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吳三桂兵力幾乎是清軍的一倍,三藩已飲馬長江,為何還是敗了?

黑色幽默下的盛世花開


當年明軍號稱二百萬人馬,李自成號稱百萬,清軍不過二十萬,結果呢?所以,兵力只能算做奪取政權的一個參考,不能算作絕對依據。

三藩之間並非鐵板一塊

當時三藩並非鐵板一塊,其中以平西王吳三桂勢力最強,平南王尚可喜和靖南王耿精忠追隨其後,其中尚可喜的孫子尚之信反叛之心比較強,但是尚可喜比較忠於大清。

從元末明初的農民起義過往經驗來看,三藩未必不是朱元璋、張士誠、陳友諒,尤其是三藩在反清的過程中,臺灣的鄭氏也在反清,結果還沒跟清軍打怎麼樣,鄭氏先跟耿精忠打了起來,原因就是在清軍入關的過程中,三藩和明朝遺老積怨太深。

名不正則言不順

鄭氏和耿精忠之間的矛盾,其實也就是三藩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當初吳三桂在昆明殺死永曆帝,就標誌著三藩不可能和明朝遺老一同進行反清復明,而吳三桂在反抗的過程中打著的旗號就是反清復明。

尤其是後來吳三桂登基的舉動更是傷了漢人地主士大夫的心,在沒有形成反清統一戰線,而且內部矛盾極大的情況下,三藩被各個擊破,後來在臺灣的鄭氏也一併被打敗了。

清廷方面團結一致,並且早有準備

與三藩離心離德的政治情況來看,清廷一方反而是上下一心,滿蒙合作,共同打擊三藩。其實清廷也知道三藩早晚是禍害,在康熙登基之初就將平定三藩當做重要的目標來做。

而清廷在對三藩一開始就是早有防備,比如分封之地,盡是東南和西南,歷史上從來沒有從福建、廣西、廣東、雲南走出一個全國性的政權,可以說,在地緣上,清廷就已經形成了對三藩的壓迫。

打到長江好打,過長江就費勁了

歷史上,所有的北伐,除了朱元璋和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外,幾乎都很難打過長江,一旦突破長江,就是平原居多,如果繼續向北,很容易兵敗垂成,所以,南京歷來都是南方政權的重要據點。

孫權佔據南京,朱元璋佔據南京,洪秀全還是佔據南京,所以,吳三桂佔據衡州,實際上是在等天下大亂,然後伺機北伐,結果是吳三桂都熬死了,天下不但沒有生變,在康熙的帶領下,反而三藩被各個擊破。

只能說,吳三桂小瞧了康熙。


當然,上面這些都是分析吳三桂失敗的原因,其實吳三桂也並不是沒有機會,主要還是歲數大了,幹不動了,吳三桂造反的時候已經六十一歲啦!老驥伏櫪,能和清廷劃江而治,也體現了吳三桂的個人能力啊。


史論縱橫


三藩之亂,開始的時候十分的順利,但為什麼最後還是失敗了呢?這裡面有幾個主要原因。

第一,吳三桂個人的原因,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打北京城,明朝滅亡,李自成招降此時鎮守山海關的吳三桂,吳三桂一度想投降李自成,但據說因為陳圓圓還有家人的原因,吳三桂就倒向了清軍,與多爾袞合作,最後在一片石戰役上打敗李自成。

而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之後又幫助清軍平定了天下,鎮守雲南,順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吳三桂絞殺了永曆帝朱由榔,也就是桂王,康熙元年,被封為親王爵。而在康熙十二年,卻以反清復明的口號發起了三藩之亂。

吳三桂在助清軍入關,還有殺死永曆帝的事情上,就註定了他這個口號很難獲得大多數的人支持,所以即使三藩佔領了很多省,但是這些省並不是真心的想支持吳三桂,看似吳三桂掌握了長江以南,其實沒有。

三藩之亂持續了四年的時間,後勤補給和兵力的補充,壓力很大,開始的時候還不覺得,但是越到後面這些補給相比清軍來說,就大大不如了。

另外,吳三桂在康熙十七年突然病死,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他死之後,三藩之亂就被平定了,當然,如果他活了再久一點,也只能讓三藩之亂更久一點,但最終還是打不過清軍的。

