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如何判斷孩子是不是積食了呢?

知母


現在對於孩子積食已經很常見。小兒積食一般都與平時餵養不當有關,比如某一種東西吃多了,脾胃沒有運化出去造成的。

積食都有哪些症狀

1、看舌苔,如果舌頭中間部分舌苔厚白或者厚黃(也就是脾胃對應區)就是積食的表現之一

2、聞口氣,有口氣也是積食的表現之一

3、要回憶,吃糖果、肉、難消化的零食,也容易積食

4、看大便,大便酸臭,便秘、有時候是腹瀉,都有可能是傷食

5、看食慾,積食的寶寶突然就不愛吃飯了

6、看肚子,寶寶肚子脹、肚子熱,也是有積食 了

7、看睡眠,睡覺翻騰,可能積食了

8、看小動作,挖鼻孔、啃指甲,可能積食了, 另外,寶寶沒有感冒症狀的發燒,也是積食了。




積食處理方法

1、平時注意餵養要少,不要過飽。嘴中一旦有口氣,可以用大山楂丸,效果很好。大山楂丸不限品牌,便宜好用。(其實更簡單的方法是晚上少吃或者餓上三個晚上)。

2、用焦三仙各10克,炒雞內金10克,給孩子熬水喝兩三天。如果輕微的也可以把焦三仙磨粉塞肚臍,用創可貼固定,晚上睡覺前貼,第二天揭下來。

3、給孩子掐四縫穴或者四縫穴點刺放血。



綜上所述,平時要後媽式餵養,勤觀察孩子舌苔,一旦發現有積食症狀,就抓緊用方法處理,不讓病情發展到嚴重的程度。

我是鄭姐育兒經,兩孩之媽,喜歡分享中醫育兒。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謝謝大家!


鄭姐育兒經


首先,小兒積食有哪些徵兆呢?可根據身體表現對照檢查孩子是否積食:

1、會出現食慾不振、厭食的症狀,有時甚至會噁心嘔吐。

2、肚子脹熱、胃部不適、口臭,尤其是打嗝時會有酸腐的氣味

3、所謂“胃不和則臥不安”,積食還會導致寶寶睡眠不安,睡覺時不停翻身、磨牙,甚至不明原因的哭鬧。

4、手腳心熱,甚至引起發熱

5、大便乾燥酸臭、放屁頻繁且氣味臭

6、舌苔白且厚,或者黃膩

食物本身並不是我們身體能夠吸收的物質,比如白菜我們沒法兒直接吸收,但是我們的脾可以把它給“化”成我們可以吸收的物質,這個過程叫“化”,這是脾的功能。

“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脾將水谷精微上輸於肺,肺朝百脈,助心行血,並通過肺的肅降作用,將水谷精微向體內各臟腑組織布散,以營養和滋潤臟腑組織,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

積食的小兒推拿方法

推拿頻率

基礎保健:可每天推拿一次

系統調理:每週一至二次

疾病狀態:每天2-3次都可以

清胃

位置:大拇指橈側面,腕橫紋到指尖,脾和胃連起來清。向外清。

作用:清胃熱、瀉胃火、導積滯、降逆止嘔。

次數:約100—300次

清大腸

位置:食指橈側邊緣,自指尖至虎口一直線(從虎口到指尖向外為清)

作用:清利腸腑,除溼熱,導積滯

次數:約100—500次

揉板門

位置:位於手掌大魚際中部

作用:健脾和胃、消食化滯,多用於防治小兒食積、腹脹、食慾不振。

次數:約100—500次

順運內八卦

位置:內八卦位於手掌面,以掌心為圓心,從圓心之中指橫紋內2/3和外1/3交界點為半徑,作畫圈狀。

作用:寬胸利膈、理氣化痰、行滯消食。

次數:100—300次

推四橫紋

位置:手掌面,食、中、無名、小指關節橫紋處

作用:退熱、消脹、散結

次數:100~500次。

順摩腹

位置:肚臍周圍,順時針慢慢按摩

作用:消食,理氣,通腸道

次數:100-200次

捏脊

位置:由尾骨到大椎,從下向上捏脊

作用:強身健體,健脾益氣

次數:5次

揉足三里【健脾】

位置:足三里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3寸、脛骨外側前緣一橫中指。

作用:健脾和胃、調中理氣、止瀉通便,多用於防治小兒腹脹、小兒便秘、小兒吐瀉等病症。

次數:30—50次

關注寶寶兒推,每天為你分享更多科學育兒知識和小兒推拿專業保健治療手法,搜索關注寶寶兒推公眾號,免費領取全套小兒推拿高清動圖,學習專業的小兒推拿!


