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为什么史界比较关注明朝1566年?

陈公町


1566年之所以受到关注,不仅仅是因为明朝的既定国策在这一年后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因为在当时的世界,正在酝酿一次新的大规模变革。类似的标志性事情在这一年还有很多。所以,1566年可以说是世界历史上的关键性年份之一。

首先,从世界大势的角度来说,这一年最大的事情其实是尼德兰革命的爆发。以奥伦治家族的威廉为首,尼德兰的地方贵族们开始向暴敛无度的西班牙王室抗议。这种以新兴资产阶级向传统封建权力叫板的事情,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大新闻。


闹事者本身拥有着欧洲地区最大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城市商业区域。被投诉的西班牙王室则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并作用新大陆的广袤领地上发现的巨额贵重金属。这些资本促使了西班牙人一方面在传统封建权力基础上,强化后来流行的绝对君主权威。另一方面也陷入了四处开战,军费透支的恶心循环。富得流油的尼德兰,必然成为被增加税赋的地方。

当时的西班牙国王是著名的菲利普二世,他为了自己的绝对君主权威,不仅要弹压各地的封建领主与资产阶级,还要在欧洲内外紧紧抱住天主教卫道士的大旗。这种互相联系的双重负担,促使他更加强化自己的个人权威。尼德兰北部,也就是今天荷兰地区的新教徒势力,背靠不少德意志的新教诸侯,与其不断抗争。这既是在限制西班牙帝国的财力,也是在削弱菲利普的权威。1566年的风波,最终引发了荷兰独立的八十年战争。


在海对岸,新教徒伊丽莎白一世成为了英格兰女王。过去与西班牙关系非常亲近的英国,瞬间成为了西班牙霸权的不稳定因素。1566年之后,已经拒绝菲利普二世求婚的伊丽莎白,将用钱和军队去帮助尼德兰人对抗西班牙军队。英国的海盗船队将不断出现在大西洋、印度洋,甚至是太平洋。他们对西班牙经济生命线的打击,也重挫了天主教普世帝国的实力。

夹在英国、荷兰和西班牙之间的法国,自然不可能在这场风波中幸免。天主教与新教徒的宗教内战,已经开始。前者有传统对手西班牙人的支持,后者则获得荷兰、德意志诸侯与英国的帮助。1566年是,战争才刚刚起步,但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周围不同阵营国家来插手的借口。这次严重的内部洗牌,将会在之后孕育出一个崭新的法国,并为周围所有国家所忌惮。

其次,1566年也奥斯曼苏丹苏莱曼一世统治的最后一年。这位大帝的一生,就是奥斯曼帝国步入顶峰的写照。他的去世,也就意味着奥斯曼帝国从神坛上开始慢慢退下。由西班牙人大量引进贵重金属,所引发的全球通货膨胀,开始折磨经济基础陈旧的奥斯曼各地。大量的地方封建军事贵族破产,直接影响了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与国力。


在苏莱曼统治时期,奥斯曼人还可以通过中央不断编练新的中央军部队,来缓解这种衰退所引发的军队崩溃。但在苏莱曼死后,这种权宜之计已经不再能阻挡世界总体走势的发展。帝国做出的本能反应就是编练更多军队,并准备对外的新一轮扩张。从1566年开始,日后入侵塞浦路斯并与欧洲联军发生勒班陀大海战的结局,已经无可避免。奥斯曼人将经历一场更为持久的长期衰退。

奥斯曼人的力量衰退,还会向东辐射到中亚等地。随着他们为了扩张需要而继续威胁波斯,老对手萨法维王朝也势必做出强势回应。这个阶段内,萨法维王朝继续依靠与土耳其边境上被压迫来的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人,发展自己的中央权威。外国人大量加入官吏队伍与军事集团,就是这种忠臣氛围的最好保障。波斯人也比过去更加注重对东方的影响,转而加强对阿富汗地区的控制。

当然,这种辐射在更东方的印度,就不那么明显了。阿克巴大帝治下的印度,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10年前才重新占据德里等地的莫卧儿王朝,正在开启自己的印度本土化进程。但对于以阿富汗作为龙兴之地的莫卧儿王朝来说,他们在实际上正一点一滴的失去对中亚地盘的控制。更为强势的波斯人,终究有能力将他们从兴都库什山以北地区赶出去。这也促成了阿克巴时代对于印度本土的大力经营。虽然1566年的莫卧儿王朝,堪称盛世的开始。但光鲜外表下隐藏的,却是一个地缘政治困局。阿克巴这样的统治者也明白,自己必须义无反顾的投入印度。

