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在特朗普點名批評德國、歐盟與美國分歧加大的背景下,默克爾訪俄見普京有什麼目的?

baimaxiaoxifeng2018


德國總理默克爾5月18日訪問俄羅斯。普京對默克爾此行非常重視,帶領梅德韋傑夫和諸多政要、商界精英在索契官邸前隆重迎接,並獻上一大把美麗的鮮花,讓德國鐵娘子臉上綻出了笑顏。

普京歡迎默克爾

由於剛剛被“不靠譜”的美國盟友批評、積極參與的“北流-2”俄氣輸歐項目受到制裁威脅,加之美歐、美俄關係都非常緊張,默克爾此次到俄羅斯與普京會談,自然被賦予了重要意義。

1. 在持續超過一個半小時的小範圍會談中,普京與默克爾就廣泛的問題進行了討論,其中包括調解敘利亞衝突、烏克蘭局勢、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等,發展俄德雙邊關係更是討論的重點。兩國領導人表示,儘管地緣政治局勢複雜,雙方將繼續保持經常接觸。

“俄羅斯方面準備與德國同行將以互利為基礎、本著從兩國人民利益出發的原則而展開合作。”普京在隨後舉行的聯合新聞發佈會上強調。梅德韋傑夫陪同普京一起歡迎默克爾

“我們就雙方在政治、經貿、文化和人道主義領域相互合作問題交換了意見,並且討論了一系列國際問題。重要的是,儘管外交形勢複雜、就一系列國際問題存在分歧,但俄德兩國認為保持經常接觸是必須而有益的。”

莫斯科一直視德為主要對外經貿夥伴之一。按普京的話說,德國是俄羅斯的第二大貿易伙伴,俄德雙邊貿易額2017年增長了23%,而僅今年1-2月就增長了13%。普京與默克爾舉行聯合新發會

默克爾也指出,保持與俄羅斯的良好關係符合德國的戰略意義:“與俄羅斯保持良好關係符合我們的戰略利益,而我即使在最複雜的時期也始終堅持認為,俄羅斯-北約理事會應繼續自己的工作、歐盟應繼續並維持與俄羅斯的聯繫。”

2. 俄德兩國領導人會談自然避不開目前最熱的話題之一:德國積極支持與參與的“北流-2”俄氣輸歐項目建設。美國日前已經發出威脅,稱將制裁“北流-2”參與者,並毫不掩飾樂見該項目流產的立場。

普京表示,俄羅斯不會因為“北流-2”的開通而拒絕經過烏克蘭出口天然氣:“我們始終視該項目為從一開始就由經營主體負責的經濟項目。如果對參與者來說有合理的經濟基礎,從烏克蘭過境的天然氣供應將會繼續下去。”

在談到美國當局反對 “北流-2”項目並在不久前以制裁相威脅的立場時,普京評論說:“美國在‘北流-2’這個項目上的立場早就為人所知。從這個意義說,這也是奧巴馬政府所推行政策在本屆美國政府得以保持其連續性的罕見例子。”普京強調,特朗普此舉是為美國謀取私利。

“特朗普不僅僅是美國總統,他還是一個精明的大企業家。他在推動實現自身利益,保證美國天然氣進入歐洲市場。這有沒有可能?當然可能,但會很昂貴。與俄羅斯通過管道輸送到歐洲的天然氣相比,大根會貴25%-30%。”普京說。

3. 普京和默克爾在一系列緊迫的國際問題上也取得了一致。

(1)敘利亞:俄德準備繼續合作推進敘利亞政治和解進程,強調“政治進程是必要的,應該儘快開始,俄德將聯手予以推動”。

(2)伊朗核協議:默克爾表示,德國與其他歐盟國家一樣,希望維持與德黑蘭之間來之不易的協議,“這個協議不完善,但它總用於沒有協議,因此要保持與伊朗的談判”。

(3)烏克蘭局勢:俄德承諾繼續在“諾曼底模式(俄德烏法四方會談)”框架共同工作,同時強調明斯克協議是調解烏克蘭危機“不可替代”的唯一基礎。默克爾提出可以考慮向頓巴斯地區派駐國際維和人員。俄民眾在烏克蘭大使館前集會聲援維申斯基

