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成绩发群家长不满投诉涉事老师提辞职,你支持家长还是老师?

用户68996591


达夫原创:“成绩发群家长不满”——老师做法欠妥,家长反应过激

通过梳理“成绩发群家长不满”的新闻进展,主要是两张图片说明了该事件的由来,其中一张是驻马店市西平县一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老师的辞职信(请假条),另外一张是该老师在其所带学生的家长群中@所有人的微信留言。我们可以看出关于这个“成绩发群家长不满”的新闻的两张图片,这都是这个驻马店西平县小学老师的单方面说法,其主要发展的顺序节点如下:老师把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家长群——引发差生及家长不满,并要求老师登门道歉并威胁告到县教体局——老师觉得工作十五年,工作繁重但是每月工资却只有2607元,被家长威胁深感惶恐,家长群中群发微信留言进而写就辞职信引起社会关注。

这个新闻触发了所有老师的神经,从这驻马店市西平县小学四年级班主任老师的角度来说,这个老师工作十五年了,我们且看其日常工作内容:周一、周三、周五每天六节课,周二、周四每天五节课,剩余时间要改作业,大字、小字、作文、读写训练、科学、品德等课程,还要写语文、科学、体育、音乐、品德、英语各科教案。以每节课45分钟计算,其每天上课时间是225分钟至270分钟,折算为3.75小时至4.5小时,我们可能觉得其上课时间才4.5小时比我们8小时上班时间短的多,但是我们要考虑学校教育的特殊性,一般上完每节课后学生都有休息时间,老师也需要利用这点休息时间进行下节课的简单准备。

我们以网络上找到的西平县所在的驻马店市的某小学四年级2017届某班的课程表来看,以每节课45分钟计算,课表中每天上课时间为:上午8:10至11:35共4节课,下午3:20至5:45共3节课,除了周五每天六节课,周一至周四都是每天七节课,课程表安排的满满当当。而新闻事件中的该老师每天不是六节课就是五节课,可以说上课节数较多,几乎每天只有一到两节课不用上课,更何况还要上各种不同课程,更何况还要写就各种教案,更何况还要进行课后作业批改。

每天的任务不能不说不繁重,每天的工作不能不说不繁多,但是该老师工作十五年了,每月工资只有2607月。根据驻马店市企业养老保险中心《关于公布2016年度月社平工资和月平均养老金的通知》显示,驻马店市2016年度城镇非私营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为3721.42元。这个拥有十五年教龄的小学老师,其工资比驻马店市的非私营在岗职工月人均工资的3721.42都少了1114.42元,可能有人会说这个老师工作是在县城,肯定会比市里的工资低,但是整整低了近三分之一的工资啊。

所以这个老师认为自己工作认真负责,工作多年且任务繁重,工作也一直是兢兢业业,在工作之余在家长群好心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却反而被家长嫌弃甚至被威胁如果不登门道歉就要去上告教体局。感觉活多、钱少还被家长嫌弃,所以感觉十分委屈与惶恐,可能其内心感觉受到不止一万点的伤害,我们从这个辞职信和群发微信留言,可以看出这个老师因为这个事情情绪化十分严重,也算是其对自身付出却不被认可的一次发泄,甚至言辞过于激烈甚至有些要求十分无理,其中也不乏醋溜溜甚至暗含讽刺的意思。从这个老师的角度可以说,做这个老师这么高的工作量负荷,还得注意不能引发家长的不满,做这个老师真的太不容易了,但是写就这么多与其说是抱怨不如说是发泄愤懑情绪,不然就像早两年也火爆网络的一个老师的辞职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样简单明了,写这么多肯定有所诉求,写这么多肯定也是有所保留。

这个新闻也触发了所有家长的神经,从学生家长角度来说,几乎每个父母眼里都觉得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几乎每个父母都对孩子的教育都十分重视,几乎每个父母对孩子的未来都充满期待。当孩子学有所成,父母为之骄傲;当孩子学有所碍,父母为之焦虑,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教育期待太多了,孩子成绩好,家长高兴,孩子成绩不好,家长难过。

现在通讯技术十分发达,有微信群、有QQ群等手段使老师与家长能够进行及时沟通交流,但是这个“成绩发群家长不满”的新闻事件的起因,主要还是老师把学生默写古诗的成绩和照片发到家长群,学校和老师公布学生成绩是一直以来的通行做法,也有很多正常渠道进行公布,比如张贴榜单,比如给学生发成绩单,比如给学生家长邮寄成绩单,但是发布成绩并附带公布照片,这种行为是不是不够妥当?

