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

點度


首先,現在的農民要麼已經脫貧,要麼就在脫貧的路上,國家計劃在2020年就將達到全面脫貧的目標。農學谷小米認為,農民窮不是窮在表面的物質上,而是窮在思維上。舉個例子,一般的農民都是按照傳統的思維生產,然後按照傳統的思維等農產品熟後在進行銷售。我們都知道農產品成熟後,若不及時銷售出去,很可能就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因此農產品滯銷的現象年年發生。農業本來就是靠天吃飯,生產週期長,生產成本高,成熟後還沒法及時銷售出去,那損失就不言而喻了。

農民應該改變傳統思維模式,在農產品還沒有生產就要做足銷售工作,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訂單農業,農產品本來就不好保存,訂單農業就很大程度上避免農產品滯銷的問題。

現在的農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有些農業生產做得好的,甚至都奔小康了,很大部分原因是他們轉變了思維,打破傳統的模式。特別是現階段,國家對農業還有扶持,農業是生存之根,大有可為!


農學谷


西門觀點:地少人多,機械化成都低,種糧成本大,收益低。

數千年來,中國農民一直處在社會最底層,守著二畝薄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種地卻養活不了自己。

新中國成立後,從1949年到1978年的三十年時間裡,農民雖然都分到了土地,但是由於土地少,耕作技術落後,糧食產量很低,但除了養活自己,還要養活城裡人,所以,糧食一直不夠吃,種地的農民也餓肚子。

不但吃不飽,也穿不暖,沒錢花。那時候,由於公有制,沒有私營企業,沒有私人經商戶,全部是國營工商業,不允許農民進城經商、辦企業、務工, 七八億農民只能靠種十幾億畝地為生。

改革開放後,土地分到家庭,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種地積極性高了,糧食收的也多了,很快解決了溫飽,而且允許農民進城經商、做生意、務工,有有點錢花了。但是,相對城裡人,還差得很遠。

那麼,農民貧窮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呢?

地少人多是農民貧窮的主要原因。農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應該是土地,但我國有九億農民,只有18億畝耕地,改革開放前,只有8億人口,糧食都供應不上,種地農民都吃不飽,而現在還是那麼多土地,人口卻增加到14億,如果不改變耕作方式,如何夠吃?

人均二畝,種糧本來就是個投資大,收益低,一畝地就是一年種兩茬,除去成本,最多也只能收入七八百塊到一千塊,二畝地撐死也就兩千多塊,月收入二百塊左右,就這還是國家給了補貼,不然更低。

如何才能化解地少人多的矛盾?那就是,既要保障農民不失去土地,又要降低種地成本,增加種糧利潤和收益,讓有人願意種地,那就是對農民承包地確權,保障土地成本經營權在農民手裡,無論誰種地,都要向農民繳納租金,既保障農民土地有收益,也保障中敵人有利潤可賺。所以,必須實行土地流轉,集中連片,實現規模化、機械化、企業化、現代化耕作。

如果農民不種地還能得到收益,農民肯定願意,然後不用再操心種地的事,不用再花錢耕地、播種、買化肥、買種子、灌溉澆水、收穫賣糧,可以放心的去經商做生意,進城務工賺錢,這兩份收入,再加上國家的其它補助和救濟,以及城鎮化建設,農民才能安居樂業。

謝謝您的關注,期待您的看法!


西門白甫


農民到底窮在哪裡?這個問題,值得所有的還沒有富裕的農村人深思,下面小編以個人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窮根

對沒錯,農民就是窮根,祖祖輩輩下來都是受窮的命。因為農村人本就起點低,不能上最好的學校接受教育,沒錢上好的大醫院治病,沒有好的住宿及交通條件。寒門又能出幾個貴子,來改變這條窮根。

二、地理限制

許多農民都是生活在比較落後的地方,又受當地的地理限制(比如山多、資源缺乏),阻礙了地方發展,而且要想發展起來成本巨大。


三、政府投入不足

許多地方政府對農村的投入,基本上只能到鎮上(如資金、資源),再加上名額有限,只能是杯水車薪,很難對當地起到大的帶頭作用。

四、缺知識、缺文化

許多農民沒有受過專門的好的教育,做什麼都是祖輩相傳,缺專業的種植及養殖類知識。記得我們那當年扶貧,牛、羊分給貧困戶,不會管理,結果都被貧困戶殺來吃了,沒有一家養殖成功的。


