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有饿死的狮子而没有饿死的老虎?

4941天星


这是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啊。

狮子为什么会饿死?主要原因是被狮群抛弃了。在四野苍茫,野性十足的非洲大草原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几乎都是群居动物,因为群居即可以保证幼崽的成活率,也可以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凶猛如狮子,也不例外。

一个狮群,通常只有一头雄狮,数头雌狮,以及它们的后代组成。当这些后代长大以后,其中的雄狮们会被赶出狮群,自生自灭。这其中,体弱的雄狮因为自己捕不到猎物,被饿死也很正常,优胜劣汰而已。而雄壮的雄狮们,有的组团,有的独自一个,一边捕猎,一边寻找附近狮群里的雄狮决斗,如果成功打败了对方,则可以继任该狮群的首领。享有与该狮群里所以雌狮的交配权,同时,为了保证血统的纯正,继任狮王往往会咬死前任狮王的幼崽。

这个时候的狮王就可以过上不用自己捕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了,它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吃了睡,醒了吃,还有就是巡视,标注领地,以及随意交配的日子了。直到下一个挑战者的到来,谁赢了谁重复这样的日子。而失败者则要自己捕猎,捕的到就能生存,捕不到就只能去抢,抢不到就吃点腐肉,连腐肉都没得吃的话,就只能被饿死了。

非洲草原是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旱季和雨季。对狮子来说,雨季的时候,雨量充沛,是食草动物们交配繁殖的日子,而且茂盛的杂草也是他们伏击的优良场所,各种幼崽,死胎,以及其他动物猎杀的猎物都是它们的美餐。可以说雨季也是狮子不容易为生存发愁的日子。而到了旱季,天气炎热干燥,百草枯萎,很多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狮子往往也跟着迁徙。这个时候,幼崽少,是各种动物僧多粥少的日子,生存竞争激烈异常。狮群也面临着严重的生存挑战,而对独居的雄狮来说,日子就更难混了。

通常在几个相邻的狮群中间有一个只有雄狮组成的狮群。他们由刚刚成年的雄狮或者战败的前任狮王组成。他们聚集在一起或韬光养晦,或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所以,在非洲,雄狮是可能会被饿死的。雌狮被饿死的几率则小的多,女性更受欢迎的规律同样适用于狮子。

相比之下,老虎就幸福的多了。因为老虎是独居的大猫,一般生活在丛林之中,相对于旱湿两季区别明显的非洲草原,丛林里的生存就容易多了。而且,一直老虎往往控制着50-100平方公里的领地。远比狮群的领地大。加上丛林里少有群居动物,又适合伏击。所以,老虎基本上不用为生存发愁。而且老虎的密度远低于狮子的密度,即使有老虎因为年迈或者伤病而死亡,其被发现的几率也很小。

狮子虽然凶猛,但缺少足够的震慑力,因此,人们可以近距离的观察他们,而老虎则自带威慑属性,就是死去的老虎,也能给人十足的震慑感。

因此,人们可以看到饿死的狮子,但几乎看不到饿死的老虎。


陌上云白


首先,提问中存在几个问题,非洲草原遍地都是食草动物,而亚洲比较少,这是有问题的,因为,非洲的食草动物多,那只不过是你能看到的,因为非洲草原开阔的视野,所以大型动物更容易看到,而且,这里的动物经过演化,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如何让自家更加的强悍,而不是躲藏自己。还有一点,非洲草原在旱季的时候动物们会集中在水源地附近,这也让它们的密度看起来更高,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关注非洲的人很多,影像素材很多,这也导致非洲的动物看起来很多。

而在亚洲,我想你大概指的是亚洲北部的西伯利亚地区,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是生物多样性非常好的地区了。但即便是亚洲北部寒冷的地区,还是拥有非常多的动物的,就像非洲草原那样残酷的环境有那么多动物都适应了,寒冷的西伯利亚也有很多动物适应生存了下来,只不过,在这里的森林中,动物们更适合躲藏自己,发现他们更加困难,森林中的动物也相对的谨慎,并且,人们拍摄的影像素材也是比较有限的。

