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怎麼用蘋果手機拍出好照片?

矯瑞


其實無論你用IPhone 手機也好,安卓手機也好想要拍出更好的照片需要具備以下幾個點:

熟悉你的設備

iPhone自帶相機功能還挺多的,延時攝影、慢動作、全景等等,這些都弄熟悉要拍出怎麼的效果需要用哪種模式,另外閃光燈什麼時候要打開,或者關閉。HDR功能有什麼作用?等等!當然你還可以下載第三方APP也增加拍攝功能,如可以自定義ISO,快門甚至可以分離對焦點和測光點等,來更好的協助你拍攝出更優秀的作品。

注意用光技巧

攝影其實就是一門用光的藝術,不同的光線可以拍出不一樣的效果,常見的光線類型有,順光、側光、逆光,側逆光等。不同類型有不一樣的拍攝手法,如你在逆光下拍人像要注意測光點,不然很容易拍出人物是黑的畫面。

注意構圖技巧

好的構圖方法可以突出主體,增加畫面的空間層次感,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常見的構圖方法有,三分法,對稱性法,導向性法,三角型構圖法,S型構圖法,不一樣的場景使用不一樣的構圖方法。

三分法構圖

對稱性構圖法(一般適用於對稱性比較強的建築等)

S型構圖法(一般適用於呈S型的景物,如:河流等)

適當的後期

現在你網絡上看到的照片幾乎沒有不作後期的,再說後期也是攝影的一部分,正所謂三分拍七分修,後期可以校正白平衡,二次構圖,修整其他汙點等,IPhone自帶的修改功能也很不錯的啊,如果覺得還不滿足可以安裝第三方APP Snapseed。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或許你們還有補充的可以留言。


攝影圈老王


1、拍人像的技巧:

鏡頭要離拍攝對象的距離在2米內,手機就能自動將人物和背景識別,然後把人物景深拉大,拍出景深更強的人物特寫照片,這點可以媲美專業相機。

人像模式的原理是是利用一個廣角攝像頭,一個長焦攝像的雙攝方式,拍出人物景深效果。

2、用第三方相機

如果你想要更加專業化的拍攝體驗,那麼眾多第三方相機應用便是最好的選擇。通過這些應用,可以讓iPhone實現ISO感光度、白平衡、曝光、快門速度、光圈值等多種調節功能,適合高級用戶。

3、構圖到位

初學者可以使用三分構圖法,基本適用於適用於任何相機,包括iPhone在內。“三分構圖法”就是說,便是將取景畫面分為三等分,將被攝主體放在交叉點上,拍攝效果就會生動、活潑很多。我們可以在設置中打開iPhone的網格線,來進行取景輔助。

4、用好抓拍技巧

如果拍攝運動場景和人像的時候,連拍模式來獲得更精準的抓焦效果,很多一瞬的表情自然又可愛,只要按住相機快門,便可從照片庫中選擇效果最佳的照片。


5、善用HDR

陳漫專門介紹過蘋果的HDR(高動態範圍圖像)效果,是目前手機普遍提供的拍照功能,在一些高對比度光源場景中(如拍攝日落中的山脈),會發揮更好的效果,能夠提高暗處的亮度同時減輕過曝現象,不妨在合適的場景中善用。


火星瞭望週刊


一、首先,手機要拿端正,拿穩。

做到這一條足以讓許多照片看起來好很多,在iPhone的設置-相機裡有一個顯示網格的功能,把它打開,這樣你每次拍照都會有一個九宮格在畫面上引導你構圖,請在拍攝時保持做到橫平豎直,這樣無論如何拍出來的照片,不會有大問題。

二、調節手機屏幕亮度,不要太亮,或者太暗。

要根據周圍的環境亮度調節手機適合的屏幕亮度,太亮或太暗對拍出的手機相片都不好。

三、避免在陽光底下拍照。

在燈光底下或者陽光下拍照,因為亮度太聚集,拍出的相片容易有白點,所以,這些情況要避免。

四、選擇合適的角度拍照,要有層次感。

比如,一個角度裡有多個景物/人物,你要突出你要拍的要點,而其它的不要太突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不要搶鏡頭。


