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熊孩子哭鬧要買買買,看智慧母親是怎麼搞定的

熊孩子哭鬧要買買買,看智慧母親是怎麼搞定的

坐地炮

春節帶孩子出去玩,很多熊孩子會吵著買玩具。今天要這個媽媽買給他她,下次又想要那個,不給他她買,熊孩子就躺在地上打滾,這樣的經歷有木有?很煩惱有木有?不知道怎麼辦有木有?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這種行為的嚴重性,處理不好,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今天給九友們分享2個很有智慧的故事,然後再總結幾條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熊孩子哭鬧要買買買,看智慧母親是怎麼搞定的

孩子教育要智慧

首先介紹臺灣著名學者曾仕強的建議:

在沒出門之前,媽媽就要問他:“今天我們出去玩會看到很多玩具,你想不想買啊?”

他肯定說想。問他想買幾個,他當然說想買很多。

這時候就要跟他說:“那你自己出去玩好了,媽媽錢不夠,沒有辦法買那麼多。”

這樣他就知道並不是想買多少都可以的。

媽媽再問他到底要幾個,他說三個。媽媽就告訴他:“三個買回來你一時玩也不了,我們把其他兩個送給隔壁的小朋友玩,好不好?”

他一定說不要。這個時候再問他買幾個,他就會說只要一個了。

有了取捨之後,媽媽還要教會孩子如何選擇:“當你看到玩具店裡有很多玩具時,我教你怎麼挑選,這是別的小朋友不會的。”

聽到媽媽這樣說,孩子就會很愉快,願意聽媽媽接著說下去。

“你先看一遍,看看喜歡哪個。喜歡五個、十個都沒有關係。第二遍再看在這些喜歡的裡面你想要哪個,選出三個。再看一次,選一個最喜歡的,就可以買了。”

這個方法行之有效,孩子不但不哭不鬧,而且還會很開心地接受父母的要求。現在有不少父母根本不教孩子這些,反而給孩子很多引誘,那樣,孩子自己根本控制不住,更無法做出合理的選擇。

熊孩子哭鬧要買買買,看智慧母親是怎麼搞定的

抓住教育的契機,還要有方法

曾仕強先生的建議好在8個方面:

  • 1、首先是愛孩子。但是,愛這個字要深入區分,弄不好就把愛變成了害:

  • 2、愛,是有立場、有方向的,就是幫助孩子成長和成熟;

  • 3、愛,又是有規則的,就是在立場、方向、原則的前提下,主動建立規則;

  • 4、愛,又是有策略的,家長朋友要學會主動溝通、巧妙溝通。

  • 5、溝通有效的關鍵是,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站在她他的立場和角度,為他她著想。

  • 6、家長切忌扮演主宰者的角色,批准和否決都是主宰者,都不是朋友,也不是成長的夥伴兒。

  • 7、孩子提前學會了有所選擇、學會了做減法,學會了放棄,這都是人生大智慧。

  • 8、最後一點提醒:首先是讓孩子感受到,而不是認識到。不能先認識,次序就反了。通情達理,這個成語的真實意思是說,先通情再達理,情不通則理難達。

下面再看第二個智慧案例:讓孩子準備清單

熊孩子哭鬧要買買買,看智慧母親是怎麼搞定的

真正會愛孩子

有一次我逛超市,有一個年輕媽媽帶著她孩子走在我前面。那小孩看上去頂多有4歲吧,不過話倒說得到蠻利索的。

進超市之後,這孩子媽媽的一句話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對孩子說:“你準備好的清單呢?按照紙條上面的開始選吧!”

我當時就想,這麼小的孩子會選什麼啊?但是當我看到那小孩蹦蹦跳跳地拿著紙條跑到牛奶櫃檯那裡的時候,我就知道我錯了!

這孩子一邊看標籤,一邊跟她媽媽講,然後她媽媽看都沒看就拿了一箱牛奶。接著小孩又去挑水彩筆,一個個看來看去,那脖子仰的,我看的都疼,最後挑了款24色的讓她媽媽幫她拿下了。

後來她又照著“清單”買了醬油、鹽等等生活用品,還給自己挑了個小熊樣子的水壺。

整個過程大概有不到半個小時,我一直在遠處盯著母女倆,她媽媽基本沒有幫助孩子什麼,只是當孩子遇到標籤上不認識的字問她時,她才給孩子講解那字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最後結賬的時候,我還在她們後面,那個小孩想買一種糖,她媽媽當時說的一番話,我聽後震驚了!

她說:“第一,我們今天並沒有準備要買這個糖,買這個就超出我們的預算了,這樣是不對的。另外,你認識這兩個字麼?如果認識,媽媽就獎勵給你啊。”

那小孩很無奈的說不認識,結果她媽媽就跟他念了一遍“嚼勁”,然後說:“你記住了,下次來超市,如果你還認識嚼勁這兩個字,我就獎勵給你!” 說完小孩很聽話的就跟媽媽走了。

真的很讓人震驚!這個小孩僅僅只有4歲大,就能認識那麼多字,而且有能力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還會自己做購物規劃,真是不簡單!