寶寶兒推


寶寶積食現象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但是很多家長們對積食的症狀並不瞭解,不知道怎樣去判斷寶寶是否積食。今天教你“一聞二摸三看”快速判斷寶寶積食現象!並附上推拿按摩調節法。



如何判斷積食——教你“一聞二摸三看”

一聞:口氣

如果寶寶是消化不良導致的積食,口腔內會有異味,有酸腐的味道,嚴重時還會有嘔吐的現象。



二摸:

①寶寶腹部

積食的寶寶肚子會鼓脹,有點硬,而且伴隨腹部發燙現象。所以家長可以用手摸一下,感受一下是否有點熱,肚子是否硬硬的。

②手心

如果寶寶在沒有感染風寒的情況下,手心突然變得發熱,這是食積內熱的表現,也就是積食了。



三看:

①舌苔

如果孩子舌頭中間位置出現舌苔,就是積食的表現了。如果舌苔較厚、顏色比較白和黃,就已經很嚴重了。

②大便

孩子積食之後,腹部脹痛,且大便乾燥,並伴有酸臭氣味或者是臭雞蛋的味道。

③鼻翼

鼻翼兩側屬於脾胃的反射區,當孩子鼻翼兩側青筋突出,發青的時候,說明孩子可能出現積食了。

如何調理積食?

1、調整飲食結構

寶寶要是有積食了,要少吃,七分飽正正好。飲食也要清淡一些,多吃蔬菜、粗纖維促進消化,緩解積食。

2、多運動

不要讓寶寶吃完飯就坐著開始玩,可以在飯後半小時,帶著他們出去散散步,促進食物的消化,也不會讓食物積滯於體內。

3、推拿按摩




寶寶養胃小貼士:

1、不要吃太熱的飯:

飯太熱的話,會燙傷舌頭,過度刺激味蕾,有可能會讓味覺失靈。也會造成消化系統受到損傷,還會引起胃潰瘍、胃黏膜粘連等問題。

2、不要吃太飽:

常言道“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意思是不要讓寶寶吃過飽,不然會加重胃的負擔,引起積食。少量多餐最好。

3、不要吃太快:

有些家長會催促寶寶吃飯吃快點,但是寶寶吃太快,就不能充分咀嚼食物,腸胃也不能完全消化食物,長期下去,會引起胃病。

成長好幫手,信賴【善卡優】~

我是善卡優媽媽幫,關注我,與您一起,呵護寶寶健康成長!


善卡優媽媽幫


積食是指小兒內傷乳食,停滯中焦,積而不化,氣滯不行所形成的一種脾胃疾患,與西醫消化不良的臨床主要表現相似。小兒積食推薦貼敷固元兒保健脾和胃消積貼。
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意思是說要想小兒不生病,就不要給孩子吃的太飽、穿的太多。
仔細想一想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太過於溺愛,光想著什麼好吃,什麼有營養就讓孩子吃什麼,這個也來點那個也來點,沒想過寶寶那麼小,身心未發育完全,很多東西吃到胃裡還來不及消化,就要“招待下一位貴客”。
脾胃是生命根本,然而五臟六腑關係密切、相互協調,積食就會對機體造成很大的影響。
到底是什麼導致寶寶積食?
正虛因素:小兒素體脾陽不足,脾氣虛損,或過食寒涼致脾胃虛寒,運化力弱,乳食易停聚不消,形成積食。
食傷因素:小兒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節,飢飽不均,或餵養不當,損傷脾胃,受納運化失職,升降失調,積而不消,形成積食。
寶寶積食的狀況?

1.看舌苔

2.聞口氣

口腔異味,酸腐味,胃氣不降,積食。

3.看掌心溫度

  • 手心發熱,甚至出汗,手背不熱
  • 積食加胃熱
寶寶積食症狀?

總喊肚子疼

經常喊肚子疼或不舒服,經常肚子漲。

看睡眠

喜歡趴著睡,多伴有睡眠不安穩,手腳亂舞,,牙關緊咬,不斷翻身。

看眼袋

眼袋大,暗紅色,多數愛食肉食。積食已久,多便秘,大便惡臭,傷了脾胃陰液,消食同時養脾胃正氣。

能吃和不能吃

不能吃:積在胃部,胃不受納。能吃:多積在脾,脾無力運化,身體沒有營養,發出求助信號,要求吃更多食物,可是吃的越多,脾越無力,最後瀉出去。
積食容易引起那些症狀?