五、缺經營頭腦

農產品滯銷己成為農村地區的新常態,哪個東西賺錢,都一窩峰上,結果導致價格暴跌,好東西也賣不出去,也賣不起價錢。

總之,我個人認為農民不僅是在經濟上窮,在思想上也是窮的。再加上天然的地理條件限制,農產品價格低廉,很難有大的作為。


壞男人說小龍蝦


謝謝大家的分享,我看大家已經分析了很多原因,在這裡我就不做宏觀分析了,我想從思維觀念這個角度做一下闡述。

這還要從我今年回家過年一個最大的感受說起來。

春節回家還有一個感受,就是農村老人們把生死和苦痛看得太淡了。

有街坊前兩天久病去世,其他鄰居在問是否需要幫忙,墳放哪裡等等很具體的事,連一句“保重、節哀”都不說。

這也不是涼薄,是大家覺得到了年紀,生病而後去世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按流程走就好。中間沒有太大痛苦,反而應該高興。

我奶奶眼睛有白內障還有腰痛,首先她想的不是去醫院治療,而是忍著。她潛意識裡默認了,到了年紀就要接受身體衰敗帶來的痛苦,這是無法頑抗的自然規律。

我姥姥也是,耳朵不太靈,排除了腦部病變後帶她配助聽器,她打死都不配,覺得戴了很奇怪。說作為老太太,耳朵不好用了難道不是很正常的事嗎。老了就是這樣。

“老了就是這樣。”

這也不是淡然,是無可奈何。很多老人沒那麼缺錢,但他們的祖輩甚至身邊人都是這麼過來的,這直接塑造了他們的認知。——沒有體檢習慣癌症查出來多半是晚期,放棄治療然後等待死亡。

把腿摔壞了或腰扭了就永遠躺在炕上,他們認為老人摔了就永遠站不起來。得了影響生活質量的慢性病,能拖還是拖著。天氣太熱還是拿蒲扇最多吹風扇,其實現在空調已經很便宜了。老了就是在家忍受寂寞,過年過節守著電話等子女的音信。

我想告訴他們,我們的想象邊界越來越大,生活裡有各種解決方案。

老了不一定是要這樣的。

生了病不管有多小,只要影響生活質量那就去治。現在智能機也不貴,買了還可以常跟子女聯繫,或者看看小視頻解悶什麼的。腰痛失眠這樣的事,外面代購點藥就可以緩解。

生命不是斷層的,我們走出逆來順受的循環了,也別把親人留在原地吧。

我在想,從個人功利角度出發,繁衍後代的意義到底是什麼。除了當下的快樂,生養一個孩子,甚至撫養孩子的孩子,不就是希望未來我們老了跟主流生活有隔閡了,他能拉我們一把,把他看到的世界,他的認知和我們分享麼。

現在我也會拉老人們一把的。

當然,你可能會問這種感受跟問題有什麼關係?

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村,他們也開始漸漸與時代脫節了,而最根本的原因,是思維觀念更新跟不上時代了。

最後,歡迎大家一起交流不同的看法!


三農小站


前段時間認識了一個大叔,差不多70歲了,很開朗樂觀的一個人,兩個兒子都培養得很好,大學畢業有穩定工作,也在大城市安家了,年底的時候他在小兒子家附近買了個小房子也搬了過去。不說過得多好,可能這個房子沒有別人家臥室大,可能兒子一年的收入不夠精英們一個月的收入,但是也算是脫貧了。沒有覺得他有什麼特別的過人之處,只是很務實的一個人,孩子小的時候,只有一個念頭,必須多讀書才有機會走出去。很多這個年齡的人沒有了勞動能力都在怨天尤人,抱怨不平,他卻一直在說現在政策多好,除了種地很多辦法可以賺錢。也許有人說他不抱怨是沒有受過挫折,我不知道被抄家只剩一間草房,在你的眼裡算是什麼。總之真的很少見過這樣陽光的農村大叔了。


女妖精兒


農村是窮,首先我也是一個地道的農民出身,窮對我來說,也深有體會,在我們農村,農民的經濟來源主要是靠種地,種點小菜,種一些稻穀,這樣一年的生活就是這樣過得,也有養殖,我家就養了一些魚,這樣可以減少日常開銷,也可以省一些錢來買其他農民做不了的,如今市場上的農作物的價格低,並且農民種上一畝地,除去人耕地費,化肥,農藥的開支,根本掙不到什麼錢啊,最多也就是填飽肚子,農民就是自己做了自己吃,另外賺錢真的很難,就是有,也不多,所以,日子過得清貧,也不富裕,在以前沒有外出打工的,不過現在好了,可以外出打工,這樣稍微好點,至少比農村工資高點,農民基本上都是沒文化,沒經濟頭腦,只是做實事,哪裡來的發財之路,農民苦農民累,農民一輩子都實實在在,不像城市裡大老闆,腦筋一動,又是幾個億啊!