关于狮子经常骨瘦嶙峋而老虎并没有这样,原因我觉得应该是狮子被拍到的太多了,去非洲拍狮子或者看狮子太容易了,报个旅行团就可以看,而且一看就是成群的,所以看到骨瘦嶙峋的个体的机会很高。而老虎呢?你设想一下,你在很多纪录片中看到过很多野生老虎的影像吗?实际上并没有,野生老虎相对于狮子还是少见的多的多的。

其实,大型食肉动物的存在,一定都是有充足的食物作为基础的,而大型食肉动物随着年龄增大的衰老,其实最后很多都是死于丧失捕食能力而导致的身体出现问题的。只不过,衰老的狮子常见而老虎不常见罢了。

另外寒冷地区的动物毛很厚实,有些看起来很大的并非就是真的不瘦,这也是可能的原因。


野生青年陈


第一步明确立场,我既不是虎迷也不狮迷,不信的话可以翻阅我以往的问答,站在中立的角度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吧

近年来,随着自然探索类节目的增多,为我们揭开了非洲草原的神秘面纱,那里物种丰富,有大量的食草动物栖息,大有“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架势。按理说处于非洲食物链顶端的草原之王狮子是不可能有食物危机的。

可事实其实挺残酷的:

1、非洲草原每年的4-9月是旱季,狮子不得不跟着追寻草原和水源的食草动物迁徙奔波。

2、狮群捕猎成功率并不高,在20%左右,还不如不起眼的非洲野狗,它们的成功率都高达50%-70%

3、狮群等级制度森严,而作为首领的雄狮是不会参与捕猎的,都是由母狮捕到猎物,雄狮先吃饱后,其他狮子才敢吃剩下的。

4、非洲不光狮子是群居,羚羊、野牛、角马等动物都是群居,经过漫长的进化,都善于奔跑并练就了抱团低于外敌的本领,这么看来生活在非洲的狮子每天并不是过着吃自助餐的生活,是真要拼命的不断捕猎才可以,而这种捕猎还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比如一只非洲野牛,最终可达900公斤,体重和力量都是狮子的数倍,横冲直撞一下对狮子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5、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类视角,非洲狮子的种群数量确实不在少数,人们对狮子的观察了解也就更方便、更多一些,曝光的多了,报道出来狮子饿死的案例也就会多一些。

反观老虎:

1、老虎领地意识极强,一只东北虎划分的领地可达到方圆70公里,领地内的食草动物基本上都在自己的捕食范围内,小到野兔野鸡大到野猪,食物数量和种类都很多。

2、老虎是独居动物,依靠单兵作战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捕猎能力更强一些,而且生活在林地,更便于伪装,这样捕猎成功率会高一些。

3、老虎相对于狮子来说,种群数量少,活动区域偏僻,多为人迹罕至的林区,不易被人类发现,曝光率低,因此,即便有老虎饿死了,也很难发现。还要说一下,老虎往往还没有老死饿死之前,就会被年轻的新领主咬死。


故事客栈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狮子和老虎的区别和生存环境。


1.狮子

狮子是一种生存在非洲与亚洲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现存平均体重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在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 狮子体型大,躯体均匀,四肢中长,趾行性。头大而圆,吻部较短,视、听、嗅觉均很发达。犬齿及裂齿极发达;上裂齿具三齿尖,下裂齿具2齿尖;臼齿较退化,齿冠直径小于外侧门齿高度。皮毛柔软。前足5趾,后足4趾;爪锋利,可伸缩。尾较发达。有“草原之王”的称号,是非洲顶级的猫科食肉动物。野生非洲雄狮平均体重240千克,全长可达3.2米。狮子的毛发短,体色有浅灰、黄色或茶色,雄狮还长有很长的鬃毛,鬃毛有淡棕色、深棕色、黑色等等,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 生活在热带稀树草原和草地,也出现于灌木和旱林。肉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分布于非洲草原、亚洲印度。在野外狮子活10到14年,圈养下更长寿,一般达二十余年。


2.老虎

老虎是哺乳纲猫科动物中体形最大之一,是亚洲的特有种类,原产地主要是东北亚和东南亚。虎是种高度进化的猎食动物,也是自然界生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成年虎的身长可达四米,重达200公斤。在它庞大的体型与有力肌肉之外,它们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在白色到橘红色的毛皮上有黑色垂直的条纹,它们下半部的颜色较淡。凶猛至极、力量极大,有丛林之王之称。发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发情期间,虎的叫声特别响亮,能达2千米远。怀孕期105天左右,每产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约1kg,哺乳期5-6个月,母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在此期间雌虎不发情交配,故在自然条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龄时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寿命一般20-25年。