積食與咳嗽:

《內經》:“食於胃,關於肺”;《醫學入門》:“食咳因積食生痰,痰氣衝胸腹滿者”;《脾胃論》:“脾虛肺最受病”。
症狀:咳嗽頻繁,有痰或無痰,山根有青筋,厭食,或嘔吐,尤其早晚咳嗽,舌苔厚膩,肺區舌苔凹陷。
推拿手法:取天河水,平肝清肺,清胃,清補脾,清四橫紋,逆內八卦,清大腸,清板門,經渠穴,太淵穴,分推鎖骨下,分推下推膻中,分推腹陰陽,下推七節骨。

積食與發熱:

《脈經》中就說:“小兒有宿食,嘗暮發熱.明日復止,此宿食熱也。”
症狀:發燒,嘴裡有酸腐味,山根有青筋,大便酸腐,反覆發燒,舌苔黃厚,舌紅。
推拿手法:清胃,清補脾,清四橫紋,逆運內八卦,取天河水,清大腸,下推七節骨,發燒高配合倒捏脊或刮痧拔罐。

積食腹瀉:

積食常與“風寒”、“溼熱”、“暑溼”之邪相兼併存,交結胃腸,脾胃氣機難復升降之常,所以積食會導致洩瀉反覆發作,難以治癒。
症狀:大便酸臭,發黃,有時呈黃水狀,患兒哭鬧,腹痛,瀉後痛減。
推拿手法:逆運八卦、清胃、揉板門、清補脾、清大腸、利小便、順揉二馬、逆揉腹、推下七節骨、順揉龜尾。

積食便秘:

《幼科發揮》,上面說:“太飽傷脾”。太飽一方面可以理解為吃得太飽,也可以理解為腹脹、積食
症狀:大便秘結,腹痛,或大便顏色發黑,舌紅,苔厚膩,中間腸道區深,孩子脾氣急躁。
推拿手法:補腎陰、運水入土、清胃、清補脾、取天河水、平肝、退六腑、利小便、推四橫紋、清大腸、橫推腹部、推下七節骨。

積食驚風:

《素問·逆調論》中說:“胃不和則臥不安”
症狀:口臭,大便綠或有泡沫,睡覺易驚,抽動,腹脹,煩躁,易怒,大便酸腐,屁眼紅,嘔吐,舌震顫。
推拿手法:清胃、揉板門、清補脾、逆運內八卦、平肝、補腎、二馬、精寧、威靈、一窩風配總筋、推下七節骨、小天心定驚。
積食食療方法:
  • 吃肉太多:若食慾不振,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後研 成細末,每次15克,用溫開水送服,每日兩次。
  • 吃麵食過多:如果厭食、腹部難受,可用神曲30克、炒蘿蔔籽10克、麥芽10克,水煎服,一天一次,分3次服完。
  • 吃元宵太多:可用炒麥芽30克,水煎服。
  • 吃雞蛋太多:可用神曲30克泡水喝,或用醋一湯匙兌米湯喝。
  • 吃生瓜果多:可用丁香1.5克、神曲15克,泡水代茶飲。
  • 吃魚太多:可用紅曲15克,水煎服。
  • 吃穀類太多:如果食慾減退,可取米飯鍋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適量,燒焦研末,用溫開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3次。還可用炒麥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蘿蔔搗爛取汁服用。
怎樣讓積食的孩子儘快恢復?

忌口

除了進行推拿外,還要配合忌口,才能更快的讓孩子恢復起來。

忌口的東西有:成品奶,魚肉,瓜果,餅乾,糖等肥甘油膩生冷食物。

控制食量,合理膳食結構

孩子在恢復的過程中,適當根據情況給少量進食,千萬不要繼續給孩子暴飲暴食,這樣反而會使病情加重。另外,一日三餐要定時定量,不能餓一頓飽一頓,這樣會打亂腸胃的生物鐘,影響消化;儘量選擇清淡的蔬菜、容易消化的米粥、麵湯等,不吃油炸、膨化食品,少吃甚至不吃肉類食物,多喝水。