針對俄羅斯衛星新聞網烏克蘭分部負責人基里爾·維申斯基被烏方以“涉嫌參與國家政變”逮捕並起訴一事,俄德兩國領導人一致表示“言論自由不容破壞”,默克爾承諾將在與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會晤進時提出維申斯基被捕問題。

4. 儘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西斯德國和蘇聯(俄羅斯)之間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為殘酷、最為血腥的戰爭之一,蘇聯(俄羅斯)也是導致東西兩德數十年分裂的主要推手,但這都沒有影響俄德關係在冷戰之後迅速熱絡趕來。

德國的兩任前總理——赫爾穆特·科爾、格哈德·施羅德——都與俄羅斯領導人保持非常友好的關係。默克爾執政以來,即使是近年美俄、歐俄關係激化,德國在對俄政策方面,也始終保持克制。

德國儘管“依附”美國、是其主導的北約一員,但顯然易見地儘可能保持在各領域的獨立性。在當前特朗普恣意妄為、言論舉止越來越不靠譜的背景下,德國與歐盟其他成員國一樣,不想成為其謀求一己私利的犧牲品。

默克爾此次訪俄,一方面將為德國企業爭取到利益,同時向困境中的普京示好,為歐洲與俄羅斯和解打開通道;另一方面,也意在敲打華盛頓,提醒美國不要忽視德國作為國際社會重要一員的地位,警告其不要在“退群”道路上走得太遠。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西方不亮,東方亮。默克爾此行就是要告知華盛頓,德國不是美國的小弟,德國是歐洲的盟主

自年初以來,美國就與歐盟就貿易戰和退出《伊核協議》鬧的是不可開交,特別是德國,展示出來對美空前的強硬態度,聯合英法表示不會再慣著華盛頓的臭脾氣了。

而美國也是針鋒相對,在默克爾訪美期間,特朗普更是全程冷臉,一幅“吃雞”被坑的樣子,不斷抱怨歐洲佔美國便宜,並要求德國增加軍費開支。

而默克爾則反擊美國不應該任性退出《伊核協議》,更不應該肆意挑起貿易戰。雙方的見面可以說是不歡而散。

(默克爾與特朗普是心不和,面也不和)

隨5月31日,美國對歐盟鋼鋁關稅豁免的最後期限的日益臨近,特朗普不斷向柏林施壓,要求德國放棄與俄羅斯合作的波羅的海北溪天然氣管道2號線工程,取消與莫斯科的天然氣購買合同,轉而從美國購買天然氣。(北溪管道二號線)

北溪管道二號線,是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公司與歐洲公司聯手投資的合資企業負責的項目。

歐洲合夥人包括德國的Uniper、奧地利油氣集團OMV、法國能源集團Engie、德國Wintershall、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

該管道動工與2015年,總長度1200公里,能將現有的送往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擴大一倍,年均輸氣量達到550億立方米。

俄羅斯長期以來一直是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大頭,俄羅斯天然氣佔歐盟市場天然氣供氣量的27%,佔進口總量的40%。特別是德國,其國內天然氣的40%都依賴於俄羅斯。如果沒有來自東方的天然氣,德國的冬天恐怕難以度過。

但是由於2014年的俄烏衝突事件,導致俄羅斯經烏克蘭輸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大大受阻。為此,在波羅的海海底鋪設的北溪管道2號線工程因此誕生。

(2010年動工的南溪天然氣管道也是為了繞開烏克蘭,向巴爾幹半島和意大利輸送天然氣)

美國近期以北溪2號線說事,明擺了就是想削弱歐洲與俄羅斯的聯繫,在外交上進一步孤立俄羅斯,並且也可以通過銷售本國的液化天然氣平衡美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逆差。

只是很顯然,德國這次不太鳥美國。

默克爾這次訪俄,就兩國關係、烏克蘭問題、敘利亞局勢、天然氣輸歐管道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討論。雖然雙方的分歧不可彌合,當時這不妨礙兩國之間的合作。

默克爾此行也向美國表示,德國不是美國的小弟,德國是歐洲盟主。

(普京向前來訪問的默克爾花)