最后再说1566年的明朝,因为明朝在实际上是以上国家和地区内,最自我封闭的一个。但到了这个时期,他们也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利用逐步全球化的趋势,加强自身的统治。只是保守的嘉靖皇帝,是无法心平气和的看到这点。他的统治生涯,就是一个明朝保守势力强大,拒绝承认外部格局变化的悲惨时代。这种反噬浪潮,集中体现在肆虐沿海的倭寇问题。绝大部分以中国人为主的倭寇,不断被加强海禁控制的明朝官军打压,最终酿成了他们的抱团与激进化。


嘉靖所能采取的措施,无非是派遣得力干员去地方维持局面,支持戚继光这样的名将去进行军事镇压。但无论戚继光打了多少胜仗,倭寇问题都无法被禁止。聚居采纳更为灵活的经济政策与不断维持高压的军事开销,都进一步摧残着明朝的脆弱财政。1566年的明朝,就处于这么一个困苦局面当中。嘉靖帝在这一年的死,总算是为这种自毁进程,打上了一个小小的休止符。

新继位的隆庆皇帝,任用比较实用主义的名臣张居正,开启了著名的隆庆开海。这样,明朝的民间商业力量,第一次可以正大光明的出海贸易。他们的新贸易对象,就在东南海外的菲律宾。这里在被西班牙人控制后,成为了美洲-菲律宾航线的亚洲终点。引发全球通胀的美洲白银,也从这里输入亚洲。但对于严重缺乏贵重金属的明朝而言,这反而成为了增加收入、缓解财政疲软的利好消息。


所以,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1566年都是世界历史上的关键之年。引领世界进入近现代的欧洲,开启了新一轮的洗牌。受到欧洲辐射的世界各地,也开始步伐不一的跟进了这个大变局。


米南德王问道


大家都比较关注明朝1566年,可是明朝156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个风起云涌的朝代变得异常热闹。


当年也是嘉靖皇帝在位的最后一年,甚至著名的清官海瑞都买好了棺材,那么世界上究竟有何重大变化,让整个明朝为之震撼。当时的航海贸易和欧洲的殖民地开始兴起,首先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进行瓜分世界。还记得当时明朝的朝贡贸易以及大航海振奋人心。


这一年,明朝仅仅是比较强的国家之一,当时不管是欧洲还是非洲,甚至是中东地区都已经有很多强国。我们些算乃明朝人,他坚持了276年,而清朝仅仅存在了268年,仿佛超过300年的朝代很少。这276年的风风雨雨,其中代1566年最为关键,因为当时不仅是国外形势发生巨变,而且国内的政治权谋也异常激烈。还当时记得名城末年经历的小冰河时期。当时明朝末期的商业萌芽一。



最为震惊的就是江南制造局的案件。怎一个爱字,不仅牵制住了皇帝,甚至是整个朝廷的经历,它涉及的人数之广,堪称明朝之最。当时,明朝嘉靖45年,很多朝中重臣,都牵扯到江南制造局。也揭露了明朝后期官员的贪污腐败。又在想小的江南街道渠竟和内务府何朝宗一品大员相互勾结。

在这个问题上牵制住了明朝很大的精力,使得后来明朝末年,崇祯皇帝也无力回天。


高举老叔叔


公元1566年是明朝嘉靖四十五年,也是执掌大明王朝四十五年之久的明世宗朱厚熜最后的岁月。

而明年公元1567年则是隆庆元年。

因此,1566年作为一个分水岭,标志旧时代即将落幕,新时代即将来临。

嘉靖皇帝以藩王身份继承大统,执掌天下四十五年,是一位聪明而自负,二十几年不上朝却能紧握权柄,威仪不减的帝王。然而,重权术而轻治世,却将嘉靖朝搞得乌烟瘴气,尤其是纵容权臣严嵩长期把持政权。这一切在1566年画上句号。

以裕王,徐阶,高拱,张居正等新兴力量逐渐战胜严嵩一党。而嘉靖皇帝因长期服用丹药,同时受到千古直臣海瑞上书的刺激,身体与精神状态已经每况愈下,走到生命的尽头。

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这一部豆瓣评分很高,重新受热捧的历史剧,也让1566年这一历史年份得以走入观众视野,受到广泛关注。


生说


1566年是嘉靖四十五年,也是嘉靖帝在世的最后一年。1566年是明朝衰弱走向中兴的一个分水岭。1566年,海瑞为了改变朝政之风气,死谏下狱,1566年,蒙古俺答汗兵伐大明,逼迫闭关锁国政策的明朝施行朝贡贸易。1566年,嘉靖帝去世,开启了中兴明朝首辅“张居正”时代。


夏有凉风61


在我看来,1566是明朝旧制与新制的转折点,1566改元隆庆,在这以后明朝采用首辅高拱的奏意与蒙古鞑靼达成共识,在海陆方面,解除了多年的海禁。史称隆庆开关,1566也是隆万中兴的起点,也是明朝焕发了第二春。


津门小胖儿


明朝最强大的时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