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刘邦如何从普通的农民变成了大汉的缔造者?

Irene_haha


是什么给你刘邦是一个普通农民的错觉

不能因为刘邦家有田就说他是农民,地主家也有田啊,一般的士也有田的。种地可能是古人中层以下包括部分的中层人的必备技能啊。诸葛亮还说他曾躬耕于南阳,难道他就是农民了?先秦到汉,一直都是以世卿世禄为主,军功制度提升了平民在武官层级中任职概率。文官这块上,依旧是世卿世禄为主,后来有举孝廉。举孝廉,这个事情大部分情况推举的也是乡绅阶层的子弟。先秦到汉,文武官吏任职都离不开一个阶段,就是“士”。士,这个阶层的人未必很富裕,但是他们是知识阶层,而这一阶层的人长期垄断各种大小不一的官职吏职。

亭长是很小很小的官,约等于乡长,但是这芝麻绿豆的亭长也不是相当就能当。那会儿为吏都是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刘邦家的经济基础并不差。因为刘邦的爹不仅贡得四个儿子读书,还娶得起后妻(也就是刘交的母亲)。刘太公最小的儿子刘交同学在秦始皇焚书之前,他跟申培公、白生、穆生这些人一起向荀子的门生浮丘伯求学。刘交的文化程度还是高的。《汉书.食货志》上说,学以居位曰士,辟土殖谷曰农。刘交的人生简历如果没有赶上秦始皇焚书的话,他常规发展路线应该就是学以居位。不然真没有特地跟浮丘伯求学。刘太公不仅有意识贡自己的小儿子治学,他早期还有贡刘邦游魏国。刘邦在魏国结识的张耳,其实这人在战国末就是一个名人了。刘太公经济状态大概是小地主或者富农,但是他的思想意识是士这个阶层。因为他给两个年纪偏小的儿子设计人生的路线,简而言之两个字——“仕途。”

虽然《史记》和《汉书》记载刘邦大大年轻的时候,各种混社会,不受老爹待见,总是欠隔壁王大妈酒钱,刘邦的老妈都是偷偷把钱还上。再后来,隔壁王大妈发现刘邦这人不一般(见其上常有龙,怪之),她就彻底免了刘邦的账单。窃以为这个故事只是为了突出刘邦有异相异事,自有天命罢了。刘邦这些缺点,其实也都是遗传吧。因为唐代《史记》注家张守节《史记正义》注引:新丰故城在壅州新丰县西南四里,汉新丰宫也。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故,答曰: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高祖乃作新丰,徙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可见,刘大叔年轻的爱好跟刘邦也差不多。

只不过刘邦更江湖一点,刘邦前期的人生目标可能更偏向做豪侠一点。豪侠这个职业,也更像于士。


柳氏异闻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