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新疆和田玉如何開採?

樹下納涼


 目前在玉龍喀什河採玉的形式大概可以分為人工挖玉、機械挖玉和砂石廠這三種方式。一、人工挖玉

人工挖玉是挖玉大軍裡最多的一部分,但也是和田玉利益鏈的最低端。

人工挖玉一般是幾個人合夥、一個家庭或是單個人挖玉,工具也很簡單:一個特殊鐵鏟、一個十字鎬頭、一個小耙子。

挖玉的地點一般集中在河床和河谷階地,淺灘、古河道和山前沖積洪積扇上的礫石層中,挖玉人要一層一層的把石料挖開。

人工挖玉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些是比較有效率的,就像圖上那樣,用水泵衝去石料中的沙子,這樣挖玉人可以更好的辨認玉石。

有些是用篩子篩去沙子撿玉的。

人工挖玉是非常辛苦的,挖玉人不僅要長時間的侷限在一個很小的區域裡,而且獲取率很低,一連幾個月都挖不出一塊像樣的玉也是常事。

在和田玉的利益鏈中,挖玉人無疑是最底層的。他們往往是要投入很大的生產成本或時間成本,才能得到一塊和田玉。與流通領域和收藏領域的和田玉玩家相比,他們的收入微不足道。

每年的十月至來年的五月是最佳的挖玉期,這個時期沒有洪水,比較適宜挖玉。尤其是每年的十月至來年的二月是挖玉的高峰期,這個時期正是農閒,當地農民大量湧入河床挖玉。高峰時每天有約5萬挖玉人散佈在玉龍喀什河內。但是如今情況有所改善,因為已經很難找到什麼漏網之“玉”了。

人工挖玉充滿了艱辛,但因為玉龍河中的玉石,玉龍河人民多了一些生活的希望和憧憬。夢想就是構成生活的一部分,玉龍河畔的居民不過是真切地在尋找著自己生命中的一絲夢想罷了……二、機械挖玉

人工挖玉能挖的深度很有限,而且效率很低,使用機械挖玉,會使得效率大增。在玉龍喀什河所開採的籽料90%都是機械開採出來的。

首先挖掘機、推土機要將地表的浮土搬走,浮土層之下,才是出玉的卵石層。挖掘機先把石料挖出來,然後裝載機揚起慢慢往下放,每挖一斗卵石,就直接用極慢地速度傾倒下來,旁邊站著幾個工人,拿著坎土曼,用肉眼來判斷其中是否有玉石。如果有,就大喊停,再用坎土曼扒拉出來,如果沒有,就再來下一斗。

  在挖玉盛行的時期,很多投資商都在當地河裡買地,然後投資機械和工人來進行挖掘,淺則挖到幾十米,深則挖至上百米。要知道,在河裡挖玉是一點目標都沒有的,人們只能憑感覺在當地政府規定的河床裡進行開採,有時幾天甚至十幾天都沒有什麼收穫,代價是很高的。

可以說,最早開始機械化作業的挖玉人多數賺得盆滿缽滿,但從2003年開始,虧損的越來越多。

直到如今,大型挖掘機的數量少了很多,一是因為政府的管制,二是能挖出好料的地方實在太少了。  三、砂石廠的生意

當大型機械挖玉也行不通的時候,就催生了另一個可以打擦邊球的產業——砂石廠。

一個砂石廠是要經過非常複雜嚴格的審查,繳納不菲的費用後,才被允許建在古老的河床之上的。每天向下挖掘幾米之後,砂石場裡的工人會對挖出的石料進行精細的揀選,沒用的砂石料會被磨成細粉,隨便賣給什麼建築商,但其每噸幾十元的利潤遠遠不能與玉石交易以及承包揀選權相比。

