚明0.3分!


另外一个左右评委评分的理由是,当时战神刘玉栋打的十分艰难,身体已经遭遇了多重伤病,在第二年他成功的接受了手术,从他的膝盖上去出了十块碎骨,震惊全国。

所以综合看来,姚明那一年没能够捧起最有价值球员的奖杯也不算特别委屈。

刘玉栋同样值得尊敬!同样值得崇拜!

这里是泉说体育,欢迎关注。

泉说体育


姚明BUG、刘玉栋不易!小巨人带着遗憾奔赴美国!

不得不说,那一年的总决赛相当精彩。姚明带领的上海队与老牌劲旅八一队的总决赛充满看点,已经成为小巨人的姚明场均轰下了41.2分分21篮板3助攻2.5抢断3.2盖帽的变态数据并带领上海队三比一拿到最后的总冠军,不过总决赛最有价值球员却颁发给了刘玉栋。

刘玉栋在四场比赛场均轰下41.5分6.2篮板2.8助攻1.8抢断,得分甚至比姚明还高一点。要知道那个时候姚明已经成为CBA的内线代表而刘玉栋则逐渐褪去巅峰,出于对老将的尊重,FMVP颁发给了刘玉栋。

不过这也让姚明带着些许遗憾奔赴美国,毕竟总冠军拿到了却没有拿到FMVP。但这也不能否认姚明的伟大,同样刘玉栋也非常值得敬佩。


爽哥看球不任性


首先,题目就是错的。

早年的CBA根本没有什么MVP和FMVP之分。赛季就两个MVP,一个全明星MVP,一个赛季MVP。因为当时的条件限制,只计算球员的各项技术统计,数据最好的那个就是MVP。甚至极端一点的就是得分王=MVP。刘玉栋在王治郅远赴达拉斯后担起了八一队的进攻重任,赛季场均40+的得分在CBA历史上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甚至可能是后无来者的。从数据考虑,那么MVP给刘玉栋没问题。

要知道刘玉栋之前除了2000-2001的王治郅以外,CBA的MVP无一人是该赛季的总冠军球队成员(2002年之前的CBA冠军都是八一😂)。

王治郅之前的几个MVP,胡卫东、巩晓彬、孙军这三位也是国内响当当的球员,但球队战绩真心不怎么样。也就巩晓彬的山东队杀进过CBA四强,胡卫东的江苏只能首轮游。孙军的吉林更夸张,在罗德加盟前,吉林每年都在打保级附加赛。(题外话,当年的CBA总共12支球队,常规赛双循环确定最终排名,前8进入季后赛争夺总冠军,后4名打双循环附加赛,战绩最差的2名降级到甲B。)

而姚明作为NBA选秀状元登录休斯顿后,没能拿到象征CBA最高荣誉的MVP奖可能是他职业生涯的遗憾。

之后CBA也不断更新着MVP的标准,从按周最佳累计到票选,有闹过笑话,不过随着联赛发展,各个奖项的评判标准也逐渐规范化了。

总结的话就是常规赛得分王,带队常规赛战绩第二,杀进总决赛。虽然最终1:3不敌姚明的上海队,憾失总冠军,但刘玉栋的MVP还是实至名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