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U23亚洲杯还在“悄无声息”的进行,常州球迷继续为亚足联贡献着空场。对此,很多知名媒体人侃侃而谈,批评着球员和球迷的“不当”行为。难道球迷们真的错了?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对于中国球迷的空场行为,目前评价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就该这样给亚足联一点教训,另一派则认为这丢了中国的脸。

在我看来,中国队与卡塔尔的比赛中,伊朗裁判的判罚确实有问题,球迷们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示不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至于制造空场,不是非这样不可,但也没什么不妥,最后会是个不疼不痒的事件不了了之。

然而看过了一些媒体人的表态之后,我发现裁判的判罚公不公正都有了疑问,空场行为更是上升到了民族大义的高度。此时,我不仅觉得空场这件事做得漂亮,而且支持江苏球迷坚决将空场进行到底。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反对空场行为的人,都是指出了我们自己的不足,要求我们自己做反思,这一点看似没错。可是我们要反思什么,是不是什么时候都得反思?这个问题有待商榷。

这么多年来,凡事不管对错,哪怕取得成绩都要求中国足球做反思的,大概有四类人:喷子、思想奴隶、自我高尚者和相关领导。

与中国足球比,我永远不是最差的

首先,在国内有这样一批人,他们未必看球,但一定会站在道德的高度上批判中国足球,从别人的失败中获取自己的优越感,好像只要有中国足球在,他就永远不会是混的最差的那一个。这群人形成了一个小的共同体,他们的唯一准则就是不管事实怎样,只要辱骂、嘲笑、批判中国足球,自己就能开心的活下去。有些时候,真的不能不佩服这群阿Q。

本来这些人没必要浪费篇幅去讨论,然而在某种程度上讲,这部分人却成为了影响舆论的主力军。只能说,在现有的环境下,我们的足球人口水分太大,凑热闹起哄的多,真正好好看球的太少。

习惯了当奴隶,偶尔做一次人会不知所措

还有一类人,发自内心的关注中国足球,一心期待着中国足球有一天能腾飞。可是这么多年来,国家队的成绩让他们担惊受怕,久而久之形成了反思的习惯。输了要反思为什么输,赢了要反思哪里不足,被暗算要反思自己的度量,裁判不公正要反思自己的修养……总之一切都是自己不好,凡事反思自己总是没错的。

毫不客气的讲,这就是思维被“奴隶化”的结果,以媒体人肖良志为典型代表。如果有一天你告诉他“你是对的,别人错了”,他会感到万分惶恐,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习惯了当奴隶,偶尔做一次人真的会不知所措,最终还是觉得做奴隶心里踏实。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民族大义为重,自我高尚为先

还有一类人,遇到热点事件,首先上升到国家民族的高度,摆出一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架势,然后表三观、秀觉悟,最终实现人格的自我高尚。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知名媒体人贾蕾仕。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贾老师发表微博之后,遭到了不少网友的反击,于是他又发表长文,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观点,同时反复强调了足球对青少年教育的重要作用。该文章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同时还被诸多自媒体进行了转载。

其实看过这篇文章后,我只想说一句话:放过可怜的孩子们吧。

孩子看场球赛,就跟看场电影、听场演唱会一样,简单点说一种精神消遣或放松,上升一步讲是一种精神追求。可是别动不动就大谈教育,孩子平时受到的教育还少吗?看个电影受教育,玩个游戏受教育,看场球还得受教育?饶了我们的孩子吧。先让孩子像喜欢动画片、喜欢电子游戏一样喜欢上足球,然后再谈教育吧。

看看我们的电影电视剧,甚至给孩子看的动画片,里面也有坏人,有是非对错,但最终坏人都会受到惩罚,这是我们需要的正能量。就算好人没能力打败坏人,最终老天也会帮他一把,会有奇迹出现,这就是孩子们平时接受的教育。可是说回到中国与卡塔尔的比赛,中国队本本分分在踢球,裁判却没有本本分分的吹比赛,是非对错摆在眼前,这是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说教育,今天还真想较较真儿,说我抬杠也行。观看比赛的,不仅仅是踢球的孩子,肯定还有将来会当裁判的孩子,我就想问问这些大谈青少年教育的人,你们考虑过这场比赛和你们“正确的三观”对这些孩子的影响了吗?这无疑是在告诉孩子,将来比赛这样吹没问题,就算吹偏哨,有实力的也会赢,他们不该指责你,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看看我们联赛今天的裁判水平,能不能说是这种教育环境的直接结果。