千佛山車神


為了便於理解,可以做個類比。默克爾見普京,其實中日互訪有同樣的考量。



自克里米亞危機發生以來,在美國的帶領和北約集團的捆綁下,包括德國在內的歐盟對俄羅斯實行了制裁,制裁造成了鉅額貿易損失。俄羅斯的民生產生生產能力很弱,一向依賴進口。在制裁初期,甚至國內的蔬果都要從中國緊急補貨。而這種貿易制裁,僅僅是屬於意識形態上的姿態和洩憤,短期還可以,時間長了,還是要考慮經濟。畢竟,腦子一直髮熱,那叫有病。



2017年的德國俄羅斯貿易額超過500億美元,德國公司在俄羅斯的直接投資累計超過180億美元。

一直存在的經濟聯繫密切,政治對抗的辦法是不理智的,而且還是美國強加的不理智。德國作為歐盟的核心國和最大經濟體,當然想走出這種困境。



實際上,我在之前的問答中也說過,北約東擴刺激俄羅斯,非常不符合歐盟的利益,這是美國借力打擊想抱團發展的歐洲,確實也是一招毒計。就像美國大家中日韓經濟體一樣,用釣魚島問題,朝核問題讓局勢動盪不安,無法合作。



俄羅斯和歐盟的經濟關係離開都很密切,甚至蘇歐關係也沒那麼差。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快到了,前有南北朝鮮在冬奧會握手言和,現在,世界盃也是個契機。

總體上,和平比對抗好,友好比敵對好。


青語人言


默克爾訪問俄羅斯,最直接目的就是達成利益一致,其一是伊核協議問題,這個問題已經爆發一段時間了,美國堅持不再遵守伊核協議,而且也威逼歐洲國家撕毀伊核協議,作為伊核協議的締約國,俄羅斯和德國在這一問題上的立場相一致,所以需要進一步鞏固對話;其二就是北流天然氣管道的問題,德國對這一項目非常支持,但是美國也想出口天然氣,特朗普想從俄羅斯手中搶訂單,默克爾不想妥協,所以主動來找普京談妥。

資料圖:普京給默克爾送上白玫瑰

深入一點講,默克爾試圖重新塑造德國的國際地位,正如她之前所說的,歐洲的命運還是需要掌握在自己手裡,僅僅依靠美國是不行的。早前默克爾曾經緊跟馬克龍,對華盛頓進行了急匆匆的訪問,但是訪問之後似乎毫無成果,美國還是退出了伊核協議,英法德三國必須面對這個爛攤子,同時到來的還有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北流天然氣管道問題又剛好和關稅威脅相互關聯,此時的默克爾和馬克龍一樣是被動的,如果不尋求出路,結果就是屈服於美國的強勢壓力。

資料圖:普京和默克爾

所以默克爾需要重新審視德國的發展戰略,平衡戰略的價值已經超過一邊倒,這本來就是世界多極化發展的必然趨勢。歐洲和俄羅斯靠的近,兩方的聯繫是無法中斷的。僅以天然氣問題為例,德國為什麼要北流天然氣管道,就是因為方便。正如普京所說,美國的天然氣遠渡重洋,光價格就比俄羅斯的高了25%到30%,這筆賬誰心裡不清楚,默克爾心裡也是很清楚的。當然這還只是經濟的問題,防務方面的關聯就更加明確了,德國不想永遠和俄羅斯為敵,這樣的對峙狀態只會導致歐洲永遠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

資料圖:特朗普和默克爾、馬克龍

至於美國點名批評德國,講的其實已經是另外一回事了,特朗普認為德國在北約集團裡面獲得很多好處,但是卻沒有承擔足夠多的義務。平心而論,歐洲國家的體量確實沒有美國大,所以有時候也確實有抱大腿之嫌。但是美國這樣批評盟友,分明也就是逼著盟友各自為政。既然美國不給大腿抱,那麼歐洲國家就會去找別的大腿抱。默克爾訪問俄羅斯,講到底還是利益,後面來的馬克龍,也繞不出這個話題。當然對普京而言,這也是俄羅斯翻身的大好機會。


白虎堂



這世界真的變了!每當在《抖音》視頻裡看到貓和老鼠玩得不亦說乎時,總會令我浮想聯翩。曾幾何時,貓和老鼠還是一對冤家,現在居然交好到互相搓背了!在感嘆之餘,我在想貓和老鼠到底是誰“好了瘡疤忘了痛”呢?忘記歷史就是背叛自己的靈魂!貓和老鼠中總有一個將來會後悔的!而給貓和老鼠提供機會的人更會後悔!


