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陝西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將軍?

陽仔講歷史


提到陝西的將軍,除了古代的蒙恬、白起這些名將以外,近代的開國上將也是很有名,他們分別是李達、張宗遜、閻紅彥。

1、李達,陝西眉縣人,開國上將軍銜。畢業於馮玉祥的西北軍第二軍官學校,歷任我軍師參謀長、軍團參謀長等職,作為劉伯承元帥和小平同志的助手,李達將軍參加了攻克襄陽、鄭州等地的戰役,建立晉冀魯豫根據地,戰功赫赫,為抗戰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
2、張宗遜,陝西渭南人,開國上將軍銜。歷任八路軍旅長、第一野戰軍第一副司令員等職。參加過長征、秋收起義、五次反圍剿、解放青海、蘭州、西安等戰鬥。
3、閻紅彥,陝西安定今子長縣人,開國上將軍銜。閻將軍戎馬一生,戰功赫赫,曾在豫北戰役中俘獲孫殿英,參加魯西南戰役,隨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參加鄭州戰役、淮海戰役,全殲黃維兵團,同時還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大西南戰役。但最後閻將軍遭到迫害,飲恨自殺。


陽仔講歷史


開國中將 孔從洲,1906年10月2日出生,陝西省西安市灞橋鎮上橋梓口村人。共和國開國中將,早年在楊虎城西北軍中任職,後率部起義投奔共產黨。他的次子孔令華,1959年8月29日與毛澤東的長女李敏結婚,他是毛澤東的親家。毛澤東評價他:是個老實人。

西安事變中,作為警備旅旅長的孔從洲,負責西安城內的安全保衛工作,他一舉搗毀了蔣系部隊的軍、政、憲、警、特人員,扣押了陳誠、朱紹良、衛立煌、蔣鼎文等軍政大員,積極協助楊虎城,為和平解決事變做出了貢獻。周恩來總理曾讚許說:“孔從洲在西安事變中立了大功”。

抗戰中,歷任國民軍第四集團軍少將旅長;新編第35師師長;解放戰爭初期任國民軍第38軍中將副軍長。1946年5月在河南鞏縣光榮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西北聯軍第38軍軍長。其後,他率部參加了豫西戰役、陝南戰役,開闢豫陝鄂解放區。1949年初,他出任第二野戰軍特種兵縱隊副司令員,參加渡江戰役,進軍大西南的戰鬥。

新中國成立後,孔從洲歷任任西南軍區炮兵司令員、軍械部部長,高級炮兵學校校長,炮兵工程學院院長,炮兵副司令員等職。

1991年6月7日,孔從洲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5歲。





zj史海拾貝


陝西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早在80萬年前,藍田猿人就生活在這裡。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陝原為界,原西由召公管轄,稱作“陝西”。陝西因獨特的地理環境,自古就是帝王建都之地,所謂“得關中者得天下”,共有4個王朝在此建都,分別是秦、西漢、隋、唐,留下無數文臣武將,將星薈萃。

圖片一:白起


秦漢時期

白起:秦國郿縣(今陝西省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戰國名將、軍事家,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軍。

蒙恬:北擊匈奴,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十幾年,開發寧夏第一人。

蘇建: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西漢將領。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匈奴,後擔任代郡太守。

竇融、竇固:扶風郡平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竇氏一門顯赫,叔侄先後封侯。招撫西羌、小月氏,出擊匈奴。

班超:扶風郡平陵(今陝西咸陽東北)人,東漢軍事家、外交家,出身書香門第,後投筆從戎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僅以十幾人就敢衝擊匈奴駐地,留下“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壯舉。又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

圖片二:班超出使圖


隋唐時期

王世充:隋朝新豐(今陝西臨潼東北)人,隋末起兵群雄之一,佔據河南稱帝。

李靖: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人,唐朝文武兼備的軍事家,南平蕭銑、輔公祜,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立下赫赫戰功,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兵書。民間神話為託塔李天王。

郭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華州區)人,唐代名將、政治家、軍事家。安史之亂時收復河北、河東等多地,後大破吐蕃,封為汾陽郡王。民間留傳打金枝、七子八婿拜壽等傳說。