通过正常的途径和手段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成绩,如果只是在家长群公布学生考试成绩,我估计这个家长也不一定会去反对甚至威胁投诉去教体局,但是附带公布的学生照片这个算不算是学生成绩的一部分?有没有触犯学生的个人隐私?这个老师在家长群发学生照片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想让其他家长记住这倒数第一名的学生长什么样子?这种行为从学生家长角度来说是不是带有一定的歧视和侮辱性质?而且现在网络的各种身份与标签已经成为附在我们身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照片这种信息又传播的十分快速,粘贴复制转发,马上全世界都知道了。

师之道是为传道、受业、解惑者也,老师教书育人,需要秉持仁爱之心去对待每个学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有的学生天生就是学霸,有的学生艺术天赋突出,有的学生体育特别厉害。老师以学习成绩高低的标准划分好生、差生,这个根源也不能说是在这个老师身上,这个老师公布学生成绩的出发点肯定是没有错的,但是附带公布学生照片的做法确实有欠妥当。当然这个学生家长也是反应过于激烈,作为家长发现孩子成绩差,首先要配合老师督促孩子提高成绩,不能因为在家长群中丢了面子而嫉恨老师,如果希望老师不要发布照片可以跟老师私下沟通,让其下次不再公布照片。当然,在整个教育氛围都在以成绩好坏为评价依据的环境下,努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孩子成绩才是避免下次再丢面子的好方法。

只能说在这个新闻事件中,没有真正的赢家,老师做法有欠妥当,家长反应也过于激烈,为什么这个新闻会引发大量关注?因为无论是贫民还是贵族,无论是官员还是商人,都希望小孩能够好好学习,都需要学校教育来培养小孩的能力,这个时代什么都在接受质疑与批判,但是如果连公平的教育都要被打击,那真的是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多输结果,我想这也不是大家想看到的结果。





达夫观察


从这位班主任的字里行间,我感到了深深的无奈和失望。家长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但老师该如何去做才能成为家长眼中的“好老师”呢?

首先,以这位班主任的角度而言,在每一个班级中,由于孩子的家庭教育环境、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都不同,所以孩子在学习上的差异就产生了。作为孩子的老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关注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是老师的责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教育,并和家长保持联系沟通,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这不正是老师该做的,也是家长所希望的吗?老师的教育方式的确会考虑孩子的心理状态,但如果是一些“玻璃心”的所谓诉求,那么老师正常的教育教学还怎么开展。面对孩子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老师是管还是不管呢?老师每天繁杂的教育教学任务之余那仅有的时间里,面对班级中几十个不同的孩子,还要逐个甄别孩子的心理接受能力,那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能否完成?

其次,以这位家长的角度而言,对于老师这样粗线条的做法深感不妥,也许觉得有伤自尊,老师为什么就不能考虑考虑孩子和家长的感受,私聊沟通不好吗?也许对于老师群发学习情况并要求家长督促完成很不满,认为老师没有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老师和家长似乎都很委屈。我认为,主要是缺乏信任和理解造成的。小学老师每天所要完成的工作是很繁杂琐碎的,特别是小学班主任老师,他们所承受的压力是很大的。对于孩子学习的严格要求,也是对孩子负责任的体现。作为老师,在处理家长的意见时,应慎重对待。如果家长认为老师的做法不妥,可以私下联系沟通解决。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且不可护犊心切。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止于至善


我是一名教师,任教18年。 我感觉刚入职的时候,批评学生了什么的都无所谓,自从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以后学生的地位逐渐提高,以至于其在老师头上,老师在教的同时。 可以用诚惶诚恐这个词来形容,批评过以后,赶紧给他的家长打电话,要去解释。 真害怕哪一天自己就成了网络上的红人了。 真是大家想一想,如果现今的教育都处在这样的一种状态。 那么百年树人后,人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的人呢?


