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资本是毒药还是解药:摩拜和ofo的选择

资本是毒药还是解药:摩拜和ofo的选择

资本是毒药还是解药:摩拜和ofo的选择

虎嗅近日爆出小黄车快要黄了,ofo方面辟谣说:虚假信息,公司运转一切正常。可能ofo到底黄没黄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说小黄车要黄已经不是一两天了。自从ofo和摩拜合并失败,美团全资收购摩拜,共享单车市场就已经基本尘埃落定,所有人都觉得小黄车的业务模式走向失败已经是迟早的事。

小黄车发展到今天,其实都是资本推动的结果,可谓成也资本,败也资本。对于戴威来说,资本是毒药还是解药?可能他自己都没想清楚。

资本是毒药还是解药:摩拜和ofo的选择

戴威终究是和胡玮炜完全不一样的人。笔者身边有朋友同时接触过两家公司,接触过戴威和胡玮炜本尊的业内人士表示,戴威像个“学生”,胡玮炜像个“女人”。所以他们对于各自创办的公司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戴威是北大的前学生会主席,早期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基本都是戴威的同学,某种意义上,ofo是几个北大学生在校期间筹措起来的学生创业项目,所以不管盘子铺得多大,其核心在于创新的业务模式有多新颖,能不能得到“成人世界”(资本市场)的认可,至于能赚多少钱,并不重要,即使失败了,反正哥几个还年轻,第一次创业就当积累经验了,大不了重头再来,起码履历上多了如此光辉的一笔。

戴威最忌讳的就是被资本挟持,失去对自己一手创办的企业的控制权。所以戴威挤走了滴滴空降的高管,导致滴滴转而收购小蓝车;拒绝了投资人和摩拜合并的建议,导致丧失了退出的机会;不惜得罪阿里上线微信小程序,并直接导致阿里放弃ofo转向哈罗单车。从这些角度来看,戴威宁愿相信资本是毒药,敬而远之,也不愿意吞下资本这瓶可以解燃眉之急的解药。

而胡玮炜从创业之初就有点被李斌逼上梁山的味道,如今易车网和蔚来汽车幕后大BOSS李斌是在汽车圈里摸爬滚打了多年的连续创业者,而胡玮炜相当于他在汽车媒体圈里的媒体朋友。李斌把业务模式想好了,钱准备好了,创始团队人员配齐了,和胡玮炜说,来吧,创业吧,你来当摩拜的老大。胡玮炜毕竟是个媒体人,之前也没什么创业经验,决策时难免理想化,所以初代摩拜单车非常结实耐用、科技感十足,但是成本高昂,不适合快速铺货。

在摩拜的成长过程中,胡玮炜更像一个形象代言人,面对媒体,聊的最多的不是摩拜怎么赚钱,而是情怀、公益。而当摩拜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快的时候,胡玮炜觉得有点力不从心,资本也需要给摩拜找一个更合适的掌控者,于是后期从Uber上海出来的王晓峰成为了摩拜实际的掌门人,胡玮炜更多地负责市场公关等工作,向王晓峰汇报。而马化腾在乌镇摆开的宴席上坐着的也是王晓峰而不是胡玮炜。

于是乎,到了美团要约收购摩拜时,摩拜内部召开股东大会,王晓峰力主接受滴滴的战略投资,拒绝美团的全资收购,继续在共享汽车领域发力,而胡玮炜可能是内心已经感觉累了,觉得套现走人也不是坏的选择,于是和李斌一起给被收购投了票,王晓峰独木难支,只能无奈地来一句:“我们失去了一个创造伟大企业的机会!”

资本是毒药还是解药:摩拜和ofo的选择

对于摩拜来说,看起来美团收购是给胡玮炜等创始人团队的伟大征程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实际上当时摩拜的财务状况已经不是很理想,债务问题逐步涌现,盈利模式迟迟没有落实,共享汽车又是一个更加烧钱的领域,说不定哪天就把自己烧死了。所以美团收购摩拜也是资本方幕后推动的结果,也算是最后拉了一把摩拜,让其他中早期投资人们成功退出。所以对于摩拜而言,资本是一瓶还不错的解药。

但对于ofo来说,由于戴威一直觉得资本是毒药,一直与投资者进行着企业控制权的争夺战,某种意义上,已经多次拒绝了滴滴、阿里等资方伸出的援手。

从让滴滴成为第一大股东,到毅然与之决裂,ofo仅用了4个月时间。双方矛盾的导火索是董事会的“一票否决权”,滴滴志在必得,而戴威始终拒绝出让。在戴威看来,“不被大公司、股东控制,保持独立发展”是第一要务,其余的一切业务规划均要为其让位。在ofo创始团队看来,滴滴一连串的举动无异于想要争夺ofo的实际控制权。这突破了戴威的底线。于是,戴威先后拒绝了滴滴提出的与摩拜合并的方案和滴滴的收购邀约。由于双方管理层决裂,滴滴也选择两手准备,直接以还掉小额债务,拿下既有投放量和运营权的形式收购了曾经市场占有率第三的小蓝单车。

而ofo另一个重要的投资方阿里,更是直接选择了重金打造哈罗单车,6月1日,蚂蚁金服向哈罗单车增资20.6亿人民币。本次增资后,蚂蚁金服占股比例上升为36%,为第一大单一股东。自2017年12月至今,短短半年内,哈罗单车完成了4轮融资,共计15.3亿美金,而几乎每一轮都有蚂蚁金服的身影。

所以如果将来真的积重难返,可能ofo再也不能指望滴滴、阿里不计血本地把ofo救回来了。

资本并非一直面目可憎,ofo也曾经是资本市场的宠儿,风光无限。但风光过去,胡玮炜选择了妥协,并且感慨:“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后,其实你都得还回去。”

而戴威选择了倔强,拒绝与摩拜合并,宁可裁员降薪也不接受滴滴的收购邀约,戴威的人设变成了反抗资本招降的斗士,他准备好为自己战斗到最后一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