第二,三藩之亂,除了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之外,還有孫延齡,羅森,王輔臣等人,這些人的聯合只是一時的,清廷對他們採取了分化招撫的辦法,逐一瓦解,比如後來王輔臣,尚之信,耿精忠都投降了。

第三,康熙準備充分,並且指揮得當,康熙自從下定決心要撤藩之後,就做了大量的準備,另外,康熙用人得當也是重要原因。


歷史簡單說


三藩之亂時,清軍的兵力大概是在15萬至40萬之間,最多可以動員40多萬的兵力,而吳三桂一藩的兵力即有20萬,耿藩有20萬,尚藩有10萬,此外,陝西的王輔臣傭兵數萬,明鄭集團亦有兵力數萬。

吳三桂兵勢最盛之時,佔領了江南六省之地,兵臨嶽州、長沙,可謂已經飲馬長江了,可為什麼還戰敗了呢?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軍事技術問題被大家忽略了,那就是清軍的火器威力。

清朝在順治、康熙年間,還是十分重視火器的,清初的時候,順治皇帝就重用西方傳教士,研製各種火炮,這些火炮在平定南明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青年時期的康熙)

紅衣大炮是一種從西方傳入的前裝滑膛加農炮,起初稱之為“紅夷大炮”,因這種火炮是從荷蘭人和葡萄人手中購得而得名,清初統治者忌諱“夷”字而改稱“紅衣大炮”。

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紅夷大炮在寧遠之戰中,大顯威力,清軍在此戰中失敗,明軍大勝,據說努爾哈赤就是被紅夷大炮擊中而身亡的。

早在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的時候,清軍就開始仿製紅夷大炮,併成功擁有了十幾門這種大炮,改名為“紅衣大炮”,清軍曾大規模裝備這種大炮來對付明軍和農民起義軍。

(吳三桂畫像)

清軍入關之後,西方傳教士繼續留在北京,為清廷效力,他們為清軍研製了各種火炮,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清廷還成功製造了神威無敵大將軍炮。

吳三桂雖然兵勢盛,但清軍戰鬥力依然很強悍,並且裝備有火炮。

此外,“三藩之亂”其實只是“一藩之亂”,耿精忠在叛亂之後,很快就投降了,而尚之信更談不上反,所以,吳三桂只是在一開始的時候,兵勢最盛,但到了後來,就不比清軍“盛”了。


騰飛說史


吳三桂活的時候,周軍頻繁發起攻勢,對清軍保持著強大的戰場壓力。我就來談談吳三桂從戰略主動到戰略被動變化的幾個因素吧。

吳三桂在起兵後,短時間即到達長江南岸,與清軍對峙。許多人批評吳三桂不積極北上,非要在江邊對峙。其實熟悉吳三桂的作戰風格,不輕易決戰。松錦決戰對峙長達一年,一招不慎滿盤皆輸;至於山海關決戰、保寧生死之戰都是被動的,吳三桂事後也心有餘悸。所以對他而言,決戰一定要慎重,而不是拿部隊下賭注。其實對面的勒爾錦郡王也是這個想法,正面頂住,但不決戰。

(三藩之亂)

雙方的默契就開始在更大範圍內運動,可以說三藩之亂是一盤高明的圍棋。

1、會師江南的失敗

孫可望的會是師江南戰略、李定國的會師廣州戰略,在執行層面上,鄭成功並不積極,顧城先生在《南明史》中有專門的論述。

在三藩之亂開始後,福建的耿精忠、臺灣的鄭經地盤接壤,從避免衝突與會盟發展角度看,會師江南都是擱置爭議,共同發展的好辦法。可在節骨眼上鄭經開始挖耿精忠的牆腳,逼著耿精忠降清,鄭經很快被擊敗,廣州尚之信投降。戰局迅速逆轉。

(三面包圍)

