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傅盛、陳生強談學習與焦慮:跟高段位選手聊30分鐘,比自己學幾天要多

傅盛、陳生強談學習與焦慮:跟高段位選手聊30分鐘,比自己學幾天要多

5 月 19 日,在經緯 CHUANG 大會& 十週年大會科技論壇上,獵豹移動董事長兼 CEO 傅盛、京東金融集團CEO陳生強、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車和家創始人李想、經緯中國合夥人萬浩基共同討論《顛覆者的焦慮與進階》。本文是現場的演講速記,有刪減。

一、關於固執和變通

主持人(得到 App 總編輯李翔):進入到乾貨環節,也就是進階和焦慮,我們先進階再焦慮。

剛才張穎的分享裡面有一點,我影響非常深刻,他說創業者身上有一個特質,既固執又靈活變通。因為很多比較成功的企業家、創業者,他身上難免會有固執的成分,自我會比較大,但是同時又需要不斷地突破固有的認知觀念,這樣才可以進步。

請五位分享一下,你們在這種既固執又靈活變通方面,有什麼好的方法嗎?如何不斷地突破自我認知極限,讓自己不斷進階。

傅盛:我昨晚才從美國飛回來,一落地就直接趕過來了。經緯十週年的會很重要。

創業者的固執,我覺得是對卓越的追求。在經緯的活動之前,我參加了一個會,那個會讓我大開眼界,我看到了比爾·蓋茨、貝索斯和巴菲特,聽他們的分享。

舉個例子,100個人的會,我看見一個坐在第三排的老頭,跟我們這些毛頭小夥子開了一天的會,我想這是誰啊?難道真的是巴菲特嗎?後來確認真的是。

張穎剛剛講的這10年,他們說的“贏”,對卓越的追求,對不斷超越自我的追求,可能就是一種固執,這種固執可能是不能放棄的,一旦放棄去尋找平衡、隨遇而安,可能就失去了自己最本質的一個特質。

變通同樣,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如果你不能夠開放地看待這個時代,用更大的格局去思考一些東西時,你會對很多變化無法理解,並在未來的道路上迷失。

我記得比爾·蓋茨在會上講,這幾年科技的變化讓他非常激動。儘管戰亂、貿易戰等會讓很多人焦慮,但是在他看來,這個時代一直是最好的時代,過去幾千年的穩定度都達不到今天的水平。

所以,我覺得在這個時代下,要用變化、開放的心態擁抱世界的變化,去跟隨新技術,是我們應該實現的變通。

陳生強

  • 第一、先忘掉你自己,忘掉你以往的角色,忘掉你以往的所謂的成功的經驗。

  • 第二、遵照事情的本質,去看這裡邊到底有哪些東西,是我們所沒有思考到的,沒有想到的,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把原有的經驗加進去,看原有的經驗到底對這個行業本身能帶來什麼不一樣的地方跟幫助。

  • 第三、永遠保持好奇心,不管跟你現在的業務有關還是無關,每年需要看大量的新的東西。

何小鵬:在不同的階段,跟不同的方向,固執或者偏執,變通或者靈活,要平衡的,比如說在互聯網某些階段,我認為可以固執一點,因為主要在單點突破就夠了,但是在硬件創業領域,某些角度我認為要夠系統,需要很多點能夠達到一個平衡才行。

如果從這兩個方向來看,我覺得是有三個層面的進階:

  • 第一、大家對於新事物要保持熱情,就是喜歡去嘗試新的事情。

  • 第二、剛剛傅盛也講到了,一定要跟跨行業、高段位的人去交流,因為他們跟你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做的很棒的人,所以他們給你的建議跟思考可以打開你不同的窗。

  • 第三、每個企業每一年要有一些自我顛覆的過程。

比如說就像阿里巴巴每一年會有一個戰略研討會,它會說什麼是能夠推翻自我、顛覆自我的過程,如果你不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讓企業去想這個事情,老是在平常的細節裡面,老是覺得我做的棒,我進步很快,我比競爭對手還要強,你就會自大自滿,就變成了更固執,所以我是站在不同角度來看這件事。

李想:我覺得首先最重要的,我覺得在心理堅持的就是方向,站在一個更遠的時間軸上來問自己的內心:我們想要的是什麼?就不停的問不停的問,一直問到自己找到這個答案,然後來把這個方向堅持下去,這是必須要堅持的。

在整個行進的過程當中,其實我們能接受所有的變化,所有的問題,每當有變化有問題出現的時候,我都告訴團隊說太好了,總算來了。因為我們堅持的這些東西,堅持的這些原則,其實就是要通過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然後迎接各種各樣的變化才會產生結果,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因為痛而改變,會因為收益而堅持。

所以,我覺得這就是一個不斷的循環過程,最終我覺得在我看來,所有的堅持,只有一件事情是最重要的,就是我要堅持地看,我以及我所帶領的組織能夠成長到什麼程度。

當我們關注的是成長的時候,其實所有的東西都沒那麼重要。

二、快速學習事物的不二法則

主持人:學習確實對於進階是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創業包括投資,是一個不斷面對新東西的過程,你如何學習,有沒有一些聽完之後,切實可用的方法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傅盛:《得到》就很好啊。外界有種誤解,總覺得我讀書多,其實我讀書很少的,而且我非常不願意讀書。

我學習上比較有自己特點,我會讀完一本書以後,會把很多東西在腦海裡反覆推演,我看到每件事情的時候,都會去思考我剛剛在書中得到的原則,和這件事情的關聯度,我覺得反覆推演是一個很關鍵的學習過程,只是知識的簡單輸入是不夠的,需要不斷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博弈。