採玉食物鏈的頂端與末端在這裡奇怪地共生著  砂石廠與機械採玉的不同之處在於,這裡除了挖掘機和裝載機,還有專門篩選籽玉原石的流水線。篩選的過程中,篩選機的運輸道上佈滿了幾個甚至十幾個看管工人,他們用敏銳的眼睛緊緊的盯著從傳送帶上走過的石頭,任何一個小籽料也不會放過。    


目前從玉龍喀什河挖出籽玉的幾率越來越低了,開挖籽玉的成本和難度也越來越高。即使能挖出一兩顆小籽,也要附加上這些投入的成本,所以好的籽玉的市場價格始終沒有回落。籽玉價格的堅挺已經不是商家一廂情願地賣高價,而是硬成本實實在在地存在。


  河床經過數千年的挖掘,已近油盡燈枯。在以後,每一塊籽料的開採都會有著一個極高的成本和風險。而從另一方面,你可以說他們破壞了環境,也可以說他們為了利益而為之瘋狂,但換個角度,如果是你,你能禁得住誘惑嗎……


一塊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有籽料,山料,山流水,戈壁料四種產狀開採方式也各有不同。

籽料開採

古代籽料開採主要是撈玉、揀玉和挖玉。

1撈玉是古代人在崑崙山腳下的河流中採集玉石的一種方法。“每歲五六月,大水暴漲,則玉隨流而下。玉之多寡由水之大小。七八月水退,乃可取。彼人謂之撈玉。”“每歲秋水涸,國王撈玉於河,然後得撈玉”

撈玉有很強的季節性,夏季冰雪融化,經風化剝蝕後的玉石碎塊由洪水攜帶奔流而下,到了低處,堆積在河灘及河床中。秋季,河水下降,人們下河撈玉。

古代有“陰人招玉”的說法,有記載,元朝時期,每到汛期過去無數赤裸的女奴隸就會像下餃子一樣,在沒過胸的河水中,尋找玉石。

2⃣️揀玉。根據水流的走向,在石頭容易堆積的地方,夏至秋,有豐富經驗的人選擇揀玉地點揀玉。

3⃣️挖玉。挖玉的方法就是使用簡單的鍬鎬等工具在河灘上挖掘。

現代採籽料的方法

新中國成立初期,和田採集籽料,依然是古代的方法。80年代以後,開始有組織地進行。

90年代初中期,出現小規模的機械挖掘。先用推土機將古河道或戈壁上面的浮土推開露出卵石,然後用挖掘機將卵石挖出,轉動機身,將卵石倒在一邊,堆放處,圍有工人,將卵石檢查,揀出籽料。如此反覆,一臺挖掘機一天可挖掘幾平方米的河段。

97年以後,機械開始大規模出現。2006年左右,數千臺挖掘機遍佈河道,一字排開,這種挖玉場面,竭澤而漁。

2016年,挖掘方式發生變化。挖掘機在有卵石的古河床旁安裝數條傳送帶,將古河道上層的浮土用推土機去掉,裝載機再把石頭裝到卡車上,運到傳送帶旁,裝到傳送帶上,沖刷乾淨,工人就非常容易識別和田籽料,幾乎沒有漏網之魚。

山流水

山流水產玉地點接近冰川。方法是,上游的雪水用壩攔住,去衝擊冰舌,露出玉料。非常危險。

山料的開採方法

古代開採山料,將玉礦倆邊的花崗岩等圍巖的裂隙中插上木材使其燃燒,岩石受熱,澆冷水,裂隙擴大,再撬動,破裂的岩石脫落,玉料露出。這是火攻法。

還有豆類膨脹法,先把石頭的裂隙撥開,綠豆放入其中,澆水,幾天以後,綠豆膨脹長芽,綠豆挖出,換黃豆,黃豆出芽,裂隙擴大,玉石就會晃動,再用工具挖出玉石。

明代以後,火藥開採。炸掉圍巖,露出玉料,再進行開採。

隨著炸藥出現,火藥開採法被淘汰。

現代則是大規模機械開採。先炸掉圍巖,挖掘機剝離,露出玉礦,挖掘機挖出。

當然還有洞採法,在這裡不做介紹。

戈壁料的開採則主要是人工撿拾。現代也有機械翻地,然後人工撿拾。


泰山牛牛




那麼和田玉是怎麼挖掘開採出來呢?主要有撿玉、撈玉,攻玉、採玉,這四種方式,其實是兩大類型吧。撿玉、撈玉屬於原始的開採手段,攻玉和採玉屬於現代化的開採方式:



