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四川是因为四条江而得名吗?

醉清风181572027


四川得名不是因为四条江,而是因为“川陕四路”。“路”是宋朝的区划级别之一,相当于后来的“省”,

宋朝时,四川地区主要是划分为四个区域,即以成都为中心的益州路,以三台为中心的梓州路,以广元为中心的利州路,以奉节为中心的夔州路。合称“川陕四路”,简称“四川路”。


那时的川陕四路包含了现在的重庆地区,不包含现在的甘孜、阿坝、凉山和攀枝花。范围主要在四川盆地。

元朝时建立行省,川陕四路合并为一个省,并取名四川行省。四川省由此正名。后来西康地区金沙江以东划归四川时,废西康称号,并入四川。重庆直辖后,四川本土保留原名不变。


四川因独特的盆地地形,奠定了现在的区划形态,和完整的地域文化,在西南地区有较强的影响力。


苏绽


四川是取"川峡四路"的四,取"西川路"的川而得名。

其实川可以是河川,也可以指平原,但四川的川并不是单指四条江那么简单。还得从川峡四路的演变中寻找答案。


川峡四路指益州路,梓州路,利川路,和夔州路,而川峡四路之前四川只有两路,一个西川路辖汉时益州的成都地区,一个的峡西路辖三峡以西的重庆地区,而这两路实质上就是古时的巴蜀之地。


而四川的主体就是长江上游,三峡以西广袤的成都平原和四川盆地,与贯穿其间的重多川谷河流就是"川"的来历。而四川的"四"则缘于四路的"四",因为四路基本相当于四川包括分设的重庆市的大致范围。

仔细考究这两路的名称,你会发现,峡西路只是个方位指向,即指三峡以西的重庆部分,整个峡西你可以理解为广义的"川",所以成都部分叫西川路而不会叫川西路。西川就是个区域,川西就成了方位。


所以四川叫四川而不叫四路四峡还是颇费心思的。而把四川得名理解为四条江或四个带川的地名,那真是太低估古人的智慧了。更何况四川大江大川不止四条,带川地名也不止四个。


行者七王


就算四川是因为四条江而得名,题目描述的长江、嘉陵江、岷江和沱江也不是定论,还有的说法是大渡河而不是沱江。再者,重庆直辖后四川就没有长江和嘉陵江了?宜宾以下均称为长江,南充也在嘉陵江畔,四川怎么就没有这两条江了?很明显这是一个常识性错误。



实际上四川是古时行政区划的合称。唐太宗贞观元年 ,也就是公元627年,朝廷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的益州(成都平原)改为剑南道,梁州(汉中盆地)改为山南道,唐玄宗时期又设置了西川节度使和东川节度使,“川”名开始出现。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灭掉后蜀政权后设置了西川路,后又分设峡西路,宋真宗咸平4年 将这两条路一分为四,即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 ,合称为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四川由此得名。到了元朝,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川峡四路统一并成四川行中书省,“四川省”名就此由来。






明代置四川省,后又改为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到了建国初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后合并恢复四川省,省名至今未再变动过。


时长苏


不是,唐朝初年现在的四川省剑阁以南设东川,西川。这里的川,是平川广野的意思。宋代分设益州,梓州、利州等四路,合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

和江没有关系。


小明说听看


这样的提问应该去补一点历史知识,不能望文生义,简单的以为古代巴蜀境内因为有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而得名四川。除了长江北岸的三条江,长江南岸还有赤水河、乌江,按提问这样去理解地名的由来,岂不是应该叫“六川”更适合?

四川的得名是从宋朝后才有的。公元965年(乾德三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归宋朝统治,公元1001年(咸平四年,宋真宗赵恒年号),四川地区被分为益州(今成都)、梓州(今三台)、利州(今广元)、夔州(今重庆奉节)四路,合称“川峡四路”,四川由此而来。

元朝公元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元朝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合并川峡四路,设“四川等处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四川省”这个名称自此问世,也是“四川”建省的开始,四川行省衙门驻成都府路。

随后的历朝历代,四川所管辖的区域有所不同,但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whitedeer


四川这2个字的由来并非由几条江组成!而是在北宋真宗年间的这四块地区合并,益州路,梓州路,利川路,和夔州路,合称就是影视剧里经常说的,川陕四路,在这之前这两地区已经形成了,文化地理上的区别!在当时的政治划分和管理,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所有这才是四川的由来!

而非大家所知道的几条江!当然几条江也是有一定的道理,在四川重庆没有分家的时候确实是有4条江过境,结合上面的划分,也是能符合四川名称的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