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扶贫政策,不仅要能真正扶贫还要能防懒汉!

随着这么多年扶贫工作的展开,在一定程度上确实缓解了农村贫困现象。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贫困户正式看准了扶贫工作的特性,使得自己过上了“等靠要”的懒汉生活。

扶贫政策,不仅要能真正扶贫还要能防懒汉!

但不可否认的是,贫困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中着重要解决的。虽然贫困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有的是历史遗留的,有的是交通闭塞引起的,有的是语言交流障碍造成的,但更多的则是由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而引起的贫困。

所谓的内生动力不足是指,家庭生活没有目标规划,自身见识有限,不肯外出就业打工,只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习惯了“贫困”,存在严重“等要靠”思想。

扶贫政策,不仅要能真正扶贫还要能防懒汉!

但是,绝大多数因内生动力不足而贫困的人并不是主观上的问题,只是因为这些人因为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与现代社会隔离,得不到公共的资源,不能和大家一起共享发展的成果,所以因为长期贫困,导致了他们穷怕了不敢想,甚至穷惯了等靠要,在他们的心中认为想也是白想。

对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今年的扶贫问题上,就特别提到要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对此,各地都已经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最明显的就是通过市民的下乡、能人的回乡、企业兴乡这“三乡”工程,来促进包括资本、技术、人才等这样的要素流向农村。

扶贫政策,不仅要能真正扶贫还要能防懒汉!

随着资本、技术、人才等因素进入农村,开拓了农村人的视野,改善了农村人的生活,相信那些内生动力不足的贫困户也不是甘心自己一直贫困下去,他们也有上进心,也向往美好、幸福的生活,更是希望得到尊重和尊严。

对此,有专家建议今后扶贫工作的重点应该转移到这四个方面。

一政策上引导

通过实行扶贫政策,防止政策“养懒汉”。

扶贫政策,不仅要能真正扶贫还要能防懒汉!

二教育和培训引导

教育引导转变思想观念,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脱贫的能力。

三典型引导

一些做的好的,成功脱贫的典型,一些地方好的经验都可以吸收。特别是要转变“懒汉”们的思想观念,现在有的人在山上习惯了,不敢下到山下来,因为他们对那个地方有感情,祖祖辈辈就在那个地方,故土难离。下山的人不敢走出去,那么扶贫工作的工作人员就要不仅让他们下山,而且还要引导他们出山。

扶贫政策,不仅要能真正扶贫还要能防懒汉!

四通过村规民约引导

把村民们组织起来,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引导大家向上向善。最明显的就是通过村民理事会,将村中的红白喜事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杜绝乱花钱、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不良习俗。

最后,小汇儿要说的是:脱贫致富,说到底还是贫困户自己的事情。脱贫攻坚要注意通过提高农民“参与度”来增强贫困户的“获得感”,通过提高“参与度”来激发农民自身的发展动力。相对于给钱、给物,激发“参与感”在速度上可能要慢一些,但对巩固脱贫成效却至关重要,值得多付出一些耐心和时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