1、撿玉、撈玉就是在衝擊河床上,採取翻、挖、撈等手段尋找玉石。這部分玉石屬於玉礦經過雨水、融雪衝擊而順水衝下的玉石,有些玉石經過千百年河水的沖刷形成了圓潤光澤的形態,這些玉石籽料是玉中精品。



2、攻玉、採玉就是順著玉礦帶脈用現代化機械方式進行開採挖掘,採集玉石體積大玉量大,礦料可塑性很強,玉質有好有差,精品的山料雕件也價格不菲。



3、目前,和田玉產地因過度挖掘已經是一料難尋,政府出臺相關政策對和田玉產地進行禁挖禁開禁採,讓寶貴的和田玉產地修養生息!




如果您手裡有一塊和田玉一定要珍惜啊,因為和田玉已經越來越少了。


新疆古麗爾


和田地區位於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崑崙山和喀喇崑崙山北簏,古稱“于闐”,是古代“玉石之路”的起點,現被稱為“玉石之都”。


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是和田地區的母親河,也是兩條淌金流玉的寶河,它們的水量源於崑崙山降水和融雪。


人工開採比較耗時耗力少耗財,效率不高長時間在一小範圍挖玉,所以幾個月沒挖到玉的人也是很正常的。


人工挖玉的人一般都是沒什麼資金能力的,運氣照顧挖到好玉換個大價錢,在去購上一臺小型的機器去偷挖。當然了,什麼事情都有二八定律,會有那麼一小部分人被上天眷戀賺到大錢後,就想辦法承包砂石廠了。在玉石開採利益鏈最低端的人們,大部分還是沒什麼油水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這些人就靠採玉了。如上邊所述,採玉利益鏈最低端的人們,他們投入的時間是最多的或一些成本,最後得到的可能是一塊和田玉。他們的數量可能是數以十萬計,與在流通或收藏領域的玩家一比,顯得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挖玉人的艱辛我想大家都有了解了,也正是這些玉石給當地居民帶來了,一些生活的美好憧憬與夢想。生活中不能缺少夢想,不在這裡就是在其他的地方,玉龍喀什河當地的居民不過也是在尋找自己命中的那份夢想罷了……



從上圖我們不難看出,這採玉的效率以及開採面積、深度都不是人力能及的。機械開採的第一個環節就是要把地表浮土搬走。因為在這之下,才是玉卵的所在。開採的地區會將3-10米的卵石層翻查一遍,小如花生米的籽料只要稍有特色也會被收走。



玩轉文化生活知識,關注【東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買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選!


東家APP


有關於和田玉的疑問請關注慕山玉道頭條號

當你欣賞著一件件細膩溫潤的和田玉,感嘆它那自然天成、鬼斧神TJ的神韻時,你是否知道?在這美輪美奐的石頭背後,又有那些艱苦和辛酸的故事呢?

在蒼莽逶迤、勢如巨蟒的崑崙山和阿爾金山,幾千年來,那些不為人知的採玉人,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忍受著空氣稀薄、寒冷飢餓,以及死亡的威脅,默默地採掘著溫潤的玉石。那佝僂的身影、滿面的皺褶、累累的傷痕……,記錄和印證著幾十代採玉人的滄桑與辛勞。

在中國古代,因生產工具的制約,古人主要是在河裡撈玉,並且有一套嚴格的制度和規矩。自古以來,老百姓不能私自下河撈玉,一般都是官府壟斷。然而更為艱鉅的則是礦山開採玉石——古人稱之為“攻玉”, “攻玉"具有十分久遠的歷史。