涅槃重生花如千骨








手機攝影需要注意角度和光線的選擇,嘗試多個角度觀察然後拍攝,其實身邊不缺少美。


東莞巿美圖數碼攝影沖印


是這樣的,無論用什麼品牌的手機或器材,想要拍攝出好看的照片,其實前提條件是你要對拍攝有一點的瞭解,如果你對攝影沒有任何基礎或者瞭解,也不瞭解為什麼用這樣的角度能拍出這樣的照片的話,那是很難拍出好看的照片的。如果是零基礎,想要拍出好看的照片,除了平時要多看看多學習別人拍攝的照片和技巧以外,自己還要多拍一些照片,比如拍攝微距照片、夜景、風景、建築、食物等不同風格的照片,當你對拍照有一定的認識之後,這個時候再深入的瞭解一下手機的拍攝模式,這樣會對你拍照有很大提升。

如果是蘋果iPhone 7 Plus(iPhone 8 Plus、iPhone X)手機,在拍攝人像照片時就可以選擇人像模式,但選用這個模式拍攝照片時,對於拍攝距離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想要拍出人像清晰背景虛化的人像照片,手機需要與人保持約2-3米的拍攝距離,距離太近或太遠都會影響拍攝照片的效果,而人與背面的背景距離越遠,效果越好。另外還要避免在背景雜亂的地方使用人像模式。iPhone 7系列手機上的人像模式,其實是通過使用手機的長焦鏡頭進行拍照,然後通過系統算法將照片中的人像“摳”一個出輪廓,然後把前景信息進行模擬虛化,從而實現人像清晰背景模糊的人像照片。

iPhone手機在拍攝上還有一些操作上的小技巧的,比如在拍攝時覺得手機的自動曝光可能不太準確時(屏幕顯示的畫面太亮或太暗),可以點擊一下屏幕,在屏幕出現黃色小方框和小太陽圖標後,向上或向下滑動小太陽來調整曝光。另外,長按屏幕可以鎖定對焦點。


科客


iPhone拍照確實不錯,成像效果很好。手機拍照要注意兩點,第一手機鏡頭是定焦鏡頭,不要使用變焦,拍攝主體離我們遠,那就靠近一點,再近一點,也不要用變焦。第二不要使用手機閃光燈,戶外用自然光,室內借用燈光。其他的就是構圖技巧,要多學習,多拍照,多交流,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以下是用蘋果6s拍的,請多多指教!






我就是不想起床












照相和攝影的區別,在於後者有思路,構圖,後期,拍攝技巧等。以上圖片均為iphone7plus拍攝,後期snapseed。


李梓墨他爹


第一,瞭解你的手機相機

你不瞭解單反和攝影是沒問題的,但是你要了解你的手機相機。

以iPhone6為例,我們不談iPhone的相機參數,也不談它有多好,我們要了解的是它能拍什麼,拍不了什麼,這樣才能在合適的範疇內創作。

iPhone6的背面攝像雖然畫質比以上幾代有提升,但是基本性能和參數在用起來的時候是接近的,它是一顆廣角鏡頭,很適合拍攝風景和建築,簡單來說,它可以拍自然風景,建築空間,地平線這樣的內容,湊合拍一些全身,半身,但是拍不了比如天上的月亮,遠處你看見的一個人,很亮的燈,也拍不了微距。

這個鏡頭在使用上有兩個限制:

一,它有嚴重的廣角畸變。也就是說在畫面四周的東西會被拉伸,很多女生用這個來拉腿,就是說把腿伸到畫面外圍,利用畸變可以使腿被拉長。但是這個特點也會導致你畫面中原本應該垂直的線被拉歪斜,或者是合影時在畫面邊緣的人臉和身體被拉得不成人形。在使用它時一定要顧及這個東西,個人感覺在iphone6以後畸變更嚴重了,可以很好地利用它來拍攝建築和風景,畸變是可以讓畫面看起來更有氣勢的,但是也要避免某些使用情況下畸變導致的畫面變形。

二,它的變焦是假的。也就是說iphone並不能真的改變焦段去拍攝遠處的東西,它所做的其實就是放大畫面而已。你打開相機拉到最遠拍一張得到的內容,和你直接拍一張再放到最大的內容,幾乎是一樣的,因此在拉到最遠的情況下,畫質太差,就是放大圖片而已。在實際使用時,不建議拉遠到滑動欄的1/3-1/2以上,這樣拍出來的畫質才過得去。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是夜景,但是所有照相機的夜景都需要技巧,這也不能說是iPhone的短板。

第二,如何拍一張合格的照片

這個合格不是說它拍完就很美,iPhone雖然畫質感人但是適當的修圖可以讓它錦上添花。

我們要的合格的照片,是拍出能夠通過後期來是它煥發光彩的照片。

先說一個最基本的要求:把手機端正,拿穩。

做到這一條足以讓許多照片看起來好很多,在iPhone的設置-相機裡有一個顯示網格的功能,把它打開,這樣你每次拍照都會有一個九宮格在畫面上引導你構圖,請在拍攝時保持做到橫平豎直,這樣無論如何拍出來的照片,不會有大問題。