吳三桂陷入三面包圍狀態。

2、兩個迂迴戰略失敗

吳三桂在東面戰場依託盟友,在西北戰場就可以自己的部隊作戰了。隨著王輔臣的合作,川陝戰局逆轉。

一方面從平涼向綏、榆攻擊,爭取進入華北。

一方面從漢中向東攻擊,正取佔領鄖襄,截斷勒爾錦大軍的後路,演繹一出內地版松錦會戰。

兩個迂迴戰略成功一個就會帶來戰局逆轉。

(兩個迂迴戰略)

但平涼王輔臣被西北諸將擊敗。漢中東進攻擊的力量弱,沒形成決定性影響。

自然最後形成清軍大兵壓境的局面。

總結:

吳三桂戰略上的失敗使其戰略形勢惡化,但作為當時最優秀的統帥,其出神入化的指揮能力讓佔絕對優勢的清軍常常進入被動狀態,一籌莫展。可以說吳三桂的死使得整個戰局根本逆轉。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用九個字來形容吳三桂的失敗原因,那就是“惜子命,孫未成,將離心”。吳三桂勢力最強大時何止飲馬長江,長江以北的陝西甚至部分甘肅都已經已經舉起了周朝的大旗。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之亂”除了三藩平西王、靖南王和平南王之子外,廣西將軍孫延齡、陝西提督王輔臣、察哈爾親王布爾尼、延平郡王鄭經、四川巡撫羅森、提督鄭蛟麟、總兵譚洪、吳之茂,廣西將軍孫延齡、提督馬雄,襄陽總兵楊來嘉均前來響應,可以看出這是其實是反清復明勢力的一次大聯合,以漢將為首,同時包含了一些滿族將領。

(尚之信)

那為什麼聲勢如此巨大的“三藩之亂”,打到長江便舉步不前了呢?根源出在“大明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吳三桂自己。原來,多爾袞害怕吳三桂反,之前就令其將兒子吳應熊以額駙的身份入朝為質。多爾袞的計策也的確有了效果,可憐天下父母心,吳三桂怕兒子因此慘死,於是北伐之心就猶豫了。這給了康熙重振旗鼓的機會,最終吳應熊還是被絞死,吳三桂很快患病,稱帝五個月就死去了。

(耿精忠)

吳三桂的周朝本就是不同勢力的聯合,領導核心在吳三桂一人。吳三桂一死,其繼承人吳世璠年幼,周軍自然軍心渙散、離心離德。於是尚之信、耿精忠、王輔臣、林興珠等周軍主要統帥先後投降清軍,吳世璠也落得一個兵敗自殺的下場。試想,如果吳三桂當初能捨棄吳應熊,北伐中原,那又會是怎樣一番景象呢?或許中國的近代史就會改寫了吧!

(吳三桂)


切割地球


一個人再無敵,百戰百勝,然而有一樣是敵不過的,那就是歲月,吳三桂嚴格意義上來說是敗給了歲月並非清廷。

受影視劇荼毒不淺,世人都以為吳三桂乃反覆無常的漢奸小人,康熙大帝在與其角逐之中一直穩操勝券。今日我們且不論吳三桂數次改弦易轍的原因,只簡單還原歷史上真實的吳三桂。

公元1644年,吳三桂不滿逼迫崇禎自縊且將自己一家老小圈禁的李自成大順政權,擺了李自成一道,聯合多爾袞引清兵度過山海關。此後,為滿清四處征戰李自成政權將近20年,封為雲南平西王。可以說,滿清的大半天下都是吳三桂打下來的。所以,歷史上真實的吳三桂並非如影視或者我們謠傳那樣不堪,吳三桂號稱鐵騎將軍,鎮守山海關令滿清未進寸土,他的能力可見一斑。