再换一个角度讲,场上比赛的是职业球员,靠踢球挣钱,努力赢球是本分,利益遭受侵害进行反抗是本能,人家没有义务牺牲自己的利益和情感去为你教育孩子,你的孩子你自己教育好。

都说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可惜家长们实在是太忙了。他们没时间陪孩子看球,更没耐心告诉孩子什么是对错,所以就有了这样的逻辑:那些踢球的注意了,我没时间给孩子讲解对错,你们做正确的演示给我的孩子看就好了。不得不说,这是彻头彻尾的流氓和混蛋逻辑。

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我们习惯屏蔽掉一切不好的东西,把一切好的呈现给他们,然后告诉他们世界是如此的美好。可是当孩子们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突然发现现实世界跟老师和家长告诉他们的根本不一样,于是开始不知所措。很多时候,我们的孩子显得能力低下,就是因为接受了太多“正确”的教育。

看看我们的球员,一遇到对方卧草就没辙,一遇到使暗招的就吃亏,回过头来还要被球迷和媒体骂“没脑子”。可是这能怪球员吗?他们从小接受的是“正确”的教育啊,足球是阳光的啊,对方才是不道德的啊,我们的球员难道不应该因为给青少年做了正确的示范而受到表扬吗?拖延比赛是可耻的啊,是不道德的啊,为什么会有球员被骂不懂拖延啊?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在我看来,真正好的教育,不是只灌输“正确”的思想,而是将真实的世界展示给孩子,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让他们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在他们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之后,路要怎么走,选择权在他们自己。遗憾的是,在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我们的家长总是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让孩子读不懂世界的两面,而孩子长大后的路要怎么走,家长们又总想自己说了算。

这里有两件事我们必须搞清楚,职业足球不是青少年的教育工具,校园足球也不是未来球星的温床。我们现在大搞校园足球,目的是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喜欢踢球,足球人口多了,足球文化的大环境形成了,可选材的面广了,国家队的成绩自然就上去了,这跟在小区里摆俩乒乓球台是一个道理。小区里的乒乓球台不是为了培养国手,只是为了愉悦百姓生活,你们开心就好。当足球能够这样深入到百姓生活当中的时候,还怕14亿人找不出11个会踢球的吗?

我们再说回教育,足球确实是非常好的青少年教育工具。有很多人问:锻炼的方式很多,为什么非要大力发展足球?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影响力最大,其自身的特点对青少年综合人格的培养最有利,同时社会资源也最丰富,能产生的共鸣也最多。

校园足球在发展足球人口的同时,不能忽略了本身的教育属性。本公众号此前曾发文《

知名主持人力挺“流氓教练” 网友怒斥其三观不正》,谴责了校园比赛中的个别教练的不当行为。可能该教练会觉得委屈,我受到了不公待遇啊,为什么还来指责我?你别忘了,你不只是个教练,带着孩子就是教育工作者,相比之下,教育本身比赢球重要得多。发生了这样的情况,你应该教会孩子去辨别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而不是自己先发泄痛快了。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除了这些媒体人外,一些自媒体也加入了“反空场”的活动当中,其中X吧、X客会和有X体育表现得相对积极,不过看了他们的文章之后,我真的很想带着情绪好好怼一怼。

首先,X吧是个没有原创能力的自媒体,只是转载了贾蕾仕的文章,本来没什么可讨论的。不过有意思的是,X吧体育一直号称知名解说员是其公司的三大股东之一,可是该解说员却直接了当的在微博里表示

“猪都看得出,亚足联以及负责本届比赛裁判工作的人这就是存心故意跟中国队过不去呢”,这就有些尴尬了,X吧到底是哪一头的呢?让他们自己先捋一捋吧。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X客会本来有一定的原创能力,不过这次基本上都是转载别人的观点,无非是起了个比较咋呼的标题来博博点击率。比如这篇什么“央视名嘴这次真怒了”,咋一看挺吓人,可是仔细一琢磨,央视名嘴怒不怒能咋地?这是吓唬谁呢?要说某某领导怒了还贴点边儿。再说了,白老师字里行间都在优雅的讲道理,从哪儿看出人家怒了?起个这种标题,自己逗自己玩玩也就算了。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有X体育是原创能力很强的媒体,每次推送的文章都有料有深度,而且观点独到,可以算是体育类公众号里的一个标杆。然而针对这次空场事件,他们的推文却真的有些让人失望了。