3.因为狮子属于群居动物,群居动物一般都会有一个狮王来领导和抵御外来的入侵,但是狮子之间也有着残酷的斗争,每次猎回的食物都会让狮王先吃,然后再分配,所以母狮一般捕猎技巧是最高的,高于雄狮,再加上非洲大草原的环境,食物分配下来有时候吃不饱,狮子也只能饿着,有时候就会遇到饿死的情况。


4.老虎则不同了,因为老虎生活在森林里,属于独居动物,所以要生存下去,老虎的捕猎技巧是要高于狮子的。在加上森林的气候和环境要比草原好,因为草原属于大的平原,狮子捕猎技的时候隐藏的地方有限,很容易就会被猎物所察觉。而森林不一样了,地势非常适合隐藏,再加上高大的林木,出其不意,所以老虎很容易就会捕猎到食物,不容易饿死。


这也就是你所说的有饿死的狮子而饿死的老虎基本没怎么听说过。希望能够帮助你。


暖笑


从人类的思维角度来看,这就是教育方式的不同!由于狮子是群居动物,它们在学习生存技能的时候并没有学得那么全面!它们的父亲忙着巡视领地,它们的母亲则忙着为整个族群捕猎,单独培养它们给它们当家教的机会很少。而且从独立生存时间上看,雌雄老虎独立生活时间跟母狮差不多,但是会比雄狮多三到五个月,这个是学习生存技能的关键时间。很多雄狮在被狮王驱逐出狮群以前是还没能学会捕猎技巧的。

其次,狮子的捕猎能力确实差一点!经过科学研究DNA,老虎与狮子的血缘非常接近,这也是他们能够生下狮虎兽的原因,我们看看狮子跟老虎的区别,狮子有鬣毛老虎没有?错,老虎也有鬣毛!只是因为身体其他地方的毛太多,显得头毛小了。据现有资料推测,狮子是与老虎共同的祖先一部分进入森林地区,一部分进入草原。进入森林的那部分变成老虎,进入草原的那部分变成狮子,但是因为草原太热,他们褪掉了长毛,由此可见狮子是进化版的老虎,但是并不是所有进化都是成功的,狮子没有完全退掉鬣毛,导致它们的捕猎技能下降,那么多毛除了看起来个头大,在捕猎时完全用不上,还增加风阻。


优己



前一段老虎玛丽琪与鳄鱼搏斗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就有人提出了狮子是否敢与鳄鱼搏斗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有许多的重叠之处,都是跟老虎与狮子的生活方式,捕猎技巧有很大的关系。

狮子属于群居动物,捕到的猎物每头狮子都要分一杯羹,而且大部分都只能吃头领吃剩下的,自然不能填饱肚子。而老虎是独居动物,且捕猎技巧成熟。在与鳄鱼搏斗的视频中,老虎通过锁颈椎的方法快速咬住鳄鱼的脖颈,而且可以避开鳄鱼的伤害范围,被老虎锁住颈椎的猎物基本上没有逃脱的可能。但由于狮子的反应速度和力量以及胆量都不如老虎,因此捕到的猎物要比老虎少,再加上就算捕到了也总是吃不饱,自然常常会有饿死的情况发生。


YDSher


首先纠正一下题主的这个问题,老虎也有饿死的,当老虎年老的时候仍然会面临无法狩猎的窘境,所以只能饿死了。

之所以,题主看不到饿死的老虎,是因为老虎生活在深山中很难被拍到,而且老虎比较害羞不愿意和人类打交道,更不会像大熊猫一样跑山下来找人要吃的。

但是,从概率上说,老虎确实比狮子在狩猎水平上高出一截。因为老虎属于独居动物,它们的狩猎方式是接近到猎物10米到30米之内,趁猎物不注意猛扑过去,这种方式随着年龄的增加,会越来越有技巧。也就是说,经验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体力的下降。

而狮子居住地为稀树草原,它们的食物为大中型动物。这些动物往往不需要狮子潜伏到跟前。狮子几乎每次狩猎都需要与猎物大战一番,这是很消耗体力的,所以狮子还要团队合作才能杀掉猎物。

但是狮子有一个好处,群居的属性能够让年老体弱的母狮获得狮群的供养,这是老虎享受不到的待遇。题主所看到的瘦骨嶙峋的狮子,应该以雄狮为主,被逐出狮群的雄狮本身实力就不济,而且很多年没狩猎了,它还要重新熟悉,饿得瘦骨嶙峋也就不奇怪了!