1659年,吳三桂入緬甸徵南明政權,俘南明永曆皇帝,1662年,為取信於清廷,吳三桂在雲南勒死永曆皇帝,寒了天下仕子的心。

1673年,康熙不堪三蕃重俸,意圖撤蕃,年61歲的吳三桂為求取生之道在雲南殺滿清巡撫朱國治,擁兵20萬宣告起兵造反,短時間內,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圈禁其父親起兵造反擁兵10萬,福建靖南王耿精忠擁兵20萬紛紛默契響應,一時間,加上臺灣鄭經殘部,保明與少數民族勢力,南方將近70萬兵力與滿清割據,已經擁有了劍指京都的實力。此時,康熙能夠調遣兵力不過20萬而已。同年,尚之信又作牆頭草轉降滿清。

吳三桂意圖三面夾擊康熙,即聯合昔日部將陝西總督王輔臣還有靖南王耿精忠夾擊康熙,派遣使者汪士榮勸降王輔臣響應自己,王輔臣不願附逆,未經與山西張勇商量便將汪士榮交於康熙發落,將吳三桂書信與計劃和盤托出。張勇因此嫉恨王輔臣目中無人,與其分政治之。恰逢四川總督鄭蛟麟附逆造反,康熙派遣大臣莫洛為山陝經略,莫洛因為與張勇私交甚密而處處掣肘王輔臣。

公元1674年12月既康熙十三年,王輔臣被逼無奈,在寧羌殺莫洛,宣告起兵造反,這可把吳三桂高興壞了,總算實現了自己三面夾擊的戰略。

次年2月5日,王輔臣攻下蘭州,一時間陝甘岌岌可危。

1675年,康熙集結十路大軍與吳三桂在湖南,岳陽一帶兩軍對峙。此時,兵多將廣的吳三桂卻始終不願聽謀士劉玄初建議北上直搗黃龍而是選擇在松滋停留三個月,致使白白貽誤戰機。

大局轉折在公元1676年,康熙派遣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與心腹周培公徵王輔臣,圖海先於平涼斷其糧草再攻心為上,招降王輔臣,吳三桂左翼淪陷。同年,東面的耿精忠部因與臺灣鄭經部相互猜忌且部將離心,投降滿清。至此,吳三桂只能孤軍駐守衡州,調兵遣將與滿清對峙,其中,其大將馬寶在永興大敗清廷,接著幾戰告捷。

但是,所謂單拳難敵四手,吳三桂正值暮年,且其因為幾度改弦易轍已經無人願意追隨,大勢落在了清廷,就是昔日漢族盟友也因為他殺了永曆皇帝而與他勢不兩立。也許吳三桂自知大勢已去,在1678年3月在衡州稱帝,但是,隨著夫人去世加上戰事膠著,吳三桂身體每況愈下。

公元1678年8月18日,吳三桂因為積鬱成疾而死,享年66歲。公元1682年耿精忠被康熙賜死,三蕃之亂結束。

值得一提,吳三桂在最後一年66歲時,即使是勢單力薄依然讓滿清吃盡了苦頭,因此有不少人認為,吳三桂敗並非因為當初不肯過長江直搗黃龍,更多是因為年紀大了,大壽將盡,心有餘而力不足,假如再給他10年光陰,天下必定改弦易轍。


不書


古代戰爭兵力是取勝的一大關鍵,但不是唯一取勝的標準,天時地利人和都決定著一場勝負,有時候可能還比兵力重要多。例如莫斯科保衛戰,一場大雪就讓戰爭走向反轉。

吳三桂兵力雖然是清軍一倍,從雲南打到了湖南江西封地,已經到了長江,但是就是沒能打過長江。吳三桂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我就簡單說一下。


第一,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來起兵,難道他當天下人都是傻子嗎?吳三桂親手殺死了明朝永曆皇帝,還口口聲聲反清復明,起兵前還裝腔作勢到永曆皇帝墓前哭訴了一番,永曆皇帝要是在天有靈也不會保佑吳三桂。


第二,吳三桂帶兵打到湖南,就貿然稱帝,這是他失敗的最大原因。當年朱元璋憑藉三句話“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而得天下,吳三桂都還沒有打敗清軍就自封為皇帝,這簡直就是自尋死路。

第三,吳三桂夥同耿精忠,尚可喜一起起兵,表面三人是夥伴關係,其實私底下各自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誰也不願意為對方當炮灰。而反觀清朝這邊團結一致,而且早早就做好了準備。對比兩方,很明顯就可以分析出吳三桂必敗。


