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北平女子图鉴

本文3031字,读完大约需要7分钟

北漂似乎从来就不是什么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

北平女子图鉴

丁玲是20岁的时候去的北平,此时不比3年前,3年前她从湖南到上海读书,身边有同乡的挚友王剑虹,日子一点也不孤单。3年后的夏天,闺蜜突然因病离世,满心苦闷的丁玲决定离开上海这个伤心地。

湘西来的丁玲,平民家庭出身,凡事只能靠自己,比不了交际广阔的上海滩名媛,更比不起随意砸钱留学的富家小姐。她最后决定北上,去学术氛围更加浓厚的地方深造,就是知识分子和著名高校扎堆的北平。

1.

初到北平的日子,并没有比上海好到哪里去。

丁玲在上海大学时,学的是文学,到北京以后想继续进修文学。然而没有人脉,找不到路子,大学又一时进不了,便只好接受朋友曹孟君的建议,进了西城辟才胡同的一所私立美术补习学校。两人同住在补习学校里,准备学习一段时间之后报考美术院校。

北平女子图鉴

跟所有经济拮据的北漂者一样,理想太远,生活迷茫,但好不容易找到一条可能会成功的路,丁玲也拼尽全力,她学画很用功,每天到教室打卡,学习素描,画石膏像,补习班人不多,常到的只有七八人,丁玲就是其中一个。补习学校的宿舍小且旧,丁玲就用自己的画贴上墙做装饰,没过多久就是满墙的人头像了。

就是在美术补习班学画的期间,贫穷的丁玲邂逅了同样贫穷的胡也频。胡也频也是一名北漂,他是福建人,后来去天津读海军学校,还没毕业学校就停办了,于是辗转到北平谋生。当时丁玲的室友曹孟君,有一个文艺青年男朋友左恭,两人见面时有时会带着丁玲,于是就结识了跟左恭租住在一起的胡也频。此时的胡也频在《京报》副刊《民众文艺周刊》做编辑,偶尔发表些小说和短文,恰好跟喜欢文学的丁玲一拍即合。

北平女子图鉴

遇到胡也频,让丁玲在北平的生活多少有了一点归属感。后来家乡传来弟弟早逝的噩耗,也是因为胡也频的安慰,才让悲痛欲绝的丁玲稍微走出一些阴影。他给她送去一大束黄色的玫瑰,在花下写了一张小字条:“你的,一个新的弟弟所献。”尽管他比丁玲其实还大一岁。

可惜这份“廉价”的归属感,马上就被现实击得粉碎。丁玲报考艺术学校失败,补习学校也不能再住了,只好搬去西城通丰公寓的一个小房间,她也到过一个画家私人画室里继续学习绘画,然而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坚持下去。甚至还萌发过去法国找工作的念头,最终被母亲和朋友劝服了。毫无希望的蛰居生活,朋友、弟弟的早亡,远在湘西无依无靠的母亲,独自一人的时候,丁玲回想这些种种,也常常感伤惆怅,静坐痛哭。

来北平快1年的时候,走投无路,又倍感生活无望的丁玲,写了一封信寄给鲁迅,她在信里陈述自己的境遇和困惑,希望她所仰慕崇拜的先生能为自己提出一条前行的道路。然而由于当时鲁迅与现代评论派论战犹酣,误认为这是对方化名捣鬼,就没有给以复信。

1925年的4月,北平正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四处碰壁的丁玲再也燃不起曾经的奋斗热情,在王剑虹的父亲的邀约下,一同踏上回老家的归路,带着满心的失望和哭恼。

北平女子图鉴

2.

如果说,像丁玲这样走“野路子”的北漂女姓,情况比较艰难,那再来看看女大学生的处境如何。

五四运动以后,在北平有两所话题度很高的学校,一所是男校代表北京大学,另一所则是女校代表,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女高师)。当时女性解放的呼声颇高,作为一流学府的女高师,因此聚集了不少优秀的教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都是平民女学生实现大学梦的首要选择。

北平女子图鉴

苏雪林和庐隐

庐隐和苏雪林就是慕名来考学的其中两位。福建人庐隐,甚至全家都是北漂,父亲死后,母亲便带着一家老小投奔了在北平定居的舅舅,生活窘迫,家里又反对女孩读书,庐隐只好南下安庆打工赚学费。可惜半年后她带着200元薪水回到北平,已经错过了当年女高师的招考期限。同样错过招考期限的,还有浙江人苏雪林,苏雪林家庭还算殷实,但同样因为家族封建思想严重,耽误了她考学的时间。

两个求学热情极高的女同学因为考北高师而结识,错过招考时间后,则以旁听生的资格在学校就读,好在一学期后,又一同通过学期考试,升为国文系的正班生。

学生时代,往往是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之间差距最小的时间段。在北高师的4年时间里,庐隐和国文系关系较好的几位小姐妹,比如福州人王世瑛、程俊英、河南人冯沅君(冯友兰的妹妹),几人朝昔相处,在北平度过了一段平静又充实的生活。