特朗普上臺後奉行的是“美國優先”政策。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本來也無可厚非。在以前的文章裡我是很少罵特朗普的,雖然他傷害了很多人的利益。但考慮到他是商人出身,且又是那種脾氣暴躁、口無遮攔的“不靠譜”之人。最主要的是因為他是美國總統,他當然要維護美國人民的利益。哪個國家的領導人估計都是如此,不為自己國民爭取利益,那還是好領導人嗎?即使是獨裁的薩達姆和卡扎菲,他們倆除了維護自己的政權外,他們也肯定會優先考慮伊拉克和利比亞的國家利益的。這乃天經地義之事。所以,我沒罵特沒譜。但是,現在我要開罵了。我要罵他只顧自己埋頭髮大財,置世界人民的安危於不顧,這是一種極端的自私行為。因為你特朗普代表的是美國啊!你美國有維護世界人民安全的義務啊!你為了美國的一己之私將世界人民的安危拋到了腦後,這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假如有一天世界大亂了,你美國實力在那裡,沒人去欺負你,可那些小國家怎麼辦?因為你的自私,因為你廢除《巴黎氣候協定》,因為你退出《伊朗核協議》,已經使二戰時的一對冤家走到了一起,假如日本也趁機脫離你的控制。假如一戰和二戰的悲劇再次重演的話,那你特朗普就要成為世界的罪人了。


特朗普是個商人出身,他的眼裡只有利益。根本就想不到一戰和二戰的問題,但美國智庫難道想不到嗎?現在的德國已經有點翅膀硬了,日本也早就想擺脫你美國的控制了。如果你特朗普就這麼轉身而去的話,儘管德國軍隊規模還小,儘管日本還沒有傳統意義上的軍隊,但以這兩個國家的製造業水平和科技能力,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能生產出尖端武器,要不了多久他們就很可能會製造出核武器的。試想,如果這兩個國家一旦有了核武器,再加上從骨子裡尚武的俄羅斯。如果他們互相搓背報團取暖的話,世界會怎麼樣呢?也許二戰的一幕就會重演了,也許收拾完其他國家後,最後針對的就是你美國了。因為這三個國家一直在受你美國的氣,一旦有機會,他們完全有可能找你出氣。到那時,你特朗普不僅是世界的罪人,也會是美國的罪人!

回頭吧!特朗普!如果蛇鼠貓一窩的話,最後撕扯的肯定也有你美國。


人生觸底反彈


5月18日,德國總理默克爾訪問俄羅斯

1.天然氣供應是俄羅斯與德國關係的基石。俄羅斯是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最大的國家,其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5%。經過烏克蘭的輸氣管道,俄羅斯每年向歐洲輸送超過200億立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氣。但是,橙色革命以後,特別是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之後,烏克蘭與俄羅斯關係徹底破裂。經過烏克蘭境內的輸氣管道成為了烏克蘭威脅俄羅斯的一個手段,甚至影響到了歐洲的能源安全。為此,俄羅斯天然氣巨頭Gazprom和歐洲公司聯手投資的合資企業負責修建了經過波羅的海海底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該管道總長度1200公里,能將現有的送往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擴大一倍,年均輸氣量達到550億立方米。北溪2號管道事關德國經濟命脈,因此默克爾訪問俄羅斯,與普京會談,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必會是天然氣供應問題。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規劃圖

2.中東問題是默克爾訪問俄羅斯的第二個問題。敘利亞內戰、巴以衝突、伊朗核協議的退與留,都是德國總理默克爾與俄羅斯總統協商的重要問題。在敘利亞,巴沙爾政權已經拿下全部霍姆斯省,勝利在望,而德國至今收留了大量敘利亞難民,需要在戰後進行遣返,而俄羅斯目前在敘利亞影響力巨大;因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意將駐以色列大使館搬遷至耶路撒冷,引發新一輪巴以衝突,造成了60多名巴勒斯坦平民死亡,德國與俄羅斯都反對美國的遷館行為,此次訪問,也必將進一步加強溝通;5月10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德國與俄羅斯都是簽署國,也都反對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默克爾和普京也一定會對伊核問題上做充分的溝通。

