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布尔人是什么是什么民族?

大东北的小豆包


布尔人是非洲一个比较奇特的民族,他们是来自荷兰的白人,当年在荷兰的时候由于不堪贵族王室的欺压冒险来到南非,后来就在南非定居,把当地的黑人部族驱赶到内陆,鸠占鹊巢自己占地为王,成为土皇上。由于这些人当年在荷兰老家的时候,都是农民居多,文化不高,比较野蛮粗鲁,因此,同样是白人的英国人就称这些人是“农民”,布尔一词来源于荷兰语,本身就是农民的意思,英国白人用布尔人称呼他们有点蔑视的意思。后来,除英国以外的法国人、德国人等也被统称为布尔人。

有资料记载,布尔人在300多年前就陆续到达了南非,从他们在南非立足的时间来看那是早于英国人的,这些先到的布尔人善于耕种,南非又是地广人稀,所以很快就成气候了,消息传回荷兰后,这些农民就拖家大小跟着海上马车夫们蜂拥到了非洲的最南端。随着布尔人越来越多,土地也紧张起来,同当地原住民的争斗开始变得激烈,布尔人就一不做二不休公开地开始了武装抢劫,当地原住民的黑人那里能斗得过这些手持火器的白人,只几个来回黑人就被打到内陆去了。

本来这些布尔人非常有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没成想,随着荷兰的衰败,英国人接受了南非的管辖权。这样,布尔人斗完当地黑人又接着和英国人斗。布尔人斗一斗黑人那自然是没有多大问题,但是和坚船利炮支持的英国人干,基本上是占不到便宜,于是就被迫往内陆迁徙,这个布尔人十分好战,在迁徙的过程中还灭了黑人的祖鲁王国。

又过了不少年,本来英国人和布尔人已经相安无事了,不成想在布尔人的地盘先后发现了钻石和黄金,这一下可就不得了了,英国人逼着布尔人吐出这些矿场,布尔人那里愿意就范,于是英布战争开始。英国和布尔人的战争一共打了两次,历史上称为第一次英布战争和第二次英布战争,战争的结果当然是英国取得了最终胜利。战争的初期英国人吃了很多的亏,后来增兵到45万人,又采取不光彩的手段大量残杀布尔人的妇孺,逼迫布尔人就范。最后虽然英国人做了让步,布尔人建立的国家和自治邦都被英国人瓦解了。


非洲腹地摄影纪实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布尔人是南非的白人移民,以荷兰移民后代为主,也有法国人、德国人。

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基本都信仰基督新教加尔文教派,属于新教。

早在17世纪,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盘踞东南亚,垄断了最赚钱的香料、中国茶叶、丝绸、瓷器、日本的漆器等生意。

但从远东回到欧洲,路途非常遥远,需要中转基地。

荷兰人选中了南部非洲的好望角,驱赶了这里的部分黑人,建立了1块殖民地开普敦。

这个殖民地最初仅仅是为了东印度公司提供淡水、水果、蔬菜和其他物资。

但一些厌倦航海的水手逐步开始移居开普敦,他们除了荷兰人,还有德国人、法国人等等。

他们的语言也很有意思,是一种荷兰方言,掺杂法语、德语、马来语。

这个特殊的移民群体,被称作布尔人。

他们人数并不算多,到19世纪中期也就2万人,但是战斗力很强。

布尔人是殖民者,在非洲登陆开始就是一边种地一边作战。

南非有着大量的野兽和黑人袭击者,布尔人如果不能自卫早就被消灭了。布尔人的男人基本都是战士,会熟练使用各种武器,甚至妇女和少年可以开枪。

另外,布尔人的武器并不落后。在苏伊士运河畅通之前,欧洲船只到达亚洲必须经过南非中转。当时船只基本都配有武装,有时直接从事军火贸易,布尔人由此得到大量新式武器,尤其是先进的枪械。

不过,他们都是农民出生的水手,文化不高,大部分不太识字,性格野蛮粗鲁。

因此,同样是白人的英国人就称这些人是“农民”,布尔一词来源于荷兰语,本身就是农民的意思。英国白人用布尔人称呼他们,带着蔑视的意思。类似于上海人口中的乡下人!