小学教育杨老师


近日,驻马店西平县小学老师的一封“辞职信”火遍了网络,一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我们先来看看这封信:

教育是我的主业,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人倍感心酸,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从老师被家长逼迫道歉,跪求原谅,恐惧而辞职,反映了当今教育所面临的尴尬处境。

1.家长的手太长,伸到课堂,对教师的教学造成困扰。

家长表达支持诉求,本来无可非议。

但是,现在很多家长对老师的教育教学,指手画脚。

有的家长以所谓的自尊,来贬损老师的劳动。

以一己之利益,来指责老师的教学行为,难道老师就没有尊严?

有的家长不和老师保持一致,反以脆弱的心理伤害为理由,粗暴干涉老师的教育教学。

究竟老师要怎么做,才能满足每一个家长的要求?

2.老师的手被绑,条条框框掣肘,教学自由已成奢望。

现在的老师,真的不好当!

老师除了教育几十个孩子,还要应对几十个家长。

稍有某家长不满意,就要受到投诉,受到处罚。

教育部对老师有太多的细则要求,在实际操作中,让老师无所适从。

老师没有惩戒权,对孩子不能批评,深怕触碰歧视学生嘲讽学生的红线。

老师教育教学的手,已经被缚住,老师如何能安心教学?

3.教育部门的手冰冷,缺少对老师的支持与温度。

教育局本来是老师的娘家,是老师的靠山。

然而,只要发生家校矛盾,只要家长投诉,不管是非曲直,老师首先要挨板子。

现在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害群之马的老师固然要治理。

但事实上,“学生至上,家长至上”的行为依然大行其道。

教师是有情感有温度的职业,教育局不能依靠,没有基本的人性关怀,只会让老师感到寒心伤心。

4.社会的手指点指点,缺少善意的理解。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的希望,社会关注教育在情理之中。

当今,社会上对教师的态度有两个极端,一是神圣化,二是妖魔化。

老实说,教师仅是普通职业之一,老师不是圣人,更不是妖人。

社会对教师期望值过高,当老师达不到诉求,即受千夫所指。

此次辞职的老师,也只是月收入2600多元的普通老师而已。

公布学生的默写成绩,至于要老师登门道歉吗?

如此逼迫老师,社会倡导的尊师重教,只是一句笑话罢了。

据悉,此次写“辞职信”的老师,最后并没有辞职。

当地教育局已经介入,并发了相关的情况说明。

所幸这老师并没有辞职,不然不知会有多少教师同行,有兔死狐悲的惋惜。

那位继续工作的老师,难道工作处境会有所改变吗?

也许,这阴影已经埋藏在无数老师的心中。

所谓:以管窥豹,一叶知秋。

一个普通教师的辞职,看似小事,实则可看到,当今教师所面临如鸡肋般的困境。

只能,一声叹息!

老师是平凡人,只求得到理解与尊重!

——我是“小李滔滔”,谢谢您的关注,点赞!


小李滔滔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关于这件事,没有绝对的对错,教师和家长的行为都有不当的地方,只是希望这件事能够给所有人一个深思,社会共同努力,让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好。


首先,本次事件中的教师并非是缺乏专业知识的失职教师,而是一位有着15年教龄的老教师,不求用功,但求无过,他如蜡烛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一生,既然能够担任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可见这位教师的教学业务应该是相当扎实的,是受学校信任的。


当然我们不否定教师在本次事件过程中,没有及时的跟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照顾所有家长的情绪,尤其是没有兼顾现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在群中公布成绩的本意是为了所有的家长能够了解孩子在校的实际情况,无意伤害敏感的家长和孩子,所以确是有错,也可以诚心致歉。