怎樣讓積食的孩子儘快恢復?
適當鍛鍊身體,有規律的良好作息習慣。
保持愉快心情,給孩子有質量的陪伴。


小兒推拿論壇


一、小兒積食的症狀有什麼

  1、積食不是病,真是孩子的消化系統出現的“罷工”現象,所以在孩子出現積食的時候不要給孩子吃消食的藥,對孩子的脾胃是另一種傷害。但是積食也不是小問題,如果不及時發現和調整,可能會對孩子的腸胃、腎臟增加負擔,孩子也會產生其他的的問題: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等,這些都需要家長格外注意。

  2、孩子積食症狀多,抓住幾個來判斷,及時發現和調整,積食趕走不再來,孩子最近的胃口不佳,並且吃飯量也來越少,出現抗拒吃飯的情況;孩子睡覺的時候,躁動不安,容易不停地翻動著身體,有時候還會出現咬牙的情況;

  3、孩子的口氣中很明顯的聞到酸腐的味道,仔細觀察孩子的舌苔發白並且有點厚。當孩子出現手足發熱反覆,咳嗽反覆,頭疼不安愛哭鬧,可能孩子的積食已經有點嚴重了;

  4、當孩子有以上一種或幾種反應的時候,媽媽一定要注意判斷孩子是否積食了。一旦出現,及早扼殺在搖籃裡。積食後,孩子的飲食怎麼規劃比消食藥更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緩解並排出積食,調理腸胃。

二、小兒積食應對的方法

1、孩子不滿6個月:減量、適當節食,不強迫孩子在不足6個月的時候,主要是以母乳或者喝奶粉進行餵養,所以,家長需要反思的時候母乳或奶粉的量過多,孩子奶粉的濃稠沒有掌控好,導致的孩子的積食;同時母乳的媽媽也要反思最近吃的東西是不是過於的肥甘厚味。

2、孩子超過6個月:暫停肉類、零食以及難以消化的食物,減少食量,清淡為主孩子的飲食結構一定要進行調整,如果是正在添加輔食的孩子,家長就要考慮最近輔食上有什麼變化,食量過多還是在添加上操之過急。如果孩子已經能夠吃大人飯了,就要考慮孩子最近是不是吃太多難以消化的食物了。

3、山藥低聚粥這種粥的關鍵之處在於加入了雙低聚乳清,小編建議孩子在生長髮育中,這種東西還是要經常準備的,雙低聚乳清能夠幫助孩子排除滯留在體內的積食,減少因為積食給腸胃方面增加的負擔,同時還能調理孩子腸胃環境,預防積食帶來的各種消化方面的問題。

4、主要做法:準備山藥片100克,粟米100克,將粟米淘洗乾淨,並將山藥片碾碎後一起計入到鍋中,加入適量的水,熬成粥。出鍋後,放置溫良,加入雙低聚乳清攪拌均勻即可。如果大家覺得操作有點麻煩的話,可以將雙低聚乳清直接加入到孩子的牛奶中。

三、調理積食的妙招

1、陳皮蜂蜜水功效:陳皮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用於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蜂蜜補中潤燥,可以緩解腹痛、便秘。兩者合併,可以很好地緩解食積症狀,促進消化。做法:取10g陳皮,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開,再調小火煮5~10分鐘,最後加少量蜂蜜飲用。如不方便煎煮,也可以直接用開水泡陳皮喝。每天可以喝2~3次。此外,普洱茶本身就有健胃消食幫助消化的作用,用陳皮搭配上普洱茶沖泡飲用,也是一種非常好的治療積食的食療方法。

  2、大麥茶功效:大麥茶聽著可能有相當一部分人不知道是什麼,其實用的是炒過的麥芽,麥芽本身就有健脾開胃、消食的作用,炒過後的作用就更好了。所以可用於緩解積食不化、脘腹脹痛。需要注意的是,哺乳期媽媽不宜飲用此茶,因其回乳作用明顯。做法:取炒麥芽10g,加水適量,先用大火燒開,再調小火煮5~10分鐘即可。如不方便煎煮,也可以直接用開水沖泡代茶飲。

  3、糖炒山楂功效:山楂消食健胃,用於肉食積滯、脘腹脹滿等,炒過的山楂,消食導滯的作用增強,對於吃多了肉食難消化的人來說,非常適合。做法:取紅糖或冰糖適量,入鍋用小火炒化,加入山楂(切開,留核)適量,再炒5~6分鐘,聞到酸甜味即可食用。或直接購買炒山楂泡水喝。

  4、在源頭預防積食:一般來說,吃東西太快,不經過仔細的咀嚼,大塊的食物進了胃,驟然加重了胃的工作量,胃腸負擔過量,食物不能及時消化,就會形成積食。

四、孩子積食有多嚴重如何緩解

  1、積食除了引發孩子咳嗽之外,還會因為食物積滯在脾胃內而導致孩子發熱、代謝變慢。從而也會影響孩子的發育,涵涵現在就看起來臉色蒼白,可能還會出現營養不良,免疫下降等情況。孩子積食對孩子發育影響非常嚴重,當家長的還是要多加重視!

