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苏轼写的最走心的一首诗是哪首?

Zn锌科技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好交友、也好美食,好品茗,亦好云游。一生佳作无数,词问文风格更是自成一派。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不仅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病呻吟,苏轼的词虚虚实实皆是心声,字字句句都是真纯。如果说哪首最让人觉得走心,会产生极大的情感共鸣,那当数在苏轼悼念亡妻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的一生可能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幸的,先是被贬,又是流放,一生漂泊,孤苦伶仃。其实,他有过一段美满又难忘的婚姻,在那个父母包办婚姻的年代,能恰巧遇到一个情投意合的人,并且顺利结为夫妻,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虽然没有统计过概率,但想来也是十分不易。


遥想当年,年方十六的王弗嫁给了也不过十九岁的苏东坡,少年夫妻情深意重自不必说,更难得的是,王弗蕙质兰心,又知书达理。东坡醉心诗书,王弗红袖添香在侧,朝朝暮暮的陪伴,这种情谊无法言传。


王弗离世十年后,苏轼写下了这种悼亡词。其实,历史上悼亡词并不少,出名的悼亡词也不在少数,苏轼却凭借一首《江城子》流芳千古。究其原因,这首以梦为引的词,除了情真意切,诉说了无尽的思念与不舍外,更运用了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法,让读者不知不觉间感同身受。辞藻不浮夸,却真实朴素,虽是相思,但不黏不腻,反而清新自然。难怪千古传诵,经久不衰。


便以这首词结束吧: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三联中读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情不自禁想起来苏轼在瓜州任职时写作的这首偈颂,关于这首偈颂,还有一个脍炙人口的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有个名字,叫“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话说苏东坡在瓜州时,与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关系甚好,金山寺与苏东坡家只一江之隔。一日,苏东坡静坐之后,偶有所思,提笔写下了这首小偈子,内心洋洋得意,觉得佛印禅师一定会赞叹他的这番见解。于是将这偈颂交给小厮,命小厮速速送去给佛印禅师过目。

小厮赶到金山寺,将这首偈颂交给了禅师。禅师看完莞尔一笑,便知苏东坡没有自己过来的原因。他不曾说什么,只是用笔在偈颂上做了个批注。然后交代小厮带了回去。

苏东坡看小厮这么快回来,心想一定是佛印禅师内心欢喜,赞叹万分,于是赶紧拿过小厮手中的偈颂,打开一看,苏东坡脸色瞬间变了,只见禅师在上面写道“放屁”,苏东坡二话不说,拿着偈颂就去找禅师理论。

此时禅师就站在岸边恭候他。苏东坡一下船便直奔禅师,“禅师,我们好歹也算好朋友,你怎么这般侮辱我?”

禅师佯装不知,“我怎生侮辱你了?”

苏东坡将偈颂递给禅师,“你怎么能骂我放屁呢?”

禅师哈哈大笑,“你不是说自己‘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恍然大悟,深知自己修行太差,不禁更加钦佩佛印禅师。


禅史倌儿


可能很多人想到了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我想到的是苏轼在黄州写了的这首千古名篇,吟诵至今。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这首诗写于黄州,年过半百的苏轼坐在江边,心绪一如这滚滚江水,悲愤难抑。十月的荆楚大地,草木凋零,阳光无力地拂过脸庞,从记忆深处走来一个翩翩少年——他就是这次考试的榜眼。由于受到文坛大家欧阳修的赏识,少年苏轼的声名恰似那年长安的春天,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然而这样虚华的荣耀没持续多久,命运的轮盘便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新上任的皇帝赵顼感到手头越来越紧了,宫廷内的一干人的吃喝拉撒,帝国那一群大大小小欲壑难填的官僚,无穷无尽的战争,有着狼子野心的辽和西夏,都张着血盆大口索要银子。以王安石为首的一批有识之士再也坐不住了,大声疾呼再不改革前景堪忧。于是庞大的帝国以王安石为总设计师,开始了一场自上而下的革新运动。改革是好事,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老祖宗也是这样教导后人的。被巴山蜀山滋养的少年苏轼当然希望家百姓的不再流离失所,一家人和和美美地把日子过下去。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他懂得粒粒皆辛苦的含义,懂得春种秋收的不易。

