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這些“熱詞”中的防災減災知識你知道嗎?

當“灰犀牛”一詞在金融界大熱時,人們猛然發覺,這個“高大上”的概念原來與氣候變化如此吻合;用金融界的“黑天鵝”來描述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也再恰當不過;美國退出《巴黎協定》引發的“羊群效應”擔憂,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氣候談判;由氣象學家提出的“蝴蝶效應”,則有助於更好地理解氣象預報……

“熱詞”透露哪些氣象玄機?又蘊含怎樣的防災減災知識?在第十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去挖掘、分析這些“熱詞”背後的故事,並理解氣象科學,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預報vs實況:“蝴蝶效應”的美麗誤會

中國氣象報記者 崔國輝

这些“热词”中的防灾减灾知识你知道吗?

“蝴蝶效應”的概念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於1963年提出的,現如今或許是氣象界提出的最廣為公眾所知的一個“熱詞”。

一隻亞馬遜熱帶雨林中的蝴蝶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週後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這是廣為大眾所知的“蝴蝶效應”案例。不過,回溯“蝴蝶效應”的起源,其本意並非指示因果關係,亞馬遜的這隻蝴蝶或許只是個“背鍋俠”。

為了預報天氣,洛倫茲用計算機求解仿真地球大氣的13個方程式,試圖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長期天氣預報的準確性。在進行一次科學計算時,洛倫茲對初始輸入數據的小數點後第四位進行了四捨五入處理。他驚訝地發現,前後計算結果相差非常大,得到了兩條完全不一樣的曲線。

隨後,洛倫茲完成了仿真地球大氣方程式的求解,並模擬出了不同條件下的圖解,因圖解非常像一隻張開翅膀的蝴蝶,結合之前發現的結論——一個微小的誤差隨著一個個週期的推移將造成巨大的偏差,洛倫茲提出了“蝴蝶效應”。

在許多場合中,洛倫茲都使用了“亞馬遜熱帶雨林的蝴蝶輕輕拍動翅膀”來做比喻。不過,一直以來都被大家誤會的是,這個形象的比喻為的是說明預報誤差是會隨著時間累加,而不是蝴蝶與風暴之間的因果關係。“蝴蝶輕拍翅膀”所指的是在天氣預報模型的第一個預報週期中那個小誤差,而“得克薩斯州的龍捲風”指的是經過多個預報週期累加而造成的巨大誤差。

回溯“蝴蝶效應”起源,公眾可以對氣象預報進行重新認識。在氣象預報模型中,氣象學家用複雜而繁多的公式來模擬大氣運動。氣象預報就如同在上帝的“黑箱”中摸索大氣規律,理論上永遠都不可能完全摸清其中的狀況。且不論城市熱島效應、工業排放所產生的溫室效應,僅是錯綜複雜的地形地貌就會對天氣產生決定性影響,而且植被、水體等都無時不刻地發生微妙變化。

因此,預報誤差難免存在。小的誤差在前幾個預報週期或許還不起眼,但幾個週期後,誤差就會非常大。對於公眾而言,暫且不要對超長期預報的精準度抱有太高期望,正如洛倫茲所說的那樣,“由於不可避免的預報誤差,以及不完整的觀測數據支持,超長期的天氣預報,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同時,在災害來臨之前,越臨近的預報,以及預警,越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注,其誤差也越小。尤其在預估有災害發生的情況下,更要不斷刷新最新的預測,以便採取更為及時有效的防範措施。

氣候談判:來自“羊群效應”的虛驚

中國氣象報記者 簡菊芳

在一群羊前面橫放一根木棍,第一隻羊跳了過去,第二隻、第三隻也會跟著跳過去。這時,把那根棍子拿走,後面的羊也會向上跳一下,儘管攔路的棍子已經不在了,這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也稱“從眾心理”。

2011年12月,加拿大環境部長肯特宣佈加拿大退出《京都議定書》。而此前,美國也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

對此,環境問題專家擔心,美國、加拿大的做法可能引發“羊群效應”。

不過,“羊群效應”畢竟是一種盲目的、消極的行為,稍加理性判斷,或者有誠實表達自己意志的勇敢個體站出來發聲,就可扭轉不理性的從眾行為。

實際上,美國和加拿大因為國內短期利益退出《京都議定書》,並沒有形成大規模的“羊群效應”。相反,國際社會一片譁然,認為美國和加拿大政府應遵守規則,承擔起主動減排的義務。在加拿大國內,除了環保組織嚴厲譴責政府以外,外交部門也認為此舉無異自絕於國際社會。

2017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退出《巴黎協定》,此舉立即遭到國際社會廣泛批評。

從《京都議定書》生效到《巴黎協定》達成,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氣候變化即將帶來的嚴重後果,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從未停止。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國家,積極承擔與自身發展階段、應負責任和實際能力相符的國際義務,在全球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的作用。在敦促發達國家提高資金支持水平、制定切實的路線圖的同時,中國始終堅定地履行發展中國家減排責任。非政府組織與國際智庫也更多地採納了中國節能減排目標的建議,包括二氧化碳強度目標、能源總量限制和碳交易試點等,都成為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亮點。

全球氣候變化:世界上最大的“灰犀牛”

中國氣象報記者 張格苗

这些“热词”中的防灾减灾知识你知道吗?