19世纪初,英国获得了开普敦的控制权,随后向这里大量移民。

然而,这里的布尔人主要从事农业,控制了开普敦的大量土地。

英国移民人数虽然已经超过布尔人,却无法在开普敦获得支配权。

于是,英国政府出面宣布布尔人获得的土地属于英国女王。如果布尔人要获得自己的土地,必须重新参加拍卖。

同时为了打击布尔人,英国人威胁要释放所有的黑奴。而布尔人因为基本都是农夫,家中或多或少有黑奴。一旦失去了黑奴,布尔人几乎无力经营农庄,只能倒闭。

在英国的打压下,很多布尔人被迫放弃土地,离开了开普敦,向南部非洲腹地前进,开拓新的土地。

英国人认为南部非洲的黑人虽然实力不弱,但布尔人更难对付,对他们全力进行打击。

随后,英国人和布尔人进行了两次战争,主要争夺南非境内的利益。

1880年第一次布尔战争,骁勇善战的布尔人获胜,通过无处不在的游击战和伏击战,击溃了英军。

由此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基本自治。英国人只保持三项特权:控制德兰士瓦对外关系;保持对德兰士瓦同非洲部落关系的控制权;战时英军有权借道德兰士瓦。

1899年第二次布尔战争,南非境内发现了大量的黄金和钻石,英国人顿时眼馋。于是英国使用了近50万大军,和8万布尔战士混战了3年,不能取胜。

布尔人有着先进的步枪和优秀的骑术,又熟悉地形,受当地布尔人支持,英国人很难消灭他们。

几乎每次战斗,英国人的损失都要比布尔人大得多。

最后打红了眼,英国被迫采用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使用焦土政策和连坐政策。英国人对俘虏的布尔战俘一律给予流放到别国的可怕惩处,而有英国国籍的布尔人则就地枪毙(叛国罪),还将无辜的布尔老幼妇孺几乎都关押进入集中营,导致高达2万多人死亡(一共只有20多万人)。

最终独立的布尔人国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灭亡,只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但英国耗费了高达两亿两千万英镑军费,战死两万一千多人,元气大伤。


1910年5月31日,由开普、德兰士瓦、奥兰治自由邦和纳塔尔共同组成的南非联邦成立,南非成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一样的自治领地。

这个联邦的主要白人仍然是布尔人,数量有60多万人。

1910年9月的南非第一次普选中,南非党得到布尔人的一致支持,击败英过后裔的联邦党,在1911年11月正式成立南非联邦政府。

搞笑的是,英国人没有能够赶走布尔人,但曼德拉做到了。

曼德拉解放了南非的黑人后,开始出现黑人政党统治南非。

南非的经济一落千丈,治安急剧恶化,还出现了歧视白人的普遍现象。

黑人掌权前后30多年,大约100万布尔人移民国外,目前布尔人在南非仍然是主要民族之一,人口约占南非总人口的5.2%,大约250万人。


萨沙


布尔人主要指荷兰人在南非的后裔。但是,由于南非的白人后裔还包括了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等,因此“布尔人”一词早已被弃用,代替它的是“南非白人”。

165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一支船队进入南非开普敦附近的桌湾,在那里建起了要塞,并以此为据点,通过圈地、购买和强占,增兵和移民的方式,向陆地和沿海双向扩展。除此之外,其他欧洲国家的胡格诺派教徒、政治难民等,也随荷兰人到南非定居。

到18世纪初,南非的欧洲白人已超过万人90%是荷兰人。他们占据着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奴隶,生产的小麦、玉米量大质优,不但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还能大规模出口,一部分人因此暴富起来。消息传回荷兰本土,越来越多的荷兰穷人和冒险家不断涌入。

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改以前的政策,严禁自由移民,实施更严苛的捐税制度,将所有贸易和经济活动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由此引发了连续的冲突。在荷兰人内部的冲突中,荷兰人与当地土著的冲突中,白人们继续向内陆发展。

“海上马车夫”在走向衰落,而大英帝国正在迅速崛起。对南非垂涎已久的英国人自然不甘落后,数次攻击中,两次占领开普敦。1814年两国签订《英荷条约》,英国出钱,将荷兰的南非殖民地买下。由此,英国人正式开始了在南非的统治。

