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PPP名人连国栋:山西PPP项目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意见

前言

经过三年的发展,PPP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规范PPP项目的发展,相关部门先后下发92号、192号文、23号文、54号文等重磅文件,加强PPP项目动态监管,使PPP能够行稳致远,本文试图通过对财政部PPP信息平台管理库中山西省PPP项目现状进行分析,以发现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对下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供参考。

一、山西省PPP发展现状分析

1、总体分析看,项目数量、投资金额与先进省份比,尚存差距。

根据财政部PPP信息平台统计,截至到2018年4月27日,全国入管理库7,263个,投资额11.3万亿元。前三位是河南、山东(含青岛)、湖南,分别为734个、609个、563个,合计占入库项目总数的25.7%,按累计投资额排序,前三位是贵州、湖南、河南,分别为9,749亿元、8,876亿元、8,763亿元,山西省入管理库项目共计209个,入库金额1767.88亿元,分别排在全国第17和第20位。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山西省入库的PPP项目无论是从数量和投资金额来比,都差距较大,如从入库数量来看,山西是河南的入库数量的28%,从入库投资金额来看,山西省是贵州省入库投资金额的18.3%,说明山西后续PPP发展的空间较大

2、从地区分析来看,各地市入库项目和投资金额有较大差距。

山西11个地市和省级综改区在管理库项目共209个,入库项目最多的是晋中市,项目数是40个,入库项目最少的是综改区,项目数是3个,差距约为13.33倍。

入库项目投资额最多的地区是太原市,投资额为373.9671亿元,入库项目投资额最少的地区是晋城市,投资额36.0559亿元,差距为10.37倍。

3、从入库的行业来分析,行业发展不均衡

入库的209个项目从行业分析来看,项目数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市政、交通、教育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水利建设项目,项目数分别是100、35、17、10和8 个,占比为47.8%、16.7%、8.1%、4.8%和3.8,总占比达81.3%。

从入库的行业投资分析来看,投资前5位的市政、交通、教育类、文化和城镇开发,投资额为866.65亿元、347.07亿元、118.10亿元、100.99亿元、79.02亿元,占比为49.02%、19.63%、6.68%、5.71%、4.47%,总占比为85.52%。

4、从项目进展分析,项目进展较慢,落地率不高

截至2018年3月末,山西省PPP项目处于准备阶段、采购阶段、执行阶段项目数为40个、110个、56个,投资额分别为295.07亿元、897.77亿元、575.03亿元,处于执行阶段的占比为27.27%。

5、从运作模式分析,运作模式单一,BOT模式一家独大。

入库209个项目中,采用BOT模式项目达190个,占比91%,采用ROT模式的项目12个,占比6%,采用TOT模式的项目4个,占比2%,采用BOO模式的项目1个,占比0.49%。

6、从回报模式分析,政府付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模式占大头。

分析山西省入库的PPP项目,政府付费类项目114个,占比54%,可用性缺口补助项目87个,占比42%,政府类付费项目投资753.06亿元,占比43%,可行性缺口补助总投资894.1亿元,占比50%。

二、山西PPP项目发展分析

1、与PPP先进省份相比,山西PPP项目前期发展慢

与先进省份相比,山西省PPP项目的推进行动缓、推进慢,主要原因在于,在PPP推进的前期,对政策没有吃透,对模式理解不足,对发展前景看得不清,存在“一等、二慢、三看”的现象,导致大部分地市从2016年才开始起步,起步较慢。

2、经济实力不足,对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

影响PPP项目落地的主要因素是融资难,山西省除省会太原市外,其余地市GDP基本上都在千亿元左右,市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低,很少的县市能够达到金融机构要求的30亿的融资门槛,导致PPP项目金融机构支持力度小,融资成本高,社会资本踌躇不前,项目推进慢,落地缓。

3、政策性支持不足,导致项目推进慢

纵观PPP先进省份,政策性支持力度大,政府部门都出台较多政策,对PPP项目从前期手续办理,到引导资金扶持,多方助力,政府多部门联合办公,加快推进,如某地《PPP项目实施流程》文件规定,PPP项目实施全周期为18周,多部门协同配合,有效加快项目推进速度。

4、政府人才储备不足,制约项目快速发展

PPP项目综合性强,对业务人员的素质要求高,近年来山西省各级政府和部门采取了一定措施,请进来、走出去,进行培训,业务水平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政策变化快,人员能力提高的步伐还是难以跟上PPP项目快速发展的脚步,人才储备不足,制约了PPP项目的快速发展。

5、对政策认识不足,执行政策有偏差

对快速发展的PPP政策认识不足,对政策的理解比较片面,规范性差,自行解读,容易出现偏差。如某些地市,不考虑地区实际、项目差别和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对区域内项目采用一刀切,不论项目行业类型、运作模式、投资规模、回报方式等,设定统一投资回报率、合作年限,导致有些项目吸引力差,一直难以落地。

6、咨询公司良莠不齐,存在不足

在PPP跨越式的发展下,从事PPP咨询的公司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有外地来晋的咨询公司,也有本土传统的咨询公司转型做PPP咨询,但是由于人员、能力等存在较大的差距,实施方案编制的水平,合同等方面与国内先进省份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公司人员不足,服务不到位;有的项目实施方案、财承报告存在不少谬误和瑕疵,出现整改,影响项目落地。

