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俄罗斯世界杯23人名单公布,只有2名国外联赛球员,为什么俄罗斯球员都不喜欢留洋?

武侯的中场线


呵呵,小编想说,这就已经不错了!原本他们能排出一个全部俄罗斯超级联赛阵容,你信不信?两个在海外效力的加布洛夫原本也不想出国,因为自己效力的FC Arsenal Tula(图拉兵工厂)俱乐部要培养年轻人,35岁的他才去了比利时加盟了布鲁日。而切雷舍夫则是真正的海归,他在16岁就去皇马梯队,一直到现在也没回来。他其实也想回来,不过没有祖国的俱乐部要而已。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喜欢留洋呢?

最主要原因是他在家比在外赚得多。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足球水平也开始下滑。为此,俄罗斯足球也经历了洋务运动,主教练就请过著名的希丁克、请卡佩罗,可最后发现能够救俄罗斯足球的也只能有俄罗斯人。现在的主教练名叫切尔切索夫,上世纪90年代来华访问比赛,还想留在上海一直已经解散的乙级队踢球。当时他也是莫斯科斯巴达克队的主力,怎么能屈身中国的乙级队?无非是赚得多。可当年的他的困窘在后辈身上并没有体现。

切雷舍夫在西甲也不是绝对主力

与中超一样,留在俄罗斯踢球比国外赚得多。中国球员尤其是国脚为什么不像过去那样要去留洋提高自己了?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国内赚的比在国外赚得多不止十倍。球员的职业生涯就那么几年,谁不想多赚点,而留在国内有赚得多,干嘛去外面遭罪?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你就明白了我们的留洋球员越来越少了吧? 韦世豪在国外踢得挺好,可为什么要回国?一是U23的因素,二就是经济因素。很多人说,那梦想呢?梦想是要有,但钞票才是最实惠的。

俄罗斯足球在俄罗斯政局整体变化后 ,俱乐部都是各个金融寡头控制,他们对于足球投入很大,球员自然工资很高。所以何必要去国外磨炼呢?切雷舍夫为什么还在国外效力呢?

俄国脚最高薪赚到750万欧元

科科林

那么,俄罗斯的球员工资到底是多少呢?目前的外汇牌价是1人民币元=9.1023俄罗斯卢布。2015年,俄罗斯足协还出台过一个政策,俄国俱乐部所有21岁至23岁足球运动员的最高月薪不应超过30万卢布(3.2万人民币),一个财年内球员从俱乐部获得的总收入不超过1500万卢布(165万人民币)。超过23岁的足球运动员月薪不应超过200万卢布(22万人民币),全年总收入没有限制。不过,到底球员的工资是多少,俄罗斯足协表示:“这是个人秘密不应该公开。”2015年有人说,俄罗斯国脚亚历山大·科科林年薪为500万欧元(当时约为3500万元人民币)。不过,据说泽尼特在失去了去中国赚1000万欧元的胡尔克之后,科科林的薪水上涨到750万欧元/年(按照现在汇率约为5846万人民币)。如此高薪,完全超过了中国球员的顶级薪水的郑智、冯潇霆和郜林的水准。想必这也是俄罗斯国脚不远游的原因。现在绝大多数的俄超中上游球队球员的年薪均在100万欧元(779万人民币)以上,中下游的最差也不会低于年薪50万欧元(389万人民币)。他们的整体收入现在要完全超越同层次的中超球员。

扎戈耶夫(上)、瑟乔夫(下)还有多少人记得?

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俄罗斯虽然是欧洲,但整体上的文化其他欧洲国家差异很大,与中国人到欧洲其实差不多。没有绝对梦想,没有绝对失利的俄罗斯国脚出去也没有意义。同时近些年来俄罗斯球员的整体素质确实也不高,此前被吹上天的瑟乔夫和扎戈耶夫,最后也没有打出来。实际上,阿尔沙文后,俄罗斯就没有球星。


球哄哄


俄罗斯球员不喜欢留洋的原因,其实和中国球员有些相似。

①本国联赛提供的薪水比海外高

俄罗斯国家队的球员,大部分都集中四家首都球队(中央陆军、迪纳摩、火车头和斯巴达)以及像泽尼特、克拉斯诺达尔和喀山红宝石这样的地方新贵。因为拥有大型国企或当地政府(也包括大财阀)的财政支持,这些俱乐部都可以给球员开出非常高昂的薪水。以这次进入世界杯大名单的阿金费野夫为例,他在莫斯科中央陆军的年薪为250万欧元;而萨梅多夫在莫斯科斯巴达的年薪也达到250万欧元左右;至于被泽尼特租借至图拉兵工厂的久巴,则每年可以拿到300万欧元的年薪,以及60万欧元的签字费(签字费总共为300万欧元,平摊到每年为60万欧元)。因伤错过世界杯的科科林,甚至可以在泽尼特拿到750万欧元的俄超顶薪(他在迪纳摩效力时,年薪也高达500万欧元)。

平心而论,在整个欧洲足坛,俄罗斯的球员并不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如果赴海外踢球,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只能去一些五大联赛中的中下游球队效力,但这些球队开出的薪水,远不及俄罗斯国内的那些豪门。球员毕竟是吃“青春饭”的,在巨大的金钱诱惑面前,理想也就只能为现实让步了。这个原因,同样适用于中国球员。

②俱乐部设置高额转会费,“限制”球员留洋

被中国球迷所熟知的扎戈耶夫,其实很早就已经成名,像曼联等英超俱乐部,都曾派出球探考察他的表现。在他年纪很小的时候,莫斯科中央陆军就为他开出高薪,所以,当其他海外俱乐部想要引进扎戈耶夫时,莫斯科中央陆军就会漫天要价,并试图收回投资成本。有一位球迷曾如此评价这一现象,“俄罗斯的本土豪门,会给年轻球员一大批钱,而当其余的欧洲球会表现出兴趣时,他们就像在出售一位新梅西一样,设置极高的价格。”像曾经被中国足坛视为希望的陈涛,不也是因为俱乐部要价太高,才未能去安德莱赫特或热那亚踢球吗?