攻玉可謂備受艱辛,常人難以想象。因為玉礦都遠離人煙處在高山上,一般距離綠洲一二百千米以上,大多數處在無人區,需要在山前轉運換騎駱駝或毛驢,沿河流和深谷行走才能到達礦區。有的礦山更遠,要騎三四天甚至七八天毛驢才能到達。

就是現在,如果你到且末縣的塔什薩依礦,如果走得快的話,上一趟礦山往返也要花11天的時間。到那裡經過的“冰達坂”,山路陡峭,最寬只有1米,窄的地方僅有50釐米,而旁邊全是懸崖。一般採玉人上山都是徒步而行,因為數量不多的駱駝和毛驢還要馱運物資和玉石等物品。

採玉人是一個特殊的人群,他們必須有堅強的意志,吃苦耐勞的精神,才能完成任務。有句順口溜這樣形容山上的氣候: “風吹石頭跑,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一日過四季,常年雪花飄。"說的就是採玉人一天中要時常應付忽而豔陽高照,忽而大雨瓢潑,忽而風雪肆虐的惡劣天氣。他們一般每年的4月初上山,9月底下山。在這長達半年的時間裡,採玉人一般不能下山,他與山為伴,與玉為友,常常照顧不上自己的妻兒。採玉人的住宿也非常簡陋,古代一般都是睡在礦洞裡,現在條件也好不到那裡。

採玉人每天的勞動量相當大,在山上他們要不斷用炸藥或鋼釺去除雜石然後得玉。玉料採出以後,採玉人還要負責清理石碴,平均每幾分鐘就要從礦洞裡推卸一推車石碴。這樣一天下來,每天一般工作在10個小時,平均一小時就要推卸20多車石碴。下班還要將採來的玉石分堆,每人背一份,負責運回自己的礦區。每隔一段時間,採玉人再揹著玉,攀巖拔索到大本營,然後用駱駝或毛驢運到山前轉運站,再搬上汽車運走。如果是大玉塊,就待洪水過後,修築臨時便道用小四輪車運石下山。

採玉人在山上的生活條件非常辛苦,因為條件的限制,吃飯成了山上工人最大的問題。20世紀70年代初,採世人一個月可以拿到36元工資,每月開支掉l 5元伙食費後,所得到的也不多。月f5時主要的飯策就足饃饃和玉米糊糊,有時候會弄些辣椒麵下飯吃,偶爾也朋野韭菜調劑飯菜。

20世紀80年代初以前,當時物資匱乏,就連麵粉也是限量供應,能吃飽是採玉人最大的享受。當時國家沒有野生動物保護法,為了改善生活,他們有時也會在山上打些野味,改善生活。

70年代初,在且末縣玉礦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那時礦上有3個夾子,有一天採玉人小杜去察看山上設的夾子有無獵物時,忽然看到有一個東西被夾住亂跑,他一看是一隻兇猛的野獸。驚慌之下,連忙跑回礦區報告了隊長,大家各帶上一根兩三米長的木棒朝山上趕去。

他們近距離打這隻野獸時才發現,原來夾到的是一隻雪豹。被夾子夾住受傷後的雪豹,因為疼痛難忍,嗚咽著滿山亂竄。他們捕殺時雖然很害怕,但已經進退不得,只有硬著頭皮,對付面前這隻受了傷的但異常兇猛的雪豹。雪豹瞪著兇狠的雙目,張開血口,向採玉人們兇猛地撲來。大家圍成一圈,齊心合力,經過3個多小時的圍打,終於將雪豹捕獲。