留在南非的荷兰人后裔自然不满英国人的统治,斗争中不停地向北迁移、发展,并成立了德兰士瓦和奥兰治两个自治领,统称“布尔共和国”。英国当局对此严加镇压,但反抗和暴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867年,南非发现大钻石矿,独立和殖民的抢夺更加激烈。多重矛盾积聚的结果,终于爆发了布尔战争。布尔战争不光是英国殖民者和布尔人之间的战争。实际上,欧洲的殖民国家,当时都或多或少地卷入了这场战争。因此,有人说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南非的演练。

两次布尔战争,布尔人自治的梦想终于破灭,而英国人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单是第二次布尔战争,英国的开销就高达2亿多英镑、略等于如今的2000亿英镑,是当时英国两年关税的总和。有人说,虽然英国人最后赢得了布尔战争,但大英帝国的衰落,从此开始了。


世界真的很大


1650年代,荷兰最早殖民南非。殖民者的后代,以荷兰为主,混合了法国和德国血统,百年之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土生白人民族,这就是布尔人。这个民族大约到1950年代,有近3百万人口。他们有自己的源于荷兰语但荷兰人已经听不懂的语言,有自己的特有文化和信仰,视非洲为家乡——虽然在非洲土著眼里他们永远是外人。

布尔人出名,主要是1850年代的布尔战争,布尔人起义与英国殖民军队对战。

按照英国标准,布尔民兵就是帮衣衫破兰的乌合之众。可惜,英国绅士以貌取人了。布尔人性格上继承了荷兰祖先的固执与勇气,生活中自少年时代就在南非大草原纵马驰骋,世代面对险恶的环境开拓生存。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布尔人是天生的战士。因为所处时代,布尔人还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步兵武器。

在保卫家乡的战斗中,本土作战的布尔民兵最初把英帝国打得落花流水。后来面对强大帝国调动全部资源,缺少纪律与远大目标的布尔人才在付出重大代价后失败。

顺便说一句,归村并屯,切断游击队的供应,控制甚至屠杀平民,侵略者以战略围困取得反侵略游击战的胜利,这些方法,是在布尔战争中出现的。后来日寇在中国东北,美军在南越,不过是复制。

美洲和部分非洲的独立战争,是土生白人打的,布尔人只是一个代表。

今天,布尔人的后代做为一个稳定的族群,生活在南部非洲及世界各地。

(全文完)


李牧


布尔人是什么民族?布尔人是在南非形成的一个民族,其主要来源是荷兰移民,至于他们和欧洲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和英国人的战争,就来听石头君详解吧。

布尔人的构成

布尔人的起源要追溯到公元15世纪末,当时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发现绕过南非好望角可以抵达亚洲,之后欧洲各个航海强国纷纷开始将南非地区辟为亚洲航线的重要一站。而到了十七世纪初,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好望角建立了一个大型补给站,并将其命名为开普敦,开始有荷兰东印度公司员工长驻此地。到公元1652年,第一批在此定居的东印度公司员工抵达好望角,正式揭开了荷兰人殖民南非的历程。

描写荷兰人开始殖民南非的画作

不久之后,部分东印度公司的荷兰员工开始自立门户,向开普敦周边地区扩散。之后又陆续开始有荷兰人自行从荷兰本土移民此地,另外受法国宗教战争影响,大量法国胡格诺派新教教徒为逃避宗教迫害也移民此地。而这些移民普遍都从事奴隶农场主职业,他们驱使当地黑人为自己当奴隶,进行农场经营。因为类似的职业和出身,这部分人逐渐融合成了一个民族,即布尔人,而“布尔”的意思就是“农民”。他们的一个最鲜明的共同点是都说一种叫阿非利卡语的语言,这种语言本质上是一种荷兰语方言,但其中融入了大量法语、德语、马来语(来自印尼的荷兰殖民地)和非洲当地的科萨语词汇。

布尔人的认同以及英布战争

后期的布尔人虽然多数不再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员工,但仍然从属于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当地所建立的殖民地。但在公元1795年,法国占领了荷兰本土,而英国人也在此时看准时机,出动舰队击败了开普敦附近的荷兰民兵,占领了这块荷兰殖民地。虽然后来英国因为欧陆的政治演变,曾短暂将其归还后来的荷兰政权,但在公元1806年再次将其占领。

而在这之后,英国人开始限制布尔人的农场经营,并在公元1834年废除了奴隶制,使以经营奴隶农场为生的布尔人大为不满。因此他们开始大批离开开普敦附近的原有殖民地,向南非内陆迁徙。公元1840年,他们击败南非内陆的祖鲁人,建立了纳塔利亚共和国,但3年之后又被英国人灭亡。之后布尔人又再次从英国人统治下迁走,在公元1849年建立了南非共和国。这次英国人没有马上再次派兵攻打,而是暂时承认了其存在。