圖片來源新華網

在非洲大草原上,兩位遊客遠離了隊伍和嚮導,他們在太陽下曬了幾天,終於看到了期盼已久的灰犀牛。滿心激動的他們,忘了嚮導的建議,漸漸靠近小犀牛,而這時附近的母犀牛被激怒了,兩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這是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在《灰犀牛》一書的開頭描寫的故事,她也是首次提出“灰犀牛”概念的人。與“黑天鵝”用來比喻影響巨大、難以預知且罕見的事件不同,“灰犀牛”則是用來比喻概率極大、衝擊力極強卻被人忽視、最終可能釀成大禍的風險。一個我們應該意識到的風險,就像是一頭兩噸重的犀牛,把牛角對準我們全速奔來。

按照米歇爾·渥克的說法,“灰犀牛”不是隨機的突發事件,而是已經在一系列預警和明顯徵兆之後暴發出來的問題。很多時候,這一概念被用來形容影子銀行、房地產泡沫、國有企業高槓杆等金融風險,但事實上,氣候變化正在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灰犀牛”,因為它決定了地球的未來。

為什麼在“灰犀牛”襲擊我們之前,一系列預警和明顯徵兆無法讓我們警醒?就像超強颶風、暴雪、洪水等極端天氣事件頻發重發,卻依然無法使人類團結一心,共同應對。更有世界大國在氣候變化的“灰犀牛”不斷逼近我們的時候,帶頭退出《巴黎協定》。

米歇爾·渥克在書中揭示了原因,她把氣候變化歸入“不願面對的真相”危機種類。這類危機的特徵恰恰是,很多人都已經意識到了問題的存在,但行動的阻力非常大,或是人為地牴觸和否認問題的存在,或是問題的解決成本太高,或是沒有“一擊即中”的解決方案,或是危害影響不均衡。很顯然,氣候變化問題“全中”。

無論何種原因所致,要應對“灰犀牛”,最關鍵的是要承認它的存在,並定義“灰犀牛”風險的性質,不要在衝擊面前僵在原地,要從災難中吸取教訓;要站在順風處,眼睛緊緊盯住遠方,準確預測遠處看似遙遠的風險,摒除猶疑心態,優化決策和行動過程。

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儘管美國退出,仍有很多國家和政府在努力。中國與各方不懈努力,在2017年波恩氣候大會上通過了名為“斐濟實施動力”的一系列成果。英國和加拿大牽頭的超越煤電聯盟吸引了比利時、丹麥、法國以及美國加州等25個國家和地方政府參與其中,承諾將於2030年前徹底淘汰煤電……

在“灰犀牛”靠近之前,願我們還來得及採取措施。

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猝不及防的“黑天鵝”?

中國氣象報記者 王敬濤

这些“热词”中的防灾减灾知识你知道吗?

圖片來源新華網

17世紀前,在還沒有發現澳大利亞黑天鵝的時候,歐洲人認為天鵝都是白色的。但隨著第一隻黑天鵝的出現,這個曾經不可動搖的信念崩塌了。

黑天鵝寓意不可預測的重大事件,無論在對股市的預期,還是政府的決策,亦或是普通人日常簡單的抉擇中,“黑天鵝”事件都廣泛存在。

一般來說,“黑天鵝”事件有三個特點,具有意外性、極大衝擊性、解釋為事後可預測。前兩個比較好理解,而“解釋為事後可預測”意思是雖然具有意外性,但本性讓人們在事後為它的發生編造理由,並使它變得可解釋和可預期。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剛好符合這三個特點。

最典型的“黑天鵝”事件是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大範圍雨雪冰凍災害。上海、江蘇、浙江等20個省(直轄市)均不同程度受到影響,受災人口超過1億,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

許多我們預期不太可能發生的“黑天鵝”事件,都在不經意間發生了,並造成重大損失。那麼,面對氣象、氣候領域的“黑天鵝”,我們能採取哪些策略?

儘量嘗試去收集“黑天鵝”事件。氣象、氣候科學家可以利用衛星、探空氣球、雷達、地面觀測站等儘可能詳盡地掌握大氣真實情況,推演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因果關係,找到大氣運動規律,從而捕捉“黑天鵝”事件的發生。

預測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何時發生有時非常困難,但換個角度,判斷“黑天鵝”出現後,特定主體在面對該事件衝擊時是否具有脆弱性則比較容易,增強災害應對能力也更為有效。

此外,還可以通過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製造一定的波動來減少“黑天鵝”影響。作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指出,生活過於規律未必是好事,這將會增加特定主體的脆弱性。如果一個地區幾乎沒有出現過大暴雨,那裡的排水設施未必能承受應對暴雨所需的排水量;如果沒有相應的應急演練,政府、公眾的災害應對能力也就比較欠缺。這就要求在城市建設規劃初期就應當把各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考慮在內,並提高建設標準;在日常管理中開展應急演練和科普宣傳,也能讓公眾學到應對“黑天鵝”的防災減災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