圖片三:郭子儀


近現代

在抗日戰爭時期,陝西更是湧現了大批抗日將領。國民黨抗日名將陝西籍就有34位:

關征麟:陝西戶縣人;張靈甫:陝西長安縣人;杜聿明:陝西米脂人;楊虎城:陝西蒲城人;王竣:陝西蒲城人。

陝西人民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付出更多。建國後,從陝西走出來的開國將軍多達63位:

李達上將:陝西眉縣人;張宗遜上將:陝西渭南人;閻紅彥上將:陝西子長縣人;閻揆要中將:陝西佳縣人;

陝西走出的名將太多,這裡只是一小部分,若有興趣請到評論區補充討論


馳騁古今


古代稱將軍從戰國開始,陝西有名的將軍有:

戰國魏將公孫衍

戰國秦將樗裡疾(?~前300)

戰國秦將白起(?~前257)

戰國秦將王翦

戰國秦將司馬錯

西漢將軍廉丹(?~22)

東漢將軍馬援(前14~49)

東漢將軍公孫述(?~36)

東漢將軍耿弇(3~58)

東漢將軍耿恭

東漢將軍耿秉(?~91)

東漢將軍竇固(?~88)

東漢將軍竇憲(?~92)

東漢將軍班勇

東漢將軍竇武(?~168)

東漢將軍馬騰(?~211)

三國漢將班超(176~222)

西晉將軍魯芝(190~273)

西晉將軍杜預(222~284)

西晉起義軍首領王如(?~315)

東晉將軍吉挹

東晉將軍楊佺期(?~399)

十六國後趙將梁犢(?~349)

南北朝宋將吉翰

南北朝齊將焦度(423~483)

南北朝梁將韋叡(442~520)

南北朝北魏將楊播(?~513)

南北朝北周將竇熾(505~584)

南北朝魏將韋孝寬

隋朝將軍杜整(?~587)

隋朝將軍劉方(?~605)

隋朝將軍楊素(?~606)

隋朝將軍史萬歲(約550~600)

隋朝將軍司馬德戡(580~618)

唐朝將軍殷開山(?~622)

唐朝將軍屈突通(557~628)

唐朝將軍劉弘基(?~650)

唐朝將軍李靖(571~649)

唐朝將軍李大亮(586~644)

唐朝將軍薛萬均

唐朝將軍薛萬徹(?~652)

唐朝將軍王孝傑(?~697)

唐朝將軍韋待價(?~689)

唐朝將軍郭子儀(697~781)

唐朝將軍路嗣恭(約708~約779)

唐朝將軍韋倫(716~798)

五代十國後梁將王檀(859~916)

五代十國後唐、晉將楊思權(875~943)

宋到清朝還有(略)。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陝西在古代是王者之地,省會西安更是十三朝古都,那麼歷來名將肯定是有很多的,我先來介紹幾位比較有名的吧。

1、白起: 戰國時期秦國名將,今(陝西眉縣常興鎮白家村)人。是中國歷史上自孫武、吳起之後有一位傑出的軍事家和統帥。曾在長平之戰中殲敵45萬,創造了先秦戰史上最大的殲滅戰戰例。其規模之大,戰果之輝煌,在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2、蒙恬:秦始皇時期著名的將領,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他出生於時代名將之家,自幼胸懷大志,立志報效國家。他曾率領30萬大軍被擊匈奴,是中國西北最早的開發者,也是古代開發寧夏第一人。

3、王翦:秦代傑出的軍事家,是繼白起之後秦國有一位名將,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與其子在輔助秦始皇兼滅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趙、楚、燕三國均為王翦所滅,魏國和齊國是他兒子所滅。

當然,除以上三位之外,陝西還有數不盡的名將,我只不過例舉了秦國時期幾位有名的將領。歷史上,他們都曾立下汗馬功勞,都是鐵錚錚的漢子。


豆豆與你暢談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文化育一方精神。我們可愛的陝西,天寶物華,地靈人傑,數千年精英輩出。特別是那些運籌帷幄、叱吒風雲的謀臣勇將,他們一生忠勇,赤心愛國,成為後世學習的楷模。

古代:

一.蒙恬,秦將蒙驁之孫、蒙武之子。秦始皇時期著名的秦國大將,蒙家軍的首領,為秦國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