其次,本次事件中,家长对于教师的言行,第一反应不是私下和教师沟通,而是反应十分强烈,甚至上告至当地的教育局,不得不让人疑惑,这究竟是伤害到孩子的内心,还是家长的“面子”了。


家长的隐私保护权益意识提升,本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是如果因为教师的一次无心之过,就将过往教师的辛勤付出一概否定,换个角度思考,难道不会伤害教师的内心吗?兔死狐悲,若是因此,让所有的孩子失去了一群称职负责的好老师,是得不偿失的一件事啊。


所以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作为教师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作为家长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份理解和包容,平心静气的沟通,才不至于因激动,造成无法挽救的局面,毕竟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希望能够教育好孩子。


决胜网


又是一位教师辞职,原来的那位是“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那是想放下繁琐羁绊,去放飞大自然,感悟世界的广大!而这位是在家长威逼投诉下而辞职!一个走的畅快,一个走的悲凉!



老师辞职的原因就是因为把默写古诗的成绩发到发到了班级群里,有几位家长说给自己带来心理伤害,要求老师登门道歉。老师的辞职信给我带来冲击的是这几句话“教学十五年,误人子弟总是有的,但是切不敢伤人性命,所以我不但要辞去四年级班主任工作,还要辞去学校一切工作。育人尚无功,怎可害人性命!”看了这句话我心里莫名的悲凉,因为就在两个月前我的一位同事教英语的是因为身体有病请了几天的病假,在家长的攻击和投诉下愤而辞职,和这位老师一样走的很悲凉,但是走的很决绝!

这件事在网上引起广泛讨论,尤其在教师群体中产生共鸣,许多老师感叹,做老师太难了!

人人都是教育家,教师头上的管理者太多了。上级领导管理老师,家长监督管理老师,学生也在管理老师,家长投诉老师学生也会投诉老师!

老师要中规中矩走路都要拿尺子比着,如果歪了不行,说话每一句话都要费尽思量,一句话说错就有可能被投诉。可怕的事每一次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可以成功,每一次都是一边到的是老师失败老师向家长向自己的学生道歉!

教师工作畏手畏脚了,教师工作心惊胆战,还是用这位教师的话说教师面对家长诚惶诚恐!

在家长面前,教师就仿佛是罪大恶极的囚犯,垂手而立,毕恭毕敬的听家长的教诲!因为把成绩发到群里他伤害了人,他自己愧疚,他善良的心不允许自己这么残忍,他自己受到良心的谴责。

有火气的教师辞职了,没有火气的教师成了佛系教师,当老师不敢管理学生管理课堂,受伤害最大的不是家长不是学生是我们整个民族!


这个世界,最不应该被苛责的是老师,最不应该被娇惯的是孩子。然而如今正好反了过来……很多时候,不是老师想放弃孩子,而是被家长们逼得放弃孩子。


景行说教育


女儿初中时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排名,打印下来,上面有详细的分数及排名情况,有时候家长会家长之间互相传阅,没有任何家长感觉不好。

我是对每一位进入小学的孩子都说:你得知道每次考试比你成绩高的有多少人,比你成绩低的有多少人,这样你才知道需要努力赶超几个人,也才能看出自己有没有进步。可是这两年家长说孩子只知道自己的成绩,不知道别人的。

一直纳闷为何不让孩子了解自己在集体中的学习水平,原来如此啊!

这不是自欺欺人么?

有能耐要求平时考试不公布成绩,有能耐要求中考保密?要求高考保密?

将来进入社会许多考试成绩还要公示呢,有能耐要求保密?

老呵护着虚假的自尊有意义吗?学校教育竟然总被一些没有多少教育经验的家长所左右,教育还有方向吗?