但在20多年后,南非共和国因为和非洲土著祖鲁人的冲突不断,出现财政困难。而这时英国人又站了出来,要求南非共和国接受英国统治,布尔人最终无奈之下接受了英国人的要求,南非共和国并入英国殖民地。

英布战争时期的布尔人游击队

但布尔人仍然不愿接受英国人的统治,之后又两次发动叛乱,即南非历史上的两次布尔人战争。其中第二次战争规模较大,从1899年到1902年持续了两年半,双方均有上万人死亡。而且英国人还将十多万布尔老弱妇孺关进了专门为布尔人设立的集中营,最终导致将近三万布尔人死亡。此次战争使南非的两个白人民族之间形成势同水火的敌对关系。战争末期英国人虽然占据了上风,但也渐渐无力承担战争巨大的伤亡和支出,因此最终和布尔人通过谈判实现了停战。

在英国设立的布尔人集中营里快要饿死的布尔儿童

根据双方最终达成的和约,布尔人臣服于英国,但英国人允许布尔人自治,并在学校中教授布尔人的语言阿非利卡语。同时由于布尔人基本都是农场奴隶主出身,因此他们对英国人给予黑人参政权的做法相当不满,这也是布尔战争的诱因之一。所以在和约中对黑人的参政权也做出了许多限制。

布尔人集中营里的布尔妇孺

而在战后,由于布尔人在南非白人中的人数优势,所以布尔人还是渐渐主导了南非的政治局面。二战之后更是和英国离心离德,并在1961年退出英联邦。而布尔人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更是使南非从1948年开始就正式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直到1994年南非举行多种族大选,布尔人政权丢失时才宣告结束。

尽管在南非结束种族隔离制度之后,有大约100万布尔人移民国外,但目前布尔人在南非仍然是主要民族之一,人口约占南非总人口的5.2%,大约250万人,其第一语言仍然是阿非利卡语。不过布尔人这个称呼因为在历史上和种族主义相关,现在已经很少使用,布尔人的正式称呼已经变成了阿非利卡人。


桃花石杂谈


1652年,第一批153名荷兰移民抵达好望角的桌湾,建立南非第一个荷兰殖民地开普敦。之后更多的荷兰人和法国胡格诺教徒前来定居,并以开普敦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到1707年开普殖民地的白人有1,779人,其中大多具荷兰或德国血统,间有一些法国胡格诺教徒,布尔人就是这些人的后裔。这些荷兰,法国和德国移民的后裔,逐渐形成统一的种族,其语言主要是夹杂着法语、德语、马来语和科萨语的荷兰方言,被称为布尔人,但其自称为阿非利卡人,意为非洲定居者。多数信仰基督教新教,少数信仰天主教。到19世纪中叶定居在今天南非这块土地上的荷兰移民后裔的数量达到了21000人,是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白人定居者的24%。也就是说,经过一百多年的殖民活动,布尔然已经成为当地主要的民族,但布尔人并没有能够独霸南非。


开普殖民地的建立

(上左:典型布尔人家庭;上右:荷兰开普殖民地的演化;下图:1785年英国占领前荷兰开普殖民地的行政区划)


1795年,法国入侵荷兰,建立巴达维亚共和国。英国在,流亡英国的荷兰政府同意下,占领开普殖民地。1802年英国与法国签订《亚眠合约》将开普殖民地归还巴达维亚共和国。1806年英国再次占领开普殖民地。拿破仑战争后英国以600万英镑的代价,从荷兰手中获得开普殖民地。英国和布尔人在南非长达百年的争夺开始了。