傳奇歷史觀


吳三桂為什麼會失敗,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人答過了,但是被邀請,而不答又不是我性格,獻醜說兩句。

我們先來探討一個問題。

吳三桂為什麼要造反

從山海關迎滿清入關以來,吳三桂頭號漢奸的名頭已經帶上了,到後來入緬店索回永曆皇帝,繼而殺之,吳三桂恐怕這輩子都被天下漢人多唾棄。

吳三桂這點看得很準,所以一直以來他對滿清很忠心,他的要求不多,能像明朝沐氏一樣,世代鎮守雲南就行。

可是康熙上臺後的撤藩之舉,明顯斷了吳三桂的美夢,一旦被撤藩,失去了兵權,吳三桂即便想做滿清的走狗,恐怕都沒有機會。

對於吳三桂來說,反是必然的,換句話說,吳三桂是被撤藩逼反的。

三藩內部並不統一

我們通常所說的“三藩”,指的是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

一說“三藩之亂”加上臺灣鄭氏,好像半壁江山都反了,實則不然,先不說鄭氏就連“三藩”都不是鐵板一塊。

平南王尚可喜始終沒有參加叛亂,在吳三桂剛起兵時,還曾經參與鎮壓,後來被他兒子尚之信軟禁,至此“平南一藩”才算是入夥,但是觀望情緒濃厚,對於“三藩之亂”並沒有多大幫助,反而牽制了廣東等地響應吳三桂的一些將領。

再說耿精忠,雖然積極相應叛亂,但是卻最早歸降,1674年耿精忠在福州起兵,只堅持了兩年就被迫投降。

實力對比懸殊

吳三桂號稱擁有大軍數十萬,但是其中真正歸他指揮的能有多少。

造反之前,吳三桂賬面上的軍隊不足三萬,實際數量在8萬左右,而號稱的數十萬大軍包括一些響應反叛的,和一些態度曖昧的,比如王輔臣。

但是這些人並不能真正為吳三桂所用,所以吳三桂在開戰之初能夠從雲南打到湖南,主要是因為突然,突然,清政府措手不及。

戰鬥越往後進行,吳三桂的後勁越不足,還是那句話以一隅敵全國,毫無勝算。

戰略上的失誤

所謂戰略上失誤,並不單純指的是軍事上,吳三桂作為一名久經沙場百戰餘生的名將,吳三桂在軍事指揮上還是值得肯定的。

所謂戰略失誤指的是吳三桂造反目標不明確,究竟是推翻滿清,還是割地為王,吳三桂恐怕也在不斷猶豫。

吳三桂起兵時候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在有些方略上顯得有些保守,據守長江而沒有選擇北上,一方面是保守思想作祟,一方面也是實力不足的反應。

起兵師出無名

吳三桂起兵時,自封“興明討虜大將軍”,還是幻想借助明朝的影響力擴大自己的實力,但是吳三桂叛明降清,以及親手殺死永曆皇帝的汙點是無法洗去的。

吳三桂在起兵過程中,先是稱王,後又稱帝,將一己私慾暴露出來,吳三桂以反滿為名而亂天下,很難得到支持。

綜合以上幾點,吳三桂的結局是註定的,無論他反與不反,這其實從他叛明那一刻就註定了。


一點點歷史


1673年風華正茂的康熙皇帝決定撤去各個藩王,已經年過六旬的吳三桂在那個年代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老人了,這樣一個快30年沒動過刀槍的吳三桂高舉反清復明的大旗,開始他人生中第3次反叛。

80年代吳三桂墓確定於貴州省芩鞏縣馬家寨一吳姓族墓裡。

扛著“興明討虜”旗幟的吳三桂得到眾多地方響應,兵不血仞佔領貴州,後進軍廣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3個多月佔領了6個省區,在1674年東南有平南王尚之信和靖南王耿精忠和臺灣鄭氏呼應,形勢一片大好。但是此時吳三桂自己改稱“周王”,身邊將領勸他改用大明的年號,他不聽非得用自己的年號,勸告甭管真的假的弄一個姓朱的當皇帝,表示奉朱明王朝為正朔,但他自行其事,這種反清復明的大事本來是舉一隅之力抵抗全國,本來師出有因變成了本末倒置。

