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2 瞄准贫困根源, 扶贫扶到点上

精准扶贫在于建档立卡的精准识别,产业带动的精准覆盖。特定的贫困群体有两类,针对不同情况因户施策是精准脱贫的关键。

春耕已经开始,乡村已经有了劳动的气氛,脱贫攻坚战也进入关键阶段。帮扶贫困群众,需要找到根源,从根本原因进行帮扶,实行有效率的精准扶贫,以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为原则,促进长效脱贫。

瞄准贫困根源, 扶贫扶到点上

贫困群体的致贫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公共服务基础的不均衡,例如,教育、医疗等,部分贫困群众因学、因病或因灾致贫;二是经济发展的落后,导致就业、工资等收入来源少,呈现区域整体的贫困状态。对于第一类致贫原因通过政府、社会的共同关注,以公益、救济等方式可实现脱贫,同时为贫困群众对接适合的工作岗位,可实现长效脱贫。第二类由于缺少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不高。

鹤山区扶贫政策解决贫困户长期发展问题,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政府为每个村扶持建立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发展生态种养、就业、土地流转等实现脱贫新出路。

扶贫保障— —产业体系供给

鹤山区通过电商推介、旅游带动,为贫困户构建扶贫产业体系,农户在缇香谷园区工作获得稳定的工资收入,依托园区建设销售网络,为贫困户选产业、做指导、跑销售,共建产销一体化链条。

瞄准贫困根源, 扶贫扶到点上

扶贫产业应具有可持续性,从提高农民收入与特色角度入手,保证产业扶贫园区稳定发展,产业扶贫应具有发展特色与潜力,不能跟风而上产业项目,乡村餐饮、“走马观花”的乡村旅游难以形成产业特色,消费者难以形成有效的游购娱一体消费。

瞄准贫困根源, 扶贫扶到点上

产业与脱贫息息相关

产业的质量,就是脱贫的质量;产业的水平,就是脱贫的水平。鹤山区施家沟村第一个产业扶贫基地,缇香谷有机生态风情园,在区政府引导下,在外务工村民开始回到村里开办农家乐,村里河道整理了、公共卫生间有了、还有了旅游景点,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开展精准扶贫以后,施家沟村贫困发生率大大降低,经过发展完全脱贫。

瞄准贫困根源, 扶贫扶到点上

脱贫攻坚越到关键期,越要以“ 烹小鲜”的思路,下足绣花功夫。对特殊群体帮扶不有从物质还有温暖,鹤山区冬季送温暖“百企近百村”,缇香谷园区与赛科化工会同驻村干部,对贫困户进行必备的生活物资慰问,张超书记莅临督导,入户随访。保障扶贫工作的深入、精准、实效,产业扶贫、政策民生扶贫等需拿出更有针对性、更有温度的政策,从全方位接触群众的后顾之忧,同时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推进精准扶贫。

瞄准贫困根源, 扶贫扶到点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