王安石新法借着神宗的雄心壮志推行得轰轰烈烈,百姓却是喜忧参半,官员更是趁机中饱私囊。血气方刚的苏轼再也无法袖手旁观了,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圣上细陈改革的弊端,字里行间满溢着一腔赤胆忠心。可惜生活的赛场并不总是公平的,处在权势之巅的统治者们制定了规则,只把奖品颁发给那些中意的选手。这注定是一次不自量力的挑战,逆流而上的苏轼被一次又一次不知来自何处的风雨打落水中,落荒而逃。先是自求外放,然后又是今人发指的“乌台诗案”,生活的狗血是诗人的心灵所无法逆料的。堂堂朝廷大员才华横溢的苏轼竟沦落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团练副使,名为官,实为囚。

黄州说不上美丽,却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三国争雄的销烟散去,那些用热血和生命抒写篇章的人在历史的长河里千年流转。千年的风风雨没有沧桑周瑜的容颜,他永远是人们心中的周郎,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才华横溢。此刻苏轼想起他,无限酸楚涌上心头。乱石穿空惊人涛拍岸中, 34岁的周瑜羽扇纶巾,雄姿英发,旁边有美人相伴。他笑望着对面黑压压的敌人,打挥苦定,谈笑间曹军的樯橹便灰飞烟灭了。上天是不公平的,说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可周瑜就出生在罗马,不用拼死努力就拥有了别人羡慕的一切。如果没有孙权,周瑜的战场、职场、情场会如此顺畅无阻吗?可惜这样的君臣际遇是可遇不可求的,至少苏轼还没遇上过。


苏轼长长地叹了口气。天空中一行大雁飞过去了,叫声回荡在林间水上。还是不想了吧,苏轼这样安慰着自己。“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至少,黄州是个不错的地方,民风淳朴。譬如当初不及第,今日也许还在巴山蜀水间辛苦劳作,为一日三餐奔波,被赋税压得喘不过气,也就少了诸多苦乐人生历练。短的是人生,长的是苦难,不如意事本就十之八九,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再灌一口酒,看看银光闪烁的江面,和水中那张愁苦的脸,鬓边几缕白发格外刺眼,诗人长叹了口气,多希望这是梦一场啊。据说庄周曾做一梦,梦中化为蝴蝶,梦醒后困惑良久:不知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梦见变成了庄周。将时间的跨度拉得更远一些,人生天地间,短短几十年,一睁上闭间一生就过完了,然后回归无尽的洪荒之初,“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这难道不像一场所大梦吗?大梦谁先觉,是智者的警醒。是的,人生如梦,自己又何必如此多愁善感,将美好的时光浪费在无尽的忧愁忧思中呢?从明天起,驾一叶扁舟,邀三两知己,携美酒佳肴,将此生交付给黄州的山山水。


生命贵在了悟。悟透了生命的真谛的苏轼向着江水斟下一杯酒,与生活和解。在他家不远的地方选了一片荒地,踏踏实实地生活,随遇而安,不负山水,不负此生,认真过。既然人生注定是一场总会醒来的大梦,何不努力将梦做得精彩些?诗人微笑着向自己的草芦走去,回首来路,夜色下的山山水水分外迷人。


每天读宋词


说到苏轼最走心的诗词,我们就不能不想到他的那首《江城子》,写尽宋词之婉约,写尽古人之哀愁,写尽亡妻之恩爱,可谓文绝千古,义重情长,他不是在写词,他是在写心,写那颗思不尽,意缠绵,痛失爱妻后的凄凉。

想当初,那是1056年,他苏轼才二十岁,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一起赴京赶考,就在两年前,在父母的操持下,他有了自己好妻子,他与乡贡进士王方之女王弗结婚了。从此他们开始了朝朝暮暮缠缠绵绵的陪伴,生生死死的爱恋。这时他的心里是甜的,虽说父母包办,但他如获至宝!



