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 海南公安:忠诚守望三十载 金戈铁马戍海南

4月26日《人民公安报》6版深度报道 海南公安:忠诚守望三十载 金戈铁马戍海南

海南公安:忠诚守望三十载 金戈铁马戍海南

文/本报记者 王玉田 宋洪涛 陈炜森

图/本报记者 田和新

海南四月,蓝天碧浪,风光旖旎。

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激辩音犹在耳,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庆典和在全岛建立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的消息瞬间惊爆银屏,人们在错愕和惊喜中,密切关注着来自天涯海角的椰风海韵。

作为镇守海岛3.5万平方千米疆域平安的守望者和保护神,海南公安机关顿感压力千钧,使命艰巨。尚未从连日来紧绷的神情中松弛下来的南国卫士,开始凝神思索一个大国谋划经济腾飞的精心布局,探寻在角色转换中新的站位与出路。

纵目远眺,前程可期。回望来路,百味交集。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让历史记住他们那些曾经血汗交织的拼搏与奉献、那些从未停歇的探索与付出,还有那些直面困局的迷惘与彷徨……

精心打造数据警务 ,平安和谐建设成效斐然

信息化助力实战,打击与服务并重彰显本色

在省会海口,一场以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为目标的信息化建设正如椰城木棉满眼橙红,令人欣然。

海口市公安局共有行政审批事项124项,目前已通过互联网全部公布这些事项的办事指南,并已有90%可实现网上预约。

为进一步便民利民,该局又确定其中69项可全程不见面审批。而“椰城警民通”是实施这一快捷服务的互联网平台,市民可通过微信关注“平安海口”公众号注册验证后,提交申报材料,公安相关部门按流程进行网上审批。

“椰城交警Àpp”是海口市公安局打破资源壁垒推出的又一个便民网络平台,可实现一键挪车、共享汽车、电动车网上办牌等业务,竭诚服务群众。

近年来,海口警方整合一批以“天网”大数据视频实战平台为代表的应用系统,开发了视频指挥、人脸识别和卡口管理功能模块,汇聚110余亿条主要维度的各类数据,在实战中发挥了积极效能,使平安建设如虎添翼。

去年,海口立刑事案件万余起,同比下降21.3%,破案数同比上升11.6%,破案率同比上升15.8%,出现了“一降两升”的良好态势,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大幅下降,“两抢”案件日均不到2起,命案全破,命案数同比下降35.7%,为10年来最低。

以仅占全省约三成的警力,承担全省四城多的侦查破案和安保任务,这一切平安成果和数据的刷新,在相当程度得益于公安信息化的强力支撑和科学运用。

海口警方的信息化建设只是全省此项工作的一个缩影。

在全岛,海南公安机关强化信息化服务实战功能,2012年以来,统筹资金近11亿元,建成了警务信息、资源服务、视频联网和警用地理信息等5大应用平台,完成了打击犯罪、治安防控、行政管理与社会服务4类专业应用系统,高质量完成海南警务信息智能岛总体规划,完成视频管控系统、道路交通智能卡口管控系统和进出岛车辆人员管控系统建设,统一建设全省视频联网平台,为警方研判、预警、查控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警务工作效能将实现新的攀升。

不久,我们将看到,信息化的快车风驰电掣,扑面而来,新时代的警务会不断刷新人们的认知和感知能力,令人惊喜地在前方迎着你微笑。

重拳攻坚,戮力禁毒,忠诚守护平安家园

统筹兼顾,齐抓共管,携手共治毒品顽疾

尽管曾荣膺获得“ 世界长寿之乡”、“中国绿色名县”等60多项国家级以上殊荣,但雄踞海岛西北的澄迈县依然难以摆脱毒品的侵害和困扰。

这里一度因毒品泛滥、沉疴难治而被列为全国毒品问题重点关注地区。其时,人们发现,公安局长和县委书记的脸上总是阴云密布。

随后,素有丰富禁毒经验的县委常委、公安局长潘秋光调任,县委书记当面指令其主要任务就是两个字——禁毒!