普金與默克爾都反對特朗普的中東政策

3.德俄聯合應對美國的咄咄逼人,是默克爾訪俄的最主要目的。特朗普成為美國總統以後,處處“美國優先”,不僅對老對頭俄羅斯處處刁難,對歐盟各國也不手軟,在加徵關稅、伊核問題、巴以衝突、北約軍費比例等問題上,美國與德國矛盾也日益加深。聯合俄羅斯,藉助俄羅斯強大的軍事影響力,共同應對美國的霸主主義,是默克爾訪俄最主要的目的!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讓俄羅斯與德國越走越近

歡迎大家討論,默克爾訪俄,還有沒有其他目的?


美國觀察室


默克爾訪俄主要三個目的:


第一,與俄羅斯加強合作。可以說,德國和俄羅斯的合作從來就沒有間斷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斷制裁俄羅斯,包括德國也加入了制裁俄羅斯的行列,但是,德國對俄羅斯的制裁,沒有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那麼狠。目前,德俄正在計劃共同出資,修建俄羅斯直達德國的天然氣管道,雖然美國等國家反對,但德國和俄羅斯卻堅決要加強合作。默克爾這次訪俄,就是希望這一計劃儘快落實。


第二,兌現諾言,走自己的路。去年默克爾訪問美國,遭到特朗普拒絕握手,之後默克爾多次指出:“美國保護我們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現在開始歐洲要掌握自己的命運。”默克爾這次訪俄,不顧美國等反對,要與俄羅斯加強合作,既是兌現諾言,更是邁出“走自己的路,自己掌握命運”的關鍵一步。


第三,懟怒特朗普。近段時間,特朗普做得過火,讓德國非常惱火:德國希望美國對歐盟進行永久性關稅豁免,但特朗普不同意;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德國、法國、英國等堅決反對……對於“政治素人”特朗普倒行逆施,在“政壇常青樹”默克爾的工具箱裡,工具顯然比特朗普多。最近默克爾頻頻出訪,既是懟怒特朗普,更是要給特朗普一點顏色看看。


毛開雲


最近被特朗普逼入死角的默克爾飛到俄羅斯索契會晤普京,收穫了普京獻上的鮮花,顯示普京對她的到訪的重視。默克爾此行有一個目的與一個任務:目的就是向特朗普打普京派,為美國-歐盟貿易協議談判找籌碼;任務則是要去完成特朗普給她“佈置”的作業——做普京的工作,通過俄羅斯限制、取消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

一、默克爾向特朗普打普京牌

德國對於俄羅斯的重要性僅次於美國,俄羅斯歷來都極為重視對德國的雙邊關係,而俄羅斯對於德國的重要性儘管就坐不到頭等艙,只能在商務艙的前排,德國對俄羅斯依然饒有興趣,兩國的經貿合作也很緊密,德國是俄羅斯的歐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2017年俄德的貿易額高達850億美元。因此,普京與默克爾經常見面、會晤。兩人最近的一次會晤是2017年5月2日,會晤地點同樣是索契,只是兩人在許多各自關切的問題都談不攏,兩人都臉色鐵青,默克爾甚至向普京翻白眼,流露不耐煩的情緒。那次會晤後,兩人的關係跌入低谷。

很顯然,默克爾再次到索契,並不是為了去修復跟普京的關係,至少不是主要目的。她此行的目的是向大西洋彼岸的特朗普打普京派。特朗普上臺後,跟默克爾的關係一直很不融洽,主要原因除了價值觀的巨大分歧外,致力於振興製造業的特朗普把德國當作製造業競爭對手、貿易對手。另外,一直拒絕提高國防支出的默克爾在防務領域和特朗普也是矛盾重重。

為了利益六親不認的特朗普,雖然是德意志的後裔,削起德國毫不手軟,因為他把德國定位為美國貿易大戰的第二大對象國!特朗普多次批評德國對美國的鉅額貿易順差,要求德國多多進口美國的產品,消除貿易順差,雙方正在為此激烈博弈著。