③俄罗斯留洋成功者少,大部分欧洲俱乐部都不愿冒风险

2008年欧洲杯,以阿尔沙文为首的俄罗斯黄金一代,进入主流媒体的视野。在这之后,阿尔沙文、帕夫柳琴科和日尔科夫先后前往英超效力。在阿森纳的4年时间里,阿尔沙文有过比较高光的时刻,但总得来说,他并没有达到外界的预期(总共出场144次,打进31球)。至于帕夫柳琴科和日尔科夫,前者更像是一个“点球前锋”,而后者则在切尔西把板凳坐穿。在这之后,就很少再看到欧洲豪门和俄罗斯球员之间的绯闻。至于在比利亚雷亚尔效力的切里舍夫,他完全是在西班牙青训体系(在皇马的拉法布里卡受训多年)中成长起来的球员,和大部分俄罗斯国脚不可一概而论。


周佳骅


北京时间6月3日,东道主俄罗斯公布了此次征战世界杯的23人大名单:

门将:阿金费耶夫(莫斯科中央陆军)、加布洛夫(布鲁日)、卢诺夫(泽尼特)

后卫:格拉纳特(喀山鲁宾)、库德亚绍夫(喀山鲁宾)、古迪普夫(莫斯科斯巴达克)、塞门诺夫(格罗兹尼特里克)、斯莫尔尼科夫(泽尼特)、马里奥-费尔南德斯(莫斯科中央陆军)、伊格纳舍维奇(莫斯科中央陆军)

中场:日尔科夫(泽尼特)、加辛斯基(克拉斯诺达尔)、戈洛文(莫斯科中央陆军)、扎戈耶夫(莫斯科中央陆军)、叶罗欣(泽尼特)、祖比尼(莫斯科斯巴达克)、库兹亚耶夫(泽尼特)、安东-米兰楚克(莫斯科火车头)、萨米多夫(莫斯科斯巴达克)、切里舍夫(比利亚雷亚尔)

前锋:久巴(图拉兵工厂)、阿莱克谢-米兰楚克(莫斯科火车头)、斯莫洛夫(克拉斯诺达尔)

从这份榜单可以看到,入选的绝大部分俄罗斯球员都是来自于本国的俄超联赛,效力于海外联赛的球员只有两名,分别是来自比利时甲级联赛布鲁日俱乐部的加布洛夫和西班牙甲级联赛比利亚雷亚尔俱乐部的切里舍夫。

也许就有球迷朋友要问了,俄罗斯地处欧洲东端,距离世界足球的中心如此之近,又不乏出色的足球运动员苗子,为什么效力于欧洲主流联赛的球员如此之少?原因有三:

其一,巨大的文化以及生活差异

没错,俄罗斯虽然被亚洲普遍认为是欧洲国家,但在欧洲的主流意识里,俄罗斯却往往被看作“门外的野蛮人”,双方在文化和生活习惯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俄罗斯球员很难融入当地的生活,许多俄罗斯球员宁愿选择一辈子在国内的联赛效力也不愿意千里迢迢去西欧,却被当地的球迷和媒体排挤。

其二,国内收入更高,是不折不扣的舒适区

俄罗斯球员在国内的收入非常高,特别是青年球员的周薪经常可以达到好几万欧元,虽然这些“青年才俊”在西欧的球探眼中什么都不是,但俄罗斯人却愿意当作潜力股来投资,而俄超俱乐部都普遍比较有钱,也舍得在青年球员身上砸钱,因此国内的环境对于俄罗斯的年轻球员实在太过于安逸,从经济利益考虑,完全没有留洋的必要。

第二个原因,大家看起来会不会觉得有些眼熟?

其三,俄罗斯球员就跟俄罗斯妹子一样,保质期实在有些短

俄罗斯球员年轻时候仗着身体强壮,忽视身体技能的长期维护,成年后喜欢场外的灯红酒绿,不能保持运动员基本的自律,相较于来自其他地区的球员,俄罗斯球员的保质期一般都非常短,像2008年欧洲杯大放异彩的阿尔沙文,2012年欧洲杯惊为天人的扎戈耶概莫能外,给西欧的俱乐部造成了极度不好的印象,因此,近些年越来越少的俄罗斯球员能够入西欧俱乐部的“法眼”。


武侯的中场线


一些网友从经济收入上解释了俄罗斯球员不愿出国踢球的原因。笔者以为,这是小人度君子之腹。殊不知,俄罗斯人强烈的民族气节才是球员拒绝欧州五大联赛热闹的根本原因。

在俄罗斯旅游,你很少发现有英文法文标志。偌大的莫斯科只有一个麦当劳大M字,圣彼德堡沒有,几个格勒更沒有。

也很少看到玻璃幕墙和落地窗式的建筑,再高再大的楼房都是小窗户,始终保持卸寒的姿态。尽管城市上空布满电线蜘蛛网,地面还有排水明沟,但不影响这个战斗民族的自信心。

对于赴欧州踢球赚大钱,俄罗斯著名足球运动员沙文曾有句名言:“祖国比金钱更重要”。他先后拒绝了巴萨,利物浦,罗马,那布列斯等八支欧州球队的邀请,为俄罗斯打拼一生。俄罗斯人的形象就象克宁姆林宮旁的无名烈士墓的卫兵,高大,魁梧,昂头,挺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