是的,苏轼忘不了王弗,那个出身书香门第的女子,那位敏而静聪慧而低调的娇妻,他更难忘她看他醉心读书的模样,想想,妻子红袖添香是何等的温馨……苏轼还记得有时自己遗忘的文章,她能“辄能记之”,对其他书也略知之。秀外慧中,知书达礼,又给了苏轼那么多温存知心贤惠,他醉了。

他还忘不了,她让他感受了家的温暖和爱意。1061年,苏轼任签书凤翔府判官,初做官,年富力强,但还不够成熟,而在这时,王弗就会在务实,明晓利害方面给他指导帮助,那个她还是自己的秘书,参谋,贤内助,因为他知道自己坦白直爽急躁火暴,总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每次自己与客人谈话,她总是躺在屏风后面静听,然后客人走了,再告诉自己以为人处事的智慧。他如何能能忘!

他记得那是在宋神宗1075年,他刚到密州上任,那是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地方,他生活得很不好,连吃饱都成了问题。他是那么孤苦无依。就在正月二十这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到了他的妻子王弗,叫着他的名字,子瞻,子瞻。


想起来,王弗在十六岁嫁给了比她大两岁的自己,两人恩爱情深,还有了爱情的结晶苏迈。可是没有想到的是王弗在27岁1065年离开了自己,去了另一个世界。他把她葬在了家乡眉山,在离父亲墓不远的地方。从此自己扰少了一个说话的人,少了一个贤内助,孤苦无依,再也没有人与自己亲密无间的去面对风风雨雨了。

他醒来了,那只是一个梦,他写了一首《江城子》无意中成为了悼亡诗中的名作。成了豪放苏轼的柔情代表作。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代表作,千百年来被人们传颂,我们感受到了词人那种哀愁,那种对亡妻的思念。那种孤苦无依,可是苏轼对亡妻的那种情义有多深,我们又怎么能体会到呢?那是词吗?那是在滴血的心呀!


一首江城子,夫妻生死情。苏轼的词和他与亡妻王弗的故事我们就说到这儿,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发现历史!每天一首古词,一个历史事,谢谢大家。再见。


发现历史


问苏轼最走心的一首诗,我想到的却是一首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因为这首词写得实在是太令人感动了。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这首词,是悼念逝去的第一任妻子王弗的,王弗十六岁嫁给苏轼,二十七岁去逝,十年之后,苏轼梦见王弗,于是写下了这首名垂千古的悼亡词。

苏轼在给王弗写的墓志铭中,称王弗「性敏而静」,既聪明又沉静。刚嫁给苏轼的时候,她没告诉苏轼自己读过书,但是苏轼读书的时候,她一直陪在身边,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的地方,她还能在一旁提醒,苏轼这才知道她也是通诗书的女子。对于苏轼来说,王弗不仅是他的妻子,而且是一个能与他诗书相伴的知己。

苏轼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还记载,他每次与朋友交谈的时候,王弗都会在帷幕后面听,朋友走后,王弗就会跟苏轼说,某人说话怎么样,品性怎么样,可不可深交,结果后来都应验了。苏轼一生交朋友甚广,对所有人都是赤诚以待,结果常被朋友所害,当然也常得朋友相救,如王弗一直在他身边,也许他会少吃许多苦头。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十年,一个生,一个死,死去的人,长埋故土,活着的人,千里漂泊。对于逝去的「敏而静」的妻子,不用刻意去思量,内心里却永远难以忘记曾经的点滴。「十年生死两茫茫」,看似实诉其事,然而内里却有着苏轼这十年里多少人生委屈,想与曾经这个亦妻亦友的妻子诉说。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与这个用什么好词都不足以评价的妻子,不但有生死的分离,有时间的分离,还有空间的分离,人生之凄凉,如何与语?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即使还能见到妻子,如今的自己已是满脸风尘,鬓发如霜,妻子还能认出我吗?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在这个夜里,我忽然梦回故乡,妻子王弗正坐在小轩窗下梳妆,两人相顾,却说不出话来,只有眼泪止不住地流出来。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梦醒,伊人不在,只留下千里之个,明月下种满短松的山冈,让人年年想起,时时断肠。

苏轼的这首悼亡词,句句沉痛,是悼亡文学的巅峰之作,苏轼门下的「苏门六君子」之一陈师道评这首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这首词也是现在网上最火的词之一,可见这首词的动人之处。

答者:谢小楼


谢小楼


人生是不是一场空?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外国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利波特”(哈姆雷特)。

由于每个人的主观感受不一样,对于文学之类的艺术作品,喜好自然也有差别。所以,如题目所讲,苏轼写的最走心的一首诗是哪首?看似简单,实不好答。

作为一个大家,拿的出手的优秀作品,都是很走心的,即使是嬉笑怒骂,也都饱含深情。否则,感动不了自己,还能指望感动别人?