  2、首先要明確孩子出現積食的原因和日常的飲食分不開,所以醫生建議各位家長,三餐要有規律,好好吃主食,多吃蔬菜,適當吃點雜糧。像一些油炸食品、餅乾、蛋糕等肥甘厚味的食物是最傷害孩子脾胃的,也是最容易引起孩子積食,儘量少給孩子吃。

  3、其次就是不要給孩子吃得太撐,現在仍然有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吃得多長得才快,所以就會讓孩子吃很多,經常會告訴孩子再吃一點吧。這樣慢慢也會傷及孩子的脾胃,俗話說:“要想小兒安,三分飢與寒”,所以不要給孩子吃太撐,每餐讓孩子保持8分飽是最合適的。建議大家試一試這個中成藥: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這種中成藥是專門針對小孩子製作的,既能消積食又能清熱化痰

  4、另外就是按摩調理,小兒推拿屬於咱老祖宗給留下的寶貝,心靈手巧的家長可以多學習一下小兒推拿的手法,幫助孩子清理積食。比較簡單的就是家長可以按順時針繞著孩子的肚臍眼多按摩孩子的小肚子,這樣也能促進孩子腸道的蠕動,加快積食的消化。


小兒消積止咳口服液


小師妹給寶媽寶爸分享下我多年分辨小兒積食的臨床經驗,還請大家拿筆記下來。

1、寶寶口氣重,酸臭或者腐臭味。

2、看寶寶舌苔,如果舌苔發白或者發黃都屬於積食。

3、聞寶寶的大便,如果大便很臭,或者經常放臭屁,多半也是積食。

4、睡覺不安穩,不停的翻來覆去,甚至哭鬧,所謂胃不和臥不安。

5、持續性的低燒

6、吃飯不規律,到了飯點吃不進飯

7、寶寶臉蛋發紅,半邊臉偏燙(一般是右邊),如果有發燒,用手摸是不是胸口和腹部比其他地方熱,胸口,手心,腳心溫度比較高,這在中醫上叫五心煩熱,是內積化熱的症狀。

8、咳嗽,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積食久了,脾胃虛弱,時間長了就會產生痰,導致咳嗽。

9、反覆呼吸道感染,扁桃體發炎,積食的時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會上攻到扁桃體,小孩子就容易反覆扁桃體發炎,呼吸道感染。

程度不同表現得症狀不同,不一定是非要所有症狀都有才能算是積食,有1-3個都屬於積食。

最後在強調一邊,小兒積食主要原因在父母,沒有科學得餵食,不要總覺得給孩子吃好得,喝好的,就是對他好,那要看孩子身體能不能承受得了。

我是小師妹,關注我你會有不一樣的發現哦。


中醫小師妹xintong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家的寶寶是個很能吃的男孩子,什麼都想吃,爺爺奶奶看寶寶這麼能吃,一不小心就給寶寶吃的太多了,所以寶寶經常積食,寶寶積食了就容易生病,開始的時候不知道生病是由於積食引起的,耽誤了寶寶病情,讓寶寶也受了很多苦,所以呢,如何判斷寶寶積食就非常重要了,給大家總結了幾點判斷寶寶積食的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寶寶睡覺不踏實。

胃不和則臥不安,積食的寶寶晚上睡覺就會受到影響,容易煩躁易哭,經常翻來翻去,外界有點刺激就會哭鬧,而且睡覺容易出汗,尤其是頸部以上出汗比較多。

第二、寶寶口舌的變化。

積食的寶寶舌頭容易變厚變白,尤其是舌頭中間部分白厚的症狀明顯。積食的時候容易積滯化熱,影響嘴唇顏色的變化,寶寶的嘴唇突然變紅,像塗抹了口紅一樣。

第三、寶寶會有口臭。

因為寶寶的腸胃消化不好,容易使食物在腸胃中滯留,也會有一些異味出現,這些異味會通過呼吸系統從口腔中排出。積食如果嚴重的寶寶可能會出現嘔吐的情況 ,吐出的都是酸臭的未消化的食物。

