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有哪些剂量很小就能致死的毒物?

五月的田野


离生活太远的毒物,像什么眼镜王蛇毒液啊,黑寡妇毒素啊这些就不说了,说点生活中能看到的毒物,同样令人害怕,特别是当你发现它们就在周围的时候。

黄曲霉毒素

一级致癌物,可诱发胃癌、肾癌、泪腺癌、直肠癌、乳腺癌,卵巢及小肠等部位的肿瘤,还可出现畸胎,长期接触此物质必然会患上肺癌或者肝癌。此物质也可用于急性毒物来致生物与死地,一个70kg的正常人的致死量是20毫克,死亡原因是引发肝衰竭。这种物质多来自于发霉的农作物、食物残渣、泥土。

其实黄曲霉毒素来自黄曲霉菌,但大部分农作物都会被黄曲霉菌感染,在农业生产中这样的情况几乎无法避免。但也没那么严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够大概率避免接触到它,生活中拒接接触过期食物,特别是谷物,及时清洗餐具,特别是木制筷子、菜板等工具,最好3个月一换。

三氧化二砷

俗称砒霜,毒性极强,它致死的原理是砒霜进入人体后能破坏某些细胞呼吸酶,使组织细胞不能获得氧气而死亡;还能强烈刺激胃肠粘膜,使粘膜溃烂、出血;亦可破坏血管,发生出血,破坏肝脏,严重的会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可以看出砒霜中毒而死的症状特别的痛苦,好的是这东西一般生活中见不到,但为什么我这里要说呢,因为它可以买到!

氰化物

这东西估计大家不会太陌生,氰化物指的是分子上带有氰基(—CN)的物质总称,一般我们听说过的氰化物为氰化钾、氰化钠等等。氰化物不是致癌物,但比以上两种物质还恐怖,剧毒,致死量更少,死亡时间更快,带有苦杏仁味(别问我咋知道的),它的致死原理是阻止细胞的呼吸,据说希特勒战败自杀就是服用的氰化物。同样的,这种物质用一些手段就能买到。

亚硝酸钠

一级致癌物,因外形与食用盐一样,味道又与食用盐相似,所以亚硝酸钠又称工业盐。亚硝酸钠的价格很低,所以它有时候会被某些不良商家用来充当食用盐损害消费者的权益,偶尔还有一些农户用工业盐腌制食品然后卖回城里。。。

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光靠口味完全不能分辨出食用盐与工业盐,这也是当下食品安全中的一个热点。

百草枯

它是农药中的王者,传说中的王者农药!草枯毒性中等,喝下去之后不会即时死亡,喝下百草枯之后,百草枯的毒素会慢慢作用于人的肺部,造成类似于囊性纤维病的症状,逐渐让人失去肺功能,最后导致患者窒息而死。有人说它都无法立即置人于死地,那它厉害在哪呢?

它厉害在没得救。想象一下如果你想要自杀,结果你喝了百草枯,两天之后你发现你还没死,结果你想想还是算了,干脆不死了,生活还是挺美好的,所以你后悔了。但后面几天百草枯开始起作用了,这时你想要治疗却发现没有用(就算你马上开始治疗估计都没有用。),只有看着你的肺功能一点点的消失,到最后你努力的想要呼吸,可就是感觉不到氧气的存在,这是一种身与心的折磨,让患者在绝望中死亡,这难道还不可怕吗。


蚂蚁科学


河豚毒素就是一种剂量很小就能致死的毒物!

河豚毒素又叫河鲀毒素,是鲀鱼类及其它生物的肝脏、卵巢、皮肤、肠、肌肉、精巢、血液、胆囊和肾脏等提取的一种有毒的生物碱。

这种相对分子质量为319的生物碱是毒性最强的非蛋白质神经毒素,这种氨基全氢喹唑啉型化合物的毒性比有着“毒药之王”的氰化物还要强1250倍,仅仅0.5毫克就能致人死亡。


河豚毒素的中毒潜伏期很短,且发病急,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很快就能致其死亡。河豚毒素阻碍神经传导,从而引起神经麻痹而致死亡。

因此河豚毒素是一种小剂量就能致死的毒物!