英属开普殖民地:1809


在开普敦地成为英国属地后,布尔人最初虽接受英国统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讨厌英国人统治的南非布尔人,决定放弃开普殖民地,向大草原和纳塔尔南部大迁移。英国和布尔人关系恶化的原因在于:(1)拿破仑战争后大量英国人移民开普殖民地,在数量上很快压倒了已经移民到这里一百多年的布尔人;(2)英国实行土地拍卖制度;(3)英国限制布尔人向奥兰治河以北移居;(4)英国废除开普殖民地的奴隶制度;(5)英国以殖民地官吏任用制度取代布尔人的传统自治议会。在这种情况下,从1836年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初,约有12000名到14000名布尔人农场主抛弃了自己的牧场、住所,驾着牛车,赶着牲口,带着家当和奴隶离开了开普敦,开始向南非内陆地区的大迁移。参加大迁移的布尔家庭组成数个自卫民团,牛车既是运输工具,又是家和礼拜堂,还是防御工事,提防当地的祖人和科萨人的进攻。这次迁徙在南非历史上被称为“大迁徙(Groote Trek)”。一路向东北的纳塔尔地区前进,另一路向北进发。部分布尔人在奥兰治河以北,瓦尔河以南地区建立自治政府,并在1844年独立后在1854年与英国签订《布隆放单协定》,获得了独立地位,即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首都为布隆方丹。而另一部分布尔人建立的几个小殖民区在1849年合并,建立南非共和国,即德兰士瓦共和国,首都被命名为比勒陀利亚。英国在1852年承认其独立。这样,南非两个布尔人共和国建立了。


布尔人的“大迁徙”与两个布尔人共和国的建立


1867年奥兰治河地区发现钻石,奥兰治政府声明该地区归自己管辖,而英国开普殖民地殖民者则表示反对,并策划吞并两个布尔人共和国。1877年英国武力吞并德兰士瓦共和国。英国吞并德兰士瓦,激起了布尔人的民族情绪,德兰士瓦和开普殖民地两地的布尔人联合起来,于1880年在开普敦成立了阿非利卡人大会(Afrikander Bond),并在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也发展了组织。1880年12月16日德兰士瓦布尔人举行国民大会,宣布恢复南非共和国,并将独立声明送交英国,英国拒绝。第一次布尔战争爆发。在战争期间,英属开普殖民地和纳塔尔省的布尔人居民普遍参加了格兰士瓦和奥兰治的军队,或者为其游击队提供帮助。1881年2月,布尔人的军队在马祖巴山附近击败了一千多名英军。在这种情况下,1881年8月英国和德兰士瓦签订《比勒陀利亚协定》,英国在保留部分权利的名义下承认德兰士瓦的独立。第一次布尔战争结束。


“布尔人的战斗方式”(《伦敦新闻画报》,1881)


1886年在德兰士瓦的比勒陀利亚和瓦尔河之间发现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兰德金矿(Witwatersrand),约翰内斯堡就是在这个矿区中心建立起来的。这一发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欧洲殖民者。来自金矿的利润和税收,使德兰士瓦共和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也加剧了与英国的摩擦。1890年,德兰士瓦出台了歧视外国侨民的政策,外国侨民缴纳全额赋税,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得担任公职、教育权也受到限制。由于德兰士瓦的外侨多为英国人,这引发了英国的严重不满。德兰士瓦和开普殖民地之间的贸易战和关税壁垒,德兰士瓦对英国矿业公司的高额税收和经济限制,导致了德兰士瓦和英国之间的关系的恶化。


“詹森突击”

(上图:在“詹森突击”中起重要作用的塞西尔·罗德斯和阿尔弗雷德·贝尔特;下左:利安德·斯塔尔·詹森;下右:被布尔人俘虏的詹森。《小巴黎人报》1896)


1895年开普殖民地总督罗德斯派遣南非矿业公司的詹森博士率600人左右的武装部队偷袭约翰内斯堡并控制比勒陀利亚,并策划城内英国侨民暴动。结果情报为德国截获,并转交给德兰士瓦。1896年,詹森博士的部队全军覆灭,英国侨民暴动也被镇压。这一事件史称“詹森突击(也称詹森远征,Jameson Raid)”。“詹森突击”惨败后,罗德斯被迫辞职,布尔人获得胜利,自信心也空前高涨。