苏轼的诗词大概有3000多首,在这里面找一首最走心的,实在很难。即使,勉强拿出一首来,其他人也未必认同。我只讲一讲自己的感受。

虽然题目中说的是诗,但我更喜欢苏轼的词,所以,我推荐一首《西江月》:

三过平山堂下,

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

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梦。

这首词是苏轼怀念欧阳修所写的。

欧苏都是文章大家,两人还是老乡,都是四川人。

欧阳修年长苏轼30岁,是苏轼科考的主考官,因此,两人便有了师生情谊。

自古文人相轻,但欧阳修却是个实在人,他读了苏轼的文章后,说:

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两人惺惺相惜,结为忘年交。

这首词中的平山堂,是1048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修建的。

1079年,苏轼第三次来到平山堂,此时,欧阳修已经去世8年,而据两人最后一次见面,已经过去了9年多。

这一年,苏轼已经42岁了,但仕途很不顺,政治上不得意。

所以,他故园重游,睹物思人,想起自己这坎坷的半生,宦海的浮沉,人生的机遇,感慨良多。

特别是最后一句: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皆梦。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他历经仕途波折,很有点顿悟的感觉。

如今,欧阳公已去世多年,可谓是“万事转头空”。

可是活着的人呢?谁能体悟到“空”,还不都是沉迷在追逐名利的美梦中。

但到人生的最后,王公卿相也好,升斗小民也好,谁不是一场空呢?


饮水君



看了好多,不否认答者说的那些词作都是经典,却总觉得大多答的文不对题,因为问题问答是诗啊!不是词啊!

苏轼的诗大多是语浅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于淡泊。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诗中得出真理性的认识。比如说《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另外还有我们所熟知的《春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而个人认为其本人最走心的一首诗就是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古人写秋景,大多肃杀愁苦之气。而此诗一反常情,写出了深秋时节的昂扬之态。这首诗先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又通过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作者也是通过这首诗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

这首《赠刘景文》,是在元祐五年 (1090)苏轼在杭州任知州时作的。《苕溪渔隐丛话》说此诗咏初冬景致,“曲尽其妙”。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深秋景物,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以橘树和松柏喻人,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古之对朋友如此走心者,并不是单有文人侠客,但是能用文字,用心记录朋友之情的诗篇也是更加有意义了!


悦享诗文


一般认为,苏东坡最走心的一首诗或者词,是他的流传千古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因为这首词里,包含了苏东坡对亡妻的无尽的思念,这固然不错,也特别令人感动。但是类似这么走心的词,在苏东坡的诗文中,实在太多了,这样走心的诗词随手拈来。

苏东坡对第一任妻子王弗念念不忘,但他也很快就娶了王弗的堂妹王闰之为妻,二人的感情同样深厚。但王闰之在跟随苏轼流浪天涯二十多年后,于四十七岁时卒于京师。苏轼悲痛万分写下《祭亡妻同安郡文》:

“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

泪尽目干,旅殡国门,我实少恩。惟有同穴,尚蹈此言。呜呼哀哉!”

此文深刻表达了苏东坡与爱妻“生死同穴”的决心和哀思。其悲伤和走心,绝不亚于他的那首十年生死两茫茫。

在爱情中,还有更走心的。苏东坡最爱的人到底是谁?是结发妻子王弗,还是陪伴时间最长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还是那个精神上灵魂上气质上身体上相互吸引的歌女王朝云?

苏轼的第三位妻子王朝云本是歌女出身,是东坡的铁杆粉丝,两人年龄相差27岁,是老夫少妻的典范。王朝云聪明又漂亮,苏轼的弟子秦观这样描写他的师母,“美如春圆,目若晨曦”,脑补一下,估计是黄蓉那样大眼睛且古灵精怪的样子。东坡视朝云最为知己,为她写下《浣溪纱.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在词中,苏东坡愿与朝云天长地久,永谐情好,并表达了对朝云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无奈朝云福运不长,三十四岁就离苏轼而去。

悲痛至极的苏轼同样走心,写下这样的词句: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更思卿。”其情真,其意切,东坡可谓大丈夫,最走心!