另外很多人在幫別人拍照的時候,會發現拍成頭大腿短的樣子,當然也有人發現蹲下來仰拍可以拍成腿長頭小的樣子。首先這是因為透視,但視覺效果如此明顯仍然是與iPhone的廣角鏡頭有關。那麼,如果你想拍出真的很端正的構圖,請控制機身角度,讓iPhone與被拍攝面正對,平行。

不過在一些抓拍,講求內容,或者是特殊的對象,或是條件不適合的情況下,可以忽略這項要求。

還有一個基本的技巧,就是讓畫面不要太亮,或者太暗。

我們不是攝影師,在家沒棚,出門不打燈,那這就需要手動控制。陽光明媚的天氣照片都會好看一些,是因為光線好,陰雨天,霧霾天照片看起來都不咋地,是因為光線差。所以如果想要一張好照片,你需要好光源,即使是室內,也要亮堂堂才行。如果要拍攝那種昏暗環境裡的東西就得另說了,把握好拍攝的方向,直接拍就成,要讓手機對焦到你要拍攝的物體上。

iPhone是會自己對焦和測光的,但是很多時候它的曝光是不正確的,這就要你自己來調整。簡單的方法是,你點一下畫面裡你希望清楚的東西,手機會根據你的要求適當調整對焦和曝光。但是有時候它調完也不行,你可以在畫面鎖定的黃框邊上上下拉動那個小太陽,那個就是調整曝光的,拉高或拉低,拉到你滿意為止。

閃光燈不建議打開,基本上開閃光燈拍攝的東西都挺難看的,夜晚也請不要打開閃光燈,或者想辦法補光讓光線好一點。自帶的HDR模式可以適當增強畫質,但意義並不太大。

第三,拍什麼才會好看?

大部分普通人手機拍照無非就是旅遊,自拍,風景,美食,小動物。

而很多大家覺得用iphone拍照好看的人,做到的是不僅把以上四樣東西拍好看了,同時用iPhone拍了你認為一般情況下iPhone拍不了的東西。昨天去圖書館看到一個攝影師的影集,叫romance in the office,簡單來說就是辦公室的浪漫日常。每個人眼中壓抑而無趣的辦公樓被他拍出了浪漫來,百葉窗的影子,同事露出來的半截腦門,空箱子堆出的形狀,萬事皆有美。你要時刻記得你手上的東西是可以拍照的,眼睛看到了美好的東西,就順手把它拍下來吧。

試著換一個角度去拍照片,iPhone作為日常陪伴你最多的物體,你可能最適應的就是把它舉在臉前面拍照片。其實你可以蹲下來,放地上,對著頭頂,平行於地面,反過來用等等,用各種體位去挑戰它,你會發現很多新奇的拍攝角度,把日常的內容拍出花樣來。

切記,不要拍惡俗的內容,具體什麼是惡俗,打開你的朋友圈,你不想讚的就是。

其實好看是一個非常主觀的事情,每個人眼中的美都有不同。但是能讓自己開心的,一定是美好的。我個人衷心地建議大家留心自己的生活,不要漏掉記錄它的任何機會。另外就是拍照不一定要發,回首相冊就像時光倒流一樣,你會慶幸當時留下了一張圖片幫你記得過去的事情。我自己從高一以來保持了拍照記錄生活的習慣,也因此每當回首往事總是有跡可尋,感傷也好,懷念也罷,總有個寄託。

第四,如何後期?

後期的風格多種多樣,有人喜歡色彩鮮豔,有人喜歡性冷淡,這沒有高下之分。

後期調整的內容基本上就是讓畫面亮一點,讓畫面暗一點,色彩冷一些,色彩暖一些,或者是飽和度高一點,飽和度低一些。此外的內容,不大重要,就靠自己摸索了。

嚴重不推薦依賴濾鏡,Instagram的濾鏡也不要依賴,理由是:千篇一律。

推薦幾個比較好用的基礎的App,可以自己摸索。

SKRWT - 調整畫面畸變和垂直水平

Snapseed - Google的圖片編輯器,功能強大,(裡面的“戲劇”濾鏡可以有HDR的效果)。

VSCOCam - 模擬膠片的App,濾鏡都很優秀,但是仍然需要自己調整參數才會好看。

Mextures - 給圖片加紋理的App,可以造出舊膠片的氛圍,非常有趣。

我因為懶,用App做後期也少了,因為iPhone自帶的濾鏡和編輯器其實已經能實現很不錯的效果了,安利一下。但是還是那句話,要多拍多調,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