布尔人军队和游击战士


布尔人在胜利后鼓吹“布尔非洲计划”,要夺回英国从布尔人手中夺走的土地,并与德国联盟,以抗衡英国。而英国一方面与布尔人谈判,另一方面决心以武力解决与德兰士瓦的争端,抓紧时间想南非调遣军队。1899年10月11日,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想英国宣战,第二次布尔战争爆发。在战争的第一阶段,即1899年10月-12月,布尔人取得了对英国军队的胜利,莱登斯密斯会战甚至在英国陆军史上被称为“黑色星期一”。战争第二阶段,即1899年12月至1900年9月,英军先后攻克约翰内斯堡、比勒陀利亚,并在1900年9月宣布吞并德兰士瓦。德兰士瓦总统克鲁格流亡欧洲。战争第三阶段,即1900年9月以后一直到战争结束。布尔人在退出城市后,开始了游击战,袭击英国交通线,掠夺英国给养,并歼灭小股英军。为了结束战争,英国采取了碉堡战、焦土政策和集中营制度来对付布尔人的游击战。英国的这种政策虽然有效的打击了布尔人的士气,但同时也使英国的形象一落千丈。最终战争在持续了三年多之后,双方在1902年2月开始和平谈判,并在5月签订和约,布尔人停止军事抵抗,交出武器,并承认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共和国并入大英帝国。英国保证战后尽快实现以白人为主的民选,并支付300万英镑赔偿布尔人。


南非联邦


第二次布尔战争结束后,英国采取了与布尔人和解政策。在史末资将军的努力下,1906年德兰士瓦获得自治地位,1907年奥兰治获得自治地位。1910年,由开普敦、德兰士瓦、奥兰治自由帮和纳塔尔组成的南非联邦成立。这样,南非布尔人全部成为英国臣民,但布尔人的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加强,整个南非地区的布尔人这时已达到60万人,远超英裔白人。而布尔人由于具有相同的文化、宗教和语言,在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其民族认同的形成。因此,1910年南非第一次普选中,布尔人政党南非党得到布尔人的支持,击败英裔的联邦党,在1911年建立南非联邦政府。


hording


布尔人许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但是英布战争想必许多人都知道。英布战争就是英国佬和布尔人之间为了掠夺资源,从而发动的战争。说到底,其实就是几个欧洲人互相掐架。因为布尔人几乎就是欧洲多国移民的后裔。布尔人是一个混合民族,有点类似美利坚民族,但没有它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布尔人包括荷兰移民,法国移民,还有德国等其它国家移民。在这之中主要还是以荷兰人为主体,其余数量并不多。

1652年,鉴于南非有着丰富的资源,第一批荷兰人来到了开普勒。他们在当地建农场大力开发着不毛之地。随后更多的欧洲人来到南非,渐渐的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实际上,盯上南非这块宝地的还有英国,于是他们也来了。当时英国是老牌的殖民帝国,布尔人只能屈服于他们的统治。英国对于南非的统治并不得人心,布尔人也不喜欢他们。两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频繁,英国人采取了措施限制布尔人的发展。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迁徙到南非其它地方居住。
布尔人为了占领地的殖民统治,相继成立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士共和国。但是没有过多久,在他们殖民统治的这块地方发现了宝藏。本来布尔人是想偷偷的开发,却被英国人也发现了。英国是贪婪的,况且那里还有诱惑人的铁矿石和金矿。英国人想来分一杯羹,布尔人当然不干,于是英布战争爆发了。
在战争前期,布尔人占据优势,灵活作战给予英军重大杀伤。英国一开始并未重视这场战争,发现布尔人这么难打,开始从世界各地抽调重兵去围剿布尔人。当时英军投入对布作战的兵力,达到了惊人的—25万人,而布尔人力量越来越弱小。1902年,英布和谈,布尔人臣服于统治。这两个共和国,也成为了英国人的殖民地。

参考资料:郑家馨《英布战争性质辨析》、孙红旗、《英帝国的推力与布尔人的民族大迁徙》


历史风云录


通常所说的布尔人就是荷兰人,就是荷兰人在南非的后裔。这里我想说一说布尔这个词。

荷兰殖民者在南非就是布尔人,后来的布尔人其实是除了英国人以外的欧洲白人后裔。关于南非的布尔人其他人的回答已经很好了,这里不多说,我想谈一谈布尔这个词。

布尔其实就是布,尔相当于儿化音,儿化音则属于白种语言的特点,因为他们喜欢卷舌。布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很神秘的。这个语音不仅在欧洲很普遍,在与中国有关的民系里也很普遍。比如布依族、布侬族、布壮、布里亚特蒙古族,南匈奴曾经就是姓部。以及汉语里布道、布置、布政司之类。

