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天津武清国家大学创新国区现在建筑到什么程度了?

虞晓桃13370128849


12月20日,京津冀三地协同办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出台的《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京津冀三省市首次针对产业转移对接联合制定的综合性、指导性文件。《意见》明确三地将联合打造“2+4+46”产业转移承接平台,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个集中承载地,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天津滨海新区、张承生态功能区这四大战略合作功能区及46个专业化、特色化承接平台。其中,协同创新平台15个,现代制造业平台20个,服务业平台8个,农业合作平台3个。未来,三地将联合引导相关创新资源和转移产业向上述平台集中,进一步推进三地产业对接协作,带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协同发展。

在协同创新平台15个中,我们发现有武清国家大学创新园区。创新园区位置如下,

在武清区2018年政府报告中也提到的国家大学创新园区,从报告中得知,征地拆迁工作还没有完成。

据介绍:由北京大学牵头,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成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在北京大学举行揭牌仪式。

“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是京津冀科教界响应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教育部“2016协同创新计划”成立的第一个跨地区跨院校的协同创新平台。北京大学副校长王杰、南开大学副校长佟家栋、河北经贸大学校长纪良纲、首都经贸大学校长王稼琼、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孟庆国等代表五所高校签署联合创新中心的合作协议。

据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介绍,联合创新中心将依托北大等五所高校的研究基础和学科优势,同时融合相关研究机构的优质资源,主要面向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区域发展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探索提升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力争成为世界一流、有中国特色的区域科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发展智库。

未来,中心将主要围绕世界级城市群、创新驱动区域发展、区域一体化与全球化发展、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区域治理现代化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深入系统研究,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决策提供科学支持。


每日新报


我来回答下你这个问题吧,现在武清很多比较大型的规划,都因一些新的政策或者北京的整体布局进行了调整或者搁浅了。例如:武清的京津产业新城,武清新城,武清北站等等~

对于国家大学创新园区,最新最新的官方提出是在12月18日一场土地推介会中,武清副区长李政提到了大学创新园区正在规划中。当然了,我这里了解到的别的相关信息也很多,但综合各处消息来源,最可信的就是:规划正在编制中。

是的,没错,过去多年还在规划当中。这就如同天津链接武清的地铁m4线,既没有取消,也无实际进展,所以遇到的难度和挑战还是很大。

从规划编制~逐层审批~项目实施~正式运营,这将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哪个环节出现意外或者拖个几年都很正常。

所以,国家大学创新园区现在仅仅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名片。未来,希望该项目尽快推进,造福百姓!

附:配的两张图一张是副区长讲话的那场会议,一张是今年武清重点推广的一个相关地块。




聚焦武清


这是炒作吧,又没动静了。估计还得几年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