妈咪老师


这件事最近传的是沸沸扬扬,可以说是一封辞职信引发的争议。事情的经过到底是怎样的,可能有的小伙伴还不了解,我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起因是河南的一名小学老师把课堂中一次小测验的成绩和照片发进了微信家长群中,从而导致了一些家长的不满,还扬言要老师上门给学生和家长道歉,否则就去上告。之后就发生了老师深感内疚,引咎辞职的情况。

我想说的是,我是站长老师这边的,可能老师的做法有些欠妥当,但是并不算什么大事。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们都知道平时在班级中自己的学习情况是什么样,把成绩发出来对他们其实影响不大。反而这件事情对家长来说可能特别在意,我想要上告的肯定都是成绩不好的学生家长,他们爱面子,看到自己家孩子不如别人家的,感觉自己很没面子,但是还不能直说,只能打着自己孩子受不了的幌子想找回面子,孩子们哪有那么脆弱。

想想咱们老一辈什么艰难困苦没经历过,怎么现在的孩子这点挫折就受不了了?反过来说,要真是有这样玻璃心的孩子,也是家长的责任,保护孩子过分了,只有经历过磨难的的雏鸟才能成为雄鹰。


嘴大吃四海


我觉得,现在越来越讲究个人隐私和学生自尊,导致有各种各样的事情发生。

说句公道话,这种情况在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时候,难道不常见?

成绩单不都是公开放出来的吗?用得着遮遮掩掩的?

成绩好就是成绩好,成绩差难道遮遮掩掩就变好了?

我觉得现在有些家长,真是有点过分担忧了。

孩子在学习阶段,就应该对孩子进行鞭策和鼓励。公布成绩,让他们向好的学生看齐,知道自己在班里的大致水平,对学生来说也不是一个坏事。

而且默写古诗文这种,就是小事,默写不好,难道不该自己找原因?家长为什么不反思自己没有敦促孩子学习,反而将“侵犯隐私”这种说法冠到老师头上?

特别是,老师发布成绩的重点是,希望家长可以配合学校一起教育,督促孩子努力。孩子们成绩的好坏,除了家长之外,老师是最为关心的。绝对不能说是有意要侵犯孩子隐私。

孩子的自尊心应该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获取,而不是靠别人遮掩成绩得来。

反正在我看来,老师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这点承受能力都没有的话,那么孩子别说是应对艰苦的学习了,日后升学乃至进入社会也是一个问题。


❤魔都小资城市生活指南,带你过有态度的小资生活~快来关注我的头条号吧!


上海小资美食生活


在这个事情上,我是绝对站在老师一面,家长太过于玻璃心了。

理由很简单,无须赘述:

1、班上成绩总是有好有坏,一次考试成绩能决定孩子终生?

说实话,也就一次偶尔的考试而已,又不是高考,那些家长紧张啥紧张,一个班的成绩,总有第一名跟最后一名,很正常啊,我不觉得成绩公布出来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相反,你看到孩子成绩不好,反倒可以总结一下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要跟老师加强沟通,想方设法提高孩子成绩,而不是看到成绩公布后就急眼了。

孩子从小到大,要经历的考试几十上百次,难道一次成绩就决定终生了?我看未必吧!

2、个别家长的玻璃心,看出他们教育孩子是有缺陷的。

说实话,为了这么一次成绩就没玩没了,还要把老师告到上级去的,这种家长的孩子能考出差成绩,与家长的教育摆脱不了关系。

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善于总结、反思的家长,看到孩子成绩差强人意后,第一时间不是跟老师急眼,而是应该及时联系老师,了解孩子成绩差的原因,是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是自己在教育孩子学习方面过于放松……

只有做好总结,才能找出成绩差的根源,针对这些缺陷进行补救,或许会挽回孩子的成绩,看到成绩动辄就找老师、找上级扯皮,这种玻璃心家长估计对孩子有点溺爱过度,不是件好事。

3、该班主任或许早就心生去意。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说,这位老师将成绩一发到群里的做法,有点太大意,她可能没有意识到,很多家长那脆弱的心灵、要强的面子观,是经不起这样的曝光的,类似的举动以后还是要谨慎做出。

还有一点,这位班主任遇到这种挫折就申请离职,估计也是教学教的厌烦了,早已心生退意,这件事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但我觉得,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有点令人尴尬,这边不依不饶,这边去意已决,这样将下去不是件什么好事,建议双方都退一步,冷静下,心平气和地把这件事情处理好,毕竟,家长跟老师闹僵了,孩子们该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