二.馬援,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東漢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被朝廷封為伏波將軍,世稱"馬伏波″。其"馬革裹屍"和"老當蓋壯"的慷慨名言成為後世尊崇的警句。



三.班超,東漢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人,著名的軍事家。進駐西域三十多年,多方瓦解北匈奴的稱霸,平復叛亂,促使五十多個國家歸順漢朝。


四.范仲淹,祖籍邡州(今陝西彬縣)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一生剛直不阿,功勳卓著,堪稱世人楷模。

五.韓世忠,陝西綏德人。兩宋之際的名將,與岳飛齊名,史稱"韓嶽"。英勇善戰,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在平定各地叛亂中也做出了重大貢獻。

近代:

六.楊虎城,陝西蒲城人。著名的抗日愛國將領,西安事變的領導者之一。解放前夕,被秘密殺害於重慶中美合作所,終年五十六歲。

七.趙壽山,陝西戶縣人。抗戰時任國民革命軍十七師師長、三十八軍軍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解放軍西北野戰軍(一野)副司令員;新中國成立後任青海省省軍、陝出省省長。

八.關麟徵,陝西戶縣人。黃埔學員,曾參加國民革命軍東征、北伐等戰爭。抗戰期間,他經歷長城抗戰、漳河戰役、臺兒莊會戰、湘北會戰、武漢會戰、笫一長沙會戰等重大戰役,負傷累累,戰功卓著。


九.包森,陝西蒲城人。曾任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支隊長、冀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十三團團長職,戰功卓著。後在遵化野瓠山指揮戰鬥時,不幸中彈,終年三十一歲。


千形萬象


陝西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秦文化的發展地。秦人在歷史上就有虎狼之師之說,一直以剽悍、勇猛的形象為人所知,剽悍的民風為陝西有很多勇猛、有能力的將軍奠定了基礎,這裡就來列舉一些陝西有代表性的將軍吧!

一、先秦時期:白起、王翦、司馬錯


白起外號人屠,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一生殲滅近百萬敵軍,攻城70餘座,無敗績。王翦可以說是滅六國的最大功臣了,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秦始皇都尊其為師。司馬錯曾率領秦軍滅亡蜀國,為秦國的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東漢三國時期:耿弇、馬援、班超、竇憲、馬超、杜預

耿弇是東漢開國名將,雲臺二十八將第四位,劉秀愛將,曾敗延岑、平齊魯、攻隴右,為東漢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馬援也是東漢開國名將之一,老年由東征西討,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其老當益壯、馬革裹屍的氣概為後人崇敬。班超曾隨竇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裡,平定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為西域迴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竇憲是東漢外戚,也是名將,曾率軍大破匈奴。

馬超大家都很熟悉了,五虎上將之一,輔佐劉備建立蜀漢,勇猛無敵,被譽為錦馬超、神威天將軍。杜預則是三國後期著名將領了,他是滅吳統一戰爭的統帥,是他終結了三國。

南北朝:韋孝寬


韋孝寬是北朝第一名將,在攻滅北齊的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曾領導了中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城市防衛戰“玉璧之戰”,為北周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隋唐時期:楊素、李靖、郭子儀

楊素應該是隋開國第一名將了,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後又楊廣滅陳。李靖唐初名將,文武雙全,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幾乎整個江南地區都是他打下來的。後又夜襲陰山,打的突厥大敗。郭子儀是唐安史之亂時期的名將,可以說是一個人扭轉戰局,沒有他大唐早亡了。在他的帶領下,唐王朝慢慢平定了安史之亂。後又是他打退了吐蕃、回紇入侵,挽留了唐王朝顏面。

宋到清時期:韓世忠、李定國、李自成、張獻忠

韓世忠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在抗擊西夏和金的戰爭中為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黃天蕩一戰中差點生擒金軍主帥,之後在平定各地的叛亂中也作出了重大的貢獻。李定國明末名將,一個人扛起了南明的江山,多次打退清軍,一手支撐著南明風雨飄搖的江山。李自成和張獻忠是起義軍領袖,也算名將吧!

