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说说古代的“蒙汗药”

《水浒传》中的“智取生辰纲”,晁盖、吴用等好汉在黄泥岗用下了蒙汗药的酒,麻翻了杨志和众军士,夺取了生辰纲。类似描述,在我国古典小说中频有出现。

在中国人的传说中,“蒙汗药”总是与神秘莫测的江湖文化紧密联系,它是盗贼们惯用的一种神奇药剂。相传,被坑害的事主只要服用此药,便会立即晕倒,长睡不起,没有解药难以救治;或等药性散失后,方能苏醒,但往往已经人去楼空,钱物两尽了。

蒙汗药当真是神奇,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感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然而,这终究是传说与文学的描述,以科学的角度来考量蒙汗药,人们不禁要问:真的有如此神奇的药剂存在吗?若有,它的药物成分应是什么呢?

说说古代的“蒙汗药”

洋金花(曼陀罗花)

其实,我国传统医学很早就在使用与传说中的蒙汗药药性相似的麻药来治病救人了。

史籍中关于使用麻药的记载,首推东汉三国时期的神医华佗和他著名的“麻沸散”。《后汉书》中对华佗在外科手术前给病人使用麻沸散进行麻醉做了详细的记载:“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跨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前洗,除去疾秽……”。可见,在外科手术前服用麻沸散,病人能迅速昏睡,且疼痛全无,即使开膛破肚也不会知觉。由此我们不难发现麻沸散与蒙汗药之间实在有殊途同归之妙。

那么,中医中以麻沸散为主要代表的麻药其成分是什么呢?

说说古代的“蒙汗药”

洋金花(曼陀罗花)

《本草纲目·草部》中记载了一种叫做曼佗罗花的草药具有麻醉的神奇功效。曼佗罗相传从印度传入,是茄科草本植物,其花冠可以入药。《本草纲目》中说曼佗罗花又被称为风匣儿、山茄子,气味辛、温、有毒,可以“作麻醉药。秋季采曼陀罗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为一会即昏昏如醉。割疮、炙火宜先服此,即不觉痛苦。”

可见最迟至明朝,曼佗罗花作为麻醉药,已普遍为中医所采用。现代中医则把曼佗罗花称为洋金花,明确指出该花有强致幻和麻醉作用,可以作为麻药使用,并在临床实践中,洋金花的效果已经得到了成功的证明。洋金花现已用于麻醉和治疗多种疾病。以洋金花配草乌、川芎、当归等煎汤内服,可进行中药手术麻醉,术后一般恢复良好。

说说古代的“蒙汗药”

洋金花(曼陀罗花)

洋金花在中国的分布极广,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名称。此花遍生原野,可方便了中国人使用,医生采之制麻药救人,盗贼也可采之作为蒙汗药使用。洋金花的药性特点与传说、小说中关于蒙汗药的描绘基本吻合。洋金花自身气味辛苦,所以要用酒来调和,掩盖其味道。同时酒精本身就有麻醉作用,与洋金花配合更有相得益彰之妙。

说说古代的“蒙汗药”

洋金花(曼陀罗花)

通过化学分析,我们了解到,洋金花的主要成分有东莨菪碱、莨菪碱、阿斯托品等。此三种成分在临床上都有麻醉致幻的作用。其中洋金花里含量最高的是东莨菪碱。东莨菪碱存在于茄科植物中,是一种粘稠糖浆状的液体,味苦而辛辣。可以算是中药中麻醉效果最强的一种,它可用于阻断人的副交感神经,也可用作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剂。

说说古代的“蒙汗药”

洋金花(曼陀罗花)

洋金花全草有毒,花、叶、果实、种子均能使人中毒,误食的中毒量,种子为2~30粒,果实为1/4~10枚(一般中毒量约为3枚,有服5枚致死者,但亦有服12枚而得救者),干花为1~30克,用叶而致中毒的病例仅见于外敷。

中毒后开始发病的时间,间隔短者仅10分钟,最长可至3小时,一般约为半小时至1小时。主要临床表现为,颜面及皮肤潮红,躁动不安,脉率增快,步态不稳,头晕,幻觉,幻听,口干,口渴,口发麻,呕吐,言语不灵,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甚至高烧,昏迷,大小便失禁,阵发性抽搐等。

说说古代的“蒙汗药”

洋金花(曼陀罗花)

北宋沈括在《补笔谈》中写道,如误服,一种叫做“坐拿草”的叶子可以作蒙汗药的解药。

现代医学给出的应急方法是:如果有人误食曼陀罗,应立即给其喝浓茶或苏打水催吐,然后送医院洗胃、导泻。要解毒的话,还须皮下注毛果芸香碱或肌肉注射新斯的明,中毒严重呼吸衰竭时要注射山梗菜碱及吸氧救治。

说说古代的“蒙汗药”

洋金花(曼陀罗花)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日本等国专家重新研制成功以曼陀罗为主的中药麻醉剂,同时也找到了其“解药”,即毒扁豆碱,据说以曼陀罗花麻醉剂完成手术后,静脉注射毒扁豆碱,大约10分钟后就能完全清醒。但毒扁豆碱同样是一种高毒物质,能使人瞳孔缩小、呼吸困难而死亡,看来,这解药也不能随便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