追劇美食蘇仔


手機6S,隨手拍的攝影愛好者,結合自己手機裡的照片做一下回答。

(所用圖片均為本人拍攝,若需轉載請私信)

其實不管用什麼設備,我認為拍照最重要的就是兩點,一是想法,二是技術。

一、所謂想法。

首先你要有一雙比別人厲害的眼睛,能夠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含義。其次就是你在拍之前就已經清楚自己要表現什麼主題,在腦海中已經勾畫出照片的樣子了。


這張圖是我在樓下等人時拍下的,當時是初春,老人蜷縮著曬太陽。其實方式最理想的方式是靠近點拍清楚老人臉上的褶皺,但是出於尊重沒有前去打擾。


這張是我村子裡一個破敗的小屋,過年回家時拍攝。當看到這座屋子時,一股滄桑感和歲月感撲面而來,於是掏出手機拍攝。


這張圖非常巧合,在我老家,父親用切割機切一塊牆上的三角鐵,濺起的火星正好灑過掛鐘,加上斑駁的牆面,靈感一下子就上來了。後期再配上合適的文字進行點題,適當調一下顏色,讓照片質感更符合你要表達的思想。


這是在一個陰天的傍晚,超市出來走到樓頂停車場。一下子就被天空鎮住了,果斷選擇全景模式記錄。

二、所謂技術。

技術層面就屬於硬知識了,首先要搞懂快門時間、ISO等基本概念,雖然手機拍照不需要複雜的設置,但是瞭解這些概念對理解如何拍出好照片是很有幫助的。其次就是構圖,同樣的景色不同的人能拍出天壤之別,就在於角度和構圖的不同。再有就是濾鏡、調色還有加文字。

概念上的東西不在比贅述,還是通過自己的照片進行實際講解。


拍夜景的同學最大的困惑應該就在於圖片上很多噪點,這就牽扯到曝光時間和感光度的問題。通俗的講,成像的原理就是在感光元件上照射充足的光線。當夜晚光線降低時,要保證收到足夠成像的光線就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增加快門時間,就是讓光線長時間的照射感光元件,二是增加感光度,就是讓感光元件比平時更敏感。但是前者會由於手抖等原因讓照片糊掉,後者會極大的增加噪點數量。而且蘋果自帶相機不支持快門時間調節,上面這張圖可以看出幾乎沒有噪點,就是用第三方軟件調高了曝光時間,降低了感光度,然後握緊手機靠在欄杆上拍攝的。


這張圖其實就有一些噪點存在,因為是拍攝的全景。這裡還牽扯到另一點,由於手機攝像頭角度不夠大,拍攝宏達的遠景就會很受傷,這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全景模式,把所有想表現的景色全部收納進來。常見的全景都是橫著移動,有時候豎著移動也是別樣的風光。


這張圖攝於奧帆中心,很多人問我怎麼拍出來的,其實就是豎著利用了全景模式。當然這張圖瑕疵很多,僅當做例子參考。


構圖和色彩可以說是核心部分。上面這張可以說兩者兼顧,中心對稱法構圖思想,加上豔麗的色彩,取名一步一階。




這些都是中心對稱法的構圖思想,多用於拍攝物本身比較要緊對稱的情況。這種照片給人莊重感特別高。


再有就是三分法構圖,又稱九宮格,現在很多相機都會這次這種劃線,能夠將重點放在圖片的三分之一處。


這種手法是我自己常用的,照片主體保持一定傾斜度,加上主題本身的線條和顏色,會讓整個照片異常和諧。



這兩張同樣是傾斜的表現手法。

最後就是色彩和濾鏡的使用,很多時候一張照片的原圖都是黯淡無光,濾鏡卻能賦予他新的生命。



第一張是原圖,攝於西湖邊。第二張是成片,超乎尋常的斑駁感,而且整個意境都有了巨大的提升。



青島海邊的兩張圖,這個配色加上文字給人以蒼涼雄壯感,悲愴萬分。


同樣的照片,換一種配色就是淡淡的小清新。

綜上,最重要的想法,沒有要表達的思想,任何技術都白搭。

喜歡攝影,一定要做個有心人。而且時間長了你真的會發現很多別人發現不了的樂趣,共勉!

各種心得體會可以在評論區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鑫牛Vector


好的攝影無非是三個關鍵點,構圖,光線和主題。只要掌握好了這三點,用什麼樣的手機都能拍出好片子。

上幾張用手機拍的片子,不過本人用的手機是華為p9。

希望這樣的回覆你能喜歡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