他們宰殺了這隻豹子,每人分了幾小塊。可是,當晚大家吃了雪豹肉後,就感覺胸悶,心裡感到特別燒.火辣辣得翻騰,喝了水以後,才感到心裡稍稍舒服一掌。苧然如此,他們覺得還是不行,一個勁兒地要水喝。就這樣燒了整整一夜的開水。第二天礦工們還是覺得口渴難忍,一些人渴急了,就抓起山上的雪來吃。當時,礦上養了一隻狗,吃了豹子的內臟等器官後,這隻狗一動不動,不吃不喝,工人們喂水給它一點反應都沒有。這隻狗整整在雪地裡躺了三天三夜,到了第四天才開始慢慢的喝水進食。

經歷過這件事後,採玉人再也不敢隨便吃雪豹了,因為雪豹熱量太大,吃了以後受不了。後來他們知道了這是國家保護動物.就再也.沒有去捕殺雪豹了。

2003年以來,在和田玉龍喀什河出現了小規模的機械挖玉,到2006年更是大規模開採,2007年達到了高潮。當地政府曾幾次對濫採行為進行治理,調集部隊對上百千米長的玉龍喀什河進行清理,嚴禁任何人在河道內和河床上採挖玉石,並派出直升機進行巡視。但部隊撤後,挖玉人又蜂擁而至。在整個和田玉的產業鏈上,價格爆發牽動著源頭的瘋狂採挖。在這期間,這塊古老的河流中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人間悲喜劇。

在和田當地流傳的故事中不光有撿到河裡的寶玉,一夜變成百萬富翁的,還有另外一類陰慘的故事刺激著人們的神經——2004年底,一個維吾爾族人,借了親戚朋友的錢買了挖掘機挖玉,但連續1年時間,沒有挖到像樣的玉石,親友都不停向他追債。一天晚上他通知了所有的親友,說第二天早晨在河岸邊的一個地方還錢,等第二天親友趕來的時候,發現他的屍體吊在挖掘機上。這樣的悲劇讓以溫潤細膩而著稱的和田玉帶上了幾絲血腥。

據說幾年前,有人開車路過一個維吾爾族老鄉家,注意上他們家院子圍牆上的一塊石頭,那是一塊值30多萬元和田青花玉石子料,這樣的奇遇使得一些人至今保持著一種習慣,就是要到偏遠地方的老鄉家裡轉轉。因為那些老鄉家裡的房前屋後,甚至院牆上,都可能留著幾十年前不經意時候搬回來的玉石。把這些被當作普通石頭扔在那裡的玉石收上來,可以狠賺上一筆。

和田市境內有一座買力克阿瓦提古城,為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專家認為它是漢代于闐國都城遺址。由於古城在玉龍喀什河西岸,是古河床和現在河床交匯的地方,隨著玉石價格的上漲和開採的困難,一些人帶著鐵鍬偷偷地潛人買力克阿瓦提古城。他們來到遺址,並不是盜墓者,卻比盜墓者更具破壞力——他們是衝著遺址地下的玉石來的。在20平方千米的遺址範圍內,有時晚上偷偷來挖玉的人最多有幾千人,甚至挖掘機都進來挖。2005年開始,政府撥款把遺址用鐵絲網圍起來,不到一年鐵絲網已被毀壞。負責遺址看護兩個人一個人守著一個大門,但並不管用,一旦挖玉的人發現他們進遺址裡面巡查去了,直接把鎖著的大門拆掉,大搖大擺進入遺址,繼續挖玉。除了買力克阿瓦提古城,還有另外兩個縣級的遺址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都是因為遺下面有玉石。


慕山玉道



為什麼我一直強調和田籽料的珍貴呢?其實任何一個去過和田當地挖玉現場的都很清楚,得來真是太辛苦了。

和田籽料不是將要枯竭,是早就枯竭了,這個事實不接受也得接受。

有些人還活在到河邊撿玉的夢裡,現在的和田籽料開採沒有大型機械和選礦設備,根本沒戲。

這兩幅圖是一個安徽妹子前幾天去和田收料拍的,遠處的大型挖掘機和翻斗車是挖籽料的必備工具,你真的有心,可以去和田當地體驗一下,回來你就知道籽料的為啥價格翻著跟頭在漲了。



