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目前世界上最小的卫星是谁发明的?

第一军情


我们都知道,卫星是围绕一颗行星按照周期性轨道运行的天然天体,而人类利用自己的力量制造的产品也被叫做卫星。人造卫星主要利用太空飞行载具,比如火箭和航天飞机等工具发射到太空中,进行人为探索研究任务,自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起,太空竞赛就成为人类的另一个战场,之后美日法和中国都先后发射了自己的卫星。截止目前全世界总计发射了大约6600颗卫星,其中3600多颗还在太空中,但只有1000多颗还在实际有效运行,剩下的大部分都成为了太空垃圾。而世界上最大的人造卫星是美国于1973年5月发射的“天空实验室1号”,该卫星长35米,直径7米,重达76.5吨,需要16辆载重5吨的卡车才能运的动,先后接待了9名宇航员进行工作,已经于1979年7月初坠毁。

但是卫星作为一种高科技技术产品,一般由国家或者民间企业掌控核心技术,普通人根本是无法拥有的。不过在印度有这样一位天才少年,成功研发了一款掌中卫星。印度泰米尔纳德邦一位18岁的少年,带领自己的团队在社会有关资助下,利用碳纤维聚合物成功研制了一颗卫星,被命名为KalamSat。该卫星是全世界卫星当中最轻最小的一款卫星,采用了3D技术制造,长宽高都是4厘米,它能够在太空中工作12分钟,将执行为时240分钟的任务,还配备了8颗传感器来调整姿态,还可以收集和发送电离层数据,这可卫星总花费为1561美元,折合人民币1万元。

KalamSat符合美国NASA的“立方体卫星”标准,其体积不超过10立方厘米,整个体积仅仅比核桃大那么一点,全身重量和所有附属设备加起来只有64克。在美国宇航局举办的校园航天器比赛中,KalamSat卫星于2016年6月22日被NASA利用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的成功发射打破了世界三项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小最轻第一个利用3D技术打印出来的卫星,而发明者本人也成为实际上年龄最小者。(欢迎关注第一军情,如有其它问题,请各位军迷在评论区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