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小寒|霜风又小寒,春意换年芳

小寒|霜风又小寒,春意换年芳

小寒|霜风又小寒,春意换年芳

今日17时49分,太阳运行至黄经285°,我们也迎来了小寒节气。

民间谚云:“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小寒是“二九”的第六天,我国也进入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

旧岁已近暮,新岁将登场。

小寒|霜风又小寒,春意换年芳

进入小寒,此时阳气已动,大雁北迁,喜鹊开始筑巢,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等,为过春节作准备。

▍小寒吃食:糯米饭、菜饭

在广州,小寒的早上要糯米饭,将60%糯米与40%香米混合,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这样的糯米饭软糯适宜、香气扑鼻。

在南京,小寒时节通常会食菜饭。其内容不尽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鲜香味美,是正宗的“南京菜饭”。

小寒|霜风又小寒,春意换年芳

▍小寒雅事:探梅

随着大雁准备北归回乡,大地上的梅花也在“小寒”的节气中试探着开放了。宋人朱淑真有诗:“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

小寒|霜风又小寒,春意换年芳

其实蜡梅和梅花并不是一种花,蜡梅是毛艮目蜡梅科,因为是蜜蜡的鲜黄色,故称蜡梅。梅花则是蔷薇目蔷薇科,我们通常看到红、粉、白色的都是梅花。

古人将腊梅与梅花归作一类,将腊梅视为蜜蜡色的梅花。因而从古至今的咏梅诗词,是将傲雪凌霜的腊梅的品质借予更美丽的梅花,共同塑造了梅花一身傲骨的高洁君子之理想。

小寒|霜风又小寒,春意换年芳

有了梅的冰蕊清香,更觉得冬日纯净。不妨走出房门,同三五好友一起,探访上海近郊的赏梅胜地。

▍小寒雅事:数九消寒图

元代开始,从皇宫到民间都时兴的“九九消寒图”,图上或是文字或是图案,但每个字(繁体字)都是九笔。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怡情的养生方法。

小寒|霜风又小寒,春意换年芳

消寒图图案繁多,有铜钱形、梅花形、文字形等。一般冬至之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梳妆之时,每天用胭脂涂满一圈,等到八十一圈都涂满,原本雪白的梅花尽皆化身杏花,窗外已春回大地。

小寒|霜风又小寒,春意换年芳

微雨後,小寒初。满斟长寿碧琳腴。二十四节气的各异习俗,展现出古往今来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坚持,不管是战争、贫穷、酷寒都不能熄灭人们的向往。衣食住行上的仪式感,是国人对于时间及生命的敬畏。

小寒,宝库祝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