懷化小春


是農民就窮嗎?我怎麼沒感覺出來窮在哪,要說農民累是真的:我60年代出生,那時候農民是真窮吃上頓沒下頓,種點糧食必須得支援國家建設,那時候不是農民窮是國家窮,包產到戸後雖然大部分糧食都交公糧了,但多多少少能餘下點,在吃點粗糧也能吃飽了,改革開放後,農民也能經商了,地裡也可以種點經濟作物,不懶惰農民手裡開始有餘錢了,就說我:80年土地成包到戶後,我家利用農閒時間搞點副業,農忙時就專心種地,86年就翻蓋了房子,89年我走出農村到縣城經商,那時候商戶少,利潤就好,不過那時交稅多,不光稅還要交費,一年也能掙幾萬,2003年回家,回農村創業,辦個養殖場,雖然說很累,但手裡有餘錢了,現在有車,有房,不欠外債,雖不能說富,我自覺著也不能算窮吧


老農民183672930


農民窮嗎,前幾天,看到幾個評論,說現在農村己不窮了,許多地方蓋起了別墅,家家有小汽車,有存款,並且是大多數,說得我一頭霧水,我雖不是農村的,但周邊都是農村,我怎麼就沒看到這些景象呢,有些人不知到底是否農村人,說起話來胡侃,農民到底窮在哪,我不是農村人,但我十幾歲下鄉,在農村生活十年,那時還是生產隊時期,我每天除了上學,回來就走東家,竄西家,因都是親戚,到誰家也不是外人,每家一日三餐,也弄得有聲有色,雖然是粗糧大飯,卻也吃得津津有味,一天下來,也沒見誰愁眉苦臉,都不富裕,但每家在用錢時,也沒難過,真需要多了,大家一湊,準讓你度過難關,生產隊一天天好起來,年終分紅也一年比一年增長,有些家庭,在開始比其他人富些,通過自已介紹給大家,養豬,養雞鴨鵝經驗,那時農村全靠野菜養殖,除供銷社收購,誰家有紅白喜事,有錢沒錢,先拿去用,年終結帳,日子也沒向現在這樣忙,而現在,農民不但忙種地,閒時還出外打工,都看一年錢不少賺,那怎麼還窮呢,究其原因,所賺的錢,都在市場流通銷費了,如每年出去打工,來回車船費,一年到頭吃點喝點,各種名目的促銷,把你的腰包掏得所剩不多,家裡好象琳琅滿目,實際沒有存款,加之種地,各種生產資料漲價,糧食不漲,國家進口糧食對自產糧的衝擊,農民能富起來嗎?


正必壓邪


農民窮到底窮在哪裡?

對於這個問題,我分解為兩個方面來分析,自身原因和外界原因。

農民窮的自身原因:1、農民思想保守,不容易接受先進思想、先進科技。

2、有些農民,不思進取,比較懶。

3、農民容易滿足,一日三餐,豐衣足食就滿足。

4、世界很大,農民出去走的很少。

農民窮的外界原因:

1、對農業的扶持還不夠,農民收入低,自然窮。

2、農民都在農村,農村和城市比,教育落後,農民輸在起跑線。

3、對農民的指導和技術培訓不夠,造成生產落後,效益低。

4、農民生產的糧食是全社會的經濟基礎,糧食價格一直控制在低位水平。

所以農民窮有自身原因,也有社會原因,我想在以後肯定會有所改善,因為社會在飛速發展,農民也要本小康!大家覺得呢?歡飲留言。


山野森哥


這些回答題問的人有幾個是農民,包括題主?

前天我看到有人說,今天說農民生活好的人,不是農民,我很鄙視那樣語言,也就不想去理會。今晚看到這題問,這題主自問自答,說的雖然有道理,但不是重點。

本人在九十年代,全國除了新疆,甘肅,青海,寧夏,西藏,四川,山西,陝西,河北,蒙古,北京這些地方沒到外,別的省份都到了,而且有十多個省我步行有半個省的面積。步行,和當地農民都有交談。正因為,我接觸到多地農民,對各地都有點了解,所以,才在去年網上說,人太善良,智商相對較低。在做事方面,相對差點。那些奸詐的人多數都是智商相對高點,這樣的人大多數會做事,有創新思維。為此,我才在去年網上說過,要想社會發展快速,就要加強法治,給那些智慧者設個雷區,只要不去碰雷,那就任其發揮。

這是我對農民貧富差距的智慧認知。

此外:地域會限制智慧人,的發揮空間。那就是在極度貧脊的地方,就算農民有智慧也很難改變現壯。

本人今年乘火車,飛機,汽車在車上,看到上海,安徽,江蘇,浙江,湖南,湖北,廣西,貴州,雲南。我發現凡是土地肥沃的地方,民房相對來說,都比較豪華,有很多別墅。相反,在土地貧脊的地方,民房破敗,落後到讓人心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