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7 廁所革命——引領城鄉人居環境變革

2015年國家旅遊局提出在全國推動廁所革命,當年“廁所革命”就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已是廁所革命三年計劃的收官之年,兩年多的時間,全國各地颳起的廁所新建改建之風改變了人們過去對廁所髒亂臭的印象,“廁所革命”如今成為社會各界和網絡輿論熱議的話題。

兩年多的實踐,我國的廁所革命已經從景區擴展到全域,從城市延伸到農村,既取得了積極成效,也遇到了瓶頸和難題。

廁所問題成為社會“心頭病”

在北京工作了5年的趙君說,每次回老家,最怵的事情就是上廁所,所謂“一個土坑兩塊兒磚,三尺土牆圍四邊”“茅坑連豬圈,蒼蠅嗡嗡轉”,一想起那種廁所的氣味就感到一陣頭暈。

上廁所遇到的窘境,外出旅遊的人們也常有體驗。“上次和朋友去青海旅遊,我們住的農家樂,吃住都還不錯,但室內沒有廁所,只有外面才有,而且很差。”來自四川成都的李女士對記者說,“住宿的地方還算可以,但在景區、路上就很糟糕,連找廁所都成問題。”

廁所問題一直是我國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的薄弱環節,在建設和管理等方面仍與發達國家存在著差距。“改廁”也一直是我國重要的民生工程。從2015年年初開始,一場比過去更深刻更廣泛的廁所革命從旅遊界發起,並向全社會擴展開來。

國家旅遊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廁所革命就是面對幾千年來形成的歧視廁所、鄙視廁所、忽視廁所、如廁陋習而發起的,需要從思想認識、文化觀念、政策措施、體制機制等全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變革。

從2015年年初到2017年4月底,全國已經完成新改建廁所52485座,新建和改建廁所嚴格落實旅遊廁所國家標準,均達到了A級以上標準。目前來看,多數地區新建和改建的廁所整潔漂亮、乾淨衛生,服務質量也有了顯著提升。

農村也要來個廁所革命

兩年多的廁所革命實踐,取得的成果有目共睹。有人認為,當前廁所革命的難點仍然在農村地區。

事實上,農村的廁所革命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已經掀起。到今天,農村廁所的建設雖然取得了不小的進展,但仍然參差不齊、問題突出,不少地方的旱廁過於簡陋,排汙困難,直接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當地的生態環境,也制約著美麗鄉村的建設。

特別是當前,全域旅遊、鄉村旅遊越來越火熱,對旅遊目的地的基礎服務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就進一步突顯出農村廁所建設的短板。

可以看出,廁所革命已經不僅是旅遊廁所革命,更是全社會的廁所革命,除了要提升公廁數量和質量外,也要提高廁所文明的普及程度,讓群眾養成文明如廁習慣,更要讓廁所革命普及到景區之外,深入城鄉,使其成為引領中國旅居環境乃至城鄉人居環境變革的推動性力量。

“在農村地區開展廁所革命,並不僅僅是為了廁所好看一些,更是關係到人們的健康和鄉村的文明程度。”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農村改水技術指導中心主任陶勇指出,“在一些地方,由於基礎設施不配套和陳舊觀念的影響,落後的生活習慣依然存在,這值得我們特別關注。”

如今,廣大農村如火如荼的廁所革命行動已經改變了不少村民的生活環境,老式旱廁拆除了,越來越多人用上了乾淨衛生的現代廁所。在山東淄博,兩年時間完成了對7.2萬戶的旱廁改造;一些地方新建的廁所還加入了“創意”“景觀”等要素,例如在湖北的堯治河村,公廁的外形被打造成一個陶罐,與當地景觀融為一體。

讓生活生態環境更加綠色

浙江開化縣密賽村的張金花,每天早上都會準時出現在村停車場旁的公廁裡,開始她的保潔工作。“我們村的公廁可漂亮了,所以我不能讓它變髒。”張金花說。白牆、黑瓦、馬頭牆,密賽村去年剛建好的這個生態公廁從外觀上就呈現出了一股“景區範兒”,走進廁所,瓷磚貼的牆面、防腐木做的隔板更顯雅緻。

密賽村的景觀生態廁所展現出了不少地區開展廁所革命的成果和風貌,除了全面拆除旱廁、改善廁所衛生環境外,如何讓廁所更加美觀、環保、生態也成為人們的重要關注點。在福建北辰山景區,生活服務區的餐飲廢水和化糞池汙水經過生物淨化處理後成為中水,用於綠化滲灌。

在我國一些地區,新改建的廁所開始注重“人性化”“功能性”,例如北京房山的“第五空間”衛生間,設置了WiFi、充電樁、ATM機等多種設施,將衛生間變成了綜合的“休整站”;一些廁所在改造過程中添置了第三衛生間、母嬰室等,服務設施更為完善。

目前,為期3年的“廁所革命”已經走到了最後階段。有專家指出,我國廁所問題由來已久,到現在仍然發展不均衡,一些地方開始注重建設高端、創意、生態廁所,向發達國家看齊,另一些較為落後的地方卻在衛生條件方面尚有差距。未來,利用新技術也將成為重要方向,例如通過建設沼氣池加強能源再利用,在缺水地區考慮採用真空處理技術、泡沫封堵技術等方式處理排洩物,讓生活生態環境更加綠色。

短評

廁所也是文明標誌

在人們的觀念裡,“廁所”似乎是個難登大雅之堂的話題。廁所看似小事,卻與人們的健康息息相關。目前,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必要的現代排汙設施仍然較為缺乏。國家旅遊局發佈的《廁所革命推進報告》中提到,農村地區80%的傳染病是由廁所糞便汙染和飲水不衛生引起的。可以說,現代衛生設施的建設程度已經成為一個地區文明程度的晴雨表。讓廁所革命普及到全社會,普及到城鄉,就是要改善農村地區的衛生條件,推動農村地區生活方式和人居環境變革。

從城市和旅遊景區的廁所建設情況來看,廁所革命催生出了一批更為“新式”的廁所,不少地方參照國外創意廁所的經驗,花費大量資金將廁所也打造成為“景觀”。然而有人提出,國外廁所“曬創意”,我國廁所卻是“曬土豪”,百萬級廁所、五星級廁所等奢華的廁所雖然解決了廁所衛生的問題,但也有矯枉過正之嫌,不應該提倡。

我國廁所革命起步較晚,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除了需要資金、政策、技術等方面硬件支持外,也需要提倡人們端正態度,重視和理解廁所文明,把關注點重新放到改善衛生條件和生態生活環境的上來,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讓我國的廁所也能成為一個景區、城市乃至國家的文明標誌。(光明日報記者 魯元珍)

《光明日報》( 2017年08月07日 04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