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谢治平的蝇头小楷,带给你无言的感动

古代文人有一种“矫情”叫小楷,小楷小巧精到便于近距离欣赏,动辄数百上千字的长篇幅也是对书写者功力和心境的考验。小楷的内容往往是一些儒家、道家经典更为小楷增添了教化功用,历史上信仰道教的王羲之就曾写过著名的小楷《黄庭经》,还演绎出一段以书换鹅的佳话。赵孟頫的小楷《道德经》也同样令人赞叹。文征明写的《清静经》淡定清秀的字迹配合经文的内容,读来更让人倍感到轻松、宁静。古代儒家知识分子写小楷的不计其数。

历史上的文人士大夫经常书写小楷,甚至是蝇头小楷,那么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有没有小楷甚至蝇头小楷的一席之地呢?答案是肯定的。现在依然有人坚守寂寞之道,谢治平先生就沉浸在其中不能自拔。他反复提及赵孟頫日课万字完全有可能,我不知道他自己能日课多少字,但是知道他每天一坐就是十多个小时,除了吃饭如厕,其余时间都是笔耕不辍,一年到头日日如此,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用他的话说就是:越写越舒服。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我无法体会,也许从他的蝇头小楷《金刚经》里能发现些许端倪。

谢治平先生的蝇头小楷《金刚经》:

谢治平的蝇头小楷,带给你无言的感动

谢治平先生的小楷,旁边是黄豆,不是美国进口吆!

谢治平的蝇头小楷,带给你无言的感动

开始部分

谢治平的蝇头小楷,带给你无言的感动

中间部分

谢治平的蝇头小楷,带给你无言的感动

结尾部分

谢治平的蝇头小楷,带给你无言的感动

整体

谢治平的蝇头小楷,带给你无言的感动

谢治平的蝇头小楷,带给你无言的感动

正在写小楷的 谢治平 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