第四、寶寶的大便異常。

消化系統出現問題一般會通過大便表現出來,積食的寶寶大便會很臭,有臭雞蛋的腐臭味道。而且每次大便會黏膩不爽,越來越稀疏,味道變成淡淡的腥臭味道。同時還伴隨著肚子脹氣,屁多的情況出現。

俗話說:小兒百病,積食為先。我們要對寶寶積食重視起來,及時發現及時治療,希望我們的寶寶都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





末末寶貝的孃親


孩子有沒有積食,孩子積食之後該怎麼辦?這是很多寶媽都關心的問題。下面就這兩個問題來給大家作個簡單的解答。

積食是中醫上的術語,西醫沒有積食的說法。西醫上可以理解為消化不良,便秘等。中醫講“十孩九積”,其實每個孩子都會受到積食的困擾,只是嚴重程度不同而已。

孩子積食的症狀

1、不愛吃東西;

2、不愛動了;

3、煩躁不安,容易發脾氣;

4、口氣重、舌苔白;

5、肚子脹;

6、便秘、腹瀉;

7、睡覺不安穩;

上面這些症狀,如果中兩個以上,那麼很可能就是孩子積食了,寶貝千萬可別大意了。

孩子積食如何處理

1、刺血

通過刺血可以解決積食的問題,因為這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通過該方式來解決積食的一定要給專業人士進行。

2、吃兒童乳雙五菌

兒童乳雙五菌它主要含有五種益生菌,主要有:嗜酸乳桿菌、乳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植物乳桿菌、長雙歧桿菌等5種益生菌,這些益生菌它們各自的作用,有些益生菌是促進消化的,有些益生菌是促進腸道蠕動的,改善便秘或腹瀉的問題。也比較推薦大家用這個方法,除了味道比較好,孩子比較愛吃之外,效果也不錯。

3、雞內金+焦三仙

這個是古時比較常用的去積食良方,效果也不錯,不過味道可能稍微差一點,如果孩子不太愛吃,可直接選擇方法2更快更方便。


小可愛的不懈


  孩子積食的症狀有:(1)口氣臭穢;(2)大便比較臭;(3)大便的頻次、質量改變;(4)舌苔會變厚;(5)嘴唇這幾天突然變得很紅;(6)臉容易出現發紅的情況;(7)食慾紊亂;(8)晚上睡覺不踏實;(9)感冒後容易咽喉腫痛;(10)飯後肚子脹痛、腹瀉。

這些情況並不一定同時出現,但每一條都可能對您識別孩子的積食有所幫助。積食的症狀有很多,爸爸媽媽可以仔細觀察,好好判斷。才能更好的解決孩子積食的問題。

 

 


美好的回憶50000417


孩子是否積食,判斷方法如下:1、可以聞一聞口腔有沒有異味,是不是有酸腐味道,如果有酸腐味道,大多數都有積食現象的發生;

2、可以看舌苔是不是白膩或黃膩或比較紅偏膩。積食孩子一般舌苔都比較膩;3、孩子晚上睡覺,大多數積食孩子晚上睡覺都不安穩,翻來翻去、滾來滾去也會踢來踢去。還有一部分孩子晚上睡覺除了睡的不安穩以外,會磨牙磨的特別厲害,有時還會整夜磨牙;4、除此以外,有的孩子有便秘現象,會有大便比較幹、排便很難,或吃的雖然特別多,但排便很難的現象。也有一部分孩子大便偏稀,可能排便次數1天會比較多,但大便一般比較黏,衝的時候會有那種粘壁的現象,不容易衝的特別乾淨。家長要注意及時判斷小兒積食,可以到醫院就診。

積食是因為寶寶飲食不當,造成食物積存在寶寶的體內,無法消化掉。積食會引起寶寶便秘、上火、食慾不振、肚子疼、發燒等症狀,因此媽媽需及時為寶寶調理。首先應糾正餵養方式,進食適量,選擇促消化食物,如胡蘿蔔山楂汁、山藥白蘿蔔粥、玉米糊等。給寶寶按摩,讓寶寶趴在床上,用大拇指與其他的手指相對,將寶寶脊柱兩側的肌膚向上提起,快速的自上而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