歡迎關注#造辦處 #因後臺海量的相關留言,我們只能依次陸續答覆各位玩友,會優先回復關注了我們頭條的粉絲的問題,謝謝

造辦處所有內容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如需轉載請私信頭條造辦處聯絡溝通,謝謝


造辦處


新疆和田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隅,中心位置位於東經79.92°,北緯37.12°,南抵崑崙山,盛產玉石,因在和田得名和田玉。



和田玉礦多藏在海拔兩千多米崑崙山中,每年夏季因陽光照射冷熱交替蹦裂成小塊隨山上融雪衝入玉龍喀什河,經過長年累月的水流衝擊磨成鵝卵形狀,就是我們今天見到的和田玉原石



每年的十月份以後等奔騰的雪水消退就會有成千上萬的民眾走入喀龍喀什河撿玉石了,人們脫去鞋襪高挽褲腳在成百萬億塊碎石中尋找屬於自己心目中的那塊美玉,小朋友也來了哦😊



當然這樣的撿法隨著玉石資源的逐漸匱乏很難再撿到了,就有了機械的採挖,因為機械挖又破壞了環境資源,得到了當地有關部門重視得以控制,所以現在的玉石開採量很小。價格也不斷攀高



小夥伴組粉團來和田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一塊美玉吧


棟子庚


要想知道和田玉石怎麼開採過來的,新疆和田玉有三種天然的產出形式。


第一個,籽料,是指天然產出形狀為鵝卵石狀,表面光滑,形狀各異,大小都有。是經過自然風化,河水不斷地衝刷形成的,大家應該很明白了吧,河裡去撈。河床底下去挖。

第二個是山料,顧名思義,要到山上去挖了,也就是所謂的礦坑裡面去挖,這個有點兒類似於緬甸的翡翠,總之是開山劈地找石頭。


第三個是山流水玉,也是經過自然風化,泥石流,雨水沖刷後形成的玉料,品質介於仔料和山料之間,也可說是尚未完全變成仔料的一種玉料,其內外質色一致,是一種優良料種。這種玉料也是在河裡面去撈,河床下面去挖了。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哦,歡迎朋友們點贊,評論,轉發!


雕玉臺


玉出崑崙:千人往,百人返,百人往,十人至。

這句不知道哪朝哪代傳頌至今的話,在體驗過尋玉之旅後,有了深刻的體會。雖然,現代的交通運輸工具、採玉工具都比古代先進很多,也大大保護了採玉工人的安全。但玉途艱險,很多山路仍不是機械可到達的。隨著採玉工人一起,去體會一下艱辛地採玉工作吧……

這樣的山路,只有人畜可以通行。

終於到達玉礦。

山頂已是白雪皚皚,就地紮營。

見到了傳說中開採了300多年的玉石礦洞,現在還在開採。

山上礦洞出產的玉石。

第一條玉石礦脈。

第二條玉石礦脈,露頭都是青玉。

這裡是葉城縣西合休玉礦。

塔縣的玉礦,也是我們常說的塔黑青玉礦,順著葉爾羌河開採,玉石都順著皮筏子順河而下的。

險峰出美景。

野外紮營。

路途坎坷。

途中休整。

珍惜手中的每一塊和田玉吧!不論他是山料,還是子料, 都是來之不易。


掌心寶說寶


冰川時期和田玉都已經形成了,本來和田玉都會在山裡面,隨著冰川融化以後跟誰水流衝到了河床上面,經過了多年的風化,河水的沖刷,已經形成了鵝卵石大小不等的仔料。


當然還有一些和田玉還停留在山裡面,這部分和田玉就形成了礦場,是要經過大型機械的挖掘才能夠產出的,和田玉的資源是有限的,經過多年的採挖,已經非常的稀少了,請珍惜你手裡的每一塊玉石。


謝謝大家的閱讀,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大家一起學習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