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6 貴州陳氏族人遷移祖墳,挖出39件文物,最後選擇全部上交博物館!

5000年的悠久歷史,幾十個王朝的更新交替。無數家族的成敗興衰,中國大地上譜寫過那麼多故事,最終都隨著人的逝世而被埋入了地下。多少年來我們不斷從一個又一個墓葬中追尋著歷史的痕跡,也多虧了中國古老的墓葬文化,讓我們看到了那麼多來自遙遠過去的遺存。它們是歷史最寶貴的財富,更是國家共有的寶藏。

貴州陳氏族人遷移祖墳,挖出39件文物,最後選擇全部上交博物館!

2016年,我國文物部門就曾在貴州省發現過一個珍貴的家族墓葬,併成功將文物送到了博物館中收藏,而這還要從當地修建的一條公路說起,當時,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安場鎮打算修建一條公路,但規劃的路線中卻經過了當地陳氏族人的祖墳,經過協商,陳氏族人決定把自家祖墳遷到別處。

貴州陳氏族人遷移祖墳,挖出39件文物,最後選擇全部上交博物館!

2016年4月13日,陳氏族人舉行了重大的遷墳儀式,便動手將祖墳挖開了,這一挖開可把大家嚇了一跳,他們竟然在祖墳內發現了大量的銀器、陶器等陪葬品,他們對這些陪葬品進行了清點,所有的銀器和陶器加起來一共有39件。

看著這些陪葬品,陳氏族人不知是喜還是憂,自家祖墳有陪葬品的消息已經傳了開來,若是把這些陪葬品遷到新的祖墳,一定會引來盜墓賊,但是祖先們留下來的東西,又不能賣,這東西到底如何保管讓陳氏族人們犯了難。

貴州陳氏族人遷移祖墳,挖出39件文物,最後選擇全部上交博物館!

正在大家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當地的文物部門聽說了此事,立即派了文物專家來進行調查,在交談中,陳氏族人說:這是陳家的三世祖陳學詩與其妻子的合葬墓,應該是明清時期的墓葬,隨後,專家經過對文物的研究鑑定,也證實了這些文物確實屬於明末清初時期,這些文物對於研究明清時期當地的風俗習慣及歷史具有一定的價值。

貴州陳氏族人遷移祖墳,挖出39件文物,最後選擇全部上交博物館!

專家還說根據國家文物保護法規定,墓葬中的文物屬於人類歷史發展中留下來的歷史文化遺存,應該屬於國家所有。聽到這兒陳氏族人便決定將這批陪葬品無償捐贈給當地的博物館進行研究和收藏。經過此事,當地的老百姓也對文物保護法有了一定的認識,也不失為好事一樁,畢竟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散佈在我國各地的歷史遺存實在是太多了。如果大家都能夠提高文物保護意識,想必我國的考古學發展將會越來越成熟,我們對中華5000年的歷史也能有更深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