紧盯禁毒问题,聚焦整治,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以打促治,以管促转落实。为强化对禁毒工作领导,澄迈把禁毒工作提升为“一把手”工程,完善设置“县—镇—村”三级禁毒工作领导机构,健全机制保障,强化组织领导。

他们制定和实行禁毒工作责任制和政法工作考核制度等制度,严格考核;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责任单位;启用评功授奖和督查机制,触发了全县人人参与禁毒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通过综合治理,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禁毒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毒品预防教育迈上新台阶,全社会参与禁毒工作氛围更加浓厚,综合治理效果显著提升,毒品突出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毒品问题严重状况明显转变。

在禁毒战场上,昌江黎族自治县公安局也称得上是一柄所向无敌、锐不可当的禁毒利剑,其累累战果足以称雄于同行。

近年来,昌江警方以石碌镇、昌化镇为重点,以打击贩毒网络为目标,联合治安、刑侦、特警、禁毒、监管等部门警种,认真梳理线索,集中优势力量,建立陆海邮、打防管控一体化查缉系统,严控昌化、新港、海尾3个毒品查缉点,缉毒破案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

多点突破,全境开花。

在打击毒品的同时,海南全省公安机关进一步强化堵源截流,派出100多名警力常驻广东海安港,和广东警方开展常态化警务联勤查控工作,同时筑牢环琼防控圈,强化管控全岛多个流动查缉卡口,最大限度将毒品、危险源堵截在岛外。

从2016年11月至2019年底,海南省委省政府部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禁毒三年大会战,实施严打、严整、严堵、严收、严管、严教、严奖、严责的“八严工程”。随即,全民动员、凝聚合力,以决战决胜之势向毒品宣战。

海南省公安机关充分发挥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调动各方人员积极参与,集中力量,协同作战,坚决有效遏制毒情蔓延势头,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港创造平安稳定的社会环境。

海南公安:忠诚守望三十载 金戈铁马戍海南

向毒品宣战

贴近民意,延伸服务,把真诚送到百姓的心坎上

锐意创新,助力发展,入境旅游签证实现新突破

被誉为“山海黎乡,纯美昌江“的昌江黎族自治县,有个隐身在深山密林中的钱铁村,这里山路崎岖,小径逶迤。

平时山民想办户口或者身份证之类的证件,历经千辛万险,骑摩托车跑上一个半小时,到村委会所在地找管片民警,由于民警常常走村入户,往往一两次也未必能见面。

如是者三,不仅想要办事的群众啧有烦言,就连民警也是抱憾不已。

像钱铁村所属的王下乡,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虽然全乡仅有3000多人,却零散栖身在山谷林壑间。平时出门不仅到村部路遥山险,一旦去县城办事,骑摩托车最快也要两个半小时,简直难如登天。

直面百姓的疾苦,倾听群众的诉求,就是昌江警方眼下最大的警务。

县委常委、公安局长林雄决意深化警务改革,顺应社情民意,建立派出所便民服务联系点制度,有效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昌江警方根据派出所警力配置和村(居)委会分布情况,在全县34个村(居)委会设立便民服务联系点,实行一个点对接一个或两个以上村(居)委会辖区的工作。办公室设在村(居)委会并合署办公,每个联系点确定一名责任民警,

在每个联系点设置公示栏,公示责任民警姓名、职务、联系电话、一周工作时间等,设立群众留言簿,标明办事群众姓名、年龄、住址、联系电话、要求办理事项等,以便群众找不到民警时写下要办的事项,必要时还可通过警民联系卡与责任民警联系。

民警下联系点工作时,应认真查看留言簿,联系办事群众。群众需要办理户口等有关证件,符合条件且手续齐全的,应当场审核;符合条件但手续不齐全的,指导群众把手续补齐,需要调查的立即入户,当场提出审核意见;将群众提交的符合条件且手续齐全的申请材料带回派出所及县局办理,一周内将办好的户口等证件送到群众手中

通过落实联系点工作制度,实现了民情民意在一线了解,群众问题在一线解决,为群众提供了零距离服务。

民警同时承担着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的任务,积极接受群众报警求助、调解邻里纠纷、查处案件、开展联防联治等工作。

在云雾缭绕的保梅山下,有个民风淳朴、夜不闭户的保梅村。

在这里,昌江警方大力推行首接负责制,明确规定,服务对象通过来访、来电、来信等方式,咨询办理有关事项、报警求助、投诉举报时,首接单位负责人或工作人员负责解答、受理,第一位接访者及该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首接责任人。不论服务对象来访问题是否在职责范围,首接单位和首接责任人都要热情接待,认真受理。

2017年,昌江黎族自治县公安局打通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工作机制,荣获 “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铜奖”。

昌江警方以人民为中心的做法与实践,代表着全省公安机关孜孜不懈的目标追求。在与时俱进、热诚服务方面,海南公安机关不仅仅满足于传统警务的拓展与延伸,而且在新时代服务经济发展方面,随时在开拓思路,勇于创新。

响应美好新海南建设新要求,2017年6月9日,海南省公安厅旅游和环境资源警察总队正式挂牌,全省11个市县成立旅游和环境资源警察支(大)队,在全省持续开展旅游治安环境整治工作,扛起了保障海南旅游事业健康发展、保护海南生态优势的责任担当。