好玩的国学认为,苏东坡最走心的一首诗,不是他的爱情诗,而是他去世之前写的一首诗,在这一首诗中,苏东坡简单回忆了自己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他的绝命诗。无论多么伟大的爱情,多么痛入骨髓,但总是无法和一个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相比。让我们来看看苏东坡的这首诗。

自题金山画像

宋代: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是苏轼去世前两个月,他已年逾花甲,基本上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回首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失意坎坷,纵然有忠义填骨髓的浩瀚之气,也不得不化为壮志未酬的长长叹息。作者只能慷慨悲歌,自叹飘零。但这首走心的诗,并非完全是悲观,还有一丝亮色。苏东坡在文学艺术史上,绝对是天才的顶峰的人物,但是在官场上,绝对是个倒霉蛋。在宋朝的党争中,苏东坡是个不招人喜欢的家伙,新党不喜欢,要贬他,旧党不喜欢,要把他扫地出门,总之,赶得越远越好。好在苏东坡是个神经大条的人,他深受中国文化中儒道佛家思想的影响,特别是道家和佛家,所以苏东坡认为自己的遭遇,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现在自己的心灵已然寂静无欲了,不会再为外物所动。但是,苏东坡绝对不是个悲观的人,他想起了自己最困难的时刻,最黑暗的时刻,但是就在这三个最黑暗的时刻,却成为苏东坡人生精神升华的时刻,可以说,苏东坡那些辉耀千古的好诗好文好词,都是在这三个地方完成的。同时,苏东坡在这三个地方,也取得了非凡的政绩。所以,纵然苏东坡的这一生漂泊不定,好似无法拴系的小船。但如果有人问他平生的功业在何方,那就是黄州、惠州和儋州。


所以,苏东坡是不可替代的,无论是失意也罢,坎坷也罢,苏东坡却丝毫不减豪放本色,真是不可救药的浪漫,真的是不可救药地走心!


好玩的国学


说东坡最走心,不能只说《江城子》。有王弗也不能忘了还有子由和朝云啊!

我说分别说两首写给这俩人的走心之作:

《狱中寄子由二首》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这首诗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以为自己必死而作的“绝命诗”。

诗写得是悲痛欲绝,想到自己死后留下家人还得麻烦子由照顾,一死倒不足道,但是想到以后的雨夜只能你独自一人伤神就觉得难过。只能寄希望于来生,于此后的生生世世,我都要与你做最好的兄弟!

子瞻和子由的兄弟情,可能是史上最深的兄弟情了。这两兄弟互相赠诗不知道有多少首,数也数不清。

不可谓不敢认,不可谓不走心。

苏轼在第一次与苏辙分别之时,就写过一首《初别子由》,里面写到:岂独为吾弟,要是贤友生。而苏辙在为东坡写的墓志铭里面也说到: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朝云诗》

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玄。

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

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扇旧因缘。

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

王朝云,可能是世间最了解东坡的女人。私以为,苏轼对朝云的感情可能深过王弗。

你看这首诗,开篇就用两个典故,赞扬朝云和自己至死相随。只可惜朝云命苦,每天不是煎药就是念经,曾经的舞衫、歌板都已经抛下不见了。

最后一句表明东坡的愿望:希望仙丹炼成那一天,我们可以一起成仙,不再被俗世羁绊!

朝云因《蝶恋花》伤心过度而亡,东坡就此不再吟这首词,可见感情至深。

而朝云死后,东坡写了太多诗词来怀念她,并在朝云墓上建了一座六如亭,还亲自题写挽联,等等。

这些事迹都能表明东坡和朝云的感情。

两个人之间拥有这样的感情,不就是走心的最好证明嘛?



也可自话


我一直认为北宋年间最走心的两首词分别是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另一首当属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我们这里来说一下苏轼的这首《江城子》,开篇第一句就是十年生死两茫茫,此时亡妻王弗已经逝去10年,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这首诗我认为是苏轼最走心的一首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