河豚毒素具有极强的稳定性,盐腌、日晒和烹调等方法都不能将其破坏,只有在高温加热半个小时以上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将其分解。当毒素处于高温环境时,短时间内就可以将其完全破坏!

尽管河豚毒素可以致人死亡,但是其毒素纯品却在医药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商业价值极高!


Minecraft军长解说


世界上的毒物太多了。但是我不知道你说的毒物是人工毒物还是天然的毒物,人工生产最毒的莫过于氰化物,一点点进入人体的呼吸道或者血液或者食道,一分钟之内必死。很无趣,所以我还是来介绍一下大自然中神奇的毒物吧。

1.蛇毒

蛇毒应该是种类最多的毒物了。并且不同的蛇毒所带的毒性也不相同。拿中国云贵川渝四个地方来说,蛇的种类就超过千种,并且大部分都是有毒蛇,更别说两广地区温暖潮湿更适合蛇类生存的气候了。蛇毒分为几种,一种叫做溶血性毒素,在我国像腹蛇和蝰蛇这种蛇类所带毒素就是溶血性毒素,具体的症状是咬过之后,毒素在被咬部位会快速传播,并且会让那个部位的组织快速死亡,有时候抢救不及时,只能截肢,并且会让全身血液出现反应最终死亡。这种毒蛇的代表应该是我国湖北神农架地区的莽山烙铁头。


这是中国湖北省
宜章县境内的独有品种,这种蛇体形巨大,并且兼具响尾蛇,巨蝮的特点,并且因为其体内的毒液量巨大,因此还能像眼镜蛇一般喷射毒液。有的人被它咬到指头或者被喷出的毒液沾到脚上就只能截肢了。另外一种蛇毒是神经性蛇毒。这种蛇毒的作用远离就是麻痹神经,甚至摧毁神经,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眼镜蛇了。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广泛、复杂的,且常出现双向性作用,即由于剂量不同,或动物个体差异,或神经系统敏感性差异而表现兴奋或抑制作用。眼镜蛇毒进入体内后,会快速麻痹神经,导致呼吸衰减,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其他器官的坏死。


第三种蛇毒则是混合型蛇毒,兼具溶血性和神经性两种毒素,像非洲黑曼巴,中国竹叶青都是这类的典型代表,生怕猎物不死,所以毒性之强大,作用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2.水母

漂亮的水母的毒性不输于蛇毒。其中最毒的要属箱水母。这种箱水母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但是最近在南美的某些地区也发现它的踪迹,这种箱水母体形巨大,触须也十分多,它的毒素和竹叶青相同,兼具溶血性毒素和神经性毒素,但它主要是以神经性毒素为主的水母通过刺丝囊发射刺丝将毒液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对心血管、血液、神经、肌肉等产生多种生物毒性效应。对人的致死剂量仅为几十微克,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毒的有毒生物之一。

3.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

本来第三应该写蜥蜴类的,因为蜥蜴类的毒素比较特别,但是我突然想起我国之前发生的非典和一直还未攻破的艾滋病,决定更改一下。许多野生动物生活的野外环境并不都是像电视里那样。许多还未被人探寻到的地方也许因为不允许正常生物的存在而存在大量的细菌,或者一些环境特别奇怪的地方动物携带有大量的病毒,而因为人类不可能对每一只野生动物都进行观测,因此我们不能肯定接触到生物是否带有对人类致命的细菌或者病毒。非典来自于广东人爱吃的果子狸,禽流感来自于天空中的候鸟不知从哪里开始感染,还有非洲猴子的HIV病毒。人类在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也应该注意保护自己,不然,电影《猩球崛起》中因为猩病毒而导致人类灭绝的情况真的可能会发生哦。


土家罗妹


[氰化钾]白色圆球形硬块,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在湿空气中潮解并放出微量的氰化氢气体。易溶于水,微溶于醇,水溶液呈强碱性,并很快水解。口服氢氰酸致死量为0.7~3.5mg/kg;吸入的空气中氢氰酸浓度达0.5mg/L 即可致死;口服氰化钠、氰化钾的致死量为1~2mg/kg。



枪战片里面的刺杀不成功往往咬一口衣领就死了 就是他们在衣领里藏了氰化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