把這個東西學以致用,就是刻意練習,非常關鍵。

何小鵬:我覺得學習就兩個層面:

第一個,足夠的勤勞,我覺得當你把這個事情花了1萬個小時,你就是專家。

第二個,要追求效率,我覺得效率簡單來說有三個層面:

  • 1、構建學習跟實踐的平臺,如果你不去做這些事情,你想學好,是很難的。

  • 2、跟高段位的選手能夠去交流,他們跟你聊30分鐘的價值,有時候比你自己學幾天還要多。

  • 3、自己有一個歸納大圖的能力,就是不同高段位的人,他們跟你講的知識,你能不能去畫成一個你心中的大圖,因為有很多的業務,或者說很多的管理,他們從大圖來看,基礎鍵是一樣的。

所以,如果你歸納的越好,將來你會發現,融會貫通的可能性會更高。

實際上這兩條線,我覺得做好就可以了。

三、那些創業過程中的『誤判』

主持人:大家在做公司、做投資的過程中間,肯定會遇到非常非常多的挑戰、問題等等,這些都是可以想見的,我個人的經驗是在這裡面大家經常會容易犯一個錯誤,經常會高估或者是低估某個問題或某個挑戰。想請大家分享一下你們自己的經驗裡面,一個你們高估的問題和一個低估的問題。各種問題都可以,團隊、人、錢。

傅盛:高估?高估了自己吧,反正這倆詞我覺得不管怎麼講,都不容易是一個正面的詞彙。

例子還是蠻多的,比如說當年Musical.ly融不到錢的時候,我們投給它500萬人民幣,賣給頭條的時候,賣了大概接近10億美金的估值,我們也拿回近2億美金。後來想想這件事情,其實是低估了當時整個內容領域的創新。

我們很早就開始注意短視頻,還有頭條模式,但事實上我們沒有下定決心去做,我們總覺得我們做工具出身,內容離我們太遠了。

反過來想,這件事是在從自我出發,你認為你在做一件你擅長的事情,然後另一件事情你不會做。

但事實上你已經有很好的牌了,我們完全有機會可以做。

我們有好幾次機會都是可以去收購(一些公司的),在它剛發展起來的時候,後來董事會在討論的時候也沒有去完成。

包括後來看到頭條的崛起,我們很早就開始關注個性化信息流這件事,這件事讓我意識到機會的重要性是多麼大,你不應該因為自我的一些固有認知去放棄一些外部機會,這是第一個。

關於高估的例子,比如 AI,我多少還是有點高估了AI能夠起到的作用,我跳身做機器人之後,發現它是個巨大的系統工程,我看了很多技術演進的路徑,一個技術真正形成產業化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當然這其中機會巨大。

小鵬、李想做汽車,儘管複雜度更高,但實際上是個比較成熟的產業鏈,而機器人是一個完全全新的領域。我高估了一個新技術可能帶來的革命性結果,即拿成熟產業來高估一個新興產業可能帶來的可能性。

這就是兩個非常深刻的例子。

李想:這是我第三次創業了,之前還有過兩次創業,我們做的是互聯網或者科技行業,最容易高估的是資源。

我第一次創業的時候用大量的時間去找外面的合作,找各種各樣的資源,後來發現我身邊沒有任何一個朋友是因為掌握了一些資源,在科技行業成功過。坦白講,我們第一次創業並不成功,因為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並沒有什麼價值的資源方面,應該做的卻沒有做好。

到了第二次、第三次以後,我們低估了人的重要性。到第三次創業的時候我就很清楚,公司的HR必須我來管,這個公司的組織發展必須我來管,然後是IT系統。

我認為IT系統和組織發展,還有HR三個融合在一起,才是一個完整的組織。這三件事情必須我自己百分之百來負責,甚至我可以放棄所有的業務,然後只做這三件事情,這是過去一直被低估的。

四、如何緩解焦慮

主持人:第一,請大家告訴臺下的創業者,你們作為老司機,有哪些事情,是不用焦慮一定會解決的;第二給一個馬上可以用的緩解焦慮的方法?

傅盛:我現在教育自己,減少沒必要的焦慮,你要仔細想想焦慮對這件事情有沒有幫助,沒有幫助可能會自己陷入到情緒當中。

真的沒必要焦慮的事情,比如,別人掙多少錢你不用焦慮。我記得有一篇文章刷屏說《摩拜創始人套現 15 億背後,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我覺得這種文章很誤導人。這個社會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太用身價和金錢的數量來衡量一個人,你要知道你每天只要自己和自己不斷地對話、學習,你就在成長,你也不一定非得像別人掙那麼多錢,你才能證明自己多成功,這種焦慮是沒什麼意義的。

我覺得運動是緩解焦慮一個比較好的辦法,我還是覺得讀書是有些用的。我都轉成聽書了,聽書和跑步是一起。有的時候我經常不跑步了,我就會發現,我最大的焦慮是我好久沒讀新書了,不跑步就沒時間聽。

陳生強:我覺得就是因為我基本上有兩個階段實際上特別焦慮,第一個就是剛才片子裡面講的2008年融資沒融到,然後公司差點死了。

第二個階段是2015年公司發展特別好的時候我特別焦慮,核心的原因我沒有想明白未來三到五年不變的是什麼。然後我天天在那兒看變的東西,所以沒找到不變的東西。因為一旦沒找著不變的東西,特別是未來三到五年不變的東西,實際上內心是不可能安靜的。

所以說我的做法實際上更多去找未來三到五年到底什麼不會變,然後拿不會變的東西去應對不斷在變的東西。

本文轉自36氪,作者高小倩。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