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跟婆婆的关系胜过母亲,我的心得有三点

跟婆婆的关系胜过母亲,我的心得有三点

女子结婚后要以孝敬公婆为上,也就是公婆要排在父母之前。很多人与婆婆的关系是胜过母亲的,有位老师说她经常和婆婆在一个被窝里睡,让我着实赞叹了一番。

跟婆婆处理好关系,我的心得有三点。

一要尊重当地风俗

先生老家在农村,每过春节,凡是亲戚,一见面小辈就要磕头, 一个春节要磕不少头。第一年我心里委屈,很不情愿,回来还跟先生讲,怎么可以免过去。后来反思这件事情,觉得你是谁呀,人家当多大的官这样的风俗都能够尊重,你为什么就不行呀?拜年失去真心有什么意义呢?心里过了这关,就心甘情愿地给乡亲们磕头了。婆婆也怕我觉得委屈,有时候就说,你今年就不要跟那些嫂子弟媳去了,你又不熟。我说, 还是去吧。这事据说为我加了不少分,因为乡亲都跟婆婆说, 你家儿媳妇一点架子也没有,对谁都不嫌弃,等等。真的是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现在回老家,就有很多乡亲来串门打招呼。

二要知道和谁一拨的,不要表错态。

农村家长里短的事情特别多,比如小叔子结婚,一般都会派嫂子去接亲,不知道为什么婆婆没有安排我,我也没在意。有位邻居就觉得我婆婆轻视我了,就给我出主意:“这是看不起你,你要去跟婆婆讲。”我说:“是我跟婆婆说的,别安排我,村里的习俗又不懂,我怵头不愿意去。”之后这样的事情也出过几次, 别人了解你的性格了,也就不来讲是非了。想幸福,遇到这样的事情就要维护婆婆,维护婆婆就是维护你自己。如果因此与婆婆争吵,乡亲会笑话你。

朋友也讲了一件事情。婆婆的父亲去世,婆婆的姐妹都有女儿,出殡的时候是女儿扶着母亲。起始她也不知道,一看那些姨都有人扶着,就婆婆身边没有人,于是就过去挽住了婆婆。挽住婆婆的一刹那,婆婆一震,她很吃惊也很激动。这件事让她很感慨,原来好媳妇不用做太多,关键的时候做对几件事情就行。

三是千万别冲动。

有一年春节在婆婆家过年,和先生吵架了,吵得很凶。婆婆劝的时候说了句,“你也是,和他犟什么呀,他不是东西你让让就过去了。”我特生气:“凭什么我要让?你不该训你儿子吗,怎么能训我?”当时一摸,兜里有钱,就想打车回我妈家,让他们知道我也是不好欺负的。幸亏走出没有多远,就冷静下来了,没做出过激的行为。后来一个弟媳妇这样做了,赢了吗?赢了,男方一家子去道歉, 赔不是,摆足了架子才回来,可后来与先生家包括亲戚都很难建立融洽的关系。

坦白讲,我做儿媳妇没有为婆婆做什么,比起妈妈来要少很多。不过,似乎在婆婆身边更自在些。现在很多人讨论回谁家过年的问题,我是坚决要回婆婆家过年的,因为我发现回婆家过年和回母亲家过年不同,什么不同?角色、状态都不同。回婆婆家过年,先生特听话,态度极其地好,只要不太出格,即便你挑衅,他都不还嘴,甚至主动讨好你。为什么?他愿意让他的父母安心,因为我们一别扭,老人就会跟着别扭。我们不别扭,父母还察言观色,生怕你哪里不高兴呢。在他们家过年,他紧张。回我们家过年,我紧张,不得不好脾气让着他,为什么?怕自己父母跟着担心。我的经验是,想舒服回婆婆家过年,爱自己回婆婆家过年。

我妈总叮嘱,回去要替你婆婆干活。其实我根本没插上手过,只有一张笑脸,一副不挑剔的心情,就够了。我一下厨房,全家陪着,公婆、其他家人都不自在,况且他们做的你不会做,你按照你的做,人家一家子吃不习惯。所以我回婆婆家过年简直是休假,偶尔参与一下包饺子。还有一位朋友的婆婆特别体贴。她回婆婆家过年,婆婆不让她干活,说自己儿子自己知道,他懒,在城里都是你做饭伺候他,伺候我孙子,回来就给你放放假。她说起来都觉得特别温暖。其实她一点也没少做,但有老人这句话就够了。

摘自《你是百分百的自己》,薛冰著


婚姻、教子、孝养老人、工作,是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功课做得好,受益的是自己。同时,自己又是一切的根,婚姻、家庭、事业都是从根本衍生出来的枝叶花果。生命中的一切,都是应我们的要求赴约而来,我们是自己人生百分百的责任者、创造者、承担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