碑上刻有立碑時間為雍正元年,恰是康熙過世半年,碑文采用非常隱晦的墓誌銘。

已經統治中國30多年的康熙可調動全國資源進行平叛,康熙全國調集兵馬,連蒙古的兵都借來了,分成十路兵馬直撲江南平叛,轉眼之間王輔臣戰敗投降,收回陝西、甘肅、四川,耿精忠和尚之信打了敗仗宣佈投降,最後清軍對吳三桂形成了合圍之勢,而吳三桂只能調動雲南和附近的力量。

在吳三桂墓400米處有清史專家確定為陳圓圓墓。

最致命錯誤是,打著反清復明旗號的吳三桂最後改國號為周,自封為皇帝,這就名不正言不順了,打著打著師出無名了,後來全國協調一致,反吳三桂,1678年自封皇帝的吳三桂很快就病死在了湖南,他的部將又發生了分裂,投降的投降,潰退的潰退,起兵反抗前從京城偷弄出來的孫子吳世璠又繼位吳周皇帝,退回雲南,後來在1681年隔了3年之後,清兵大舉進攻雲南,吳世璠沒辦法自殺了。


圖文繪歷史


吳三桂,明末清初最具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清軍入關的罪魁禍首,也有人說他是鎮守山海關的定海神針,但在絕多大數人看來,吳三桂無論是出於何種緣由,其投靠多爾袞、洞開山海關大門引滿清入關,最後心甘情願淪落為滿清鷹犬充當起了平南的先鋒,絞死南明永曆帝,吳三桂的劣跡斑斑伴隨著歷史的塵埃落定早有定論。

然而,就是這麼樣的一個民族敗類,為了榮華富貴以滿身帶血的屠刀踩著漢族同胞的累累白骨,最後居然還打起了“興明討虜”的大旗,寡廉鮮恥地發起了反清之役,最終卻又因擅自稱帝,落得了個滿門誅殺的悲慘結局。以儒家教義宣揚的“仁義禮智信”的觀點來看,吳三桂的畢生真可謂詮釋了什麼叫“人不要臉天誅地滅”和“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

客觀的來講,作為清軍入關的頭號功臣,清廷給予吳三桂的待遇還是很不錯的。清定都北京後,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此後吳三桂趁熱打鐵一路率關寧鐵騎南下剿滅各種反清勢力,並迫使緬甸交出南明永曆帝朱由榔,親手勒死了大明最後的希望。

滿清朝廷也沒有虧待吳三桂,在其充當馬前卒蕩平大半個南中國後,清廷下詔吳三桂鎮守雲南,委其開藩設府,統轄雲南軍政大權,後因吳三桂擒殺南明桂王,朝廷又任其兼轄貴州,晉爵親王,並加封太子太保,此時的吳三桂權勢熏天,宛如割據西南的土皇帝。

可以說彼時的吳三桂面對清廷的優渥已經達到了人生的巔峰,那麼他為何要選擇造反呢?

其實,清廷自入關伊始對漢人還是心存忌憚的,畢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特別是對於擁兵自重的漢人武裝,滿清朝廷更不可能毫無防備之心。

清廷表面雖然上對吳三桂封官加爵,但當軍力日益雄厚的吳三桂剿滅李自成部後不久,吳三桂被擢令“出鎮錦州”,吳三桂在剿滅李自成部期間也與南明殘餘勢力暗通款曲,對於這一切雙方可以說心知肚明,吳三桂也自然明白朝廷的用意,不再高喊“復君父之仇”,而是見風轉舵“矢忠新朝”,並大肆血腥鎮壓抗清義士和南明餘孽。

只不過滿清入關不久人心未定、天下未安,清廷還需依仗吳三桂這條“地頭蛇”繼續為其效力,而吳三桂也得倚靠軍功換取清廷的優渥,因此,從滿清入關到康熙前的這段歲月裡,兩者表面相安無事,背地實則暗流湧動。