跟庐隐差不多同时入学的,有一名叫做李超的女学生,入学还不满一年就死了,她的死去对这一届的学生,甚至北高师的未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北平女子图鉴

李超是广西人,家庭条件优渥,但却在北平过得穷困不已。原因是她的家庭虽然殷实,但却十分保守,包括李超在内,家里只有姐妹三人,李家坚持女子没有继承权,把家业传给了从伯父家过继来的哥哥。这个哥哥不但反对李超读书,还逼着她早日结婚脱离李家。然而李超求学心切,义无反顾考上了女高师,于是哥哥彻底断绝其经济来源,还逼迫曾资助过她的姐夫等人跟其断绝关系。无所依靠的李超一边省吃节用,一边操心寻求各方支持,很快就生病了。1919年年底,李超在医院病逝,这个勇敢的,敢于反抗封建习俗的女孩,死去的时候还不到20岁。

李超的死,因为胡适的一篇悼文,成为轰动北平的社会事件,引起当时人们对于女权和旧习俗的反思。文化圈大师、学者纷纷为李超发声,学生圈子也受到很大冲击,尤其是以女高师为代表的各大女校。按照李超同班同学、庐隐密友程俊英的说法:“李超的死和追悼会,给我班的刺激很大,激起了反封建婚姻的怒潮。冯沅君同学带头和儿时在河南订婚的未婚夫退婚,其他同学纷纷响应。”

冯沅君退婚的是当地一个财主的儿子,不久后就认识了同为河南籍的已婚同乡、北大理科物理门学生、文学青年王品青,两个人很快堕入情网。几乎同时,其余的几个小姐妹,庐隐也与未婚夫林鸿俊退婚,热恋上了北大法科政治学门学生、已婚福建同乡郭梦良。王世瑛热恋上了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学生、福建同乡郑振铎。包括程俊英自己,也拒绝了父母包办的时任交通部秘书长的未婚夫卢某,热恋上了1920年留美归来的心理学教授、“穷教书匠而年纪较大”的张耀翔。几年后,庐隐写下小说《海滨故人》,就是以几位好友的恋爱传奇作为的原型。

北平女子图鉴

可惜,这几段感情,开始得轰轰烈烈,却全都无疾而终。就像她们后来的人生轨迹,这几位走在时代前列的女大学生,从不同的地方来,在北平相遇,却最终没有一个人留在了这个城市。

庐隐毕业后不顾家人反对,跟郭梦良南下上海,受尽寄人篱下的痛苦。冯沅君跟王品青不了了之,又爱上了清华毕业的陆侃如,后来两人一同赴法国留学,回国后受战争影响,辗转四川、云南教书。王世英跟郑振铎分了手,最后嫁给了张君励。程俊英南下上海,从事教育事业70余年。

3.

跟庐隐们同时代毕业的女大学生,大多还是嫁人了,很少的女同学,毕业后选择从事教育行业,而像石评梅这样,从事教职且留在北平的,就更少了。

北平女子图鉴

石评梅出身于山西一个书香之家,家庭还算小康,她也是女高师的学生,考上学校的时候,刚赶上没回复丁玲书信的鲁迅在北高师教书。石评梅虽然是体育系学生,却喜爱文学,跟庐隐等人也有过交往,受到鲁迅、校长许寿裳等老师的赏识,因此1923年毕业以后,便接受了师大的聘请留校任教,担任其附中女子部的学级主任和体育、国文教员。

当时的北平,教师的工资不低,大学教授的月薪300元左右,公私中学的老师月薪100到200元不等,小学教师大约30到70元左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附中任职的石评梅在北平,应该能过上相对安逸的生活。

然而她毕业后,似乎还是坚持着朴素的消费习惯。她暂时还买不起房子,只好住在北师大附中的教员宿舍里。虽说是宿舍,其实是京郊一座破旧古庙,多年的风雨侵蚀使它像个荒斋。石评梅喜欢梅,给自己的宿舍取了个文艺的名字“梅窠”,她在窗边放了一盆梅花,冬天盛放的时候才勉强冲淡一些荒凉冷寂。

在“梅窠”,石评梅度过了她在北平的最后6年,也是她生命的最后6年。她在这里经历了两段恋爱,一段因为遇上有妇之夫,愤而分手,一段还没有开始,就因为对方的病逝抱憾而终。她教书兢兢业业,以德服人,庐隐后来回忆石评梅对待学生的样子,也不禁感慨,“真仿佛是一个温和的大姐姐,对待小妹妹似的,所以没有一个学生不受她的感化。”可惜这位敬业的女老师,却最终因为过度操劳患上脑膜炎,26岁就匆匆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北平女子图鉴

时间过去100年,北平早就成为北京。

不变的是,依然有源源不断的女性涌向这里,满怀希望、义无反顾、被打击、被肯定、挣扎、成长、离开,或是留下。

也曾孤独、也曾怀疑踟蹰。

但北京的风,却因她们而温柔。

您的打赏是最好的动力

北平女子图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