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山東濰坊老漢有一祖傳寶物,大陸僅一份,專家曾24次上門:捐了吧

大家都知道,山東濰坊不僅有著“風箏之都”的美譽,而且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自歷史上有科舉考試以來,大約有770多位文武狀元,而山東濰坊就曾出過9位文狀元和2位武狀元,而濰坊下屬的青州鄭母村,僅僅這一個小村子就曾出過2位狀元。而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的就是在明朝萬曆年間,從這個村走出去的狀元。

山東濰坊老漢有一祖傳寶物,大陸僅一份,專家曾24次上門:捐了吧

而眾所周知,歷史上留下來的狀元試卷可謂是少之又少,除了現在的臺北博物館有幾份清代狀元試卷以外,中國內地還沒有發現過狀元試卷,而趙老漢手中的這份狀元卷可謂是國寶中的國寶。現在這份狀元陳列在青州市博物館,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而說起這份狀元卷的經歷可謂是一波三折。這位狀元就是明朝萬曆26年的狀元趙秉忠,他25歲就考上了狀元,可謂是年少有為,他曾官職禮部尚書。這份保存完好的狀元卷為19頁折冊頁,橫長268釐米,每折寬14.1釐米,高47.6釐米。封面、封底都被裝裱起來了。卷首硃筆6個大字“第一甲第一名”,這是當時皇帝親自御筆題寫。全文共計2460字,主要講到如何改善吏治,興邦安國的策略。那麼歷朝歷代狀元卷都是封藏在皇宮大內中的,而大部分都毀於了戰火,那麼為什麼趙秉忠的狀元卷會出現在民間並傳承了下來呢?專家從捐贈者趙渙彬的兒子瞭解到,因為趙秉忠任禮部尚書,掌管著科舉考試,而他正是利用職務之便,帶回自己的狀元卷並不是什麼難事。

山東濰坊老漢有一祖傳寶物,大陸僅一份,專家曾24次上門:捐了吧

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當時青州市文物局的魏振聖下鄉進行文物考察的時候,聽村民們說趙煥彬家中保存著一份狀元卷 ,這讓魏振聖很是驚訝,因為他知道狀元卷的文物價值。於是,他找到了趙煥斌的家中,經過簡單的溝通魏振聖瞭解到趙煥彬是明朝狀元趙秉忠的後代。魏振聖想要買下這份狀元卷,但是被老汗拒絕了。後來他失望而歸後查閱了當地的縣誌,他發現不僅趙秉忠是狀元,他的父親明朝的時候也在京城做過大官。後來,魏振聖來來回回去過趙煥彬家20多次,希望他能將狀元卷捐給國家。後來經過兒子的勸說,老漢最後還是把狀元卷捐給了國家。

山東濰坊老漢有一祖傳寶物,大陸僅一份,專家曾24次上門:捐了吧

趙秉忠的狀元卷距今已有400多年了。答卷人從總結歷史和當時的社會現實出發,不怕冒犯皇上的威嚴,大膽地提出了治國安邦的建議和措施,這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是非常難能可貴的。而且,趙秉忠提出的這些建議大部分都是正確的,其中有不少至今也仍然有借鑑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