4月18日,国家移民局对外宣布,海南省将对59国人员实行入境旅游免签新政。这一举措无疑将进一步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助力其旅游市场的繁荣,为自由贸易港建设增添新活力。

严格流程,规范办案,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

常抓不懈,常态监督,执法质量驶上快车道

歌德有言:有两种和平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可见,在和平时期,法律如果运用不当,难免会堕入凶残的暴力。

对于每天每时游刃于执法前沿的公安民警来说,若要做到执法公正,只有在规范化的法制环境下活动。

被称为西部重要工业能源基地的东方市,2009年前,全市执法质量排名全省倒数第二,执法质量之低简直跌至冰点。

知辱而后勇。从2009年至今的9年时间里,东方市公安局卧薪尝胆,砥砺自强,紧锣密鼓推出一系列执法规范化举措,很快使执法质量实现根本性转变

2016年被评为海南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及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2017年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荣誉称号。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近年来,东方市公安局长期不懈狠抓执法质量,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建立案件严格审核把关机制,制订办理刑事行政案件五级审核审批制度,明确把每一起刑事、行政案件需由办案民警初查、法制员复查、办案单位责任人再查、市局法制部门审核,最后由局领导审批的案件审核审批流程,加强对各个办案环节的严格流转,有效杜绝了执法突出问题,确保了执法质量。

在工作中,他们严格落实执法办案责任,先后制定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26个执法重点环节的工作规范文件,使全局民警执法有章可循,有效减少避免了执法过错行为的发生。

在深化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方面,他们也走在前列。改革优化考评机制,执法质量的常态化检查,有效减少了执法突出问题的发生。

在全省,东方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探索路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近年来,海南公安机关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执法规范性和质量水平,加快完善执法办案系统和执法监督管理系统,推动网上办案程序精细化、监督科学化、预警智能化、操作便捷化。

全省加快执法办案中心、涉案财务管理中心、案件管理中心、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四位一体”建设,打造综合执法办案中枢。不断提高民警的法治意识、执法水平,有效提升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近5年来,全省共创建全国执法示范单位13个。

跨界融合多警共治,打造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既管交通也管治安,“路长制”整合警力解决诸多问题

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衢、井然的秩序……在海岛南端三面环海的三亚市,有谁会想到,30年前,这个国内外著名旅游度假城市竟然没有一个红绿灯。

如今,这个总面积1921平方千米的城市,虽然常住人口有90余万人,但每年冬春两季有200万人在此驻留,全年过夜游客达1830万人。道路总里程2419千米,机动车40万辆,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40余万辆。

近年来,随着三亚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车流、人流激增,大型活动及警卫安保任务逐年增多,但受市中心地形狭长不规则、路网密度低、科技投入不足、交通智能化程度低、外地车辆大量涌入等因素影响,交通拥堵、行车难、通行效率低等问题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痛点

去年9月18日,三亚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兆腾到任后,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路长制”这一项创新管理之举。

“路长制”以“保障通行、促进安全、做好服务”为工作目标,坚持“既管交通、又管治安”的原则,整合全局警力资源,打破警种壁垒,实现了一元管理向多元治理的转变,形成多警联动、警民共治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安和交通治理新格局。

按辖区范围和业务职能,“路长制”由总路长、副总路长,一、二、三级路长及路管员组成,共6级架构,近3000人。总路长和副总路长分别由市公安局领导担任,一级路长由市局党委委员担任,每人包干一条主干道或片区;二级路长由各分局长和交警、特警等警种负责人担任,负责组织交通秩序维护、治安防控、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等工作;三级路长由各辖区交警大队长和派出所长担任,负责组织指导路管员开展交通、治安常态化管理及警情应急处置等工作;路管员由交警、特警、派出所的民警及辅警组成,负责落实三级路长布置的各项任务。

根据“路长制”的警力部署,各警种以各道路、景区及周边道路为重点,将优势警力摆上街面。实行定人、定岗、定时、定责、定奖、定罚的“六定机制”,将责任路段的治乱疏堵、街面防控、隐患排查等任务压实到各警种路长、路管员,能够快速处置一条路或者一个片区的交通、治安等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安全始终就在身边。

“路长制”先后经历了十九大、去年国庆黄金周及今年春节假期等安保战役的“大考”,实现了社会面管控能力、合成作战能力和群众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的三个明显提升。

海南省副省长、公安厅长范华平对此举盛赞不已:“三亚路长制虽然实行时间短,但效果很好!不仅及时有效处理了发生在路上的警情,而且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也是转变作风贴近群众,服务人民的重要举措。可以肯定,路长制就是一项以人民为中心的警务举措。”

对于今天即将护航经济高速发展的海南公安来说,警力短缺而又勤务繁重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而“路长制”恰好是一把有效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可谓一招出奇,满盘皆活。