美國與德國在經貿領域的博弈,其中的兩大工具是:美國-歐盟貿易協議、“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前一段時間,默克爾訪問美國,與特朗普會晤時,特朗普向出條件:德國不要支持俄羅斯的“北溪2號” 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建設,作為回報,美國同意開啟美國-歐盟貿易協議的談判。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俄羅斯與德國的共同利益,關稅、貿易順差、美國-歐盟貿易協議、防務等許多領域被特朗普逼入死角的默克爾急需外援,她想起了老朋友普京,便親自飛到索契與普京會晤,協調立場,加強合作,向特朗普打普京牌,減輕特朗普施加的壓力,在與美國的角力、談判中扭轉極為不利的境地。

二、俄羅斯得保衛油氣出口大國的地位

普京為什麼要跟遠道而來的默克爾會晤,並配合她向特朗普打普京牌?這跟特朗普的“一個偉大的夢想”休慼相關。最近這些年,美國對頁岩油,以及天然氣的投資非常大,伴隨著開採技術的升級,美國的石油、天然氣的產量急劇提升,已經躋身於世界主要的石頭、天然氣生產大國,迫切開拓市場,找到大買家。如果通過市場競爭的路子,美國在短期內是無法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國。

不按常理出牌、不守規則的特朗普為了讓美國快速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與天然氣出口國,賺取鉅額的利益,想到的路子就是搶奪俄羅斯、沙特、伊朗、卡塔爾等傳統的石油與天然氣主要出口國的大客戶——德國、東亞幾個主要經濟體都是特朗普的目標。讓了讓這個辦法奏效,特朗普出了狠招——向這些特朗普志在必多的大宗商品石油、天然氣的大買家發動貿易戰,利益美國的霸權與市場優勢,迫使這些大客戶不再從俄羅斯、沙特、伊朗、卡塔爾等傳統的石油與天然氣主要出口國購買石油、天然氣,至少要減少購買,從大客戶降級為中小客戶,轉而成為美國的大客戶。

如果在特朗普啟動貿易大戰的逼迫下,默克爾等不得不做出妥協,轉而向美國購買大量的石油、天然氣,這些傳統的石油、天然氣主要出口國的經濟與財政收入就被特朗普打垮了,成了殘廢,對國家造成的損失超乎想象的大。

對此,普京看得很清楚,很非常擔心,為此,他破天荒地公開評論特朗普,他直言不諱地說:“特朗普不僅僅是美國總統,他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因此我認為,他也在推動美國的商業利益,目的是保障美國液化氣在歐洲市場的銷量。有這種可能嗎?有可能,但代價高昂。這比俄羅斯管道輸送的天然氣價格高出25%至30%。”

“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是俄羅斯與德國維繫天然氣買賣的重要紐帶,普京需要保衛他的石油與天然氣的大客戶,而默克爾利用這個跟特朗普叫牌,在德國與美國的博弈、談判中增加籌碼。

三、默克爾去完成特朗普“佈置”的任務

默克爾的此行,還要去完成一個特朗普“佈置”給她的任務,那就是她去做普京的工作,讓俄羅斯向伊朗施壓,迫使伊朗限制,甚至取消彈道導彈項目!伊朗的彈道導彈對以色列、沙特等海灣阿拉伯國家、歐洲,以及美國駐中東、歐洲的軍隊都具有重大威脅。

默克爾在與普京會晤時,不僅談到了“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還談到了伊核協議、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默克爾對普京講道:美國退出了伊核協議,但德國和俄羅斯都支持伊核協議,希望伊朗能繼續留在協議框架內。同時,歐盟一致認為,未來需要就伊朗的彈道導彈計劃進行談判。

默克爾要想讓特朗普在貿易大戰、歐盟企業與伊朗的經貿合作、貿易順差等許多方面手下留情,就必須設法完成特朗普給她“佈置”的這個任務。德國對伊朗缺乏大的影響力,但俄羅斯對伊朗的影響力足夠大,因此,默克爾需要普京幫忙,由俄羅斯向伊朗施壓,迫使伊朗放棄彈道導彈項目,至少是限制項目的發展。俄羅斯為了維繫德國這個重要的石油、天然氣的大宗客戶,以及全球第二大貿易伙伴,默克爾請求普京幫這個大忙,如果普京幫了她這個大忙,讓默克爾開心,而默克爾開心,那麼,美國、德國、俄羅斯彼此的利益都能得到妥善解決,各得其所,皆大歡喜,輸家只有一個:伊朗。