近代時期:楊虎城、張靈甫 、 杜聿明 、關麟徵



楊虎城是抗日名將,堅持抗日,反對內戰,發動了“西安事變”,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張靈甫是國軍高級將領,在八年抗戰中,功勳卓越,但於解放戰爭時期在孟良崮戰役中戰死。杜聿明是著名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黃埔系骨幹,曾參加北伐戰爭、長城抗戰、淞滬抗戰,取得過獲崑崙關大捷等大勝。關麟徵是國民政府陸軍總司令,在抗日戰爭中,參與臺兒莊大戰,重創敵軍。


夏目歷史君


陝西是中華民族重要的發祥地之一,其歷史厚重綿長,有秦、漢、唐等10多個政權或朝代在陝西建都,時間長達1000餘年。陝西人傑地靈,在這裡誕生了數不清的風雲人物。那麼,陝西古代出了哪些名將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司馬錯

秦國少梁(今陝西韓城南)人,秦惠文王時名將。公元前316年,他和張儀率秦軍分兵進擊,大破蜀軍於葭萌關(今四川劍閣東北)。是年十月滅蜀國。公元前291年,司馬錯率秦軍攻魏,取軹(今河南濟源東南);攻韓國,取鄧(今河南孟縣)。公元前280年,他又率秦軍攻楚,拔黔中郡(今湘西及黔東北)。

白起

也稱公孫起,郿(今陝西眉縣)人。秦國名將,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任左庶長,領兵攻韓之新城。十四年,任左更,出兵攻韓、魏,戰於伊闕山,斬獲首級二十四萬,又俘虜大將公孫喜,攻陷五座城池。因立了戰功,遷升為國尉。昭王十五年,拜大良造,領兵攻陷魏國大小城池61座。白起屢立戰功,被封為武安君。昭王三十四年,破魏於華陽,芒卯敗逃,俘獲魏將三人,斬首13萬。又與趙將賈偃交戰,溺斃趙卒二萬人於河中。昭王四十七年,秦將王齕攻上黨,趙國遣老將廉頗屯軍長平(今山西高平西北)拒秦,秦、趙兩軍相持於長平。秦昭王採用范雎反間之計使趙王傾全力與趙軍決戰,以趙括代廉頗。趙括只能紙上談兵,無實戰經驗,到長平之後,不恤將士,出兵頻繁攻擊秦軍,結果大敗被圍。秦暗中派白起為上將,王齕為副將,以奇兵偷襲,再將趙軍攔腰截斷,使其首尾不相顧,然後分割包圍。是年九月,趙軍食盡,苦戰突圍,衝殺四五次,終不能出。趙括親率趙軍戰鬥,被秦兵射殺於戰場,士卒40萬人投降。白起下令將全部趙兵坑殺。長平之役,趙國喪失兵力45萬人,秦軍亦“死者過半”。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以白起違抗君命,假託病情,又散播怨言,便與范雎商定,派使賜白起劍,令他自殺。時白起流放在杜郵(在今咸陽市東北),接到昭王命令後,想到長平之戰坑殺趙國降卒有錯,於是自刎而死。

王翦

生卒年不詳,戰國時秦國名將,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東北)人。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任用王翦為大將領兵攻趙國,大敗趙軍,攻陷九座城池。 公元前227年,王翦領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敗燕軍。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兵攻入楚國都城壽春(今安徽壽縣),俘楚王。第二年,王翦便平定了楚國的屬地,統一了長江流域。秦在楚地設南郡、九江郡和會稽郡。 王翦得勝班師回到咸陽,秦王為他舉行慶功宴會。會上王翦便向秦王要求告老還鄉。此後,他便回到家鄉,過著農耕生活,終老於家。現今陝西富平縣道賢鄉保留有王翦的墓址,後世人憑弔他為國統一所做出的貢獻。

蒙恬

生卒年不詳,秦代名將。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蒙恬擔任秦國將領,攻齊,大破之,拜為內史。秦統一六國後,公元前215年,始皇派遣蒙恬帶三十萬大軍,北逐匈奴,收復河套一帶。蒙恬守北邊十餘年,駐師於上郡,威震匈奴,深得始皇的寵信。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胡亥即位後,賜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藥自殺。