嗣后,这把不寻常的钥匙很快打开了许多把急于开启的锁。

在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的琼海,这一举措也在快速生成庞杂警务所急需的战斗力。

琼海市公安局依托“路长制”实施维稳、治安、交通一体化巡,以“路长制”+“地网工程”为思路,以公安执法服务站建设为载体,对城区各主要道路实施“路长制”,立足现有的环博鳌公安检查站和部分派出所警务室设立公安执法服务站,确定交管、巡特警大队、辖区派出所长任路(站)长,民警任路管员,对全市214个基层村(居、社区)设立交通劝导站,要求2322名治安联防队员、288名网格员同时兼任村级交通劝导员,以各执勤点为节点,形成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地网工程”,为论坛年会安保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三亚成功试点的基础上,“路长制”目前已在全省推行,实现变末端治理、事后处置、被动服务为前端预防、事前化解、主动服务的警务模式创新,社会效果良好。

周密部署 严密管控 确保大型活动安全无虞

科技支撑 信息主导 织就全方位全天候防控网

在海岛东部,碧浪蓝天映衬下的博鳌亚洲论坛场馆熠熠生辉,这里丽日当空,万木葱茏,弥散着一种让人慵懒的静谧与安详。

殊不知,一场聚集了多国政要、学者专家参加的盛会刚刚圆满闭幕,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的隆重庆典等一系列大型国际活动的安保工作也刚刚鸣金收兵。

自博鳌亚洲论坛永久性定址以来,作为驻地公安机关,琼海市公安局牢固树立信息引领安保理念,以“体制调整、机制创新”为原则,按照“配备最强人员,配置最优设备,整合最完善系统”标准建设合成作战中心,通过整合警种力量资源,优化警务运作机制,实现全部信息化项目和各专业警种的信息资源统一汇总、整合应用,遵循“平时常态化办公,战时合成会战”的宗旨,在执行重大安保任务时,整合国保、反恐、治安、刑侦等部门资源,依托合成作战中心,实现信息、指挥、行动“三位一体”,提升定向防控和精确打击水平。

与此同时,全面推进视频监控联网系统建设,打造圈层立体防控体系,在全市部署环市县边界卡口、城内干道卡口、街区网格化监控、核心安保区域监控、流动无线监控和社会监控资源等6道防线,进一步提升全市视频监控网络覆盖密度,在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总体目标上,将传统的监控体系建设向智能化建设推进。

在论坛年会安保期间,琼海警方圆满完成警卫任务122批次,同期实现刑事案件同比下降52.3%,治安案件下降40.9%,开幕式当天刑事、治安案件零发案,未发生交通事故、火灾等灾害事故,实现安保工作零投诉、零纠纷、零应急。

海南公安:忠诚守望三十载 金戈铁马戍海南

反恐一线警戒

北有海口,南有三亚。

这一南一北两个重要城市,大型活动安保活动频频登场,检验着当地警方对社会治安的管控能力,也反复验证着公安机关的应急处置水平。

近年来,随着被定位为世界级滨海旅游城市的建设发展,三亚城市车流、人流激增,大型活动及警卫安保任务逐年增多,今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八大景区共接待游客124余万人次,同比增长7.95%,三亚警方以“路长制”为抓手,圆满完成完成春晚分会场等大型安保活动20场次、警卫任务90批次,真正做到井然有序、安全无虞。

在海口,大型群众性活动逐年增多,展览展销、重大会议、大型文艺演出、重大体育赛事的数量与规模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会人员从2014年的269万陡增到去年的420万人。

海口警方积极协调政府部门或承办单位采取购买安保服务的方式,落实现场管控设施设备和安保人员,由警方对其指导督促,最大限度为基层民警减负。

活动前,警方提前勘察活动现场,制定安保工作方案和处突预案,设立指挥部,通过视频实时指挥、警力调度,确保安全有序。

海南公安机关积极构建省际联勤查控、海上巡逻防控、进岛查控三道防线,着力打造海南岛安全屏障,为岛内一系列大型活动安保工作奠定最稳固的基础。

声音——

公安工作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处在新的历史方位。全省公安机关要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踏实的作风,投身到新时代海南公安工作中去,切实扛起服务保障美好新海南建设的责任担当。

——海南省副省长、公安厅长范华平

海口市公安局在公安部、省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增强大防管控的能力和水平,立体化信息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不断健全,有力维护了省会的大局稳定,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海口市委常委、公安局长易鹏

我们要通过创新形式把群众发动起来,让人民群众做我们的‘编外警察’,三亚公安部门已开通多个群众联系平台,欢迎群众向我们通报线索和信息,这些线索和信息提高了公安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有力推动社会面治安管控不断好转。

——三亚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张兆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