欧洲的布尔人、布尔什维克、布达佩斯、布宜诺斯爱丽斯、布冯等等。还有藏区的布达拉宫。在大夏故地阿富汗,还有首都喀布尔。

就是说布这个语音更多存在于欧美和中国,且都是重要的语音。究竟这个语音代表什么?代表谁,是黄还是白?其实已经很难考证了。唯一有两个线索,一个是布可能与相扑和捕象有关,也许就是扑,也许是布置捕象陷阱。另一个是持否定态度的不。因为中国古代存在两支互相对立的黄白联姻联盟。这种对立甚至使得将共有文化颠倒了表述。比如礼乐和耶律、越黎。比如勾芒和芒勾、蒙古。比如敦煌和混沌。当然也不尽然,布更多还是一个共同文化的记忆,所以很多与之有关的民系进行加持记忆。

大夏阿富汗历史上确实与夏有关,同时也与夏人联姻对象日耳曼人有关。所以古波斯历史上自称雅利安与德国人自称雅利安是合理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与日耳曼人存在布尔也是合理的。夏人及其联姻对象这个组合根据文化考证,古代分封时最早就是封得冥神体系,所以四、十四、四十、九是其数理。比如今天是十四号,世界杯开幕的日子,十四就代表了冥神体系的日耳曼以及夏人后裔百越。但百越已经边缘化,黄种道统上是由日本继承衣钵。但世界杯是7月15号结束。什么意思呢?就是冥日开始,天日结束。意味着改天换地。关于天地流转这里不多说了。



我们元素周期表上有三个元素紧紧相连,且命名采用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就是92号元素铀、93号镎和94号钚,都是放射性元素。94号钚的命名还有一些离奇、巧合等等因素,发现者西博格也对发现三缄其口。其中有很神秘的因素。从数理看,92、93、94完全对应古代文化源头最重要的九黎体系,2、3、4也是古代最重要的三个群体,也就是含米特、闪米特和雅弗。前两者主要指黄种老二、老三支系,老四是日耳曼人自认的,所以四对于他们很重要。连餐叉都是四齿。无论是中国的炎帝、阎王,还是世界的冥神,都是指沿海支黄白联盟,其中白的就是日耳曼,且4、14、40以及九、七是其数理。德国光明会标志就是这些数字构成的,七月十四其实才是鬼节,但我们还是用十五比较好。钚239是最佳的核元素,239相加就是十四。

钚元素既是魔鬼,还有天使。他是核反应最重要的裂变剂。它可以变成魔鬼,同时也可以很好利用变成造福人类的天使。像极了冥神不断死去不断复活。在中国,她既是冥界人,同时又是财神。财神都与冥神有关,冥神一种还戴绿帽子,比如日耳曼人和关公。冥神还是男性生殖器崇拜,一柱擎天。知道双十一的玄学秘密了吗?不过我警告过,遮蔽光棍节过度等于遮蔽风水。钚元素在核能利用上非常关键,其对应冥王星也很贴切。冥王星退出九大行星家族就像冥神的死去和复活。都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就像共工撞到不周山,成了第一代公公,被割了生殖器。另外一个体系,天神体系已经在聚合了,18,666就是他们的数理。今年是18年,端午节循环到了公历6月18日。黄帝帝尧闪米特阵营复兴开始了,炎帝冥神帝舜体系的式微也开始了。我已经预言,京东、拼多多要崛起了。与3、33、666、18、黄、轩辕、狼、多、狗、羊、牛、天、雷、闪电、龙、红、品、楚、蝎子、臣有关的都是大吉年。比如黄轩,3月3日出生,今年33岁。比如黄磊,其女儿黄多多,也是大吉。

核反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核聚变,人类一旦掌握了可控制的核聚变技术,那人类的能源问题就不存在了。整个人类文明是从一个原点扩散分离出去的,就像核裂变。还会重新聚首,回到那个点,就像核聚变。中国就是那个原点所在地,拭目以待吧。这是宿命。


國病


简单来说,布尔人主要是荷兰人的后裔,血统里有部分法国和其他国家的成分。他们长时间在南部非洲殖民开拓,有自己的国家,对宗主国认同程度不高。英国和布尔人开战是因为布尔人的自治国家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和钻石矿,英国人为了这些财富一共开战两次,但是到最后因为布尔人的游击战术也没能完全控制南非。


MrLonely59532949


问这问题真的是锈逗了,能不能不要为了为问题而提出问题,随便百度一下,就知道了。问点有难度 不是简单就能百度的好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