康熙皇帝執掌大清江山後,面對三藩尾大不掉日益耗費國家錢糧的情況下,猶豫不決的康熙皇帝組織召開了多次御前會議,聽取了皇室各大重臣的關於撤藩的意見,經過多次朝會清廷內部仍舊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其實對於康熙來說,對於撤藩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關乎大清國運的重大決策,就連康熙本人都沒有思慮成熟,否則他就不會頻繁密集的召開撤藩會議,而越是高度機密的決策政令,參與的人自然越少越好,否則,國家危矣!然而由於康熙大張旗鼓的舉動,撤藩的音訊早已傳入吳三桂的耳中。吳三桂被逼反清已經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

1673年11月21日,吳三桂高舉“興明討虜”的旗幟兵分三路揮師北上,關寧鐵騎一路勢如破竹直搗長江以南,各地漢人聞風而動紛紛響應,雲南、貴州、湖南、四川四省相繼在不到三個月內落入平西王之手。

此時風頭正盛的吳三桂部已攻取長江南岸的松滋,對面的貫通“七省通衢”的荊州重鎮更是指日可下,而長江以北的清軍此時尚未完成集結,康熙皇帝也被吳三桂突如其來聲勢浩大的造反形勢打的措手不及。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吳三桂駐兵松滋三個月內,卻遲遲未見飲馬黃河、直搗黃龍的舉動,手下謀臣紛紛建議吳三桂應一鼓作氣渡過長江劍指黃河,但吳三桂卻依然不為所動。

這就讓人百思不得其解了,在封建社會謀逆造反是凌遲誅九族的大罪,對於多年縱橫疆場的老狐狸,吳三桂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箭在弦上既已發出,豈有收回的道理,緣何吳三桂未能把握時機突破長江天險直搗帝京呢?

我認為吳三桂沒有抓住有力戰力乘勢渡江北上,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吳三桂“欲出完全”。出兵跨過長江揮師北上就意味著吳三桂要集結現有佔領區內的所有兵力方能逐鹿中原,而僅以臨時駐紮在松滋的兵力顯然無法與長江以北、乃至黃河以北的清廷軍力相抗衡,倘若安穩駐紮於江南之地,即便北伐不成,亦可據江而收,甚至劃江而治。

其次,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尚在北京留作人質,冒然出兵北京必定禍及愛子。根據史料記載,吳三桂駐軍松滋期間曾以書信往來於康熙,並暗中冀希望西藏喇嘛出面調停釋放吳應熊。以現在的眼光看來吳三桂或許是一個合格的統帥,但絕對是政治上的低能兒,康熙是何等人物?焉能容忍“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最後,吳三桂年事已高,無雄心壯志。三藩之亂爆發後,吳三桂已年屆六旬,作為起事的領頭羊,要想一鼓作氣拿下帝京推翻滿清的統治,顯然完成這個沉重的任務並非朝夕的事情,而這就需要統帥必須具備百折不撓的堅定信念,譬如靖難之役朱棣九戰九敗最後一舉突破南京城,成功問鼎帝位,倘若朱棣不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也許歷史上就少了一位永樂大帝,而多了一位謀逆失敗凌遲處死的藩王,顯然就當時吳軍勢如破竹和長江以北聞風逃匿的清軍來看,吳三桂倘若一鼓作氣殺奔江北,天下易主或未可知也,但從吳三桂久駐松滋的情況來看,此時的他早已喪失了當年策馬揚鞭揮刀沙場的銳意進取精神。

因此,縱觀彼時格局,倘若吳三桂以迅雷之勢揮戈北上,至少飲馬黃河必成定局,畢竟此時距離滿清入關還不足二十餘年,民族問題極為尖銳,加之吳三桂聽從謀臣良策問鼎帝京驅逐韃虜大功可成也,可惜,遲暮之年的吳三桂早已喪失了當年引賊入關、蕩平江南的勇氣,否則,明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鹿死誰手尚未可知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