李信

生卒年不詳,槐裡(今陝西興平縣東)人,秦朝將領。秦王政十九年(前228),李信出兵至太原雲中,與秦將王翦率兵包圍趙軍,一舉攻破趙國。後來,秦始皇派他與秦將王賁攻打燕國、代國、齊國,俘獲燕王喜、代王嘉、齊王建,遂定燕齊之地。 李信為秦國立下戰功,被封為隴西侯。此後,舉家從槐裡遷往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西南)。

王離、王賁

王離,生卒年不詳秦朝將領,頻陽東鄉(今陝西富平縣)人。祖父王翦為秦國名將,父王賁,在秦統一六國的戰爭中,先後領兵攻楚國和魏國、齊國、燕國等地,多有戰功,受到秦始皇的寵信,封為通武侯。王離以其家戰功封武城侯,曾隨父從秦始皇東巡。秦二世命王離出兵攻趙國,圍趙王及其將張耳於鉅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西南)。楚將項羽領兵北上救趙,大敗秦軍,王離被俘,投降了項羽。

馬騰

(?~212年),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伏波將軍馬援的後裔。建安七年(202),曹操拜馬騰為徵南將軍,又徵召他到許縣任衛尉,封為槐裡侯。馬騰去許都時,留下其子馬超統領部曲。建安十六年(211),馬超與韓遂舉兵反叛,被曹操擊敗。第二年五月,曹操將馬騰誅殺,並滅其三族。

張既

三國魏著名邊將,馮翊高陵(今西安市高陵縣)人。高幹之亂被平後,張既以功封武始亭侯。 張既鎮涼州二十餘年,治績卓著。

馬超

三國蜀名將。祖籍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隨父馬騰生長於隴西天水郡。馬超在建安十九年(214)奔蜀中去投劉備。劉備得報,分一部人馬交馬超,讓他屯於成都北。劉璋知馬超善戰,心中恐懼,不久即開城投降了劉備。劉備入成都,封馬超為左將軍。蜀國立,馬超被封為驃騎將軍,列五虎上將。章武二年(222),馬超卒。

李靖

雍州三原(今陝西三原縣東北)漢人。善於用兵,長於謀略,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

郭子儀

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

宋元明清還有一大堆,歡迎大家補充!


鯨大叔學歷史


陝西有名的將軍有很多,我來按照時代羅列一下我知道的。

戰國時期:白起、王翦、

東漢時期:馬援、耿秉、耿恭

晉朝:杜預


唐朝:李靖、侯君集、郭子儀

宋朝:韓世忠、楊繼業

民國:張靈甫、關麟徵、胡璉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李達、張宗遜。

陝西自古人傑地靈,英雄輩出,華夏古韻深厚的地方。

這些是我一時想到的,歡迎朋友們評論區補充!


無筆


俗話說: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將,北方地域遼闊,各個地方人口密度和地域性格差別比較大,但總的性格都是“剛烈”。在北方廣大的範圍內,最又代表性的,古代有名將領“產出”最多的地方就是陝西,陝西最集中的地方又是關中,稍稍列舉一下,不一定全面,起到“略見一斑”的效果的就可以了,否則,容易被其他地方網友罵“嘚瑟”。戰國四大名將裡的兩位:

1.白起,寶雞眉縣人。 2.王翦,富平人。

3.李靖,三原人。 4.班超,咸陽人。

5.馬超,寶雞扶風人。 6.楊素,渭南人。

7.侯君集,咸陽旬邑。 8.王孝傑,潼關人。

9.郭子儀,渭南人。 10.楊家將,榆林神木人。

11.韓世忠,延安人。 12韋雲起,西安人。

13.韋睿,長安韋曲人。 14.韋孝寬,長安杜陵人。 15.杜預,長安縣人

16.竇憲,和班超是鄉黨。 17.馬援,扶風人。 18.王忠嗣,渭南人。

19李定國、榆林人。 20李顯忠、清澗人。 21.蒙恬,秦國關中。

22.司馬錯,韓城人。 23.耿弇,茂陵人。 24.史萬歲,長安杜陵人。

25.韋皋,長安韋曲人。近現代的,杜聿明,關麟徵、胡漣、張耀明、張靈甫、趙壽山、楊虎城......這些就不再一一列舉了。

陝西大地,名將誕生之地,無法遍查史籍,細細篩選了,有不對的地方希望朋友批評更正!不全的地方,歡迎接龍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