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千宫之宫”——大明宫

在中国的西安,有一座宫殿被称为“千宫之宫”他就是西安唐朝时期的大明宫。大明宫就是世界上出现过的最大的皇家宫殿,故宫仅为大明宫的约四分之一 所以可以说故宫只是大明宫的一角,大明宫 城墙东西宽1.5公里,南北长2.5公里,周长7.6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 而北京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约为725,000平方米。 从这些具体数据就很容易看出两者在规模上的区别了。

“千宫之宫”——大明宫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殿,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唐昭宗乾宁三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可以说是很可惜的一座建筑。

“千宫之宫”——大明宫

1961年,大明宫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0年,西安市在大明宫原址建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 。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千宫之宫”——大明宫

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滨,南接长安城北郭,西接宫城的东北隅。一条象征龙脉的山原自长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横亘六十里,到了这里,恰为"龙首",因地势高亢,人称龙首原。龙首原本为隋大兴城北的三九临射之地,内有观德殿,是举行射礼的地方,唐因袭这一功用。大明宫建设的地理基础,与宇文恺附会的"六爻"息息相关。一方面说明唐代选择宫址,讲求一定的象征意义,是为了迎合封建礼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规划者在遵循礼制的基础上,必然会考虑实际需要而设计建筑物的布局,这是唐人务实的一面。

“千宫之宫”——大明宫

唐僖宗广明元年,黄巢率军进入长安,与唐军交战三年,使得长安城"宫、庙、寺、署,焚荡殆尽" 。大明宫也遭到极大破坏,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一次焚毁。

巢起义平息不久,唐昭宗乾宁三年七月,李茂贞的岐山军"犯京师,宫室间舍,鞠为灰烬,自中和(881年)以来,葺构之功,扫地尽矣" 。"中和年以来,葺构之功",指黄巢兵退后,对包括大明宫在内的长安城进行过修复,然而不过五年,李茂贞的一把火又使此番努力"扫地尽矣"。此为大明宫所经第二次焚毁。

李茂贞兵退后,唐昭宗任命华州节度使韩建为修宫网使,整饰长安宫室,当时已无力修复全部建筑,主要是修整太极宫。好景不长,天复元年十一月,强蕃朱全忠西入潼关,宦官韩全诲劫昭宗西去凤翔,然后"火焚宫城"。天佑元年,朱全忠下令彻底废毁长安城,此为对大明宫的第三次焚毁。这一次给己经破败不堪的大明宫致命一击,除一些体积较大、搬不动的砖石类建筑物以外,其余全荡然无存。

“千宫之宫”——大明宫

一直到宋代,大明宫的晚唐遗物要么被当地官府征为他用,要么被附近居民拆走作为建筑房屋的材料,所剩无几。从此,大明宫在历史长河中烟消云散。

“千宫之宫”——大明宫

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当时的盛景。唐大明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大明宫第一大殿含元殿,比故宫天安门还要高大。自唐高宗起,唐朝历代帝王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处理朝政,曾经是中国220年的政治、文化中心,唐代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