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中医基础理论中的"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所指的是?

陆海医学护肤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是中药药性理论内容的一部分。中药药性又称中药性能,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其中它还包括了归经,有毒无毒等。那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具体指的是什么?下面为大家介绍。

一、四气五味

四气五味理论最早载于《神农本草经》,其序录云:"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书中以四气配合五味,共同标明每味药的药性特征,开创了先标明药性,后论述药物功效及主治病证的本草编写体例,奠定了以四气五味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基础。

四气中的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

药物的五味是通过长期的用药实践所获得的疗效而确定的。五味不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也是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内经》认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关于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最早的总结和概括。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发展,五味所代表的药物作用及主治病证日臻完善。

由于每一种药都具有气和味,故有气同而味异,气异而味同。即同性的药物各有五味的差异,同味的药物亦各有四气的不同。因此,必须把药物的气味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例如同一温性药,有辛温(苏叶,生姜),酸温(五味子,山萸肉),甘温(党参,白术),苦温(苍术,厚朴),咸温(蛤蚧,肉苁蓉)的不同;

二、升降浮沉

每种中药作用于人体后对病位和病势所产生的趋向。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四气五味理论的补充和发展。升指升提举陷,降指下降平逆,浮指上行发散,沉指下行泄利。

一般来说,药物"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与药物的"药性"和"味道"有一定关系。味道属于辛、甘、药性属于温热的药物,大多数都有"升浮"的作用;而味道属于苦、酸、咸,药性属于寒凉的药物,则多有"沉降"的作用。质轻的药物,例如薄荷、辛荑等花叶类药材,大都能够"升浮";而质重的药物,例如根茎类、果实种子类、矿物类及介壳类药材,大都能够"沉降"。但当中亦有不少例外。

由于"升降浮沉"主要与药物的气味有关,所以"升降浮沉"的不同作用,实际上已包含在"四气五味"的作用之中。因此,就每种药物而言,都有"升降浮沉"的含义,但在临床应用中,除部分药物需注意其"升降浮沉"的特性外,多数药物的应用还是以药性、味道、功效、升降浮沉一并综合考虑。

(本答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伦俊杰提供)


逸仙药师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是中药学中的概念。中药有很多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

“四气”是指寒、热、温、凉这四种药性,这里并不是说中药煎煮出来冒着热气就是热的,等凉却了就是凉的,而是说药物本身带着的一种性质,并非表面的温度。打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干姜就是偏于温热的,对于腹中冷痛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板蓝根就是偏于寒性,风热感冒咽痛的时候就可以应用。所以在用药时要考虑药物的寒热温凉,如果给一个本身就上火的人应用了热性很大的药物,可能会加重他的症状,同理,一个体质偏寒的人应用了大量的苦寒药也会损伤体内的阳气。以热益热,以寒增寒都会造成不良后果。

“五味”是指酸、辛、甘、苦、咸,主要是根据药物的作用和药物的味道参合而确定的。比如甘草、枸杞味道的是甘甜的,所以他们归到“甘”,这是按照药物本身的味道而归类的。而随着实践的发展,这种归类方法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适用,所以又根据药物的作用来确定药味,比如说葛根没有辛味,但是由于“辛”的作用是“辛能散、能行”,和葛根作用相同,所以就把葛根归到了辛味。

“升降浮沉”反应的是药物作用的趋向性。升代表上升,降代表下降,浮代表发散、沉代表收敛固藏。升浮的药有发表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的药有利水渗湿、泻下清热等作用。掌握药物的升降浮沉可以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调节机体的功能。


药事健康


这是我们中医应该普及的基本健康知识,是日常生活的健康必须。是区别现代营养学,以及辩证治疗的基本范畴和手段。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现在的中医讲“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关注“药”的多,甚至忽略了食物的性味,以及加工后的实物的性味变化。人要生存就要摄入基本的生命所需,这学所需就是供养五藏六腑的不同质的要求,而摄入不同性味的食物。其二,人所受寒暑燥热湿火以及情志内伤等就必须要有比较偏性的“物”去调整而恢复到正常状态。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了讲“四气五味”的意义。再来说为什么会有“四气五味”呢?为什么“四气五味”会有这样的机理作用呢?“天人合一”,人的五藏六腑所具有的自然属性与天然物的内在“气”的多少是相同想通的,同时也遵循着“五气”流行法则。故而有物的性味不同,有五藏的“味”的区别,以及归经的不同。如再夏季收获的“麦子”就是“苦”味,杏也是苦味,从气上来说“麦子”性“寒”,不同季节的收获物它的“秉性”是不同的,春季的多有生发之气,秋季的多有收敛之气,降性多等等,从食物到药物都具有这样的特性,同时这也就是中医学基本原理的一个应用。学基本原理就是更好的理解应用。而其实我们现在的中医,在癌症治疗过程中完全忽略了“性味”,不管癌症、体质的寒热燥湿,用药只要能杀死癌细胞就都用上,这是导致疗效差,副作用大的主要原因。再说营养学,什么保健品有这样那样的好,不顾身体的体质,结果买了用了还不舒服,这都是忽略了“四气五味”所造成的,再如西医用的激素,用的人都出现这样那样的后遗症,而不得不停止使用,啥原因还是只知道这一点,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实还是不知道基本原理所导致的。等等,学中医这是最基本的原理,恰恰我们在这方面做的很不够,这是中医治疗效果差的主要原因,该是要尊重中医原则的时候了。


溧潗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应该是中药性能范酬,中药的性能是中医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其中就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四气又称四性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这四种不同的性质,都能通过中药表现出来,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寒热温凉也包括于阴阳之中寒凉为阴,湿热为阳。五味书酸,苦,咸,甘,辛五种不同的味,辛能散能行,酸能收能涩,甘能缓能补,苦能泻能降,咸能下能软,辛,甘属阳,酸,苦,咸属阴由于每味药都有性与味应综合起来考虑。升降浮沉,是说明药物的作用趋向,凡具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窃等功效者都能向上向外,属阳性。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潜阳熄风,消导积滞,收敛及止咳平喘者,都能向下向内,属阴性,能升浮的中药大多辛甘,温热,能沉降的中药大多酸,苦,咸,性寒,凉。另外加工炮制会影响到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应加以辨别。


亮剑152482879


首先更正,应为四性五味,四性指药的性质,即温热寒凉,五味者何?药的五种味道即甘酸苦辛咸。升降与浮沉应分开讲,例:升,诸花皆升,唯独旋覆花皆降,柴胡丶升麻等,如补中益气汤温燥行升清气,方中的升麻柴胡能升也。降,如苏子降气汤。浮沉,指两种脉象,浮脉主表症,沉脉主里症。


建康长乐张忠兴


温凉寒热是四种状态,可以是药性也可以是身体内部环境!酸苦甘辛咸是药味,表明药物的特点可作用的范围方向!升降沉浮是人体内气血循环基本原理,例如:低血压升不起来,高血压降不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