飛狼


簡單的來說:抱團取暖。

俄德之間如果沒有橫亙在中間的烏克蘭問題,實際上雙方本來在國際問題上的分歧並不大。而在經貿上,是天然互補的夥伴。在美國不顧英法德強烈反對,在貿易上對德國施壓,威脅德國取消俄歐天然氣管道項目“北溪-2”時,雙方更有必要進一步消除分歧,擴大共識。

在東烏克蘭問題的解決上,以明斯克協議為基礎,俄德之間目前已經幾乎沒有分歧;而克里米亞問題默克爾甚至提都不提,不像美國那樣對著俄羅斯念“三字經”;甚至默克爾還承諾就烏克蘭逮捕今日俄羅斯烏克蘭分部記者一事,施壓波羅申卡。可見,曾經的烏克蘭問題,已經阻擋不了俄德之間的關係發展。

在敘利亞問題上,雙方在政治解決上達成了進一步合作的共識,這也不再構成障礙。

而在維護伊核協議、北溪-2管道的建設上,雙方的立場高度一致。

可以說,被美國發動外交圍毆的俄羅斯,因為德國而感到溫暖;而有俄羅斯作為安全可靠的能源夥伴的支撐,並且對俄羅斯具有獨特而充分的影響力,德國對全球的影響力便不僅是經濟的,而且是政治的。

所以,俄德關係是具有全球性的戰略意義的,鞏固這種關係對雙方都有利,尤其是在歐盟感嘆“有特朗普這樣的朋友,誰都不需要敵人”的時代。

普京在索契歡迎默克爾,可是攜同梅德韋傑夫諸政要,還在迎候的時候獻上了一束鮮花,這熱情這重視程度絕對是非同一般的!


建章君


默大媽還是很有魅力的,特朗普曾領她看過自己的床,昨天普京又送她花。

德國和俄羅斯天然有著理不斷的聯繫,相互都很重視彼此的關係。德國視俄羅斯為其天然氣的重要保障,俄羅斯視德國為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大門。這從俄羅斯被制裁群毆時德國確同其簽訂能源合作,而普京今年就職後握手的三人裡就有德國的前總理。

默克爾這次訪俄在伊核協議、歐美分歧、敘利亞政治協商、伊朗強硬表態等的背景下絕不尋常。



第一,協商“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計劃”的具體落實,這涉及保德國的能源保障。這一計劃幾經波折,曾遭到美國和一些東歐國家的反對,但德國頂住壓力,最終堅持了這一計劃的實施。這一計劃是德俄共同出資,管道未來會繞過烏克蘭直接供應到德國。

第二,商討伊核協議的繼續執行問題,涉及到歐洲國家在伊朗的經濟利益保障。美國退出協議後開始制裁伊朗,這次面對自身利益受損,歐洲國家同美國背道而馳堅定的繼續執行這一協議。為了防止伊朗出現過激行為,之前默克爾就同伊朗通話談到了彈道導彈的研發和伊朗民兵在敘利亞和也門的問題。這次出訪一定會就伊朗問題同俄羅斯商討。

第三,探討俄羅斯同烏克蘭的問題,這是歐盟同俄羅斯矛盾爆發的節點。出訪前德國就呼籲俄羅斯重啟明斯克協議的商討和會談,希望通過和平協議解決俄羅斯同烏克蘭的糾紛問題。德國希望通過政治協商來解決,歐洲同俄羅斯的矛盾節點烏克蘭問題。

第四,加強兩國關係增進包括經濟曾多項合作,經濟上政治上互通有無。德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是“愛恨交加”從二戰後就剪不斷理還亂,“中毒門”事件時德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後喊話“雖然我們也驅逐了你們外交官,但我們依然是朋友”,而其實德國同俄羅斯往來不論從經濟上還是政治上,就從來沒有中斷過。關注留言,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