动物百科知识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提问者你怎么知道没有饿死的老虎呢?

生物界的生老病死是一个常态,不管是人还是动物,在个人体能达到顶峰以后都是会进入退化期的,直到走到生命的尽头。

老虎当然也存在饿死的,例如在西伯利亚,人们一段时间过于频繁的猎杀森林中的动物,其中绝大部分是老虎的食物,造成老虎在自己的地盘里边找不到食物,即使冒险闯入别的老虎的地盘仍然有找不到食物的可能。而且还面临被别的老虎杀死的风险。

还有一些老虎就是年老的老虎,牙齿和体能足够退化,找不到食物也必然会饿死,而自己也可能被别的掠食者吃掉!


泾水书生


首先要明确的是老虎在数量上要少于狮子的数量,而且老虎相对狮子而言活动的区域也要比狮子更偏僻,人类见到老虎的几率远远小于人类见到狮子的几率。还有一点也要知道老虎别看它是独居动物,但其领地范围远远大于一群狮子的领地。老虎生活在山林里,其最大的活动区域可以达到方圆70公里。这么大的区域全部都是它的领地,出现在这个区域里的所有动物都是它的捕猎对象。还有就是老虎实际上远比狮子要凶猛。狮子虽然是草原上的霸主,但如果一个狮群没有公狮的存在,那么即使这个狮群即使捕猎能力再好它们草原霸主的地位是不稳定的,时刻面临如鬣狗这样的大型犬科动物的竞争,甚至在某些时候都有瓦解的可能。但老虎从来不会为此担心,因为即使在狼、熊、豹子这类猛兽,但它们依然不能和老虎竞争。也没有动物愿意和老虎在它的领地里生活,曾经有记载老虎和熊打架咬死熊,和狼打架打败狼群的。所以有老虎生活的地方是没有狼,熊和豹子这类猛兽的。就是因为上述因素老虎相对狮子而言饿死的更少,究其原因一是老虎数量少,二是活动区域更偏僻,三是更加凶猛捕食的动物更丰富。


我是天王1


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身体素质。二,生活习性。狮子与老虎均是大型猫科动物,但有明显差异。先说狮虎身体素质差异:以雄性狮虎作比较。狮子肩高不到一米,头至尾端近三米,体重二百公斤以上。


狮子雄雌差别很大,雄狮运动能力如跑动跳跃比较差,捕猎牛羚斑马是母狮完成,只有猎捕水牛、长颈鹿才须雄狮出手。再说老虎,东北虎与孟加拉虎体型均大于狮子,但苏门达腊虎只有东北虎一半大。

东北虎肩高一米,头至尾端三米,体重三百公斤左右。老虎四肢比狮子更粗壮,尤其后肢,所以老虎搏斗像猫一样经常站立。另外老虎在敏捷、柔韧性上好于狮子。在非洲野化训练老虎时,发现老虎可捕猎狮子的猎物如斑马、牛羚,也可追上猎豹的猎物如羚羊。另外从两种大猫习性上讲,差别就更大了。狮子是群居动物,老虎是独行侠。
狮群雌性成员由血亲组成,雄狮都是外来征服者,捕猎一般由雌狮完成,雄狮在大本营看护幼崽。运动少似乎影响身体素质。所以被新的更年轻的雄狮打败以后,单独流浪生活中,本不擅长捕猎追击,更兼年老体弱,饿死也就合情合理了。而老虎则不同,一只雄虎占有几十平方公里领地,领地中包括几只雌虎,但不论雄虎雌虎,都是自己捕猎。


所以老虎本来个体身体素质就高,再加上艰苦的生存现状,使得老虎在战败失去领地后的流浪生活也不至于饿肚子。牧场放牧改游牧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