7、PPP专家能力欠缺,影响PPP的正常推进

与先进省份相比,省内专家从事PPP经历较短,从能力到水平,从专业到经验,各方面都有不小的差距,同时相互交流少,业务提升慢,专家的水平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PPP项目需求。在实际中,某些专家自我解读,自封头衔、自说自话、自行其事,歪解误读政策,给项目指错路,带错道,使项目走歧路,走弯路。

三、山西PPP项目发展的对策

从山西PPP入库现状分析来看,与先进PPP省份相比,差距较大,但也有一定的后发优势,如财承尚存较大的空间,可借鉴学习的经验多,因此需要针对山西实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加快项目推进,避免走更多的弯路。

1、加强政策导向,积极稳妥的推进PPP项目的发展

为加快推进PPP项目,首先应根据财政部等相关部委的文件,抓好贯彻落实和学习领会,按照政策要求和地区发展规划,做好长远规划,建好PPP项目储备库;其次应建立PPP项目联合评审机制,由相关部门合署,联合对项目进行评审,避免公文旅行,加快项目的论证评审进度;最后应建立长效、动态的监管机制,实现PPP项目动态监管,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出现退库风险。

2、做好统筹规划,加强项目筛选评审力度

各地市应在建立项目储备库的基础上,制定PPP项目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首先应在财政承受能力许可的范围内,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民众需要和长远发展,合理安排项目实施进度,避免寅吃卯粮,造成项目前期集中上马,后继乏力,无发展空间;其次应考虑PPP项目的平衡性,山西PPP的项目,市政类项目一枝独秀,占据了较大份额,今后在选择新上项目时,应根据民生需要,尽量做到各类PPP项目均衡发展;再次山西省入库项目中,政府付费类项目和新建项目占据了较大比例,导致政府支付压力较大,而使用者付费类项目和现存大量的存量资产类项目依然在沉睡,需要深度发掘使用者付费类项目和挖掘存量资产盘活的可行性。

3、增加对项目可融资性分析,加快项目落地

制约PPP项目落地的重要一环是融资问题,目前很多项目前期对项目融资可行性考虑不周,导致一是项目很难找到社会资本,二是社会资本中标后,由于对融资难度考虑不足,存在限制,以至融资一直难以落地,成为四节,这样的项目在省内也存在。为解决这个难题,建议首先应从前期入手,在实施方案完成后,做好市场测试,对项目的市场吸引能力,交易结构、合作年限、项目资本金设置比例、项目公司股权结构等条件,与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进行深度测试,了解市场反应,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边界条件,市场与实际不脱节;其次要做好项目风险的合理分配,只有实现风险合理分配,项目合作才能长久,才能激励社会资本发挥专业能力,创造价值。目前一种现象是政府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好像承担风险,就会出现与社会资本的利益输送,还有一种现象是政府对政策掌握不足,什么样的风险都承担,导致后期双方扯皮不断,影响项目的长远合作;三是建议由政府组织牵头,采用PPP项目引导基金、增加补助、改善回报模式、增加可经营性、打包等多种形式,来给项目增信,增强项目的可融资性。

4、加强人员培养,为PPP项目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要适应山西省PPP项目发展的需求,首先要加强PPP从业人员的政策学习和业务学习的力度,从各协会入手,通过培训班、沙龙、论坛等多种形式,加强从业人员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运用政策的能力;其次从政府层面出发,发挥导向作用,在重要文件出台后,及时请相关部委政策制定者来山西传经送道,厘清政策走向,确保项目能按规矩做,按规范行,政策传导不走样;最后要加强专家管理,提升专家在项目规范推进中的带动作用,专家在项目论证、评审中起到了示范推广的作用,通过对专家进行定期考评,实现能进能出,提升专家专业能力和理论水平。

5、加强协会功能,做好沟通桥梁纽带作用

促进会成立以来,先后组织会员进行92号文培训,入库项目规范评审等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后应进一步发挥促进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山西省PPP项目的粘合剂和促进剂。首先促进会可以作为山西省PPP项目信息沟通的平台纽带,促进会的会员既有实施机构,也有咨询机构、社会资本、金融机构等代表,通过促进会的平台可有效地解决项目信息不对称,方案信息不完整,项目落地难的原因分析等问题;其次促进会可以成为山西PPP知识的传播平台,通过定期组织会员知识分享,加强知识的互联互通,有利于实现山西问题山西办,山西问题山西解,促进山西PPP知识的传播;最后促进会可充分发挥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对省内优质和示范性的PPP项目,通过引导基金的介入,加快PPP项目的落地,实现为政府解难、为项目增效、为融资增信、为社会资本解困的目的。

结语

2017年以来,山西省的PPP项目从入库项目的数量和入库项目的金额都实现了较大提升,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山西PPP的发展,仍需攻坚克难,但挑战和机遇并存,是踌躇不前,止步观望,还是弯道超车,实现新的超越,都需要山西各位PPP同仁共同努力。山西的PPP事业任重道远,既不能等,也不能停,需要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PPP名人连国栋:山西PPP项目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意见

PPP名人连国栋:山西PPP项目实施现状分析及改进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