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没有这个汉族人,就没有元朝的100年,最擅长的就是算命卜卦

宋朝灭亡后,中原大地落入了异族手中,在金元交替统治中原时期,蒙古革新派贵族更改了从前蒙古统治汉族地区的政略方针。忽必烈在这一时期被指派到漠南汉族地区,他深知以汉族制度治理汉族地区是重中之重,所以,他在管辖地区招贤纳士,临时组建了名为“金莲川”的幕府。

这一组织容纳了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学者和奇人,这群忽必烈的门客大部分都是汉族人。他们在忽必烈身后为其的政治举措出谋划策,并且,在忽必烈成长为大汗之后也没有忘记这群幕僚,旧时效命于金莲川幕府的学者奇人纷纷被请入朝堂委以重任。

没有这个汉族人,就没有元朝的100年,最擅长的就是算命卜卦

历史上将这批奇才称作“潜邸旧侣”,若论这群名士中哪个汉人最得忽必烈喜爱,那绝对是被后人们成为“大元朝总设计师”的刘秉忠了。

刘秉忠自幼聪颖,八岁入学就能日诵文数百言,十三岁在帅府做人质,十七岁为邢台节度使府令史,以便于就近奉养其亲。刘秉忠为令史时常郁郁不乐,一日感叹道:“我家世代为官,难道我宁愿沦为书记小吏吗?大丈夫生不逢时,只有隐退以待时而起。”便弃官隐居于武安山中。若干年后,被天宁寺虚照禅师收为徒弟。

没有这个汉族人,就没有元朝的100年,最擅长的就是算命卜卦

元世祖即位之前,海云禅师奉召,路过云中时听闻刘秉忠博学多才,邀与同行。

可以说,刘秉忠在金莲川幕府成立之初就已追随忽必烈,平日常伴忽必烈左右,为其出谋划策。由于,刘秉忠出色的政治天赋,忽必烈十分器重这个汉族幕僚。在忽必烈成为大汗后,钦点刘秉忠为太保,在朝廷中举足轻重。在其去世后,朝廷更是将其追谥为公爵,可见,蒙古人有多欣赏这位汉族谋臣。

忽必烈开辟朝代后,刘秉忠将蒙、汉两地的制度整合,帮助忽必烈制订了一套适用于中原各地的规章法典,间接影响了未来元朝的政治方向。那么,刘秉忠是如何获得忽必烈垂青的呢?其实,这都离不开刘秉忠深厚的知识水平与独特的个人魅力。

没有这个汉族人,就没有元朝的100年,最擅长的就是算命卜卦

这对君臣的第一次见面十分独特,刘秉忠当时受到恩师举荐,以和尚的身份从南方一路向北觐见忽必烈。当时的蒙古贵族阶层对中原宗教采取了保护制度,这些人对佛教学说中的因果报应十分感兴趣,更因为忽必烈本人便在不久前皈依佛教,这就给了刘秉忠能够成功觐见忽必烈的机会。

蒙古人当时对儒学兴致缺缺,一个和尚显然比一个儒生受欢迎得多。在这样的背景下,刘秉忠得以成为幕府中最独特的人,他有着比其他儒生出众的资本——僧人的身份。

在金莲川幕府做事期间,刘秉忠以和尚的身份伴在忽必烈左右,并时常展现出一些玄奥的阴阳术数,备受忽必烈青睐。在蒙古人的传统观念中,“阴阳卜卦”向来是十分严肃的大事。成吉思汗统治期间,耶律楚材就因为一手出色的相术而身居高位;蒙哥皇帝更是深谙此道,每次下达重要决策的时候必先慎重的卜卦。

没有这个汉族人,就没有元朝的100年,最擅长的就是算命卜卦

有了这样的先例,刘秉忠自然能够凭借阴阳术数在金莲川幕府中混得风生水起。忽必烈曾对刘秉忠大为赞赏:“刘秉忠在我的手下做事三十几年,心思缜密,不惧危险,从来不会对我隐瞒事实。他的阴阳术十分玄奥,每次占卜的结果都只告诉我一人,其他人并不会知晓。”

除了一手玄妙的阴阳学术外,刘秉忠的儒学修养极为高深。当时,深谙儒学的正统学者许衡曾为忽必烈讲述儒学,但许衡的言语十分古板晦涩,让忽必烈听了毫无兴致。刘秉忠向忽必烈讲述儒学的方式非常简单明了,让忽必烈听了十分受用。

在忽必烈远征云南之际,刘秉忠随军侍奉在忽必烈左右,时常向忽必烈列举古代贤良的例子劝他停止杀戮。刘秉忠的一句:“可以在马背上夺取天下,但是,不能在马背上治理天下”成为一时名言,大幅改善了蒙古士兵每逢战争必烧杀掳掠的不正之风,规范了蒙古军纪,也安稳了蒙古治下的汉族区域。

没有这个汉族人,就没有元朝的100年,最擅长的就是算命卜卦

并且,刘秉忠曾向忽必烈举荐了非常多的汉族良才,他们都有着出众的专业能力,能够为忽必烈在多角度出谋划策。之后,这群经由刘秉忠举荐的人才几乎都在朝廷中被委以重任。可以说,作为金元时期和尚中最通晓儒学的人,刘秉忠同时也是儒生中最擅长阴阳术数的,堪称集佛道儒三家思想于大成,是元朝政权不可多得的中流砥柱。

并且,刘秉忠眼界极广,在追随忽必烈的多年里,他将草原游牧文化与汉族农耕文化合理结合,替忽必烈制定了一套适用于汉蒙两地的治国政策。刘秉忠编写的著作语言简练平和,蒙古贵族能够轻易理解,又有着非比寻常的现实意义,被蒙古统治阶层奉为至宝,并借此完成了蒙古治理汉地的重要转折。

没有这个汉族人,就没有元朝的100年,最擅长的就是算命卜卦

正因为刘秉忠鞠躬尽瘁,规划出元朝在中原地区发展的宏伟蓝图,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元朝总设计师”。至元十一年八月,刘秉忠忽然无病而逝,享年五十九岁。元世祖闻耗惊悼,对群臣说:“秉忠为朕尽忠三十余年,小心谨慎,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学问之深,惟朕知之。”下令出内府钱将其安葬于大都。

『《新元史·卷一百五十七·列传第五十四》、《史传三编·卷四十一·名臣传三十三》、《元朝名臣事略·卷第七·太保刘文正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