首先从标题上看,这是在责怪球迷空场导致江苏赔钱了。文章中还用国人砸日本车的事件做了类比,说到底就是要表达“我们坑了自己的同胞”。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这逻辑乍一看很有道理,可是仔细想想完全没有可比性啊,一场球还不至于上升到国仇家恨的地步。

另外,文中还引用了白岩松对事件的观点,只不过漏掉了下面这一部分。对比一下标题,这就更可笑了。

愤怒很正常,但用这种方式发泄愤怒,估计只能害自己。对于U23这种级别的足球赛事,现场球迷少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但是很正常的空场,却被中国的自媒体人和球迷喊成了自己的功劳,这种情况,以前一般是在伊斯兰国这样的组织上才能看到,全世界,不管哪儿发生了恐怖事件,他都高喊着说是自己干的。那作为东道主,赛场上是空场,球迷居然高喊,这都是自己干的,把一件原本正常的空场给喊成了自己的功劳,这不是害自己吗?见过傻的,坦白的说,还真没见过这么傻的。自己的球队受了委屈,然后就把自己主办的赛事给毁掉。除了让自己没面子,我不知道还会得到什么。你这样当东道主,到全世界哪儿去说理都无理可讲,都不会得到好评。过把嘴瘾而已。

人家白老师说空场是正常的,不是球迷造成的,所以江苏赔了多少钱跟球迷有什么关系?引用人家的观点为啥不把人家的观点看全了?如此混乱的逻辑,标题与内容到底想表达什么,估计当值编辑自己也没整明白。

如此看来,有X体育的这篇推文目的就很明确了,蹭个热点,同时占领道德高地,博取点击,让有道德需求的人去转发,仅此而已。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再回来看看白岩松的观点,我想说,空场还真不是正常的。首先,足球在中国还没有实现市场经济,尤其是这种地方政府承办的比赛,上座率的高低往往要看主办方的需要。

常州市承办本次比赛,一方面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城市影响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创造更好的足球大环境。所以即便是人们不自己购票,当地也会组织球迷或者学生免费进场观赛,为的就是撑撑场面。在官方的报道中,也会出现“赛事成功举办”“球迷非常热情”这样有助于政绩的文字,这才是常规操作。

然而经过这样的空场事件之后,哪个单位和学校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组织看球,官方还敢做“赛事成功”“球迷热情”这样的报道吗?毫不客气的说,出现这样的局面,就是球迷制造空场的直接结果。

当然,我们也得理解白岩松老师,毕竟其身份和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他的发言方向。他的好朋友黄健翔,在离开央视之后,说话显然更自由也更直接得多。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中国足球应该野蛮一次

发展校园足球也好,足协改制也罢,都不能让中国足球有质的飞跃,那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段历史的长度。但是对于改善眼前的问题,我们并不是什么都不能做。

摸摸良心说,中国足球不管是文化底子还是金元实力,哪一点比卡塔尔差?即便是现在,国足被骂得一文不值,把卡塔尔拉出来遛遛,他们有把握能赢?把亚洲杯和世界杯预选赛的成绩拿出来比比,卡塔尔更是垃圾得很。可是反观两国在亚洲足坛和世界足坛的地位,怎么感觉差那么多?我们连卡塔尔都不如了?

这些年来,不管是花钱买雇佣军,还是拉拢亚足联,卡塔尔确实在足球领域尝到了甜头。再加上申办世界杯成功,现在俨然一副亚洲足球大国的形象。为什么这样一个足球屌丝国都做到了,我们却做不到?说到底是发展思路的问题,我们的道德标准制约了自己。

“把高尚留给别人,把成绩留给自己”,西亚人无数次上演着这样的戏码,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也是如此,然而中国足球却始终如一的选择着高尚。日韩不是不重视青少年的教育,只不过他们不拿国家队的成绩去搞教育,不拿职业球员的利益去谈教育。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还处在打江山的阶段,现在该想的不是怎么活得漂亮,而是怎么活着?在足球领域,我们还不到体现大国风范的时候。裤子还没有呢,谈什么着装美感?

为了眼前的成绩也好,为了将来的发展也罢,中国足球真的应该野蛮一次。该争取的利益凭什么不争取?有能力获得的东西为什么要便宜别人?退一万步讲,我们是礼仪之邦,不求靠东道主的身份占点便宜,要个公平竞赛还不行吗!

放下所谓的大国面子和自我高尚,让中国足球好好活一回吧。

U23亚洲杯空场到底,没商量!

别让“当奴隶”和“扮高尚”成为习惯 中国足球需要野蛮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