熊孩子哭鬧要買買買,看智慧母親是怎麼搞定的

優秀的孩子都是有條件的

跟這位媽媽相比,很多人的做法無論是堅決不買還是暫時不買,其實都有些過於簡單了。當然,一哭就買更不可取。

我們先看看這幾種常見做法的壞處是什麼,然後再總結上面這位媽媽的做法。

很多人是“堅決不買”派

這些人明確告訴孩子:沒用的東西我們不買,不買,不買。孩子繼續哭鬧,也不哄,跟孩子比耐力比堅持,相信只要堅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這些朋友相信,如果這次一哭鬧就給買了,孩子就會不懈堅持,日復一日就會形成“我喜歡就要給我買”的習慣。這種壞習慣會害了孩子,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甚至一生的受歡迎度。也會害了自己這些當父母的,當父母的以後不知道要費多少精力才能彌補這個過錯。

但是,這些父母忽略了另外一種嚴重後果:如果怎麼哭鬧都不給買,那孩子就感覺不到父母的溫暖和愛,人格養成也會出問題。

很多朋友是“暫時不買”派

告訴孩子我們現在不買,如果非要買,那就等一個星期後再買,妄圖藉此鍛鍊鍛鍊孩子的忍受力和耐心,同時也希望打破孩子看見喜歡的東西就非馬上買到手的心理預期。

暫時不買貌似有策略,但這件事情說起來簡單,其實做起來很不容易,很多父母並不能狠下心來堅持住。

有的怕麻煩的家長,一看孩子一哭鬧馬上就妥協了。孩子哭鬧任性時一味的對孩子哄啊哄,一味給孩子。18年後,大家將看到一個任性不講理的人。

天才不是天生的,是培養出來的,智慧的家長培養成熟的孩子。上面那位媽媽的做法,好處可以總結成下面這幾條:

1、列清單能讓孩子有條理

列清單可以培養孩子做事的條理性。一個做事有條理的孩子,會有計劃地安排作業和其他學習任務,容易養成高效學習的好習慣。

2、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

超市的絕大多數物品都寫有名稱,字又大又美觀,孩子很容易識別。所以,家長們可以經常帶孩子到超市玩,寓教於玩,孩子們一定樂此不疲,可以輕鬆快樂地識字,家長們何樂而不為呢?

3、獎勵是一種有效方式

媽媽的獎勵,會促使孩子認真的記住“嚼勁”這兩個字。這就是一種正向的獎勵。

獎勵需要講究時機和方式,不適當的或頻繁的獎勵反而會產生負面效應。獎勵恰當與否的一個標準是:獎勵能否對孩子產生一種持久的助力。

4、能早培養理財理念

很多成年人都沒有“超預算”這個概念。但一個4歲的小孩就已經內化了這種觀念,這是家長有計劃地培養的結果。

5、一開始可能遇到麻煩

家長的不嫌麻煩會加快孩子的成熟。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幹練的媽媽和一個動作利索的小孩,但我們不難想到,在這位媽媽剛開始訓練孩子到超市購物時,肯定遇到了很多麻煩。肯定每次買東西的時間都特別長,特別麻煩。

但這位媽媽不嫌麻煩,在她的耐心陪伴和指導下,孩子和媽媽購物的速度越來越快,經過了一次次的嘗試和訓練,才出現了我們剛才看到的令人驚歎的場景。

其實,讓孩子做家務也是這個道理。一開始,每次讓孩子做家務都搞得一團糟。還不如家長自己動手快呢,還得額外花好多時間收拾殘局,孩子掃了地,父母還得重新掃一遍。孩子拖得地像大花貓,你還得重新拖一遍。

實際上,這樣的家長缺少對孩子的耐心陪伴和指導。殊不知,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孩子會幹得很好。放手讓孩子做一些事情,既能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又能提升孩子的動手能力。

所以,家長的“不嫌麻煩、耐心等待”的能力對孩子的發展是相當重要的。這種能力可以讓孩子變得成熟、優秀!

幾號男不能配幾號女?

為什麼《歡樂頌》五美個個難幸福?有錢多金的小包總為什麼不是安迪的菜?

扎克伯格的一組漫畫,深深戳中了中國父母的什麼痛點!?

父母一句話,孩子窮一生!不能這樣說,那該怎麼說?

都是大仙兒,為什麼:王菲成了神,竇唯卻成了渣?

生怕家人失望,他裝逼18年,

為什麼最後他殺了全家?

北京、寧波兩起老虎吃人案:都可能是一場完美謀殺?

唱個歌被砍掉腦袋,生個氣被老虎拖走,徵個婚被逼到跳樓,犟個嘴被一槍爆頭,多句嘴被先奸後殺,開個玩笑被下毒毒死……這都是為什麼?

一個又一個慘痛的案例,一次又一次的告誡我們,不會情緒管理,不懂自己也不懂別人,隨時有可能得罪人,嚴重的丟掉小命!

情緒為什麼難控制?因為方法不對頭!因為只有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才真正管用!老九根據多年的讀人經驗,和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腦神經科學、心理學,研創了一套簡單易行、行之有效的三步識人法,和四步情緒管理法,特接地氣兒,誰都能做到。感興趣的朋友,你給我私信,暗號是“九哥”,老九私下裡發給你。

老九就是我,當過主編,企業高管,閱人無數,教訓滿身。關注老九,我們一起解讀人性,一起總結得失,一起快樂成長。有事您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