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甲午戰爭清朝陸軍為何不馳援困守威海衛的北洋水師?

川軍團機槍手迷龍


有關甲午戰爭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1895年1月30日,日本山東作戰軍攻陷威海南幫炮臺,之後與日本聯合艦隊對威海灣中的北洋海軍實現了海陸合圍,北洋海軍與外界的通訊斷絕。由此至2月17日北洋海軍全軍覆沒為止,儘管丁汝昌曾設法派人冒死向煙臺送出求救信,但是再沒有清政府的陸軍試圖對威海衛進行過救援。之所以出現這種見死不救的情況,大致上有兩個原因。

一、山東巡撫以鄰為壑

(甲午戰爭時期的山東巡撫李秉衡)

甲午戰爭時,北洋海軍的基地威海衛行政上隸屬於山東省文登縣,以清代的制度,威海衛的防衛理所當然是山東省最高軍政長官——山東巡撫的責任。但是由於北洋海陸軍進駐威海衛,使得威海成為了山東地盤上的一塊北洋飛地,防守事務納入到了北洋大臣李鴻章掌管的北洋海防中。

雖然如此,按說北洋海軍處於危機中時,山東巡撫也不應該以職責不歸自己而見死不救。但甲午年清政府中央臨陣換將,將安徽巡撫李秉衡調任山東。李秉衡在政治上隸屬於張之洞等清流帝黨,與北洋大臣李鴻章早年又有官場過節,且帝黨將李秉衡臨時調到十分關鍵的前敵省份山東,還帶有要以李秉衡取代李鴻章的用意。

由此,李秉衡到任山東後,一反前任的備戰工作,對威海戰守持貌似積極、實則沒有實際動作的消極態度。

對這種情況,可以直白地理解,北洋海軍被帝黨視作是李鴻章的力量,而李鴻章又被視作是後黨的重要力量,於是北洋海軍如果滅亡,對帝黨來說並不是什麼壞事。

等到威海局勢吃緊時,更是乾脆將山東省軍隊撤到黃縣以西地區,後人評價“是時李秉衡雖知北洋海軍及在日島、劉公島之守兵已陷入重圍,而不思救援,惟憂懼日本軍之西進。”


二、清王朝中央的戰略調整所致

(在威海灣中與日艦進行炮戰的北洋海軍艦艇)

除了山東巡撫見死不救外。另一層原因來自清政府中央層面。

威海軍事吃緊時,清政府中央曾催調南方各省軍隊馳援威海,具體包括駐防江蘇徐州的淮軍陳鳳樓部5營鳳字軍、貴州總兵丁槐從雲貴地區募集的5營苗兵、安徽皖南鎮總兵李佔椿的15營湘軍等部隊。

然而當這些部隊北上威海途中,由於遼東戰場局勢急轉直下,清政府深恐日軍破山海關而入威脅北京,於是緊急改令,要求原本開赴威海的各省軍隊全部改道北京,北上勤王。由此,在威海灣中進行艱苦防禦作戰的北洋海軍,早在其滅亡之前,已經被清王朝放棄。


海研會


其實早在日軍在威海衛附近進行登陸前的偵查和試探之時,清軍已經在開始加強其山東半島的兵力,以防止日軍可能的登陸行動。在日軍登陸前,山東半島的清軍總計有60個營3萬人,是之前兵力的一倍多。可見清政府還是意識到了山東半島和威海衛的重要性,只不過對其重視遠不如京師之地。



雖然山東半島的清軍數量增加了許多,但大部分都是新組建的部隊,裝備和訓練都很差,遠不如那些老部隊。而在戰前清政府以北方戰事吃緊為由,從山東半島調走了一大部精銳的軍隊總計近萬人,極大的削弱了山東半島的防務。造成這一後果的根本原因是清政府對於全局戰略的判斷失誤,即始終認為日軍的進攻方向將在京畿和遼瀋地區,忽視了山東。

在日軍登陸山東半島後,包括張之洞在內的許多大臣都向清廷提出當務之急乃迅速馳援威海衛後路,防止日軍俘獲北洋水師的戰艦。於是除了電令山東各軍疾馳威海衛外,又調令江南的馬步諸軍也迅速支援威海衛。而此時清政府卻讓離山東較近的原本要守衛京畿的皖軍20營和甘軍18營繼續守護京畿,不得馳援威海衛。這相當於讓近處的部隊不去解救北洋水師而是讓遠在南方的部隊去解救,理由只是為了一味的重視京畿的防禦。最終讓北洋水師彈盡糧絕之時也沒能等到那些援軍。



而山東半島的守軍由於大部分分散於沿岸據守,在日軍從榮成登陸,兵鋒直指威海衛後路時,各部清軍隨都接到命令向威海衛緊急增援,以分進合擊日軍,可是都過於分散,不能及時趕赴。實際在日軍登陸後,清軍只有3個營(1500人)到達威海衛,而正在趕來路上的也只有2個營,也就是說真正在支援威海衛的清軍5個營不到3000人,而在山東半島的清軍有45個營,2.2萬人。而當面日軍則整整有整整一個軍,兩萬多人。


假使讓拱衛京畿的38營清軍主力和山東半島的45營兵力在一開始便全力趕赴威海衛,會同威海衛守軍一同作戰,這總計近5萬人的生力軍在威海衛巨型炮臺的掩護下,無論如何還打不過只有2萬多人和一些山野炮的日軍嗎?如此北洋水師也不至於彈盡糧絕,提督丁汝昌自殺,水師餘部被迫投降!

所以各路清軍增援不力主要原因還是清廷對於威海衛和京畿而言更為重視京畿的安全,說白了就是害怕自己的老窩受到進攻,而不顧北洋水師的安危,在戰略部署上有嚴重的錯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